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920章 这些天的收获

三国领主时代 第920章 这些天的收获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哦?容属下一猜。”破虏骑部署难题拿出解决方案,且获得领主允准,徐庶心情大好,兴致盎然道:“莫不是庞山民到了?”

庞山民来自鹿门山,是小庞先生庞德公之子。

逐鹿领三大副城主,易风和翟都出自鹿门山。逐鹿领缺乏文系人才,两人不遗余力地为领地招揽贤才,多次寄书信回山,奈何npc大多对出仕玩家势力态度负面,前期几无人响应。鱼不智任巴郡太守后,两位副城主再次厚着脸皮写信回去拉人,邀请同窗故旧到逐鹿领。两人自己都没想到,这次真有人回书表示打算到巴郡游玩,回书者居然是一条大鱼:庞山民。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因招揽书信到巴郡,口称“游列”,可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不过是相对委婉的说法,为双方留一点余地。只要考察期间没有出现大的状况,庞山民在逐鹿领出仕基本不会有悬念。

易风和翟出自鹿门山,但前者是资质驽钝、被变相逐出山门的门生,后者仅仅是一名普通弟子。两人此前多次写信拉人,落得颗粒无收的下场,也恰好说明两人在鹿门山内影响力不够。

庞山民却是不同。

庞德公之子,身份地位自然比那些门生弟子高出不少。

倘若庞山民投效,逐鹿领得到的不只是一位人才,而是鹿门山的认同。

鹿门山的认同,意味着什么?

口碑!

人脉!

人才!

最起码,今后招揽鹿门山子弟会容易很多!

前段时间为应对冀州府军事威胁,以及解决别府军力部署等诸多难题,徐庶一直呆在飞鱼领,但庞山民会来的消息他还是知道的,再加上近日鱼不智呆在主城时间较多,迅速将庞山民搞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襄阳庞氏虽不是汝南袁氏那种超级豪门,却也是诗书传家的荆襄望族,鹿门二庞声名卓著。庞山民接手飞鱼领,即便出身显赫的袁绍也不敢轻视,平时飞鱼领与冀州府有什么交涉,庞山民出面的效果显然也会好很多。

“庞山民的确是适合人选,他对逐鹿领也相当满意,却还没答应出仕。”鱼不智摇头道,从方方面面反馈回来的情形,庞山民出仕只是迟早的事情,况且翟了解到庞山民是奉长辈之命前来,即便他自己愿意出仕,恐怕得先回鹿门山报备,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的时间。

徐庶眉头微蹙:“不是庞山民,难道是董幼宰?”

董幼宰便是董和。

董和率家族从南郡西迁巴郡,曾登临铜雀台,只可惜鱼不智当时不在,与董和失之交臂。从登记名单中看到董和名字后,鱼不智便派人四处探访,数月前终于找到董和家族新迁定居点,盛情邀请董和加入逐鹿领。

董和犹豫了很久。

作为一个新迁回益州的家族,董氏错过了第一时间抱刘焉大腿的机会,况且董氏原本是巴郡家族,因为原巴郡(老)太守赵部与刘焉水火不相容,巴郡豪族不受刘焉待见,后来刘焉借故杀了一批巴郡豪族家主,更是激起众多巴郡豪族强烈不满。董和错失了进入益州府的机会,本来没更多选择,但他听说鱼不智和赵部走得很近,担心池鱼之祸,故尔一直举棋不定。

直到鱼不智成为巴郡(新)之主,董和才下定决心。

横竖刘焉那边挤不进去,鱼不智既有贤名又有威名,还掌控巴郡之地,诚心诚意邀他出来做官,董和若拒绝,董氏以后如何在巴郡地界发展壮大?后来又听说鱼不智赴绵竹拜访刘焉,与益州府冰释前嫌,益州府知道巴郡缺乏官吏后,还热心为巴郡选拔人才,虽说明眼人都看得出利益交换痕迹,可两家关系趋于缓和却是不争的事实。

董和遂痛下决心,接受逐鹿领征辟。

庞山民尚未入彀中,想来想去,董和的出身较为接近。

“元直以为董幼宰如何?”鱼不智不答反问。

徐庶断然道:“不好。”

“为何?”

“董幼宰出身虽比很多寒门强,不过跟汝南袁氏相比……恕属下直言,董氏地位怕是跟普通寒门无异,很难让冀州府刮目相看,与主公初衷有违,此其一。”徐庶正容道。

鱼不智默然点头。

董氏的确不是什么大家族,只需看董氏近些年的经历,由巴郡迁南郡,又从南郡迁回巴郡,频繁迁移本就喻示了董氏境况。若一个家族在某地混得风生水起,无需迁来迁去,因为迁移势必让家族当地部分基业遭受损失,人脉外交都需重新来过,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家族会这样反复折腾。

“属下和董幼宰有几次接触,观此人注重礼制,行为节俭,洁身自好,殷勤诚挚,有能吏之资,牧守地方有望做出成绩。但其行事较为忠直俭约,飞鱼领重点在于跟冀州府打交道,董幼宰并不适合,此其二。”

鱼不智望向荀衍,以目相询。

“附议。”荀衍认真道。

鱼不智面上浮现一抹惋惜神色,“元直和休若所虑,正是我最担心的。”

董和是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父亲,出仕以后,无论在地方为官,还是在中央筹谋,政绩斐然,能力没得说。但代表巴郡在飞鱼领与袁绍打交道,要么出身够硬,要么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可惜董和一点都不占。

见鱼不智明白个中利害,徐庶便不再担忧,问道:“那主公欲派何人?”

