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唐 > 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少肝胆雄(11)

权唐 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少肝胆雄(11)

作者:格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52 来源:笔趣阁

第五百九十九章年少肝胆雄(11)

竟然要圈禁自己?!李豫用愤怒且不可思议的眼神紧盯着李亨,李亨却面色平静眼眸中杀机腾腾,回望着自己的儿子。

皇帝有备而来,伺机发难,准备多时了。到了这个时候,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也做好了应对李豫反弹乃至叛乱的各项准备。他下定决心,这一次要用冷血和铁腕来唤醒天下臣民对他的敬畏来。

李豫嘴角抽搐,他怎么都接受不了,皇帝竟然要将他圈禁三年!虽然名义上没有废黜他的太子之位,但这圈禁三年啊……圈禁三年,他这个太子还是太子吗?!而三年的时间跨度太长,三年之后,皇帝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李亨嘴角噙着一抹冷漠。

如果李豫抗命不从,皇帝也绝不会心慈手软,他不但会废黜李豫的太子之位,还会将李豫一党连根拔起,不留一人。什么朝廷礼法,他这个皇帝的话就是礼法和规制!哪怕引起朝野动荡,他也在所不惜。

在皇帝看来,这就是断腕止痛,长痛不如短痛。

为了今日的行动,皇帝已经准备了多时。而命令孔晟率军封锁长安和宫廷,就是为了防止李豫的反弹。而不管李豫愿意还是不愿意,抗命还是服从,他都会将李豫拿下,直接送到骊山别宫老皇帝那里幽禁起来。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李豫服从,还能在名义上保住太子的名分。

实际上在皇帝心里,最适合接替自己为帝的还是李豫。圈禁三年的时间,在皇帝看来也差不多了,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李豫识时务心性得到锤炼,那么,他仍然还是一国储君,将来的皇帝宝座还是他的,从而也避免了父子相残。

可皇帝眼眸中的杀机不是虚的。能有一个良好的结局是最好不过,但……出于无奈,皇帝会痛下杀手!

李豫嘴角抽搐,肩头颤抖,他眼角的余光从孔晟以及周遭诸多严阵以待的悍卒身上掠过,心神慢慢平静下来。他也是心机深沉之人,审时度势,自然明白自己至少暂时大势已去,来不及反应,反抗毫无用处。

这个时候,皇帝肯定已经将整个东宫封闭,所有属于东宫的军事力量都被皇帝调离,而至于支持自己的权贵文臣,大多数都在这个殿中,若有任何反弹,必然会被皇帝下令一谋逆反叛的名义当场诛杀。

李豫缓缓抬头望向了李亨,眼眸中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彩。他一向小觑了自己的父皇,但父皇却丝毫没有小瞧他,一直在背后做着各项准备,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他拿下,闭门思过三年看来已经是皇帝早就为自己谋划好的出路了。

李豫知道自己如果不忍下来,那么,他会失去的更多。至少,今日大殿之上,保不住性命。两人亲如父子,但势同水火,再进一步,便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一念及此,他又缓缓拜伏在地,淡淡道:“儿臣遵旨!儿臣愿意去骊山陪伴太上皇替父皇行孝,希望有一日,儿臣还能回长安来向父皇问安!”

李亨轻轻一笑:“只要你静心思过,或许用不了三年,朕就会让你回京重返东宫。朕可以答应你,你一日不回京,东宫一日不开启,朕既然立你为太子,就不会出尔反尔,朕可以答应你,至少在这三年之中,你永远都是我大唐储君!”

“朕之裁处,你可心服?”

李豫轻叹一声:“儿臣遵旨!儿臣自问从未做过有辱大唐和皇室的事情,但手下人犯过,儿臣确实有失察之责,既然如此,儿臣愿意接受父皇的惩处。”

“好!朕之用心良苦,希望你能明白。去骊山之后,闭门思过,读书习武,将来也好替朕接管这万里山河。但若是你不听朕之教导,一意孤行,朕也绝不心慈手软。”

“南霁云,率禁军五千,速速将太子护卫至骊山别宫,不得有误!”

南霁云神色复杂地带人将面色冷漠神色僵硬的太子李豫给带走,皇帝真的是太绝了,竟然不允许李豫带一个人,连妻室家眷都不让带,直接就将他押送到骊山去。如此一来,李豫便真正与长安与过去与那些苦苦营运多时的资源脱节,纵有万般能耐,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了。

皇帝顿了顿,又冷漠道:“太子所出子女内眷,于太极宫安居,修心养性,没有朕之命令,不许擅自进出宫禁,更不得与朝臣宗室往来。尔等都记住朕的话,若是谁敢违抗朕今日诏命,休怪朕翻脸无情!”

