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895章 云朵上的民族

三国领主时代 第895章 云朵上的民族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羌人,古东方大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羌人形成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和汉人,藏人的关系较深。羌人早先以畜牧业为主,故以羊为图腾,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羌人最初是迁移农牧业,象游牧民族那样逐水草而居,后来发展为定居农业,居住模式也变成“依山居之,垒石为室”。

凉州汉人和小月氏人、秦胡人、匈奴屠各人、西羌人等少数民族杂居,其中以羌人数量最多。由于河西走廊的少数民族多次叛乱,凉州长期处于战争与动荡之中,数百年间少享太平。

长期以来,凉州都是汉室最纷乱的地区,凉州军持续与其他部族厮杀,为赢得活下去的权力拼尽全力,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一切都使得凉州军始终保持着强悍战力,名将辈出,战功卓著。羌胡一次次叛乱,凉州军一次次镇压,生死搏杀中始终铁血无情的凉州军,在各部羌胡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恐怖印记,到了东汉末年,很多羌胡已经将服从或追随凉州军,视作部族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和先决基础。

凉州在籍人口多在50万以下,堂堂十三州之一,所有人口仅相当于汉室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典型地广人稀。为确保部队建制和战力,凉州军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士兵,基本上各民族都有。倘若是战事激烈,兵力不够用,凉州军常常临时到羌胡部落招扈从,扈从需自备武器衣甲战马,没有军饷,唯一福利大概就是给饭吃,打胜仗后或有赏赐,羌胡人居然踊跃报名参加。

如此奇葩的事外人很难理解,但在凉州却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不难看出凉州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以及羌胡对凉州军深入骨髓的敬畏。羌胡们早已形成本能反应:凉州军是无敌的,跟着强者打仗总是容易得多,活下来的机率总是会大许多,还能期待打赢了赏赐战利品,没理由不去!

扈从在军中没地位,常常被凉州军当牲口使唤,苦活累活都是扈从干,打仗还得跟着凉州军冲锋陷阵,可这些都无法阻挡羌胡追随凉州军的热情和决心。毕竟凉州军是强者,强者那样对待弱者不是很正常吗?

简单地讲,那个时代的羌胡,大概就是集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多年淫威震慑,镇压出浓烈归属感,可见凉州军何其凶残。

凉州诸胡属羌人叛乱最多,被凉州军修理得最惨,平时也最服凉州军。

凉州军要求羌人追击叛军,羌人踊跃参加。

羌人习惯把村寨住房修建在河谷或山腰处,占据着比较有利的高位置,大都居住在海拔两千米左右的高山区,所以羌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大批羌人参与追击,无当飞军引以为傲的山地机动优势被抵消,要逃出生天,只能在崇山峻岭中杀出一条血路。

无当飞军是特殊兵种,山地战尤其强悍,但羌人也很擅长山地作战。

情势对飞军很不利,羌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在他们的地盘上战斗,地利全都在羌人那边,羌人清楚地知道哪里有捷径,哪里适合设伏。

接连几支羌人小部队被飞军击败后,飞军遭遇重挫。

至少五千名羌人成功伏击,将无当飞军困在两山之间,漫山箭矢如雨。虽说山中很容易找到遮蔽物,但附近有利地形都被羌人占据,从伏击圈逃脱的难度可想而知。羌人知道飞军厉害姑,并不急于近战歼敌,只是困住飞军等待后援。到最后还是飞军一部攀着山藤偷偷从绝璧爬到包围圈后面,击退了那片区域的羌人,强行打开一条口子,飞军大部才得以跳出伏击圈。

飞军在那一役遭受重大折损,两百多飞军倒在那片土地上。

跳出伏击圈,只是逃亡的开始。

山地游击战,并不需要多少兵力就能发动。

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不断发动袭扰、封锁和攻击。

无处不在的暗箭是飞军最大敌人,突围过程中不断有战士被暗箭躲杀。尽管飞军派出去的斥候提前解决了很多羌人,大部队避免了很多直接攻击,可飞军的折损不断增加。几乎轮番派出的的每支斥候队,回来时都会减员,甚至不乏整支小队消失的情况,那些消失小队的结局不问可知。

刚开始的时候,飞军非常被动。

由于对地形不熟,王平只能带着部队全力向南方突围,几天逃亡下来,羌人显然从行动轨迹上判断出飞军意图。羌人在南面的拦截力度明显加强,对付走兽的陷阱越来越多,还有不时射来的暗箭,以及羌人大部队未出现,让王平察觉到危机正在迫切,焦躁不安,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那个时候,贾穆主动找到王平,两人进行了一番深谈。

贾穆建议王平改变路线。

谈话结束后,王平果断听取了贾穆建议。

全军放弃直线南下,经金城入益州的原定路线,而是改为向西部突围,翻过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东北部,即青海地区。青海同样是羌人聚居区,不过那里的羌人跟河西走廊的羌人有着本质不同,由于祁连山脉阻隔,凉州军对青海羌人没多少影响力。摆脱凉州羌人追杀之后,飞军可以走西平进入益州。当然会绕不少路,且被迫在缺乏足够准备的情况下翻越祁连山,难免出现非战斗减员,但在山区羌人围堵、平地西凉铁骑等候的情况下,飞军根本没有更多选择。

后来才知道,要不是王平听从贾穆建议改道,飞军很快会闯进羌人精心设计的又一个伏击圈,羌人在那里集结了近两万人,一旦飞军自投罗网,恐怕很难有机会再象上次那样逃脱。

飞军改道翻祁连山,显然出乎了羌人意料。

西线羌人的任务是监视和袭扰,不足百人,无力阻止飞军向西边前进。最初两天时间,羌人对飞军有组织的袭扰和阻击几乎没有,飞军终于可以不那么提心吊胆地赶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三天。羌人发现飞军改变路线后,迅速组织兵力继续围追堵截,要知道山区也有羌人部落,抄小道完全能抢在飞军之前通知族人。

飞军前进的道路,再次变得艰难。

然而生死关头,王平只能咬牙不计伤亡强突。

贾穆献策初见成效,获得王平信任,王平遂邀请他担任参谋出谋划策,贾穆欣然从命。不得不承认,贾穆没有辱没“贾诩之子”的光环,虽然同样不熟悉地形,却仍然大胆地一改仓皇出逃模式,要求飞军轮番断后设伏,接连坑了羌人几回,斩杀数百,还逼得羌人再不敢肆无忌惮地追击。

飞军离山脊线越来越近。

路越来越难走。

贾诩的家人已经在无止境的攀爬中耗尽气力,被飞军背着继续跋涉。

根据贾穆推算,还需要一场伏击,才能确保追兵没有足够时间阻止飞军翻越祁连山,进入青海地区。

此次伏击,由王平亲自带队。

除两个百人队带着重伤员和贾诩家眷先走,其他部队都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