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535章 联合调查

三国领主时代 第535章 联合调查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岂有此理!”

一个茶杯被狠狠砸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屋内屋外,所有人噤若寒蝉,那个茶杯非常名贵,是刘焉的心爱之物,如今却被摔成这样,可见刘焉心中的愤怒到了极致。

大家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唯恐自己弄出点声响,遭池鱼之祸。

能让向来以沉稳宽厚示人的益州牧,气成这个样子,事情显然不寻常。

这件事情与赵部有关。

刘焉想清洗赵部,将巴郡太守换成嫡系,在益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赵部出任巴郡太守多年,声望口碑向来不差,平定五斗米道和益州叛乱时,赵部都有重要功绩,尤其是益州叛乱期间,若非赵部死守巴郡,让朱不用担心叛军从东边夹击,平叛之战或许会有更多波折。

赵部无非想保住巴郡太守之位,没有表现出其他野心,被刘焉压迫后,也曾主动向州牧府示好,希望刘焉能高抬贵手放他一马。然而刘焉未理会,继续一步步收紧勒在赵部脖子上的绳索。

很多了解到内幕的益州人,对赵部的遭遇寄予同情。

但大家能给予的也只有同情,而同情没有办法帮赵部走出困境。

赵部没有做错什么,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刘焉要重用东州士,制衡益州本土豪强势力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其他地方的官早就封得差不多了,却还有一批投靠刘焉的人在排除等位置,刘焉就算为了自己的声誉,也得腾位置出来把那些人给安置好。

偌大益州,仅剩汉中郡和巴郡不在刘焉绝对控制之下。

刘焉想腾位置,只能从这两个郡打主意。

益州叛乱期间,汉中被刘焉许给五斗米道,换取五斗米出兵帮助平叛。张修有做到出兵助战承诺,刘焉不好这么快就翻脸,否则声誉会大受影响,将来他说的话恐怕再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严重后果,刘焉无法承受。

短时间内动不了汉中,那就只能动巴郡。

这就是刘焉铁了心要清洗赵部的原因。

赵部当然很无辜,可没有人会站出来帮他说话,因为这就是政治。

政治斗争,残酷程度不亚于战场上生死相搏,窝不得同情和怜悯。

赵部不想束手就擒,又希望保住自己的官位和权柄,就只能走上与州牧府郡对抗之路。刘焉对制衡之道颇有心得,精通斗争,长袖善舞,大家不认为赵部有任何机会,顶多垂死挣扎一番,最终还是免不了被清洗。

赵部近期的挣扎手段,出乎所有人意料。

公然响应讨伐董卓、率部遁走、现身后又借武陵军越境一事大做文章,并强行将越境事件定性为“董卓阵营对举事诸侯的报复”,并获得关东诸侯明确支持。一番组合拳下来,赵部楞是为自己争取到难得的喘息机会。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武陵军越境调查结果即将出炉,处理完该事件,赵部再无拖延的借口,刘焉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合理合法地剥夺赵部太守职位。据说借口想好了,调赵部到州牧府做事,给个看起来很牛的虚职,玩明升暗降那一套,只要赵部离开巴郡,他将再无所恃,后面要如何修理他,全看刘焉心情。

赵部即便不愿意,事态也由不得他说了算。

州府军队早就驻扎在巴郡边境,倘若赵部拒绝“正常调职”,州府军队强行进入,不仅保不住太守职位,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

大家认为,赵部绝无翻身的可能。

赵部还没被清洗,那些得到刘焉承诺的家伙,已经开始为上任做准备。最近几天绵竹最大的酒楼都有宴请,据说大多是即将到巴郡走马上任的人,先把客请了,到时候直接去巴郡上任,不耽误宝贵的时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今天,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益州上下。

关东诸侯盟主暨渤海太守袁绍,借助玩家通讯的方式,正式发出文告。

npc势力利用玩家通讯系统收集消息,早已得到普及。

袁绍的文告,在很短时间内就传遍了神州大地。

文告中,袁绍对赵部平定五斗米和益州叛乱的功绩大加赞赏,对赵部响应起事共讨董卓的赤胆忠心给予充分肯定。随后,袁绍以关东盟主身份,对武陵军涉嫌与董卓勾结、阴谋袭击举事诸侯的恶劣行径,发出严厉谴责,认为这是对所有关东诸侯的严重挑衅,也是对所有忠诚于天子的大汉军民的公然蔑视。袁绍敦促益州府和荆州府彻查此事,关东举事诸侯为表达对赵部的支持,将派出联合调查团进驻巴郡,协助各方将此事件妥善解决……

整篇文告,力挺巴郡太守赵部之意跃然纸上。

派出联合调查团进驻巴郡,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袁绍维护赵部的决心!

