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662章 老夫想借个人

三国领主时代 第662章 老夫想借个人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大人既决定进军河套,可有想好以何处为据?”

鱼不智端起酒坛,一边斟酒一边问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龙领最近失去了青蛟龙这一杀手锏,面临羌胡部落严峻挑战,徐庶认为龙领遭遇袭击的可能性很大,必须赢下一场漂亮仗,才能震慑众多羌胡部落,免得陷入持续不断的袭扰战中。仅凭逐鹿领自身力量很难到这一点,但朱出人意料地准备进军河套,让徐庶看到希望,为避免走漏消息打草惊蛇,朱部最近一直藏在五龙山,一万五千余人的给养由野马镇提供。

朱欣然应允帮逐鹿领这个忙,不仅因为某人是他看重的“忠直之士”,也不仅仅是对逐鹿领在河套开拓的欣赏,跟他自身处境也有关系。放弃中牟后朱失去立锥之地,要想在危险的河套生存,离不开当地势力的支持,逐鹿领能在河套搅起几多风云,大家交情又不错,妥妥的上佳合作对象。

另一方面,朱进军河套不是打算逃难,而是要大干一场,以一己之力收复朝廷放弃的大好河山,他需要做点什么,譬如说给羌胡一个下马威,再譬如说放个炮仗振奋下汉人信心,让大家愿意团结在朱周围。客观讲,朱的一万五千重装步卒在河套地区威力大减,进攻不足,顶多就是适合防守作战,机动力不足的硬伤没法改变。帮助龙领打击来犯的羌胡部落,能帮助龙领,又能让自己立威,朱当然愿意做。

朱拈须笑道:“想好了,就肤施。”

鱼不智和徐庶对视一眼,这个决定在两人意料之中。

朱打算在河套扎根,根据地选址非常重要。

不能太靠北,否则羌胡骑兵的袭扰会多得要死,以后难得有安宁日子;也不能太往南,因为不排除董卓派部队从司隶北上,断然剔除北面的威胁。总体而言,羌胡的威胁更现实也更迫切,所以朱最好在河套南部选个地方落脚,跟司隶保持点距离就行。

肤施就非常适合。

按照大汉朝行政划分,龙领就在上郡肤施县境,肤舒在龙领南面25里,离司隶接近三百里,董卓军就算想扼杀朱在河套的事业,也需要做准备,没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野游。

至于羌胡,肤施离北面的古长城距离百里,等以后站稳脚跟步入正轨,将兵力推进到长城一线,治下安全将大幅提升。况且还有个龙领挡在前面,以羌胡各部对龙领的忌惮或痛恨,要么不敢过来,要来也是先找龙领麻烦,朱到时派部队帮衬一下就好。

初来乍到,前途叵测,安全肯定得摆在第一位。

此外肤施曾经是上郡治所,底子扎实,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也很不错。

鱼不智对此求之不得。

大汉朝势力重新进入河套,谁也说不清羌胡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朱是久经战阵的名将,自然懂得如何保全自己。如果只有他的一万五千重步,朱未必会进入河套,可逐鹿领提前在河套设下据点,后勤补给体系已成,逐鹿领的实力也有资格和他开展合作,朱才敢痛下决心。

朱将肤施作为据点,与龙领形成守望相助之势,龙领安全系数大增。

在河套这么危险的地方,有一座靠山实在太重要了。

“昔日朝廷逐渐放弃河套之地,郡县废驰,百姓迁居内地,土地荒芜。肤施县城离龙领这么近,我曾经专程跑去看过,生活和城防设施大多完好,稍事整修就可使用,盘踞在县城的贼寇也不难对付。最大问题是城市没人,老百姓早就跑得没有了影子,重新收拢流民恐怕没那么容易。”鱼不智叹道。

