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560章 龙领

三国领主时代 第560章 龙领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渡过黄河后,逐鹿领和刺血领的部队抛弃商队打扮,恢复了戎装。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建立特别领地地点,前期早已经选定。稍事休整,破虏骑兵轮番出动,在队伍周围担任斥候警戒,步兵部队则将平民护在中间,径直赶往目的地。

鱼不智随大部队前行。

随着队伍不断前行,黄河奔腾翻涌的声音渐渐远去。

汉朝曾大量迁百姓入河套地区,划分郡县,连接各地的官道不可或缺,虽说后来汉人纷纷回迁,官府对该地区的控制权不断削弱,直至最终丧失,可官道还是留了下来。循着官道赶路,官道两侧杂草丛生,稍远点的地方,蒿草竟有一人高,明明是在官道上行走,却偏偏让人心生走在荒野中的感慨,河套之残破凋蔽,可见一斑。

天空攸远,大地无垠,让人心胸为之一阔,却也分明感觉到几分寂寥。

“塞上江南,塞上江南……”

看着这荒废破败的景象,鱼不智苦笑着喃喃自语。

“主公,河套早已不是原来的塞上江南了。”

跟在鱼不智身边的徐庶,显然也有些感慨。

小王平也在旁边,他本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年少老成,但少年心性还未完全褪去,踏上被异族占据土地,看到这番场景,难免有些愤愤不平,道:“刚过黄河没多远,就明显感觉到破败荒凉,那些匈奴人忒是过分,让他们在河套休养生息,竟把这片地方搞成这样。”

徐庶叹道:“河套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羌人的缘故,不是匈奴人。”

王平一楞,随即道:“请先生指教。”

“鲜卑崛起,匈奴衰落,南匈奴归附大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常受朝廷雇佣,参与讨伐北匈奴、羌乱和鲜卑人,同乌恒一样成了朝廷的佣兵。后来羌人逐渐进入河套,羌人人口远远超过匈奴人,在河套屡与汉军交战,三次大规模羌乱,河套都是主战场,导致河套郡县遭受严重破坏。”

“朝廷主要力量被牵扯在关中和河西走廊一带,在河套投入力量不够。河套连年战乱,郡县尚且难保,遑论保百姓,我汉人百姓遂大量迁往关东。人口流失,郡县受损,朝廷对河套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朝廷控制力削弱后,更难保护郡县和百姓……”

“朝廷控制力下降,南匈奴各部趁势独立,究其根源,正是羌人作乱。”

“前几年张角起事,朝廷再也无暇顾及边疆。”

“及至现在,朔方、上郡、北地、定襄、云中、五原六郡被完全放弃,上谷、代、雁门、西河、安定等郡也都放弃了一部分,朝廷实际管辖范围,退到了无定河(桑干河)、吕梁山、河水(黄河)和陇山(六盘山)一线。”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西河郡境内,西河之地,河水两岸都有,河水东面仍归朝廷管辖,至于河水西面这一片……”

徐庶神色默然,他没有说下去,这边是什么状况,大家都有看在眼里。

王平也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拳头,眸中战意更浓。

鱼不智知道他们现在的心情。

从他有意向在河套建立特别领地那一天起,有权知悉此事的逐鹿男儿,从军中武将、到谋士徐庶和荀衍,再到易风和翟等官吏,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从惊讶、激动、再到狂喜的过程,极力赞同这一决定。那些率先获悉该计划的领地精英们,对英明神武的领主不吝溢美之词,鱼不智继逐鹿人公认的“仁主”之后,又被贴上了“英主”、“雄主”标签。

大汉朝衰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可从这些逐鹿人身上,不难看到汉人对守护国土的执着,从未泯灭。

