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640章 中牟之行

三国领主时代 第640章 中牟之行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讨要县城兵力布防图遭拒,鱼不智没有掩饰心中的恼怒,拂袖而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逢纪看在眼里,叹息不已。

逢纪很早就追随袁绍,即使袁绍成为冀州牧后帐下添了不少能人,譬如田丰、审配等人都得到重用,但逢纪这样的心腹在冀州府地位依然很高。

袁绍因为飞鱼水师到北平境打击倭人,怀疑鱼不智暗助公孙瓒而不满,逢纪是知道的。虽然他并不认为逐鹿领主欲对冀州府不利,负责追查此事的田丰也认同逢纪的看法,可真正拿主意的人是袁绍。袁绍并不象他平时表现的那样宽宏大量,只要无法彻底排除鱼不智与公孙瓒勾结的可能,袁绍很难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即使不翻脸,也会加强对逐鹿领的提防。

这种情形下,鱼不智跑来求兵力布防图,当然很难如愿。

尽管鱼不智有正当且合理的理由,可县城兵力布防图属于军事信息,万一被公孙瓒拿到并利用,将会是冀州府的灾难。袁绍在冀州各郡国巡视,巡视是不会带玩家随行的,只会在有事时就近找有合作的军团玩家传话,州府很难联系上袁绍,没有州牧点头,没有人敢自作主张。

鱼不智明显表达不满,在逢纪看来很正常。

拿不到县城兵力分布图,影响到逐鹿领为名城战准备,心里高兴才怪。从两边首次打交道时开始,鱼不智就毫不避讳地展示出“浑人”、“土包子”禀性,指望这厮受挫后表现出修养和城府,是不切实际的奢望。高兴不高兴都挂在脸上,才是“土包子”的正常反应嘛。

鱼不智的恼怒,反而让逢纪更加确信一件事。

逐鹿领和北平应无勾结!

如果真有勾结,鱼不智遭拒后应该因心虚而收敛脾气,而非表现愤怒。

这时候的愤怒,恰恰说明逐鹿领的清白。

冀州府今非昔比,但跟北平军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两边实力大致相当。逐鹿领虽然是玩家领地,却有着远超普通领地的战力和胆量,当初跟黑山军的冲突就是现成案例。逐鹿领跟冀州府和北平太守府都有联系,如果冀州府对逐鹿领疏远过甚,谁也说不清会不会把对方彻底推到北平那边。

怀疑某人是敌人,潜在敌意作用,最终很可能让对方变成真正的敌人。

因为猜疑把可能的助力变成确凿的阻力,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

逢纪认为,冀州府有必要重新审视对逐鹿领的态度!

等袁绍巡视完回邺城,找个机会好好谈谈逐鹿领的事。

离开州牧府,鱼不智踏上了传送阵。

在冀州府碰壁,并没有打消他收集兵力布防图的决心。

有交情的三大诸侯,赵部鞠躬尽瘁,袁绍一毛不拔,还剩下公孙瓒。但求助公孙瓒有暴露逐鹿领、北平县城少、刚吃败仗时机不佳等客观因素,而且曲晨此时率骑兵主动出击未归,河套的局势容不得曲晨离开太久……鱼不智思索再三,将公孙瓒从求援目标中划去。

鱼不智找到了新的目标。

一路传送到中牟县城,求见朱。

走在县城街头,明显感觉到npc们有些压抑。

一问才知道,前不久朱率部进攻董卓地盘,却被李和郭汜等人再次击败,让朱郁闷不已。并不是朱无能,而是董卓军兵力雄厚,后勤保障到位,这些都是朱没有的,仗还没开始打就落了下风,即便朱使尽浑身解数,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迫又退了回来。

这次战败,让朱既失望又愤怒。

他一心讨伐董卓,清君侧,号召关东诸侯派兵过来,响应者寥寥无几。除了陶谦派了三千精兵过来,别的诸侯要么象征性的派些老弱残兵,要么索性装聋作哑,钱粮的支援也很少,使得朱分外窘迫。此番强行攻董卓,很大程度上是迫于无奈的放手一搏,希望能取得战果扩大地盘养兵,顺便以一场胜利提振关东诸侯信心,让更多诸侯投身到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来。

