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唐 > 第三百七十一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1)

权唐 第三百七十一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1)

作者:格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52 来源:笔趣阁

第三百七十一章谁是最后的赢家(1)

楚王府。

李适忧心忡忡地望向了神色复杂的李俶。

李俶轻叹一声:“适儿,你是否认为父王的处置有些不妥?”

李适犹豫了一下,但关键时刻是表现自己见识与众不同的时候,他也不能退缩,就咬了咬牙轻轻道:“父王,儿子以为,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功臣名将在军中威望甚高,不可能因为一场战败而被解职。父王因此上奏弹劾这些人,陛下允准的几率不大,儿子担心会因此得罪军中不少宿将,一旦这些人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将来……”

李俶微微一笑:“很好,继续说下去!”

李适点了点头继续道:“父王,李揆这些文臣与武将素来不合,而且朝中文臣一直担心武将功高压过文臣风头,文武争斗正酣,他们这是想要利用父王去压武将一头,儿子觉得……儿子觉得父王要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嗯,你能看到这一点,也算是有些见识。没错,朝中文臣与武将渐成水火,遇到这种机会,李揆这些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煽风点火撺掇本王拿郭子仪李光弼开刀,当然是居心叵测,本王心知肚明。但是——”

李俶目光凝重起来:“但是,本王已经没有退路了。若是不将郭子仪这些人推出来当替罪羊,消除陛下和满朝臣民的怒气,本王的威望必会受创。”

“权衡利弊,本王只有当一回无情无义之人了。当然,本王不会白当小人。适儿,你记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朝中无仁义,皇权比冰冷,我们楚王一脉要想活得比其他人逍遥自在、活得更长远,就必须要不择手段!”

“本王只有最终入主东宫,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唐储君,一切才能尽在掌握。这个目标一日不能实现,就存在一日的风险变数。”

“至于郭子仪这些人,就算将来与本王作对,本王又有何惧?如今天下将定,文臣治国是主流,本王已经将文臣牢牢控制在了手里,区区几名武将,翻不了天去!”

李俶冷冷笑着:“李揆这些人要利用本王,但本王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更重要的是,本王要让他们充当摇旗呐喊的马前卒,是去试探一下宫里那位的态度和虚实!”

李俶说的是皇帝李亨,也就是他的父皇。李俶从未用这种态度提及皇帝,如果是当着外人,这“宫里那位”的称谓其实已经构成了大不敬。

李适陡然一惊,抬头望着自己的父亲。

李俶神色冷肃,沉声道:“适儿,你可知道你皇祖父为何下诏册封你为奉节郡王,却又不许公开宣告吗?”

李适嘴角轻轻哆嗦了一下,他摇摇头。这的确是他心头的一个谜团,李亨下诏册封他为奉节郡王,作为楚王长子,这种册封实际上并不离谱,在今上的众多孙子孙女中,李适不是第一个受封的人。可皇帝却严命楚王府不得将李适受封奉节郡王的消息传扬出去。

这实在是有违常理和祖制。

李俶冷哼一声:“父皇这是在敲打本王呢。他这是在暗示本王,东宫太子之位还悬而未决,他还没有下最终的决心。”

李适哦了一声,其实他还是弄不明白,东宫太子之位悬而未决,与他这个皇孙有什么关系,他被册封个奉节郡王,不过是按部就班的皇室规制,并非特别的恩宠,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

但李俶却也没有继续解释下去。既然李俶不说,李适也不敢多问,只好不懂装懂。

“既然他迟迟不能下决心,那么,本王就帮他下吧。”李俶眸光中光彩闪烁,嘴角浮起冷漠的弧度。

李适心里叹息一声,躬身下去,不敢回应。

“适儿,你记住,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本王若是不能成为储君,今日的所有权势他日必会随风消散,而只要我们楚王府失势,我们父子日后必死无葬身之地。”李俶冷笑着下了台去,拍了拍李适的肩膀:“你为人持重,本王对你寄予的希望很大,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失望!”

李适狂喜,躬身更低:“儿子明白,儿子必不敢辜负父王教养栽培之恩!”

李俶没有明说,但已经流露出要将李适立为世子的念头。一旦李俶成为皇帝,他就是皇太子,贵不可言。

李俶笑了笑:“还有一件事。本王却是输给了孔晟那小厮,你亲自去大理寺,去知会大理寺卿薛安,传本王口谕,说本王会履行承诺,请长安候静静回府等待吧!”

李俶扬长而去,只是在出厅之际,他脸上的所有笑容都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阴森森的杀机!

