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548章 “利”与“害”

三国领主时代 第548章 “利”与“害”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漆工好说,玉匠没有。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

得知逐鹿领需要工匠人才,赵部直接道。

鱼不智笑逐颜开,也不客气:“待会你把人给我,玉匠再帮我留意一下。”

“好。”

“江州是郡治所在,怎会连玉匠都没有?”

赵部瞥了鱼不智一眼,幽幽叹道:“以前是有,但益州这些年战乱不断,黄巾军、五斗米和夷民接连作乱,民生受影响严重,与百姓生计息息相关的行业还好一些,玉器这样的奢侈品行业萎缩厉害。”

还有一点赵部没有说,那就是巴郡的紧张形势。

刘焉想把赵部从巴郡太守位置上掀下来,赵部为求自保竭尽所能周旋,在益州不是什么秘密。巴郡军揪着武陵军越境一事不放,陈兵巴郡与武陵边境地带,益州府的部队也在巴郡周边驻扎,打着驰援赵部的旗号,实则对巴郡虎视眈眈,个中隐情,脑子稍微活泛一点的,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巴郡,已经成了益州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不稳定地区。

战云密布,前途叵测。

少数巴郡世家因为对局势担忧,不愿立危墙之下,开始向外地转移族人和产业,以免将来战事爆发时全族都陷在里面。

当地世家豪族尚且如此,来巴郡的外地商队也明显减少。

商队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物资流通出现问题。

一些产能偏少的物资,因为市场供应不足价格飞涨,当地产能较大的出口型产品,因为商队收购量降低出现积压,价格持续走低。虽然现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但对巴郡民生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玉器是有钱人玩的东西,与民众生计和健康关联度不高,受影响更大。

总而言之,即使得到袁绍表态支持,赵部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虽然直接被益州府进攻的威胁相对降低,但巴郡还是得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除非与益州府达成某种形式的和解,这种情形很难彻底改观。如果不是赵部在巴郡经营多年,在当地素有威望,根基不弱,很多当地世家豪族愿意支持他,恐怕用不着刘焉派兵打过来,巴郡早就不战自乱。

赵部对此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只能默默忍耐,等待转机。

“还有一件事告诉你,暗中指使曹寅进入巴郡的人,我已经查出来了。”

赵部眉毛一挑:“谁?”

“蔡瑁。”

“消息确凿吗?”

“**不离十吧,是这样的……”

听完鱼不智的陈述,赵部眉头皱得老高,半晌才道:“你怎会惹上蔡氏?”

赵部揪着武陵军越境一事不放,声称曹寅阴谋攻打江州城,颠覆他对巴郡的统治,可大家都明白这是他为求自保的口实。武陵军进入巴郡不假,带攻城器械也不假,但曹寅打算颠覆的对象从来不是巴郡太守府,是逐鹿领。曹寅只是一把被人使唤的刀,真正对逐鹿领有敌意的,是拿刀的人。

既然蔡瑁是幕后主使,显然蔡瑁对逐鹿领有敌意。

能够让他不惜请武陵寇、武陵军同时出手,这敌意可不是那么简单。

鱼不智叫起了撞天屈。

“我哪有招惹他?简直莫名其妙!搞不好是那厮脑袋抽风……”

“不智,你不了解世家。”

赵部正容道:“世家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大多有一个东西在贯穿始终,利害。为家族谋取利益,避免损失,是世家的本能,象蔡氏那样的大世家,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对一个离襄阳那么远的领地下手。”

“蔡氏这些年崛起,所用的手段未必尽都光明,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不光明手段也是为家族利益。从蔡瑁出任蔡氏家主之后的种种行事来看,此人胆子很大,出手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象他这样的人,更不会轻易做出冲动之事。”

“家主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还有责任。”

“蔡氏传承多代,蔡瑁很清楚自己的责任。蔡瑁父亲是襄阳大士蔡讽,蔡讽虽不再担任家主,可蔡瑁若敢任性妄为,蔡讽也不会答应。”

“所以,我不认为蔡瑁会无故找上逐鹿领,一定是有原因的。”

鱼不智苦笑道:“我要是知道那厮为什么找上我,就不会这么头痛了。逐鹿领跟蔡氏以前从来没有瓜葛,和武陵寇初次交手的时候,逐鹿领是一个二级乡镇,我甚至还没离开过垫江,怎么可能跟襄阳大族结怨?”