即使是游戏里,领地这些npc体现出的朴素情怀,仍然让鱼不智感动。挺进河套,对他而言不再只是建立一个据点,还多了些别的意义。

一路向前,奔走近一天,除了两支小型商队,路上没有遇到过往行人。

路上还经过一个汉人聚居区。

河套被各部羌胡占据,鲜卑人、羌人、匈奴人占绝大多数,可也并非没有汉人。因为战乱、朝廷苛捐杂税等原因,一些汉人没有离开这片土地,继续在河套地区生息繁衍。由于缺乏朝廷武力支持,河套地区的汉人,不得不独力面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和袭扰,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经过的那个汉人聚居区,是一个村庄级据点。

发现数千人的队伍过境,村庄内的百姓惊恐不安,村门紧闭,青壮男丁纷纷抄起顺手的物事,在村内严阵以待。看清楚是汉人的队伍时,村民们明显松了一口气,但仍然保持着警惕,并没有打开村门,目前队伍远去。

村民们的反应,落在众人眼里,别有一番滋味。

不难看出,河套地区汉人的处境是多么糟糕。

傍晚时分,队伍停下脚步,在一条小河边宿营。

奔波一天,随行平民疲惫不堪,很多人一屁股坐下,半晌不愿动弹。

战士们却还不能休息,紧锣密鼓地着手安营扎寨,布置防务。

破虏骑白天轮番出动做斥候,无当飞军是远征部队最强战力,扎营等琐碎活都落在磐石营身上。一名身材略显瘦削的年轻转职武将,指挥磐石营埋锅造饭,接着又派出几个百人队在临时营地周围布置岗哨,在他的安排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鱼不智默然观察半晌,满意点头。

“这个刘纯的确不错,难怪你选择让他带这部磐石营。”

徐庶笑道:“他比较稳,我们在河套建据点,稳字当先,刘纯较合适。”

逐鹿军不断扩充,军中转职武将数量随之增加,陆续有一些不错的转职武将在军中冒头,刘纯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刘纯初始武力值只有45点,比很多领地转职武将优胜,可在乡民素质更加优异的逐鹿领,刘纯45点初始武力值并不高,刚刚达到成为储备转职人才的门槛,因此,刘纯最初并不被看好。谁都没有想到,刘纯进入军中的进步神速,武力值迅速提升至50点,虽然跟王、熊栋还有着一些差距,但其提升速度冠绝同僚,显示出惊人的成长潜力。

评估一名转职人才的价值,初始能力和成长潜力都很重要。

相对而言,成长潜力往往更受重视。这是因为,初始能力可视为一锤子买卖,代表转职人才的起点在哪里;成长潜力会在其成长过程中持续体现,代表转职人才能达到的最终高度。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纯为人沉稳,具备相当不错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很快在竞争激烈的转职武将群体中脱颖而出。

这次到异族林立的河套建设特别领地,从主城抽调了1000磐石营。

鱼不智原打算让王或熊栋过来压阵,可徐庶认为领地已经向河套地区投入大量部队,包括曲晨的骑兵,王平的无当飞军,逐鹿远征军战力相当有保障。逐鹿领和飞鱼领相对空虚,不宜再抽调负责两地日常防备的磐石营主将,而且军中后起之秀有适合人选,便向鱼不智推荐了刘纯。

徐庶推荐刘纯,不是因为刘纯武力提升很快,而是因为刘纯沉稳冷静。

通过观察,鱼不智完全认同徐庶的判断。

王级谋士的眼光,的确很精准。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队伍再度出发。

第二天的行程,没有见到汉人据点,遭遇一支两百余人的羌人骑兵。

最早发现羌人骑兵的是破虏骑斥候,大部队收到报告后,曲晨立刻带着两个骑兵百人队前出,阻止对方接近。那支羌人骑兵见破虏骑人数不少,且明显已做好战斗准备,没敢继续靠拢。他们远远地看了一会,看到大部队过来时,立刻掉头离开。

这个小插曲,再一次给大家提了个醒,河套不太平。

由于携带着大量物资,还有数百平民,队伍每天只能行进七、八十里,第二天遭遇小股羌骑的地方,离大家渡过黄河的渡口不过百余里。虽说朝廷官军在河套已经不复存在,但羌人出现在距离汉朝控制区这么近的地方,还是让大家感到心头沉甸甸的。

拟定的第二特别领地建立点,还在前方。

羌骑能在这里出现,前面的情况只会更复杂,特别领地建成后,必然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

这次碰到的是小股游牧骑兵,以后碰到大队骑兵怎么办?