然而他败了。

积累很久的钱粮消耗一空,久经训练的精兵折损数千,朱元气大伤。

朱未能扩大地盘,也没能让关东诸侯团结起来挥师西进。

诸侯们一个个拥兵自重抢地盘,孙坚曾经让朱感到一丝安慰,可孙坚进攻董卓时后方被人偷袭,不得已退了回去,再不敢轻易西进。现在已经没有关东诸侯与董卓军作战了,挽救江山社稷的誓言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鱼不智见到朱时,明显感觉到这位汉室名将有些英雄气短。

会面时朱神情如常,但鱼不智分明感觉到他已心灰意冷。

听鱼不智道明来意,朱皱眉道:“不智城主需要县城兵力分布图,老夫管辖仅五县之地,未必能帮上忙,你为何不找袁本初?”

“实不相瞒,在下刚从邺城过来。”

鱼不智自嘲道:“冀州府官吏说袁本初外出巡视去了,仓促间联系不上,他们又不敢做主。袁本初入主冀州今非昔比,又忙着与公孙伯争夺河北,如今所谋皆是大事,顾不上理会在下这点小事,倒也不足为奇……”

在朱面前毫不掩饰对袁绍的不满与愤怒,按理说不太合适,但鱼不智是有意为之。朱知道他和袁绍有交情,需要兵力分布图,不找袁绍反而跑来找朱明显不合情理,这个问题是他不能回避的。朱在朝中多年,虚言诳语多半被一眼看穿,还不如坦诚相告,以示真诚。

即使承认碰了钉子,也大可不必表现出愤懑情绪。

鱼不智偏偏这样做了。

与众多历史人物接触,让他逐渐学晓如何因势利导。

他分析过朱的处境和性情,判断朱应该对袁绍有看法!

朱是汉室名将,一心讨伐董卓挽救江山社稷,号召关东诸侯共襄义举,但诸侯们大多无动于衷,反而内讧不断。

细细想来,身为关东诸侯盟主的袁绍有很大责任。

先说向中牟派兵调粮,袁绍以前在渤海钱粮不济也就罢了,当上冀州牧后钱粮充足,同样没有表示,至少说明袁绍对匡扶汉室大业并不热衷;其次是诸侯内斗抢地盘,袁绍公然谋夺了韩馥的冀州,自行任命地方诸侯,又与公孙瓒开战,就数这厮抢得最凶;第三,攻打董卓,抢地盘之后不但不打董卓,反而四处兴风作浪,唯一愿与董卓军交战的诸侯孙坚退兵自守,还不是因为袁绍派人袭击孙坚老巢?

朱心向汉室,理应对袁绍的作为感到不满。

既然如此,鱼不智也就不必在朱面前藏着掖着了,找共鸣比较重要。

鱼不智猜得没错。

朱对袁绍的怨念之深,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察觉到鱼不智对袁绍的怨念后,朱虽然没有说什么,对他的态度却亲近了许多。吩咐一名官吏去拿县城兵力布防图,朱没有就此结束会见,又叫人煮上一壶清茶,邀鱼不智共饮。

鱼不智后来才咂摸出一些味道来,这中间还涉及到二袁的斗争。

目前关东已形成两大集团,首领分别是袁绍和袁术,袁绍的主要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的主要盟友是陶谦和公孙瓒,另外两边各自竞相任命州郡官吏。两大阵营针尖对麦芒,明争暗斗日趋激烈。

朱虽然忠于汉室,但他现在不在中枢,缺兵少粮,连小诸侯都不算,非常需要关东诸侯的各项援助。大环境如此,即使是朱这样的大汉名将,也面临着在二袁之间挑边站队的问题。

以朱的身份地位,略微表现出一点倾向就够了。

没有人逼着他旗帜鲜明的站队。

即使朱想加某方,对方也未必愿意接受,因为朱朝野间声望太高,袁绍或袁术都是后辈,出身好一点,其他方面被完爆。除非朱公然投效,谁都不敢接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将回去。朱没有实现自我升华的野心,也无意跟二袁抢地位,但朱错就错在不识时务,梦想着恢复汉天子地位,与尝到割据甜头的诸侯格格不入,不可能混到一起。

在朱看来,不顾大义只知内斗的关东诸侯几乎都堕落了。

朱在朝堂混了几十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他没有在二袁间明确站队。

朱既不拒绝与袁绍阵营合作,又努力经营与袁术阵营的关系。这是聪明的决定,不明确站队,才有两边捞好处的机会。

虽然没有明确站队,但不代表他没有倾向,朱比较倾向于袁术阵营。

为什么会倾向于袁术?

