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警监 > 第三百六十章 过过嘴瘾

超级警监 第三百六十章 过过嘴瘾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4:42 来源:笔趣阁

白天参观多位国家领导人题过词的李时珍纪念馆,晚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李时珍和博大精深的中医。

价值观、所接受的教育和所生活的环境,决定了年轻一代与老一辈无法达成共识。

张琳不相信中医,只相信科学,像给学生上课一样很认真地说:“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各国家都淘汰了传统医学,只有国内还抱着传统医学的僵尸不放。归纳起来无法有三个原因,一是领导层试图用所谓的‘中医博大精深’来提高民族凝聚力,二是中医骗子的利益驱使,再就是全民科学素养不高,容易上当。”

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蝙蝠屎可治眼疾!

口唇生核,猪屎绞汁温服;风虫牙痛:白马屎汁,随左右含之,不过三口愈……

诸如此类的方子不胜枚举,恶心至极,简直荒唐得不可理喻。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摆在眼前,张大夫实在没法跟女儿争辩,又不认同她的观点,连连摇头道:“琳琳,你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问题我看不到精华。”

护士长毫不犹豫站在张大夫这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要是没中医,古人怎么看病?存在即合理,只不过冒充的多了,才坏了中医的名头。”

瑶瑶在身边,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不能打马虎眼,张琳放下杯子,摇头笑道:“妈。您这个论点根本站不住脚,过去的皇帝家。不愁吃不愁穿,没有污染。都是原生态,养着一大批名医,不缺名贵中药。可皇帝家平均寿命比现在最贫穷的农村还要短,许多皇子皇孙不能活到成年。为什么,就因为中医靠不住。”

老聂对这些不太懂,忍不住问道:“真的?”

瑶瑶无疑是韩家的半个历史学家,一边翻开着书,一边笑道:“当然,比如清王朝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其中11个夭折,没有来得及排序就死了。排序的24个儿子中又有4个15岁之前死亡,20至60岁死亡14个,能活到60岁的只有6人,并且没一人活到80岁。”

女儿佐证,张琳乐得心花怒放,趁热打铁地说:“欧洲人也有祖先,他们的祖先也吃草药。在19世纪前。他们‘原发性’理论出发,发展出一套堪与中医相匹敌的‘医疗体系’,无论从理论或者实践上都不输与中医。

现在为什么不吃了,现代医学出现后为什么要废除掉?难道他们甘愿毁掉自己绵延几千年的、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宝贵遗产。难道他们完全没有誓死捍卫历史遗产的决心和毅力?”

张大夫心里明白中医不靠谱,甚至十几年没吃过也没给人开过中成药,只是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节。让他很难接受女儿的观点。

他哑口无言,张琳穷追不舍地笑道:“昨晚我陪洋葱研究过明史。上面没有说他当过医生或太医,只说他好读医书、官居楚王府奉祠正。他儿子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也只说‘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没说他当过医生或太医。

打电话咨询了下吴教授才知道,李时珍善医、当过太医的说法出自清朝其同乡顾景星,可以说是死后多年神化的,不可信。

另外记载显示,他是靠搜集古代文献编的本草纲目。并非尝百草,更没去验证。死后多年,万历皇帝征集天下图书,他儿子把本草纲目献出来,被皇帝看中,下令刊行,才流传开的。”

瑶瑶翻出“食物相克”的一节,咯咯笑道:“爷爷,按照他的理论,我们随便乱吃,包括往海鲜上浇柠檬汁,应该早死了。难道中国人体质与我不同,食物只克中国人?”

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韩均彻底服了。

回头看了一眼正啃骨头的“宝玉”,循循善诱地说:“宝贝,爹哋是这么认为的,中医可以归纳为人类远古时期茹毛饮血、愚昧无知行为的延续,是巫术和迷信的分支和变种,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科技成分。

不管《皇帝内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没有赶上科学发展,他们没机会了解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对现代医学科学发现的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疾病都不知道。

但他们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走的弯路、错路和歧途,都是人类在探索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因为人类的每个进步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我认为我们应当学习这样的探索精神。”

还是女婿会说话,张大夫满意的点点头,深以为然地附和道:“他们具有历史局限性。”

张琳不乐意了,立场坚定地说:“在古代科学知识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如同在黑夜里摸索前行,用夜明珠照明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科技发展了,不能再用夜明珠照明。现在中医看病就象用夜明珠照明一样,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

政治家可以妥协,可以求同存异。

科学家只认死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有半点含糊。

韩均正不知道该怎么结束这个话题,手机突然响了,低头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原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孟兰竹。

大贪官已经抓了,用不着再像之前那样搞得神神秘秘,当着所有家人打开扬声器笑问道:“孟主任,这么晚打电话有什么指示?”