小股羌骑退走,是因为自知无法对抗远征军庞大的军队,但这些部队,有两千是刺血领派来帮忙站场子的,无当飞军和破虏骑很难长期驻扎河套,目前确定下来在河套扎根的只有一千磐石营,如果在第二特别领地建成石制城墙之前,不幸被游牧民族惦记上,仅靠那点磐石营,很难保证特别领地安全。

河套的安全挑战,比先前预计的还要大。

鱼不智和徐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必须重新审视河套驻军计划。

那支退走的小股骑兵一度成为阴影,担心他们会引来更的多游牧骑兵,好在后面几天还算顺遂,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大家悬着的心重新放下。

第四天下午,队伍抵达目的地,上郡肤施县境。

上郡,最早是战国时期魏国所置,秦汉沿置,数百年间上郡几经变革,王莽当政时一度被改为增山郡,但东汉时期又改了回来,恢复上郡之名。

据《汉书》记载,汉平帝(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时期,上郡有10万户、人口60余万,是不折不扣的大郡。到了东汉,上郡人口锐减,《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时,上郡只剩下5000余户,人口不到3万人,可见上郡的衰败是多么严重。

上郡的衰败,非一日之寒。

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零羌占上郡地,上郡治所遂徒于衙。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冻羌侵上郡地,上郡治所徒居夏阳。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前后,羌胡大掠上郡,上郡郡治又徒迁到洛阳,属于侨治了。

面对羌胡入侵,上郡连郡治都保不住,只能通过不断迁治所以避敌锋,最后竟然只能在洛阳设立名义上的治所,上郡被朝廷彻底放弃并不意外。

第二特别领地选址上郡肤施县境,是反复权衡之后的决定。

肤施长期是上郡郡治所在地,虽然现在废弃了,但还是有它的优势。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

肤施离司隶北部的平阳地区直线距离约三百里,既深入河套,又离大汉朝实际控制地区不远,建立据点后,与关中或河北地区通商,以及获得支持相对容易。即使陆路因游牧骑兵的存在未必安稳,但肤施境内有帝原水(今榆林河)通黄河,游牧民族对水路的控制力几乎为零,在此建立特别领地,至少不用担心被异族彻底封锁的极端情况出现。

其次,长城之内。

上郡境内有长城,呈东北-西南向延伸,第二特别领地离长城约70里,虽说上郡长城早已没有士兵驻守,且多处已残破,但古长城依山势而建,游牧民族骑兵要想进来,可选择的路线并不是太多。

第三,该地区羌胡势力相对较弱。

长城之内,距汉朝实控区不远,羌胡各部实力相对弱一些,有利于新生的特别领地发展壮大。

第四,水草丰美,适合牧养。

肤施农业原本较发达,但因为战乱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很多良田变成了草场。鱼不智将第二特别领地建在河套,战马资源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他不仅想从羌胡各部处获得战马,更希望第二特别领地也能饲养上品战马,最好周围都变成自家牧场。

一个新的村庄级据点很快建立起来。

第二特别领地被命名为龙领。

这个名字由徐庶提出,他解释了自己想表达的寓义。

龙是华夏的象征。

华夏子孙,龙的传人。

在被异族占据的土地上,建立以“龙”为名的领地,在徐庶看来具有象征意义,能激励大家斗志。鱼不智对此其实不以为然,羌人、鲜卑、匈奴人后来不都是中国人吗?但考虑到游戏中的时代背景,他还是应允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