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唐 > 第四十三章 烟雨楼盟约(3)

权唐 第四十三章 烟雨楼盟约(3)

作者:格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52 来源:笔趣阁

见孔晟再三拒绝,杨雪若心里微微有些失望,但却一脸的光彩湛然,毫不退让:“莫非郎君还在忌恨当日杨家悔婚之事?奴家承认,杨家往昔对待郎君多有不恭,但请郎君回想,郎君过去所为是否也有不妥之处?”

红棉在一旁气得牙痒痒,她攥着小拳头,鼓着腮帮子,几次要冲上前来质问孔晟为何不识抬举,都被孟冲拦住。

孟冲虽然是生意人,也是杨家安排在外的忠诚下属,却还是有几分眼力的。眼前这事,只能是小姐自己出题破题,别人都帮不上忙。

孔晟叹了口气道:“小姐,其实你也该明白,即便杨家不悔婚,孔某也会主动解除你我婚约的。承蒙小姐垂青,但门庭悬殊,婚姻之事不是你我所能决定的。因此……”

孔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杨雪若毅然打断了:“郎君,你我本有婚约,若是君不背约,奴家绝不弃君!奴家此心已定,如果父母严命逼迫,奴家或以死明志或出家为尼,必保得清白之身以待君前!”

杨雪若慷慨刚烈的话听得孔晟心头震撼,他抬头望着眼前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孩,心底那一丝丝的感动渐渐升腾起来。一个女孩能不顾羞耻,倾心相对,他堂堂五尺男儿,又何以退缩?!

孔晟长出了一口气,他向杨雪若深揖下去:“小姐盛情,孔晟愧受了!在这烟雨楼上,孔晟愿与小姐立下盟约:请小姐等我两年,两年之后,不管情势如何,孔晟必将再次登门求婚!哪怕有千万人反对,我也将义无反顾!”

杨雪若喜极而泣。

但她终归不是普通的女孩,她旋即定了定神,神色温柔地向孔晟还礼万福:“请郎君谨记,雪若此身已属君,若是郎君背弃盟约,奴家唯有一死!”

孔晟闻言浑身一震,望向杨雪若的眸光中多了些许的温柔,而两人目光交汇间,万千的感觉、杂织的情愫皆油然而生,心里都如同过了电一般,震颤着整颗心。

孔晟望着女孩温柔似水清秀绝美的容颜,心头倍觉感动怜惜,他知道,今日烟雨楼上,两人盟约之后,女孩将面临着什么。在这个时代,抗拒父母的婚事安排,那几乎是一条众叛亲离的绝路啊。

杨雪若盈盈站在他的身侧,心头弥荡着无以言表的柔情以及淡淡的伤怀。孔晟那两年的约定,让她明白,少年郎早就打定了远离江南另谋功业的打算,或许用不了多久,她就要与爱人分离而独自承受来自于家族和社会世俗的巨大压力!

但这是她的选择,对于心的安放,宁死不悔!

红棉站在一旁,激动得流下泪来。作为一个丫鬟,她没有顾虑太多、更没有考量太多,她想的只是小姐心想事成、未来的幸福有了归宿,只要这孔家小郎日后别忘恩负义、移情别恋,不就是两年的时间嘛,转瞬即逝的。

灵武。

午后,北风呼啸席卷过这座塞外古城,雄壮的城墙上唐军的旌旗招展,彪悍的士卒意气昂扬手执长枪肃立不语。

灵武本不过是朔方军驻地和灵武都督府的所在,孤立在沙漠戈壁边缘的小城,但因为太子亨避难来此登基称帝号令平叛,而变得名动天下声威大震。李亨即位后,升灵州都督府为大都督府,先后发出檄令,征召各方大军勤王。

灵武城四四方方,城池不大,但城防坚固,这是李亨及其心腹大臣选择临时驻跸灵武的关键因素。

李亨如今也只是占据了原先的灵武都督府衙门来作为皇帝临时的行宫,同时也是朝廷的暂代发号施令之地。

因为国难当头、危机时刻,李亨也打破了例行的每日上朝、退朝规则,除了休息之外,他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坐镇都督府的大堂,与杜鸿渐等人听取奏报、商讨国事。

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历任王府参军、大理司直、朔方留后。安史叛军进逼长安,李隆基西逃入蜀,杜鸿渐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军资力量,李亨决定前往朔方。李亨到达灵武后,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李亨起初不肯,但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由此可见,杜鸿渐在拥立李亨称帝上,是有大功的,而此刻他在新皇心目中的位置,怕是不在郭子仪这些当世名将之下。

因此,在接到郭子仪的举荐奏表和相关文书呈报时,李亨首先想起的就是杜鸿渐。

杜鸿渐刚离开都督府回府吃了简单的午饭,不过是少许的肉糜和一张冰冷的胡饼,乱世当头,哪怕是他这种重臣也没有条件享受物质生活了。

“臣杜鸿渐拜见陛下!”杜鸿渐没有因为拥立大功就自恃倨傲,反而变得更加谦卑,李亨最欣赏他的就是这个。

“之巽,免礼平身。”李亨略有些苍白的脸上浮起一抹微笑来,他摆了摆手,示意杜鸿渐归坐。

杜鸿渐起身抬头望着皇帝发白的鬓角已经未老先衰的忧心忡忡的面孔,心头暗叹,嘴上却平静道:“陛下召臣来,可有要事?”

李亨轻叹一声,沉默了一下。

这些日子以来,李亨的内心是复杂的,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多年来险象环生的太子生涯从此划上句号,多年的对头杨国忠早已命丧马嵬,灵武登基称帝,终于可以一展愁眉、一吐怨气。但是,身处灵武,与京师相距遥遥,叛军已占据两京,收复失地,平叛靖乱仍任重道远。

在四海近乎分崩离析的严峻时刻,在灵武举起平叛的大旗,给全国臣民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各地又重新点燃了报国抗敌、誓死与叛军决战的熊熊火焰。这是李亨灵武自立朝廷的理由,也是他赖以发展的惟一前提。

“之巽,郭子仪送来举荐的奏表呈报,你先看看。”李亨回头示意贴身太监将郭子仪奏呈的匣子给杜鸿渐送过去。

这名面目奇丑的中年太监笑吟吟地端着匣子走下台阶,向杜鸿渐走过去:“杜大人,这就是郭汾阳的奏报匣子,请看吧。”

杜鸿渐扫了太监一眼,眼眸中一丝憎恶一闪而逝,但却还是起身拱手笑道:“多谢,劳动李总管,愧不敢当!”

这人便是新皇李亨身边最得宠的两名大太监之一的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后被李亨赐名辅国。另外一人便是臭名卓著的鱼朝恩,此刻被李亨派遣在郭子仪军中充任监军,身边就只留下李辅国打理行宫内务,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哪怕是杜鸿渐这些拥立大臣,都不敢轻视。

李辅国轻笑一声,声音尖细阴沉:“杜大人客气,杂家不过是陛下身边一奴才,岂敢当大人如此大礼?当不得,当不得哟!”

杜鸿渐嘴角一抽,却没有继续跟李辅国扯下去,低头伏案看起了郭子仪的奏表呈报。

让杜鸿渐意外的是,郭子仪此次奏呈的不是军报政务,而是一封举荐表,同时还附着几首诗文。

杜鸿渐越看越是面色惊讶,沉吟半天才抬头道:“陛下,郭汾阳举荐江南士子孔晟,此子的诗文倒也出彩,只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