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501章 蒲元

三国领主时代 第501章 蒲元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香陵道战场,逐鹿联军四处游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再回香陵道,明显感觉到此处人气大幅度跌落,与上一轮诸侯阵营进攻时的热闹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中固然有攻守易势缘故,可深层次原因还是上轮香陵道攻防太惨烈,消耗了两大阵营不少实力。这一轮共计有五个提案获得通过,阵营对抗点增多,参战玩家有更多选择机会,香陵道再难重现昔日人气。

更何况,趋吉避凶是人之本能。

游戏中群体性活动,几乎没有秘密,【守卫香陵道】任务为逐鹿领提报,大家是知道的。提报者在提案范围内作战有战斗功勋加成,也是尽人皆知。明知逐鹿军在这里,很多董卓阵营玩家纷纷避开这片区域,惹不起就躲嘛。

谁都不想被军团技连续轰杀成渣。

从尝试过滋味的玩家反应看,被军团技虐的感觉一点儿都不美妙。

五个阵营对抗战场,董卓阵营那边,参加香陵道对抗的报名最晚结束。也就是有些玩家手慢了点,没抢到报名参加另外四个对抗任务的机会,只好硬着头皮来香陵道,没接到任务的散客玩家,来香陵道的自然更少。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香陵道风光不再。

逐鹿联军很快感受到战场的萧瑟气息。

游荡大半天,撞见的敌人并不多。

与前段时间连轴打仗时的繁忙和辛苦相比,现在冷清得厉害。

徐庶和两位军团长商量一番,决定改变战术,不再漫无目的四处找人,改为守株待兔。找了处便于快速接近多个系统据点的区域,撒出大量玩家建立通讯联络网,监控附近大片地区,发现目标,再通知部队过去。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战斗部队将精力消耗在不必要的往来奔波上,使部队获得休整机会,又能将联军机动优势发挥出来。

调整之后,逐鹿联军作战效率明显提高。

休息待命时,甘宁来到徐庶身边。

“元直,这趟出来真是无聊。”

领主不在,而且现在没有作战任务在身,甘宁在徐庶面前随意了许多,直呼徐庶字。他加入逐鹿领前经常找徐庶,两人甚是熟络,私交相当不错。

徐庶正坐在树下,手里捧着一卷兵书。

徐庶莞然而笑,将手中书卷轻轻放下,道:“意料之中。”

“还意料之中,你就一点不着急……”

徐庶笑眯眯,悠然道:“着急无益,故不急。”

感觉两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急惊风遇上了慢郎中,甘宁也没办法。甘宁这次过来,是因为闲得无聊,想问问徐庶有没有其他打算,譬如带部队离开香陵道去别的战场转转,但看到徐庶淡定的样子,甘宁就知道没戏。

甘宁仍然心有不甘。

“元直,没有仗打就没有战功,咱们逐鹿领至今仍排在第4位,没能超过木角领。负责跟队联络的那几名天下勇士跟我说,木角领刚刚招募了1500名重装步卒,看来是铁了心要和我们一决高下……”

“我知道。”

“你既然知道,何不带我们打出去?逐鹿领岂能在木角领之后!”

徐庶笑容一黯,叹道:“兴霸,上一场打得那么激烈,我军伤亡有多大,你一清二楚。你的先登营仅五百余人生还,此外飞军和磐石营也多有折损,虽然两大军团又补充了一些重装步卒,我们至今还有千余名将士需要休养,无法出战。知道你着急,就算有大行动,总得让受伤将士们恢复了再说吧?”

“原来如此,你干嘛不早说!”

“我哪知道有人如此沉不住气?”