鱼不智没有卖关子,径直道:“费伯仁。”

徐庶眼前一亮:“费伯仁来了?”

“来了。”

荀衍叹道:“伯仁既到逐鹿领,说明绵竹之行定是无功而返了。”

鱼不智摊手道:“是啊,满肚子怨气呢……”

当初费伯仁叔侄入益州,为了见识铜雀台,中途在逐鹿城有短暂停留,受到逐鹿领盛情款待,荀衍还专程回城作陪。费伯仁声称入益州是为游学,可逐鹿领中人早看破他其实是为了求官,然而刘焉许下的位置很多没兑现,费伯仁的姑姑是妾室,地位不高,逐鹿领并不看好费伯仁此行如愿以偿。

果不其然,费伯仁在绵竹碰了一鼻子灰,没待多久便拂袖而去。

费伯仁带着费在益州北部游历了一番,启程回江夏,一路郁郁寡欢。行至巴郡,想到昔日与逐鹿领的约定,本来没脸再见鱼不智等人。但他还盼着再到铜雀台上感悟一番,登铜雀台又必须登记,过门不入未免太无礼。最后心一横,强作欢颜到行政中心找易风履约。

易风是鱼不智心腹,知道领主有意招揽费氏,自然不会轻易放他离开,一边好生款待,一边赶紧派人找领主回城。两人几番旁敲侧击,盛意拳拳,倾情相邀,俨然以国士待之,让在益州府碰壁后更加不自信的费伯仁受宠若惊,感动得泪流满面,最后,终于答应在逐鹿领出仕。

客观地讲,费伯仁不过中人之资,才学不及董和和庞山民。

鱼不智对此毫不在意,就算是废柴,用对了地方也能发光发热。

费伯仁自带附加价值,譬如说,江夏费氏跟刘焉有姻亲关系。即使不够亲近,可亲不亲近是关起门来讲,在外面,谁敢因此轻视费伯仁,或对伯仁无礼,跟直接抽刘焉大耳刮子基本没什么区别。

单凭这层关系,费伯仁就比很多才华横溢之辈更有价值。

把费伯仁放到飞鱼领,袁绍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

更何况,就算费伯仁是废物,不还有个费在他身边吗?

虽说费方舞勺之年,可堂堂蜀汉四相中人,资质简直好得惨绝人寰。这次见面与易风闲聊,便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学和识见。与费氏叔侄接触最多的易风感触最深,几轮暗中试探评估下来,原本对领主看好少年郎多少有些不解的易风,态度彻底转变,对鱼不智的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天纵之才,望尘莫及!”

这是易风完成对费的评估后,向鱼不智汇报时说的原话。

不难看出易风对费是多么推崇。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易风的心胸,以及对领地的忠诚。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回避新人才能远胜于他,哪怕自己地位因此动摇,易风亦无怨无悔。鱼不智在易风最潦倒的时候邀他加入领地,并委以重任,尽心竭力将领地发展到现在规模,易风对逐鹿领投入的心血不比任何人少。

为逐鹿领效力这么久,易风对自身定位、对领主脾性都非常了解。

在逐鹿领,才能比他强的大有人在。

论能力,三大副城主属他最弱。

但他依然是副城主,替领主打理最重要的主城,并且事实上长期掌控着领地经济命脉,为何?因为他足够忠心!因为谁都知道他是鱼不智心腹!作为领主心腹,易风不需要嫉才妒能打压新人,只用干好份内之事,领主自然会看到他的付出,即便他的职务改变,也始终会是领主最倚重的下属。

费伯仁出仕,是近日最重要的两大收获之一。

另一个重大收获自然是董和,别忘了,董和家也有一位明日之星。

庞山民出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接连迎来庞山民、董和、费伯仁等人,逐鹿领最近收获颇丰。

加上赵部此前推荐程畿,以及贾诩归降,最让鱼不智头疼的文系人才短缺问题,至此明显改善。这也是鱼不智让荀衍回归主城,尽快让巴郡太守府恢复正常运转的底气所在。

荀衍和徐庶皆智谋之士,费伯仁的确是最适合接手飞鱼领的人选。

计议已定,鱼不智起身准备回城,嘴里喃喃道:“我争取这几天把庞山民搞定,鹿门山啊……”

荀衍和徐庶相视一笑。

只有在求才时,鱼不智的干劲和热情才会得到彻底发挥。

临出门时,通讯手镯亮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