1、朱在中牟向各路诸侯要兵,最仗义的是陶谦,陶谦属于袁术阵营。

2、此前唯一真正对董卓作战的关东诸侯孙坚,也属于袁术阵营。

袁术阵营有派精兵、有派大将对董卓作战,袁绍通通都没有,狗屁贡献没有。没有贡献也就罢了,居然趁孙坚打董卓的时候派人偷袭豫州,搞得孙坚不得不回师自救,再也不敢轻易出击。前线堪堪剩下中牟这支孤军,朱压力陡增,很想对袁绍说一句mmp,没有机会说出口。

鱼不智曾经替袁绍送信,自带“袁绍阵营”标签,属于坏蛋同党之列,但鱼不智曾经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忠直之士”,朱又惦记着从袁绍处要援助的事情,于是耐着性子接见鱼不智。

这一谈才知道,鱼不智并非代表袁绍而来,要援助的事肯定没指望了。

鱼不智也对袁绍不满,给了朱些许安慰。

不愧是“忠直之士”,跟袁绍决裂是迟早的事情!

老夫也是这样啊~

这就是朱破天荒地请鱼不智饮茶的原因。

另一方面,一直在中牟苦撑的朱已经身心俱疲,他是军队的主心骨,世人心目中刚毅无畏的铁汉,满腹的委屈和辛酸无处倾诉。鱼不智是玩家,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没有利益纠葛,又被朱打上了“忠直之士”标签,朱很愿意跟他聊一聊,稍稍舒解心头苦闷。

鱼不智最初对朱邀他茶饮不明所以,但他经常跟历史人物打交道,很快揣摩出一些端倪。

想找个倾听者?

没问题!

本人有的是跟npc吹牛聊天的经验,当年跟普通乡民叨嗑是一把好手,跟历史人物聊的套路也是门儿清,聊呗!

大多数时间,鱼不智都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给一些必要的回应。他跟朱还没有熟到可以交换对天下大势看法的程度,对方似乎也不需要他的意见和看法,他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那就是老老实实充当人形道具,让朱畅所欲言便是。

鱼不智的想法是熬完时间走人,边听边打开论坛浏览消息。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朱越来越同情。

朱不仅是对再次兵败感到苦闷,还有对匡扶汉室看不到希望的焦虑。朱在批评关东诸侯割据自重的同时,仍然对诸侯幡然醒悟抱有一些幻想,但他自己甚至都对是否会有那样的一天感到怀疑。

漆漆漫漫前路,踉踉跄跄前行。

看不到光明,找不到方向。

朱侃侃而谈,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感慨嗟叹,始终很平静,甚至不时调侃轻笑,但轻松表象后小心掩盖的沉重和迷惘,还是被鱼不智察觉。看着朱鬓间的斑白,看着他眼眸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失落和绝望,还有对汉室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未能力挽狂澜的拷问,鱼不智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

明知汉室大厦将倾,可怜老臣仍在殚精竭虑,绝望中挣扎。

“大人切勿太过忧虑,虽然关东诸侯恐难止息干戈,但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朝中或许必生乱。汉室多舛,天子年幼,更需要国之栋梁扶助,大人不妨放宽心些,韬光养晦,集聚实力,时机来临时才能拨乱反正。”

离开的时候,鱼不智忍不住对朱说道。

鱼不智无法对朱剧透更多。

游戏遵循历史主线情节,极少数玩家已经能接触到npc诸侯,系统不会容许因泄密导致主线情节被人为改变的情况发生。浮屠管不了玩家的嘴,却管得了npc的脑袋,就算现在玩家满世界讲董卓会死于吕布之手,也影响不了两人的父子情分,直接被屏蔽……

朱没有说什么,欣然一笑,微微点头。

中牟之行拿到一份兵力布防图。

朱手中只有五个县,能找到一份缺失的图纸已殊为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