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910章 隐士

三国领主时代 第910章 隐士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湖边的一场强者之战,以金色狻猊败退落下帷幕。

金色狻猊拖着伤躯,步履蹒跚,沿着湖畔渐渐远去。在战败耻辱和身体创伤共同作用下,这只金色狻猊的气息显得有些躁动,消沉中透着暴虐,这股气息显然让附近异兽感到不安,唯恐不小心成为迁怒对象,一时间没有谁敢到湖边饮水。

谁都不敢现身,这个小湖便显得分外宁静。

益州境内另一个宁静的湖畔,坐满着几间茅庐。

茅庐简陋,低矮的篱笆却显得很新,篱笆围着的小院中种着几种青菜,还有一篷翠竹,竹影下有石桌石凳。一名中年文士坐在凳上,捧一卷竹简,看得津津有味,浑然忘记了石桌上热茶已渐渐失去温度。

中年文士显然是一位隐士。

一辆马车由远而近,停在小院外。

中年文士转头,望见马车上的州府标志,当没有看见一般,继续看书。

张肃走出马车,见中年文士浑然没有迎客的意思,面上也有几分无奈。但张肃也不生气,一声不吭地行到篱笆前,默默凝望。

两个人隔着篱笆,谁都没有出声。

良久。

“牛不喝水,按住头有用么?”

中年文士将手中竹简轻轻放下,叹道:“君矫知我心意,何必强人所难。”

“文表才学著于州里,学问渊博,见多识广,乃中原王景兴之类人物,若能为州府所用,前途不可限量。结庐隐居,安贫乐道,怡然自乐,却终究荒废了胸中才华,慰为可惜。”张肃目光深沉,恳切道:“你我相交多年,文表,我很清楚,你最初的志向并不是隐居避世。”

王景兴即王朗,就是演义中被诸葛亮阵前骂作“断脊之犬,狺狺狂吠”,撞马而死的那位倒霉蛋。可在历史上,王朗是经学大家,在大汉非常著名。张肃将中年文士喻为“类王景兴的人物”,是一种崇高赞誉。

可惜的是,对方并不领情。

“那又如何?”

中年文士站起身,来到篱笆另一边,与张肃隔篱相对,目光变得冷厉:“刘君郎初入益州时,宽厚施恩,上下归心,可等他在益州站稳脚跟之后,干的什么事情?大力打压益州本地人才,重用东州士,相互制衡也就罢了,权谋之道不外如此,可他何必为了立威,借故滥杀那么多无辜?”

“王咸何罪?”

“李权何罪?”

“如此不义之人,我岂能委身辅佐?”

“羞与之为伍!”

张肃无言以对。

王咸、李权都是巴郡豪族家主,刘焉为打击赵部,枉杀之,同时被诛的豪族中人共有十余位,这件事让益州人悚然而惊,对刘焉声誉影响颇大。被枉杀的家主里面,有两位是中年文士友人,对方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州府屡次征辟不就,尽管张肃跟他交情匪浅,每次游说都被对方断然回绝。

半晌,张肃道:“就没有一点回旋余地吗?”

“余地?”中年文士冷笑道:“也罢,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便留点余地。待刘君郎身故,前事勾销,或考虑出山为益州尽一份力。”

张肃心中暗叹。

他很清楚对方品行,说出这样的话,刘焉在世时就决计不会出仕做官。换言之,等刘焉身故,即便续任益州牧的是刘焉后辈,此人说愿出来辅佐,届时就真会考虑入仕。即便最终仍没有出来,也必定有他不愿出来的原因,而这个原因绝不会跟刘焉滥杀无辜有关系。

以对方性情,这就的确是念着旧情,对他作出了让步。

事情过去这么久,对方态度依然还是那么坚决,依然不可挽回。

“你铁了心不愿为州府效力,我无法勉强。”张肃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认真道:“为主谋算,九顾茅庐,本分尽到,君意已决,再为友考虑亦无愧。有一去处,或能让君一展胸中所学,不至于在此虚耗光阴。”

中年文士看着张肃,心情也颇为复杂。

他因刘焉滥杀益州豪族,矢志不为刘焉效力,任凭张肃苦劝也不松口。但他与张肃本是故交,蜀郡张家靠向刘焉是为了家族传承考虑,无可厚非,他与张肃其实并无嫌隙。此时张肃有意为他指一条出路,他虽颇不以为然,却明白这是张肃一片好意,不宜拒人千里之外。

“你说。”

“巴郡太守请州府推荐贤才,我立刻就想到你。”

由于鱼不智把太守府几个重要职务捂得很紧,益州府完全没办法插手,刘焉对为巴郡举荐贤才毫无兴趣,当时对刘焉提出“保持接触总好过敌对”的正是张肃。正因如此,为巴郡选派贤才之事,也理所当然落在张肃身上。张肃自然首先是为益州府大计考虑,但有没有为好友前途着想,却是谁都说不清楚。

但蜀郡张家既然选择与刘焉站在一起,张肃在跟中年文士挑明情况前,还是竭尽全力尝试着拉对方到益州府,毕竟人才难得。可惜九顾茅庐仍无法让对方改变心意,一直拖了几个月,到今天才向对方吐露消息。

为人臣属,为主筹谋,张肃也算做到了极致。

中年文士闻言,却是皱起了眉头。

“鱼不智有贤名,据闻向与赵部交好,飞黄腾达后,也倒向了刘君郎?”

“非也,虚与委蛇罢了。”

张肃将鱼不智到益州府拜访,表面装作温顺,实际利益丝毫没有割让,反而厚着脸皮继续向州府要人等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倒也不笨,不是短视之人。”中年文士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如果鱼不智当上太守后抛弃赵部,转为跟刘焉交好,则很难避免巴郡太守府被州府渗透,等刘焉布局完毕,开始发动,鱼不智恐怕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表面上靠近州府,暗地里仍与赵部抱团,唇齿相依,让州府难以下手,才是保持巴郡独立自主的应对举措。

张肃问道:“如何?”

中年文士想了想,:“不讨厌,可以考虑。”

“你隐居已久,对外间情况多有不知。”张肃看了对方一眼,缓缓道:“逐鹿领有件东西,你应该有兴趣。”

“什么?”

“铜雀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