“这么晚,韩教授,现在好像才7点。”

“对我来说很晚。”

差点忘了他是三天打渔、三十天晒网的个大懒鬼,孟兰竹在电话那头轻叹了一口气,毫无诚意地说:“抱歉,打扰你休息了。没别的事,更不会有什么指示,只是跟你说一声事情办完了,借用的那几个人明天还你。”

“什么还我,他们又不是我的。”

忙了一个多月,孟兰竹如释重负,哪有心情跟他斗嘴,一边收拾着材料,一边心不在焉地问:“韩教授,这段时间在忙什么?”

韩均轻握着妻子的手,若无其事地笑道:“跟你差不多,忙着侦办命案。”

侦办命案是真的,至于忙不忙就两说了,一家人出去游山玩水,以为我不知道,孟兰竹禁不住笑问道:“破了几起?”

“这个你得去问曹维清,我真不知道。”

“那抓了多少杀人犯?”

“也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哪有你这样办案的?”

这女人官不大权不小,韩均忍不住想刺激她一下,振振有词地说:“孟主任,你以为我们跟你们一样,拖拖拉拉,磨磨叽叽。有那么好的办案条件,那么高的权限,一年才办那么几起。”

“你对我们工作有意见?”

“意见没有,建议倒有一个,如果按照我的建议去办,吏治肯定比现在好一百倍。”

孟兰竹乐了,坐下身道:“说说看,如果确实非常好,我立即向领导汇报。”

“孟主任,对党员尤其干部,**信仰是否虔诚是不是很重要?”

“当然,共c党不信仰**信什么?另外我们的信仰是信念,用是否坚定来描述比较合适。用虔诚就变成宗教信仰了,带有迷信成分,不太合适。”

“好吧,就坚定。”

韩均笑了笑,继续道:“党员不信**,才会出贪官。我建议对各地区、各行业、各职业、各级别、各类型、各年龄段的党员进行心理测试。现场录像、录音、上测谎仪,只需回答‘信仰’还是‘不信仰’,回答有没有贪污受贿。

对测谎仪显示‘不信仰’的,一律开除党籍。对那些在贪污受贿问题上撒谎的,一律立案调查。测谎又不是很难,我们公安可以配合。8000多万党员,两年时间足够了,效果肯定好得一塌糊涂,效率肯定比现在高无数倍。”

测信仰,开什么玩笑!

提议不错,但结果可能让人惊诧,张琳差点爆笑出来。

孟兰竹则被搞得啼笑皆非,咬牙切齿地说:“韩教授,你很阴险啊,你这是在变相打击我党的自信心。”

“又不是皇帝的新衣,你怕什么?”

“不跟你说了,有时间再联系。”

孟兰竹不出意外地挂断电话,张大夫和老聂再也忍不住了,顿时哄笑起来。张琳更是抱着他胳膊,笑得上气不及下气地问:“老公,你这是要抢中组部和各级党委饭碗,要整党啊?”

韩均脸色一正,煞有介事地说:“那些贪污的、受贿的、嫖娼的、养情人的、侵吞国有资产的,已经以实际行动表示了他们对**信仰的彻底颠覆,为什么不能测?更重要的是,这个孟主任很麻烦,刺激一下以后就不会再烦我,就不会再打这些骚扰电话。”

“纪委的?”

“前段时间搞得江城风声鹤唳的就是她,官不大、权不小,抓个贪官也管我借人,简直杀鸡动牛刀。”

张琳反应过来,惊问道:“中纪委?”

惹不起不等于不能过过嘴瘾,韩大教授振振有词:“中纪委怎么了,我还公安部呢,要是她们杀人,我一样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