刘焉差点气疯了。

文告列举赵部过往功绩,晓以大义,告诉大家赵部是好人,是有功之臣。其中潜台词,谁对付赵部谁就是坏蛋,是祸国奸佞。

这口锅很重。

除了董卓那样的狂人,怕是谁都不敢背。

再以武陵军越境事件为契机,穷追猛打,敦促州府彻查还不够,居然不远万里派出所谓的联合调查团进驻巴郡。如果刘焉执意派州府军进巴郡,调查团那些人也只能干瞪眼。可那样一来,刘焉相当于在所有关东诸侯脸上扇耳光,其中还涉及是否爱国、是否支持汉天子的大是大非问题,接下来还怎么收场?

文告一出,刘焉抓紧时间收拾赵部的美梦落空。

袁绍大张旗鼓保赵部,意志之坚决,让刘焉怎么都想不明白。根据地在河北的袁绍,为什么对益州家务事如此上心?

袁绍文告列举的理由,刘焉一个字都不信。

他是汉室宗亲,为官多年,深谙官场之道,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名门子弟,先后在官场和军中打过滚,对官场规矩清楚得很。没有特别的原因,袁绍完全没理由高度卷入此事。就算他是关东诸侯盟主,有必要维护赵部,嘴巴吆喝几声也就是了,派联合调查团过来实在过分,他想搞什么名堂?

虽然愤怒,刘焉还是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保持冷静,他必须搞清楚袁绍的动机。

唔,是了,袁绍占着渤海不走,冀州府对他也没有好脸色,想必是处境和赵部相仿,有兔死狐悲之意,故而对赵部帮到这种程度……

袁绍肯如此帮赵部,赵部必定已倒向了他,希望借关东盟主和袁氏的影响力自保。赵部穷途末路,投靠袁绍不足为奇,袁绍现在也是困窘时期,更需做些事情彰显关东盟主身份,刷存在感,让韩馥不敢轻易动他……

勾搭成奸!

太过分了!

不过,袁绍保赵部态度如此鲜明,真的只是因为境遇相似?好象不对,此子受袁氏教导熏陶,年纪不大,却沉稳练达,不象意气用事之人。

如此一来,袁绍的立场显得有些奇怪。

难道他想借此机会将影响力扩展到荆益地区,万一在冀州呆不下去了,还有机会跑到益州或荆州?

一念及此,刘焉倒吸了一口凉气。

袁绍自己的处境不太好,韩馥对他的支持在减少,前段时间黑山军公然进入渤海境内,袁绍也没敢吭声,这些事情,刘焉是知道的。虽说袁绍放弃渤海跑到荆益之地,机会不是很大,但哪怕只是有一丝可能,刘焉都会如芒在背,不敢大意。

刘焉摒退众人,只留下吴懿等几个心腹,商议对策。

既然关东诸侯的联合调查团要过来,武陵军越境事件变得更加复杂。风向不对,切忌轻举妄动,以免给外界落下陷害忠义之士的口实。当暂缓对赵部下手,待情况明朗后,再做定夺。

勒在赵部脖子上的绞索,暂时放松了一些。

袁绍的公然表态,无非是动动嘴皮子,再派出一个使者团过来打太极,几乎没花什么成本,就将赵部从火坑里捞了出来,暂时不用担心自身安全。投资少,见效快,关东诸侯盟主的虎皮,用对地方,事半功倍。

所谓的“联合使者团”,绝大多数都是袁绍的人,冀州刺史韩馥派了一人做代表,其他诸侯再没有派人参与。不过袁绍发文告前有跟诸侯们通气,此事并不涉及机密,通过玩家联络渠道就能很快实现信息交换。