城是现成的,设施也是现成的,拿过来就能用,可城里没有人。

朱要想在河套立足,需要大量人口支持。

有人口就有税收,有人口就能从事生产,兵员也是从百姓中征募而来,什么都离不开人,但河套最缺的恰恰就是人。

鱼不智其实特别不理解朱到河套发展的决定。

河套汉人老百姓都跑得没多少了,发展个毛线?龙领要不是为了解决人口,恐怕也不至于跟羌胡大打出手。最后徐庶揣测,朱很可能是在打司隶、并州的主意,董卓在司隶倒行逆施,并州军精锐随吕布投了董卓导致异族侵犯并州日甚,朱在河套揭竿而起,表示施行仁政并提供安全保护,百姓自然会迁过来。虽然看到成效慢一点,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朱对此却只是笑了笑,毫不在意的样子。

“等老夫占据县城,将县府班子搭起来,流民自会纷至沓来。”

鱼不智和徐庶面面相觑,在两人看来这真是谜之自信,但朱显然是认真的,应该有办法解决人口问题,否则他也不会放弃中牟跑到河套吹风。鱼不智对此乐见其成,朱越强大,龙领越安全。

“既如此,先恭贺大人旗开得胜,大展宏图。”

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点头道:“虽是如此,前期还需不智襄助。”

鱼不智慨然道:“力所能及之事,不敢推辞!”

他说的并非客套话,朱能不能在河套扎下根,直接影响到龙领安危,有一位大汉名将在上郡坐镇,只要不是混得太差,羌胡骑兵轻易不敢放肆。就凭朱跑到河套帮龙领击退羌胡的情分,逐鹿领涌泉相报也是应该的。

朱也不客套,直接道:“老夫想借个人。”

“借人?”

鱼不智有些发毛,朱这样的人物眼界非常高,该不会是看上了徐庶?徐庶的才华就象黑暗中的火把,遮都遮不住。朱部在五龙山潜伏这些天,徐庶有跟朱接触过,相谈甚欢,可徐庶是逐鹿军主帅,也是领地唯一的王级谋士,其重要性无可替代,朱要真是看中了徐庶该如何是好?

“大人想借谁?”鱼不智硬着头皮道。

“治理郡县离不开精干官吏,老夫在中牟讨伐董卓,帐下多军中健儿,文职官员甚是缺乏。为管辖诸县就地征辟了一些官吏,然而才能普遍不彰,应付小吏的差事勉强能胜任,更重要的事情却是不敢指望。老夫需要一个能统筹管理众吏的主事者,另外就是河套形势与别的地方不一样,面临的外部威胁更大一些,主事之人需有胆识,最好懂得一些军事……”

鱼不智越听脸色越难看。

敢情还是看上了我家元直啊!

难道你以为资历老、帮了本城主的忙、外加一长串看起来客观的理由,本城主就会把徐庶交给你?做梦!哪怕是借也不行。

朱在朝为官多年,见鱼不智下意识望徐庶,哪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朱来河套没多久,跟徐庶打交道次数不多,徐庶的能力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当然很想要徐庶,此子不仅政略高明,谋略之才更是让他惊叹,朱甚至旁敲侧击地让人调查徐庶。

得知徐庶出身寒门,而不是那些世家,朱自忖把徐庶拉过去帮他的把握相当大。鱼不智在领主中算是混得不错了,但官职也就是一个六品勇毅护军,杂号,朱却是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位次上卿,或比三公,身份地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他要谁过来帮忙,难道不应该开心得赶紧过来?

可正是因为做过调查,朱彻底断了对徐庶的念想。

原因很简单:朱欣赏鱼不智这“忠直之士”,徐庶对鱼不智太重要了。他若是真要挖徐庶,鱼不智妥妥跟他离心离德,既寒了一位忠直义士的心,又会失去一位强援在河套地区,逐鹿领很可能是他能找到的最强援兵。

朱知道绝不能那样做。

所以他决定让鱼不智清楚,他为什么找逐鹿领借人,理由是很充分的,而且他真的是打算“借”,而不是变相挖墙角。

不过自己刚才的解释,似乎让鱼不智更加担心……

见鱼不智明显想歪了,朱笑道:“老夫想借冯车骑之子。”

鱼不智一惊:“冯鸾?”

