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966章 贾诩的转变

三国领主时代 第966章 贾诩的转变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主公有数就好。顶 点 X 23 U S”贾诩没有表露出明显情绪,以他一贯平淡的语气道。

鱼不智身形一滞,脸上现出狂喜神色。

这是贾诩投诚以来,第一次喊出“主公”二字!

贾诩加入逐鹿领时间不算太长,自打他答应为逐鹿领效力的那一刻起,与领主的主臣关系就已确立。贾诩并不否认这一点,同领主和同僚相处时礼仪周全,从未出现过失言失礼,却也不曾展现出主动为领地分忧的态度,接受派驻别府的任命后迟迟没有动身,虽说有家眷随飞军陷于险境的原因,情有可原,可这位王级谋士在逐鹿领划水意图也着实明显了点。

鱼不智对此对此倒是看得很开。

贾诩有藏拙习惯,划水符合其性情,跟贾诩谈荣耀感和成就感没意义,他不需更不愿因才华成为众矢之的,最好是不用出头露面地领着高额薪水,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大概才是贾诩想要的圆满。试想一个历史上连尚书仆射和左冯翊都不愿做的牛人,有什么理由到玩家领地后突然变勤快起来?鱼不智相信贾诩自有分寸,只要没有因划水耽误正事,过程也就不必苛责。这家伙可是货真价实的王级谋士,非人级存在,能力强到令人发指,即便划水状态,工作效率也不是普通人能望其项背的。

可有一个细节却让鱼不智非常揪心,那就是贾诩从没称呼他为“主公”,要么交谈时忽略称谓,,要么以“您”、“大人”等字眼替代,鱼不智最初以为情境气氛不合,或是贾诩个人习惯,没往心里去,徐庶提醒才幡然醒悟。徐庶观察后认定贾诩并非疏忽所致,而是有意识地在规避。以贾诩的才智,相处交谈时想避开某些特定词语轻而易举,而且绝对不会让人感觉到刻意。幸好徐庶是以严谨著称的王级人才,细致入微,意识到贾诩涉嫌打马虎眼,否则,鱼不智很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察觉。

为何不称鱼不智为“主公”?

原因不难猜到,认同度不够!

游戏中,越厉害的人物越难收服,这是玩家们的共识。

一般而言,武系人才认主难度稍低,练肌肉的普遍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一旦投靠认主绝不含糊;文系人才则明显更难,如果没有特殊渊源或事件,或被玩家某方面才能、品质打动,想让文系人才甘心投靠是相当困难的事。

以逐鹿领文系为例,非历史人物不提,医师身份加入的张仲景也不提,拿得出手的历史人物谋士其实就两个:荀衍和徐庶。荀衍是通过命运轮盘抽到的大奖,自带“忠贞不二”光环,刚加入就成了鱼不智的脑残粉,是为特例;徐庶是唯一通过正常途径招揽到的,有老游侠和禽迪帮着刷好感,刚到领地就被委以重任,徐庶最初也没有正式认主,直到一刀峡拼命阻挡鼠潮时受到感召,才决定全心投效逐鹿领,可见收服历史人物多么不易。

收服热血青年徐庶尚且如此,想让老奸巨猾的贾诩真心臣服自然更难。

对贾诩不称呼“主公”这事,鱼不智是有些不爽,却也并未小题大做,甚至做好了这货长期不真正认主的思想准备。鱼不智很实际,称谓不重要,重要的是贾诩已加入逐鹿领,并且为逐鹿领做事,他是否对自己足够认同,怎么称呼自己之类的都是浮云,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随便了。

贾诩喊出这声“主公”,显然意味着他对鱼不智的认同达到一个新高度!

“属下打算回去后便启程前往倭岛,特来向主公辞行。”贾诩接着说道。

鱼不智被满满的幸福感包围,不仅改口称主公,工作态度也变积极了,主动提出干活,不错不错,这种转变出现在贾诩这种老油条身上尤其难得。

倭岛那边确实很需要贾诩这样的智囊坐镇,但鱼不智当了这么久领主,御下之道多少有些进步,道:“三位令郎随王平部突围,与羌人缠战近千里,虽无大碍,但身上多少有些伤情。我已派人带他们先行回城,文和不若多等几日,见过令郎,再动身不迟。”

贾诩垂首应道:“也好。”

“可惜令媛至今下落不明……”

鱼不智面露惋惜神色,贾氏家眷分四路逃亡,三子先后又汇合到一处,唯女儿贾珠那路杳无音讯。击破参狼羌营地之后,徐庶派出大批人手寻找,目前没有任何进展。贾珠小队逃亡路程最远,路上遭遇羌人危险更大一些,考虑到附近羌人部落已参与到对飞军的追杀,那支小队的处境很令人担忧。逐鹿军仍在全力营救,但客观地讲,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贾珠小队生还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渺茫。