赵部点头,就算鱼不智胆大包天,那时候也没有机会招惹到蔡氏。

“照你刚才所言,问题应该就出在徐元直母亲身上。”

“徐母收留那位叫燕姬的女子歇宿一晚,遭到蔡氏猜忌,蔡氏出动家仆私军没能拦下徐母,后来不惜让武陵寇出手。如此行事,普通世家碍于声名也未必干得出来,何况是荆州大族蔡氏。如果我所料不差,那位燕姬身上必然对蔡氏非常重要的东西,以至于蔡氏家主不惜代价,也要拿到手。”

鱼不智一惊:“对蔡氏非常重要的东西,会是什么?”

赵部又好气又好笑:“我怎么可能知道?你可以从燕姬身上查嘛。”

鱼不智泪流满面:“燕姬被徐母收为义女,住在元直家。”

赵部没有说话。

他和鱼不智相识这么久,很清楚徐庶是鱼不智的左膀右臂,深受信任。以鱼不智对徐庶的重视程度,除非有直接证据,很难想象他会明着查燕姬。

如何查燕姬,这是逐鹿领家务事,赵部不便说太多。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帮鱼不智分析其中利害。

鱼不智又道:“燕姬或出自襄阳燕氏,燕氏被武陵寇袭击后已经没落了,一个没落家族的孤女,有什么值得蔡氏穷追不舍?是燕氏有不得了的利益,还是掌握着足以让蔡氏忌惮的秘密?”

屋内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赵部忽然道:“有一件事,我一直觉得有些奇怪。”

“什么?”

“你有没有觉得,武陵寇对这件事参与过深?”

鱼不智一滞,皱眉苦思。

赵部继续道:“武陵寇进犯逐鹿领已不是一次两次。”

“你的逐鹿领可不是普通领地,军力非常强,外战屡屡创下骄人战绩,而且随着领地规模不断提升,逐鹿领实力和影响力在持续增长。武陵寇虽然薄有声名,但实际上仍然难脱流寇禀性,习惯欺软怕硬,最懂见风使舵,他们接下的委托,必然是自信有能力做到才会接取,区别只在于代价几何。”

“武陵寇追杀徐母那会,其实力远在逐鹿领之上,可后面两次来犯时,他们已经是弱势一方,其武力不足以威胁到逐鹿领,且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按照流寇一贯作风,他们早就应该收手不干了,可他们还在不断跑来受辱。”

“徒自损失人命,仍锲而不舍,就为了蔡氏的委托金吗?”

当然不会!

流寇如果不懂得看清形势,趋吉避凶,早就被灭了。

鱼不智脑中灵光一闪。

“会不会是这件事也关系到武陵寇切身利益?”

赵部想了想,道:“的确有可能,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什么样的事情,既能让一个荆州大族铤而走险,又让一个流寇团体不惜代价?两个差别如此之大的群体,几乎没有共同利益,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两家都如此紧张。”

鱼不智目光炯炯,道:“燕氏遇袭!”

赵部眼前一亮。

燕氏遇袭事件,受益者是襄阳蔡氏,动手的正是武陵寇。

这起事件当年在荆州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一桩公案,外界普遍认为是襄阳蔡氏买通武陵寇出手。一个象蔡氏这样的大家族,竟然与流寇勾结强灭竞争对手,显然逾越了家族争斗的红线,影响极其恶劣。再加上燕氏遇袭前不久,杜氏那场匪夷所思的灭门大火,同样是蔡氏受益,外界对蔡氏的不择手段,厌恶到了极点。

虽然蔡氏矢口否认,但没有人相信他们的说辞。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该事件是蔡氏所为,但杜氏、燕氏以血还血的报复,并没有引起世人谴责,反而获得同情,那么多与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家族,纷纷加入到对蔡氏族人打闷棍的行列中,可见人心背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曾经有一段时间,襄阳几乎每天都有蔡氏族人被打、被杀的事件发生,蔡氏成为过街老鼠。蔡氏一度寄望于官府力量出面镇压,可无论襄阳县府,还是南郡太守府,都没有全力为蔡氏背书。

官府也不是傻子,明知此事蔡氏有重大嫌疑,襄阳各家族的愤怒到达极点,若强行镇压,很可能让愤怒的民怨继续升级,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县府和太守府的官员,大部分是本地家族子弟担任,就拿襄阳县府为例,没落的四大家族就有多人在县府做事,这些人恨蔡氏都来不及,其他家族中人也是同仇敌忾,怎么可能帮蔡氏遮风挡雨?