“正是。老夫已派亲信去长安暗中招揽故旧,等我的那些故旧过来了,就可将冯车骑之子送还,不智可愿割爱暂借于我?”

原来是冯鸾!

朱部藏身五龙山期间,粮食补给悉由野马镇提供,冯鸾尽地主之谊。朱起初压根没想到,鱼不智在龙领十里之外还有一个据点,而且准备往城市级规模发展,那时候朱就在感慨鱼不智大手笔,两个城市级据点呢,就这样放在河套地区,鱼不智的胆儿有多肥,朱算是有了个初略认知。

可朱很快发现,他还是低估了逐鹿领的冢底。

野马镇那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青人,居然是冯车骑之子?

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朱第一反应是惊讶,第二反应是生气。

冯车骑何许人也?

大汉四朝名将,战功彪柄且又正直无私,过世十余载而威名至今不坠!

仔细说起来,朱和冯绲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出身地方豪族,都是朝廷名将,都有镇压叛军的丰富经验,都做到了车骑将军,都对朝廷忠心耿耿(这点尤其重要)……如今的朱已经算是汉室少有的名将,可朱自问功绩、品行和人望都不及当年的冯绲,冯绲不仅是他的前辈,也是他衷心钦佩的榜样。

在河套意外地遇见冯车骑之子,朱心中欢喜莫名。

朱认识冯绲和冯允,但不认识冯鸾,只知道冯车骑之子有任过郎中,后来因父亲得罪宦官集团的缘故,索性和叔叔冯允一起辞官回乡。冯氏是巴郡豪族,被鱼不智请出山倒也不奇怪,可你把堂堂车骑之子怎么安置的?在一个附属领地任主事官吏!

浪费人才啊!

这样安排置冯车骑于何地?

朱当时就生气了,认为鱼不智薄待了冯鸾,打算把冯鸾挖过来重用。可惜冯鸾却不领情,直言冯氏对朝廷已彻底失去信心,无意再为朝廷做事,且加入逐鹿领后已正式出仕,领主待他不薄,离弃则不忠不义云云。

朱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但他还是认为冯鸾这样的人才有点被埋没,刚好他身边缺一个有能力的政务官,就萌生了借调冯鸾的想法。朱有些眼红鱼不智帐下有那么多人才,徐庶就不说了,龙领主事者是鹿门山弟子,野马镇主事者是冯车骑之子,河套领地就放了三位能干的谋士和官吏,如此浪费人才你好意思吗?

没什么好说的,借一个!

徐庶不能借,冯鸾总可以吗?

名家之后,任过郎中,父辈有治军经验,冯鸾胆识应该不会差,受家学熏陶多少有些军事知识,正好帮他管理官僚体系。

鱼不智泪流满面。

您老要冯鸾直接说名字多好,干嘛扯那么多别的,心脏病差点吓出来,以为您老打徐庶的主意呢。借徐庶肯定没门,可若是借调冯鸾大可以商量,把冯鸾放在野马镇是为了看起来更象是一个独立据点,毕竟野马镇还没有发展起来,传送体系的完善意味着翟可以两边都抓,或者另外派个转职官吏过去就是了。

如今龙领和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把冯鸾借给朱,可以帮他更快打开局面,又能让双方联系更加紧密,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借了!

见鱼不智爽快应诺,朱老怀大慰。

不愧是老夫看好的忠直之士呢……

这时候翟走进来,带来了战场清点结果。

此役缴获兵甲若干,兵甲不怎么值钱,主要看战马。

战斗中伤残战马数量未予统计,缴获上品战马4200余匹,其中约3000匹基本无伤损,另外1200余匹需治伤调养后才知道能否正常使用。

朱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么多!

当听到鱼不智说,那三千匹完好战马归他的时候,朱难得地激动了。虽说联合作战战利品大家分,朱出兵多占大头也说得过去,但鱼不智的仗义还是让朱非常感动。

他没有推辞,在河套混没骑兵可不行,迫切需要这批战马。

翟又道:“投降的羌胡有四千余人,应如何处置?”

鱼不智还没吭声,朱下意识地来了一句:“通通杀了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