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贵女反攻记 > 第八百九十四章 放手

贵女反攻记 第八百九十四章 放手

作者:悠悠忘忧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4:37 来源:笔趣阁

瑞安宫里,看着搀着夏蝉缓步走进来的慕风,慕嫣然一边让白薇过去扶夏蝉坐下,一边没好气的看着慕风数落道:“什么时候能改改你那性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快三个月了连个口信都不带给蝉儿,也亏得她性子好,要换成旁人,你试试看?”

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慕风满眼歉疚的看了夏蝉一眼,方回头嗫喏着解释道:“姐姐教训的是,我以后不会再如此行事了。”

可是再回头想想,当时的情形那样危急,慕风满心满眼都想着怎么捉住威远侯,哪里还顾得上送信的事,等到后来有功夫的时候,情形一触即发,身边又没有尽信的人,慕风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慕风也确实没有冲动行事,若他只顾着杀了威远侯为玉郎报仇,之后,又怎会放任威远侯的真身不管,跟着他的替身寻到了宝藏的所在?

及至将宝藏的消息带给贺启暄和慕容言,等到他们到了那儿,慕风才一门心思的去捉到了威远侯,及至处理完了这件事回到都城。

这样一想,慕嫣然便再未揪住不放,笑着埋怨道:“孩子都被你冷落了快五个月了,既然回来了,可得好好补偿。”

提起孩子,慕风顿时咧开嘴笑了起来,傻乎乎的模样,哪里还有平日的精明利落。

没一会儿,贺启暄便回来了,看到慕风。亲热的在他肩膀上拍着,爽朗的笑道:“好小子,这次可是立了头功了。”

闻言,慕风稍稍敛了笑意,面色素正的说道:“公私分明,慕风自问还是做得到的。此番若不是一心追着威远侯而去,倒也没这么容易发现宝藏。不过。只我一人,也成不了什么事,便是功劳。也都是营里的兄弟们的。”

此番跟去掘宝的人,尽数都是京畿大营里贺启暄的嫡系将士,论功行赏,他们自然也跑不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见贺启暄和慕风商议起了营里的事,慕嫣然便起身牵着夏蝉进了内殿,两人说了会儿话,话题便不由自主的转到了威远侯身上。

“慕风将赵谆怎么处理了?”

将锦桌上的几碟精致的糕点朝夏蝉面前推了推,慕嫣然轻声问道。

夏蝉笑了笑,将慕风如何从隐蔽的山谷中找到了东躲西藏的威远侯。又怎么将他带回通州大营受刑。及至怎么让他守护玉郎的衣冠冢的事,尽数告诉了慕嫣然。

“慕风说,若是从前,他定然只想着一刀杀了他才解气,如今却觉得,杀人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倒不如让他痛苦的活着,也让那些心存不轨的人看看。再做坏事之前也好掂量掂量。”

夏蝉抿嘴笑道。

点着头,慕嫣然附和的说道:“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对赵谆和玉玲珑这样的人来说,让他们死,确实是如了他们的愿了,倒不如就让他们活着受受罪。”

说罢,慕嫣然想起慕风,又关切的看着夏蝉低声问道:“那慕风呢,可有释怀?”

肯定的点着头,夏蝉有些轻松的长叹了一口气,“昨日回来,他跟我说了好多事情,都是从前没提起过的,他说,这些事,都随着威远侯的落网受惩而烟消云散了,以后,他便再也不去想了,好好儿过我们的日子。”

慕风向来说一不二,他这么说,慕嫣然自然尽信。

跟着长出了一口气,慕嫣然喃喃念道:“那就好,那就好……”

从此以后,清风公子便是昨日云烟,而玉郎,虽然会永久的留在慕风的心底,可是,再回想起来,便都是从前美好温馨的片段,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和生离死别。

在宫里用了午膳,眼看外面天空灰蒙蒙的,似是又要下雪了,想到初雪路滑,慕嫣然便嘱咐着慕风带夏蝉出宫回家,未留他们在宫里停留太久。

没几日,便是腊八了。

许是因为内外一片清宁安定的缘故,再加上又得了天降祥瑞的宝藏,这一年的春节,百姓们都准备的格外隆重,似是要把往年的那些提心吊胆都尽数丢在这一年,明年开始,便是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好日子。

腊八当日,街上如同过年一般的热闹。

贺启暄和慕嫣然带着孩子们出宫回慕府的时候,外头的喧嚣便顺着被风扬起的车帘飘了进来,肇哥儿顽皮的掀开帘子的一角往外望,不一会儿,便回过头来眼巴巴的看着贺启暄和慕嫣然,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好笑。

“你别乱跑,歇了午觉起身,让你大表哥带你出府去玩,不过,要听话,知道吗?”