这一刻,他对孔晟真正动了杀机!

这个孔晟,让他感觉太可怕了。他竟然料事如神,他对时局和天下大势的判断丝丝入扣,这样的年轻人假以时日必成大患,若是不能为他所用,就只能坚定不移地铲除掉!

如果说之前李俶只停留在将孔晟打压或者驱逐出京的层面,如今他就起了杀念。这种妖孽一般的当世奇才,绝对不能再留了!

若是让孔晟得势,再与赵王李系这些具备夺嫡资格的皇子联手站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头一次,孔晟在李俶的心目被列入了重要的防范名单。

宫中。

李亨冷森森地望着拜伏在地的鱼朝恩,情状怒不可遏。

鱼朝恩是他这个皇帝钦点病委派到军中的观军容宣慰使,相当于监视郭子仪诸将的监军。相州惨败,这鱼朝恩逃回京来,连夜进宫向皇帝请罪。

皇帝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鱼朝恩和监军制度的存在,其实也是导致相州兵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监军和皇帝眼线的存在,郭子仪等人备受掣肘,都怀着深深的忌惮,唯恐行事不善引起皇帝的猜忌,所以在诸多战略决策上当断不断、进退维谷,没有放手去做,错失了不少有利战机。

而大战起时,鱼朝恩明里暗里插手军权,也是唐军联军高层军令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在集团作战指挥上出现了致命的漏洞。

李辅国幸灾乐祸地望着台下面色如土拜伏在地不敢起身的鱼朝恩,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鱼朝恩是与他争夺宫中大权的最大“政敌”,如今鱼朝恩被牵连进这种事儿中,他焉能不心花怒放?

这一次,他纵然不死也难逃重罪了。李辅国冷笑着瞥了鱼朝恩一眼,微微闭上了眼睛。他要控制住自己得意的情绪,千万不能让皇帝察觉出来。

李亨冷漠道:“鱼朝恩,你这蠢货,相州惨败,数万将士尸骨无存,你竟然还有脸进宫来见朕?你可知罪?”

李辅国心道你这不是废话吗?鱼朝恩不进宫来请罪,还能逃之夭夭?那才真正是死路一条了!

鱼朝恩肩头轻颤,畏惧轻轻道:“陛下,奴婢知罪!相州大败,奴婢自知罪责难逃,特进宫来面见陛下,请陛下降罪!奴婢愿意一死,报效陛下恩德!”

鱼朝恩痛哭流涕,再三请罪。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狡辩,更没有将责任完全推托给郭子仪等人,而是大包大揽地全部承担下来——实际上,作为监军,他的责任是有的,但要说要让他承担兵败的全部责任,皇帝心里也过意不去。

所以,鱼朝恩这么一来,李亨反倒有些心软了。

如果鱼朝恩辩解托罪,说不定在盛怒之下,李亨就下旨斩杀了他。一个太监,再有权势,皇帝一声令下,斩杀就斩杀了,当朝文武大臣只能拍手称快而不会反对。

李亨缓缓闭上了眼睛,紧握的双拳在微微颤抖。谁都能看得出,皇帝的情绪正处在暴怒状态,暴风骤雨般的反应都在情理之中。

李亨的确是非常震怒。他万万没有想到,眼看胜利在望,反倒吃了这么一场大败仗。数万人的损失,李唐朝廷不是折损不起,但负面影响太大了,对于官军士气对于天下臣民的信心打压太重了,这几乎是迎头一棒,直接将皆大欢喜的局面瞬间打回了原型。

更让李亨接受不了的是,孔晟当初几万人就将安庆绪主力大军赶出了洛阳城,但郭子仪这些人三十万兵马围攻邺城残部,却被安庆绪反败为胜,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啊!

平叛的大好局面因此而倾覆。而未来,又多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更重要的是,太上皇即将还朝长安,若是李亨返回长安,因为这场兵败,那些忠于太上皇的老臣会不会趁机挑事,撺掇谋议让太上皇复位呢?一想到此处,李亨就心情变得非常糟糕,烦躁之极。

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才能消弭天下臣民的不满。但承担责任的人,不应该是面前这个蠢货。这个蠢货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目前他还有存在的价值。

李亨眸光中掠过一抹冷笑,他眼角的余光从李辅国脸上掠过,突然淡漠道:“鱼朝恩,汝非领军主将,兵败之责由你承担,想必也不能服众。朕不是昏庸之君——朕罢黜你的观军容宣慰使之职,罚你半年俸禄,召回宫中,降一级听命,充任内侍省少监,你可心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