蔡氏吃到苦头,才知犯众怒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蔡瑁出来公开立誓,纯粹是不得已而为之。

杜氏灭门大火、燕氏被武陵寇袭击,让蔡氏轻松击溃了襄阳家族联盟,但蔡氏内部对这样的行为都难以认同。要知道,蔡瑁父亲蔡讽是襄阳名士,誉满荆州,蔡氏能跟张温和黄承彦结为亲家,看中的可不仅仅是蔡氏身家,还有蔡氏的名望,若蔡氏声名狼藉,想让张温和黄承彦娶蔡氏女?没可能!

事情发生后,蔡氏内部对蔡瑁多是谴责之声。

就家族扩张而言,蔡瑁是最大功臣,但留下的后遗症实在太严重了。

蔡氏遭遇襄阳众家族全方位激烈抵制,除族人被打被杀之外,蔡氏生意受到其他家族联手打压,出仕子弟受到同僚排挤,求学学子被礼送回家,还有很多公众场合拒绝蔡氏族人进入……

所有报复,都落到蔡氏族人身上,族人自然对蔡瑁不满。

当然,即便在家族内部,蔡瑁也死活没敢承认,那两件坏事跟他有关。

一旦承认,他的家主之位肯定不保。

也正是因为他没有承认,其父蔡讽在族中又有很大声望,最终才没有更换家主。最终蔡讽亲自出面请官府作见证人,蔡瑁对外公开立誓,襄阳各家族才勉强接受,事件逐渐平息。

当时若有证据证明两起公案与蔡氏有关,蔡氏很难全身而退。

不仅蔡氏难以脱身,武陵寇也会有大麻烦。

武陵寇是流寇,为财进攻燕家庄是流寇本分(虽然武陵寇很少尽本分),可如果武陵寇进攻燕家庄是受蔡氏指使,性质完全不同,家族与流寇勾结,或许历朝历代都有人暗地里做,但明面上绝对不被允许。

一旦有人公然逾越红线,末日也就不远了。

武陵寇也不例外。

武陵寇逍遥这么多年,不是地方官府没有能力剿灭他们,而是嫌麻烦,剿匪要拿命去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武陵寇和蔡氏勾结,官府想继续装傻都不行了,不把武陵寇剿灭,小心官位不稳。

再看逐鹿领被武陵寇屡次进犯。

现在看来,武陵寇盯上逐鹿领,很可能是因为燕姬。

蔡瑁指使曹寅攻打逐鹿领,也很可能是因为燕姬。

燕姬只是一名没落家族的孤女,女子地位不高,即便燕氏有不得了的家族利益,按照家族惯例,燕姬没资格知晓这些事情。况且燕家庄遇袭时事出突然,其他家族援军赶到时,燕家庄并没有被全面攻破,燕氏家主临时将秘密告诉燕姬,可能性同样不大。

蔡瑁和武陵寇不放过燕姬,不是因为利益。

刚才赵部说过,世家豪族行事,有两个字贯穿始终:利害。

这句话提醒了鱼不智。

既然蔡氏不放过燕姬,不为“利”,难道为“害”?

有没有可能是燕姬掌握了某些讯息,让蔡氏和武陵寇都感觉到威胁?

譬如说,能证明蔡氏和武陵寇勾结的证据!

从时间上看,徐母首次遇见燕姬时,距燕家庄被袭击没多久,而那个时候蔡氏应该已经在襄阳成了过街老鼠,狼狈不堪。如果燕姬手上有证据,不仅蔡瑁立刻完蛋,武陵寇也很可能跟着陪葬。

关系到生死存亡,不容他们不尽心。

尽管事情已过去几年,可一旦证据曝出,其杀伤力仍然不会逊色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