甘宁挠着头皮,有些不好意思。

先登营负责外围防御,保护远程部队,作战最是辛苦,上一仗的惨烈,甘宁感受最深。被编入先登营的都是战区征召,非嫡系部队,但先登营战场上承受的压力和考验,却是一点都不会掺假,逐鹿军也能通过先登营的战斗经历,及时发现问题,改良自身战法。

徐庶思虑周密,做事非常认真。

战前筹谋,战后总结,在逐鹿军是常态。

“兴霸,跟我说说先登营近战的问题。”

尽管有陷入重围的客观原因,可甘宁临时带领的先登营伤亡如此惨重,徐庶还是心有余悸。这次先登用的是临时部队,不是逐鹿将士,但绝大多数时候终究得靠逐鹿人打仗,先登营的惨痛经验,颇有借鉴价值。徐庶为逐鹿军主帅,看到先登营的惨状,心中感触很深。

甘宁一下子严肃起来。

“先登受损这么严重是近战不力的原因,我以为弊在远程。”

徐庶眸中精芒闪烁:“弊在远程?”

“没错。”

甘宁断然道:“表面看,我们的磐石营全是以弓手身份出战,以战代练,部队整体箭术能力大有提升,还出了朴通他们几个神射手,看似成果斐然,可实际上,但我军磐石营整体战力仍然赶不上真正的弓手部队。”

徐庶点头:“训练出那么多合格的弓手谈何容易,磐石营只是临时客串,与真正的弓手部队比,确有很多不及。”

衡量弓手部队实力,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威力、射程和精准度。

磐石营享受领地诸多加成,整体实力比普通领主部队强出一截,逐个拉出来看,感觉个个都不差,但军队最看重整体,个人能力再强,无法拧成一根绳,军队战斗力不可能太高。

对于磐石营而言,大家弓术水平差异太大,是影响整体的最大问题。

最强的有多名神射手,最弱的甚至连合格弓手水平都没到,参差不齐,实力悬殊,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想想也是,磐石营是逐鹿领常规部队,在领地军队体系中,磐石营的业务范围很广。除了战时要上战场,平时还要承担安保、巡视、护卫、救援等一系列责任,有点象万金油,什么都要干,什么都得会。

岗位需求决定了磐石营的技能多而杂,磐石营不会是专业弓手部队。

专业弓手部队的战术战法,不是磐石营能熟练运用的。

譬如说,近战部队需要弓手部队远程支援的时候,磐石营的支援范围往往离本方部队三十步开外,担心不必要的误伤,专业弓手部队有能力将这个距离缩短至十五步以内,最精锐的弓手部队,甚至可以做到数步之内。

不客气地讲,磐石营的全弓手阵容徒有其表。

若非阵中有徐庶、甘宁和王平压阵,出击军团有军团技傍身,徐庶不敢让磐石营这样练兵。一般情况下,逐鹿军有能力靠军团技迅速解决战斗,而一旦遭遇到前轮那样的硬仗,磐石伪弓手部队便现了原形。

徐庶叹道:“如果磐石营能更好支援你们,先登营损失不会那么惨重。”

甘宁倒是看得很开:“他们不是真正的弓手部队,已经尽力了。磐石营任务繁重,不可能专精箭道,专程压制力不足的问题不解决,以后够呛……”

远程压制不够,近战部队压力就大。

“我们的确需要提升远程战力,不过别担心,刚好这事已经有眉目了。”

“嗯?”

甘宁以目相询。

徐庶淡然一笑:“最新消息,我们掌握了制弩技术。”

“这倒真是好消息!”

弩威力大,操作简单,技术相对容易掌握,不象弓箭手需要千锤百炼,弩手部队更容易成形。除此之外,弩平射特性可正面狙敌,与弓箭抛射可互为补充,如果弩列装部队,逐鹿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会有本质提升。

“先别高兴得太早,弩只能在装备中心制造,产量低,装备部队慢。”

“产量低没事,慢慢就多了,袁本初提供给我们技术了?”