“生死有命。”贾诩面上无喜无悲。

他并非故作轻松。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随凉州军征战的这些年,他见过太多生死,深知战乱中人命多么轻贱。早在飞军遇险消息刚传回来时,贾诩就做好了迎接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以飞军此役战损触目惊心,他的四个子女能救回来三个,且没有重伤致残,贾诩实在不能再抱怨什么,实际上,他对飞军的牺牲和付出满怀感激。

贾诩不是不讲道理的人,逐鹿领做了能做的所有事情。

贾珠最终能不能回来,只能听天由命。

见贾诩如此好说话,鱼不智趁热打铁道:“还有一事,想听听文和意见。”

“洗耳恭听。”

“王子均告诉我,飞军此番能冲出重重包围,避免遭致全军覆没厄运,令公子肃之多番谋划至关重要。子均对肃之十分推崇,谓其才学胆识俱佳,在家赋闲实属明珠暗投,强烈推荐征召肃之出仕。”

“文和,子均性情你是知道的,平时只管操练飞军,鲜少对其他掺言,如今番这样举荐他人实属罕见。我就任巴郡太守没多久,太守府直属架构、各个县城官吏都需要人手,虽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从外面招揽到一些人才,但我向来喜欢内部挖潜。既然令郎有才能,领地又能为他提供施展的空间,你看?”鱼不智淡笑着说道。

贾诩有些惊讶:“肃之有何表现?”

贾诩有理由怀疑,鱼不智说这些是为了把他的子嗣也拉上逐鹿领战车!

作为老子,贾穆有几斤几两他自问是知道的。

他从来不认为贾穆有多能。

当然,并不是说贾穆自身资质驽钝不堪大用,而是因为他是贾诩之子,以毒士的水平衡量,贾穆实在是嫩了点,尤其明哲保身之道修炼还不到家。毒士是那种天下人死绝都跟他无关的冷漠性情,却同样免不了有舐犊之心,与其放贾穆出去因不知天高地厚尸骨无存,还不如关在家里继续磨砺性子,什么时候磨砺好了,什么时候再放他出来。

长子贾穆、次子贾玑在家赋闲,都是这个原因。

贾穆贾玑固然郁闷,贾诩自己倒是坦然。儿子实在磨砺不出来也无妨,老子大概还能蹦达几十年,长子次子都已娶妻,贾诩还可以期待孙子那辈,只要孙辈能出一个让他满意的,贾氏家门发扬光大是迟早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老子太强对儿子未必是好事……

见贾诩将信将疑,鱼不智讲了贾穆的一些事迹,都是从王平口中听来,只能讲个大概,但贾诩这个层级的谋士,凭片鳞半爪都能还原出基本情形,贾诩越听越惊讶,神情也越来越庄重。

这讲的真是自家那不成器的老大?

诸如建议改道、沿途设伏、分路逃亡等,在贾诩看来算不上多么高妙,稍好一点的谋士就能做出正确决定,但贾穆是从未出仕的新人,没有经验,又是第一次遭遇如此险境,能保持清醒判断正确,这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听到飞军残部分四路逃亡、贾穆主动留下断后时,贾诩神情更加复杂。贾诩不喜欢贾穆为别人将自己置于险境,非常不喜欢,绝境中被迫上阵厮杀情有可原,主动断后敢说不是犯傻?但贾穆是为了保护三个弟妹,又让贾诩感到欣慰,危难时刻有担当,不惜为家人犯险,经过这件事,弟弟妹妹们不会不服长兄,只要贾穆不早死,起码贾诩这一脉不愁没人扛着前进。

真正让贾诩感到震惊的,是另一个细节,以致于他向鱼不智询问求证。

“肃之逼子璇杀人?”

“嗯,幸存的飞军将士都知道这事,没想到肃之会那么狠吧?”

“没有,”贾诩眸中异彩一闪而过,“很好,很好,倒是我小觑肃之了。”

贾诩是见过很多厮杀和生死的人,很清楚在那种情况下,让贾玑尽快适应流血和杀人是多么重要,甚至可能直接判定贾玑是否能活下去。手段的确稍显酷烈,但效果毋庸置疑,贾玑活着回来就是最好的佐证。至于杀的是失去抵抗力的俘虏是否光彩,贾诩直接忽略了,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宝剑锋从磨砺出,”鱼不智淡笑着,“文和,你还是莫要再小瞧肃之,肃之二十有五,再这样在家闲着,说不定真就彻底荒废了,不若给他机会,让他在巴郡出仕,为自己挣一个前程。”

贾诩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但凭主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