皇帝这话是敲打那些投靠李豫的太-子-党一派人马的。而李适这些李豫的子女家人,也被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幽禁在太极宫,从此与外界封闭不得接触,这又直接封堵住了李豫谋反的任何机会。

片刻后,皇帝环顾四周,淡淡道:“诸位臣工,尔等以为如何?”

殿中权贵默然片刻,齐齐拜伏在地,大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皇帝毕竟没有公开废黜太子,这就不是国事。皇帝只是教训自己的儿子,让李豫去骊山闭门思过,这便是皇帝的家事了,朝臣无法干预。况且,殿中悍卒林立,宫外禁军宿卫如狼似虎,孔晟亲自当值,谁敢不从,李揆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心情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李豫的事儿就算是告一段落,终归还是他采取了孔晟的建议,直接釜底抽薪,否则如果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最终将只能养虎为患。

本来皇帝还有一些担心,认为过激的行动会引起太子的反弹,但孔晟直言不讳,说如果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太子就没有任何反弹的机会。而所谓太子一系的人马看似强大人数众多,实际上都不堪一击,树倒猢狲散,只要太子失势,这些人自然而然就会转向,不需要太多担心。

在皇帝看来,身边没有了李豫对于皇权的威胁,他就能大展手脚推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了。这是皇帝此刻真实的心态。

孔晟在一旁望着意气风发的皇帝,心里暗暗摇头。心说只要你还在皇帝的位置上,就不可能禁绝有人对于皇权的觊觎,走了一个李豫,恐怕你其他的儿子也都将开始蠢蠢欲动,一刻不得消停了,如此种种,又何止一个赵王李系呢?

至于自己的归属,孔晟嘴角噙着一丝笑容。

他早就想返回江南履行自己的承诺了。当日江宁一别,他向杨雪若许下诺言,他日功成名就,自当返回江宁迎娶佳人过门,如今数年时间匆匆而过,若他再不有实质性的行动,恐怕伊人的心就要心碎伤痛了。

此刻已经接近乾元二年的初冬。他天宝十五载十一月末离开江宁北上河南道赴任,迄今整整四个年头。这四年对于孔晟来说,或许波澜壮阔,也或许弹指一挥,但对于杨雪若而言,却无疑是思念与焦虑并重度日如年啊。

孔晟因此向皇帝提出返乡省亲,皇帝便顺水推舟,借着给予他惩罚的名义,暂时夺他兵权让他以江宁郡王的身份巡视地方。

当然孔晟心知肚明,皇帝这种做法或许半真半假,也或许会弄假成真。但孔晟却并不在乎,他太了解皇帝了,早晚有一天,他会再次意识到孔晟的巨大价值,迟早会将孔晟复召进京。

而李豫被圈禁在骊山别宫,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此尘埃落定,一切都还很难说呢。而在京城中,赵王李系,还有其他一些亲王皇子,其实也不是省油的灯。

而河东还有史思明的叛乱。熟知历史进程的孔晟,知道这场叛乱的彻底平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皇帝很心急,但要想真正平息,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皇帝望着孔晟,轻轻一笑道:“孔晟,朕贬你出京,夺你军权,你可有怨言?”

孔晟躬身下去:“臣自当遵旨!其实臣早就有心返乡省亲,就算陛下不下诏,臣也会主动请旨返乡的。”

“如此甚好,你且安心离京省亲,你我君臣,他日总有再次相见之时。”皇帝神清气爽放声大笑起来:“诸位臣工,孔晟文武全才,累立功勋,不过,回纥之事确实做得欠妥。因此,朕予以薄惩,以正纲纪。如今孔晟即将离京返乡,朕心里还有些不舍。”

“临别之际,朕在此赋诗一首,算是为江宁郡王践行了。”皇帝微微一笑,吟道:“男儿气轩昂,年少肝胆雄。白衣方天戟,银鞍追风骢。腰插三尺剑,手开五石弓。豪情重大义,威震漠北雄。他日再相聚,把酒大明宫。”

“陛下赞誉,臣实在不敢当。”孔晟缓缓拜了下去:“臣出宫准备,十日后离京返乡,就此向陛下拜别,愿陛下保重!”

孔晟起身,与皇帝目光交汇,略一停顿,便转身大步离去,没有任何迟疑,更没有一丝留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