益州叛乱期间,西园三校尉率部平叛,其中就包括袁绍和曹操。曹操靠奇袭立下大功,袁绍迫切希望建立功业,知逐鹿军能够在山地快速行军,便派人请逐鹿领帮忙。鱼不智欣然从命,帮助袁绍绕过叛军防线奇袭敌后,立下大功,让袁本初欠下一个人情。

袁氏子弟心高气傲,不愿欠人,当时就问逐鹿领希望什么样的回报。

鱼不智脸皮也厚,直接提出需要制弩技术。

制弩技术为国家官办作坊所有,由考工令负责,直属太仆,袁绍当时虽然已经做到西园中军校尉,可制弩技术还不是他有权接触到的。

袁本初听到逐鹿领的要求当场傻眼。

制弩技术他给不了。

制弩技术是高端技术,可以直接改变一个领地战力,破坏平衡的存在。游戏中,向玩家转让制弩技术,还需要面对系统设置的诸多壁垒,甭管哪个诸侯,都知道浮屠最大。

袁绍让人告诉逐鹿领,制弩技术他拿不到,希望逐鹿领另外换个要求。可鱼不智宁愿让袁绍欠他一个人情,也不想随便要些好处把这个人情了结,遂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提别的要求,还告诉袁绍方,“实在没办法就算了……”

袁绍丢不起那人。

出自汝南袁氏,断不可失信于人,更不可失信于玩家!

袁绍无奈,只得让人转告鱼不智,他回到洛阳后慢慢想办法。

这件事发生在甘宁加入逐鹿领之前,但甘宁是水师大将,有资格知道一些隐密之事。听徐庶说,领地已掌握制弩技术,甘宁下意识便想到此事。

“那倒不是,主公还没有拜访过袁盟主。”

“那是为何?”

“领地有人自行悟出制弩技术。”

“自行悟出!谁?”甘宁失声道。

“装备中心的阿蒲,不对,现在已经是阿蒲大师了……”

阿蒲晋级大师级铁匠,悟出制弩技术,是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很难说清楚,是他晋级大师级人才后悟出制弩技术,还是悟出技术才得以晋级突破,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逐鹿领有了一位大师级铁匠,并掌握了制弩技术!

阿蒲悟出制弩技术,有些出乎徐庶意料。

在鱼不智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首次留意到阿蒲的大名:蒲元。

鱼不智这才知道,阿蒲就是蒲元!

阿蒲来到领地时,逐鹿领只是一个小村庄。

为寻找领地升级必须的铁匠人才,鱼不智强行清剿8级山寨,战利品中就有一名高级铁匠。当时还同时得到“虎狼之威”称号和易容密室图纸,鱼不智没顾得上理会铁匠叫什么。紧接着鼠灾扩散,逐鹿军和人立即赶赴一刀峡阻击,更顾不上别的事情(见43章虎狼之威)。

到后来,蒲元在铁匠中脱颖而出,进入装备中心。徐庶对蒲元甚是欣赏,唤他为“阿蒲”,鱼不智也就跟着那样叫,直到现在才注意到蒲元本名。

蒲元,三国著名铁匠。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蒲元造刀的主要诀窍在于掌握了精湛的钢刀淬火技术。他能够辨别不同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并且选择冷却速度大的蜀江水,把钢刀淬到合适的硬度。

据说蒲元在斜谷造刀时,认为当地水质不适合淬火,派人回成都取蜀江之水,取回水后一用,他就发现不对劲,水质不纯,取水人就是不承认。蒲元用刀划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承认半路水覆,以八升涪水抵数。

“八升涪水”典故未必可信,不过蒲元铸就神刀,是史书有载的事实。华夏数千年历史,史书留下名字的工匠并不多,三国时代至少有两位,一位是蒲元,另一位是马均。

象蒲元这样的历史人才,突破大师级瓶颈正常,突破不了才叫有鬼了。

有点象张仲景,厚积而薄发,水到渠成,晋级是迟早的事。

不过,以蒲元现在年龄,成为大师级铁匠多少有点惊世骇俗,即便他是在史书中留下印记的著名工匠,这么年青就迈入大师殿堂,还是早了点。

回到领地,了解到更多细节后,鱼不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蒲元晋级很可能是因为机缘激发所致。

直接诱因很可能就是全铁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