关东诸侯虽各怀鬼胎,对赵部死活并不关心,但既然此事被定性为“董卓报复关东诸侯”,不管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谁都不希望类似情况真的发生,大家同仇敌忾,支持赵部的声音倒是惊人的一致。

武陵军越境事件,由于关东举事诸侯强势插入,变得更加复杂。

到这个时候,明眼人不难看出,该事件如何解决,已经不是赵部和曹寅这两个当事者能决定,而是取决于更高层面的博弈结果。确实地讲,得看益州府、荆州府和关东诸侯(袁绍)三方,能否商量出都能接受的意见。需要经过多少次谈判,才能实现利益平衡,暂时还不得而知。

巴郡太守赵部的未来尚不明朗,但起码暂时没有覆灭之险。

诸侯们忙着讨价还价的时候,渤海太守府与黑山军的谈判先有了结果。两方会谈,涉及对象和事情都清楚明确,先出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事。

黑山军愿意接受渤海太守府的斡旋主张。

确实地讲,是张燕愿意卖袁绍一个面子。

张燕是黑山军共主,号令黑山各部,但黑山各部实际上多是自负盈亏,遇到一家吃不下的买卖,叫上其它同伴一起发财,是比较松散的联盟组织。张燕实力最强,是各部承认的老大,可实际上张燕对各部约束力有限。

张燕和黑山各部的关系,类似于州刺史和太守。

苦哂部趁袁绍出兵讨伐董卓,率部进入渤海境内,虽然未对袁绍下手,却的确损害了袁绍威严。事情发生后张燕非常震惊,既惊诧苦哂胆大妄为,又不敢相信苦哂部居然被一个玩家领地歼灭。

震惊过后,张燕得考虑如何收拾残局。

苦哂部被歼,乃黑山军奇耻大辱,此仇不能不报!

要报仇就得出兵,可飞鱼领在渤海郡,黑山军前往讨伐。上次越境,渤海太守还可推说部队在讨伐董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如果还越境,袁绍想不出面阻止,肯定说不过去。

那便意味着,黑山军将和袁绍开战。

张燕是贼寇头子从良,当上平难中郎将后,渐渐知晓更多朝堂的规则。袁绍是关东诸侯盟主,自身实力虽不见得有多强,但号召力惊人,张燕打心眼里不愿与袁绍交恶。

黑山军占据太行山谷,朝廷不便出兵剿灭,一再寇击郡县,无所顾忌。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张燕坚持认为,没有人能够动摇他对山区的统治。可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大事,让他多少有一些触动。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

诸侯联手,董卓都扛不住,被迫烧了洛阳迁都,如果诸侯们齐心协力搞黑山军,他抗得住吗?

抗不住!

苦哂部战败消息传出,各部群情激愤,要兴兵复仇,被张燕压了下来。

关东诸侯盟主袁绍,是张燕现在最不想得罪的人。

苦哂擅自进兵渤海,张燕知道后私下里痛骂苦哂愚蠢,惹谁不好偏去惹袁绍?自己活得不耐烦了,别拖老子下水!各部惹出什么事情,别人都算在老子头上,背那么多锅,心真的好累……

这件事情也不能一直压着,总得想办法解决。

张燕正纠结,渤海太守府的使者到了。

渤海方面愿意从中斡旋,和平解决此事,张燕举双手赞成。

事情发生后,苦哂部和飞鱼领的那点恩怨,张燕也是知道的。

飞鱼领吃了豹子胆到黑山军地头掳人,最终引发了战争,但平心而论,张燕不觉得掳点人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黑山军经常寇击郡县,抢的东西更多,也没见人家郡县寻死寻活进山区报仇嘛!

做人要厚道……

张燕也有意和平解决,谈判进展顺利,很快达成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1、放还被俘黑山将士;

2、鉴于被掳乡民已习惯飞鱼领生活,黑山军放弃乡民回归原籍的权利;

3、飞鱼领掳人不道德,向苦哂部作出相应补偿(约100匹战马的价值);

4、双方达成谅解,不得因此事再生龃龉。

飞鱼领与黑山军的危机,至此圆满解决。

(抱歉,猫失言了。

上个月没有完成加更,一章都没有……

不只是状态问题,必须承认和正视。

不多做解释,猫错了。

欠更累积至15章,这个月必须还清。

狠话先放在这里,警示自己:这月还不清就切点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