贺启暄拍了拍儿子的头说道。

欣喜溢于言表,肇哥儿小鸡啄米一般的点了点头,讨好的过去偎在了贺启暄怀里。

“腊八粥来喽……”

屋帘掀起,傅妈妈带着一群小丫鬟进来了,手中还各自提着食盒,取出了刚出锅的香甜腊八粥。

每人一碗摆在面前,虽是极普通的腊八粥,可因着一家人团聚一堂的缘故,倒也觉得比平日里更加可口,一屋子的人脸上尽是喜乐满足。

及至午膳用罢,众人团座在一处说着话,不时的有孩子问起宝藏的事,贺启暄和慕容言便绘声绘色的讲给众人听,枯燥无味的掘宝,被他描绘的似是探险一般有趣,惹得孩子们都满眼的艳羡,纷纷表态说长大了要去寻宝,身旁便有母亲拧着耳朵教训。

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冲淡了寒冬的冷冽。

卓府二进的正屋内,长平郡主交代着丫鬟们收拾东西。一脸的欢喜雀跃,回过头,却见夫君就那么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忙碌的背影,眼中却有些驱不散的薄雾,长平郡主挥了挥手,示意她们各自下去做好自己的那点子事,转身过来坐在卓远之身边问道:“怎么。可是后悔了?”

神情一怔,卓远之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不后悔。可是,我不知道我这般做,是对,还是错。”

伸手覆住他冰凉的手,将自己的暖意传递给他,长平郡主浅笑着说道:“自然是对的。经书里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将心里的仇恨尽数放下,才能装进更多的幸福和欢乐啊。自然是对的。”

思忖着妻子的话。卓远之迟疑着点了点头,可心里,却发出了一声轻不可闻的低叹声。

抱着卓远之的一只胳膊,长平郡主靠在他肩上,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喜悦,“自打出生,我还没出过都城呢,这番,咱们好好在外头走走。看看外面都有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

顺着长平郡主的话往下想,卓远之的心里轻微一动。

回头正视着妻子的目光,卓远之低声问道:“我带你去大安,可好?”

“大安?”

长平郡主目露不解的看向他。

那年初入都城,有人问起卓远之的来历,他总是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回答对方,“远之来自都城南边的大安。”

极少有人知晓大安是在哪里,只当是一个不出名的城县,便不再多问了。

此刻,卓远之的眼中,却突然燃起了一抹兴奋的光芒。

“大安是座古城,在永州,虽然地处偏远,可那儿也是极繁华的。”

解释的说着,卓远之的话语,却忽然清浅了下来,“五岁以前,我都是在那儿过的,白日里,爹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去卖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娘就在家里缝衣煮饭,帮富贵人家做些绣活,挣些零用贴补家用。有时候,爹回来的时候还会带个风车或是小泥人儿什么的给我,娘便会埋怨他乱花钱,可是吃饭的时候,娘却总把肉最多的菜推到我和爹面前。”

继坦白了自己与先恒王的关系后,这是卓远之第一次提起自己不被人知的幼年往事。

长平郡主本就聪慧过人,卓远之这么一说,她前后一联想,顿时知晓发生了什么,心中,莫名的就有些怨怪梁公公,若不是他,此刻的卓远之,还是那对中年夫妻膝下的儿子,就不会有他们撕心裂肺的分别,也不会有卓远之这么多年的颠沛流离。

可再一想到,若不是梁公公带走了卓远之,自己如今也不会遇到他,世间的事情,又哪里说得清楚呢?

如是想着,长平郡主便有些释怀了。

温柔的笑着,长平郡主点头应道:“好啊,我们去寻公公婆婆,报答他们当年对夫君的养育之恩。”

长平郡主是金枝玉叶,此刻却这般泰然的对那对只养育过自己五年的夫妻唤公公婆婆,卓远之的心里感动不已,一边,却犹豫着呢喃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们还在……在不在,或是搬去别处了……”

“他们定然在,我们也一定能寻到他们……”

肯定的说着,长平郡主靠在夫君肩上,柔声说道:“好人有好报,老天爷会保佑他们,所以他们会健康长寿的。心诚则灵,咱们仔细去寻,一定找得到,一定……”

妻子柔和的话语,抚平了卓远之心里无尽的茫然和无措,侧头看着窗外飘零的雪花,卓远之的心里,头一次有了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心不由自主的就飘到了那个简陋的小院子,面前似乎又出现了梦里出现过的情景。

卓远之定眼去看,便见男子坐在石凳上削着竹枝,不时的低头看着眼巴巴的自己哄道:“不着急啊,一会儿就好了,远儿的风筝定然是最好的,一定比小伙伴们的风筝都飞得高……”

再抬眼,门槛边,站着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妪,满目泪光的看着自己,“远儿吗?远儿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