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489章 潜伏的巴郡重步

三国领主时代 第489章 潜伏的巴郡重步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逐鹿领的攻守还未决出胜负,战事便戛然而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深夜,联军大营遇袭。

袭击来自大营北部和西部,戴高乐以为是逐鹿军虚张声势,多半又是趁机用军团技占便宜,自从联军来到逐鹿领,这种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多次。戴高乐也没放在心上,按照经验,敌军多半放了军团技就会走,追之无益,只是很随意地任由留守将士按例处置,并未作出特别应对。

等到戴高乐快发现,自己完全错判了形势时,为时已晚。

袭营部队战力强悍,突击坚决,大营北部、西部外围防线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攻破。袭营部队并不急于赶尽杀绝,他们驱赶溃兵向大营深处退走,武陵太守曹寅得到报告,命令嫡系部队武陵军稳住战阵,却被溃兵冲击,防线被自己人冲得七零八落。

曹寅对溃兵冲阵非常恼怒,令嫡系部队击杀本方溃兵,确保战阵完整。

于领兵武将而言,曹寅的作法没有问题,为保全防线,冲乱战阵者死。但那些溃兵要么是领主部队,要么是玩家雇佣的佣兵,精锐程度和纪律性,均无法与诸侯部队相提并论,对军法残酷性的认识也多有不足。

武陵军对友军下杀手,不仅没能杀一儆百,反而成功激起大家的义愤。

“格老子的!杀自己人?”

“脑壳有包哦!”

“麻辣隔壁!打仗他不上,杀友军倒是威风八面,弄他!”

“弄他!”

某些愤怒的玩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自家部队以牙还牙,大营中部一片混乱。虽说大营正遭遇攻击,并且取得明显进展,但大家都没太惊慌,逐鹿军战力强则强矣,兵力却很有限,没有人认为对方可能攻破大营。

不合时宜的小规模内讧,更一步削弱了营中防御。

等到他们发现,袭营部队并没有象大家想象的那样,迅速退走,而是坚决地向大营纵深发起强攻,大家终于恢复了清醒,开始全力与敌军周旋。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袭营部队兵力远比他们认为的多,而且战力非常强。

“晕死,怎么是重装步卒?”

“我这里也是!”

全都是重装步卒!

许多重装步卒突袭大营的可怕事实,让所有人油然生出不详之感。现在玩家势力没有办法招募到重步兵,袭营部队显然不是来自逐鹿领,而是另一家诸侯势力!

猜疑间,袭营部队自报家门。

“巴郡太守赵部在此,尔等无故犯我巴郡,今日定要让尔等血溅五步!”

情况瞬间明朗,来者是赵部的巴郡军。

前段时间,赵部率八千巴郡军离开江州,去向不明,益州府担心赵部铤而走险攻击州治绵竹,外界却是多以为赵部去了前线参加讨伐董卓战役。武陵寇和曹寅的武陵军,之所以敢大摇大摆地来到逐鹿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赵部离开后巴郡群龙无首,州府又不便在赵部响应关东诸侯号召时端了他的老巢,现在是巴郡的权力真空期,越境也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果。

谁都没想到,赵部居然并没有巴郡,还跑来帮助逐鹿领解围!

于公,讨伐董卓战役,赵部响应诸侯号召,光荣成为诸侯阵营一分子,逐鹿领加入的也是诸侯阵营,两者在同一阵营。赵部对付巴郡境内的董卓阵营玩家势力,虽有点狗拿耗子嫌疑,合理性却是毋庸置疑。武陵寇是盗贼势力,武陵军属于私自跨越州界攻击,巴郡府有责任和义务保境安民。

于私,巴郡太守府与逐鹿领关系良好,拔刀相助,也在情理之中。

赵部做了多年太守,参加过平定五斗米道和益南叛乱,斗争经验丰富。他有八千重步,加上逐鹿领的部队,主场作战,完全有能力击败对手联军,但敌军势大,硬冲猛打即使获胜,自身损失也必然不小。

他让部下高声打明旗号,就是给敌军施压,希望迫使某些人退兵。

乘胜追击和正面对决,自然是前者更轻松愉快。

赵部相信,即使玩家势力破罐子破摔,那支带来攻城器械的诸侯部队,却很难不顾忌与巴郡军交战的严重后果。

纵军私入别郡境内本就犯了大忌,倘若再和别郡守军发生直接冲突,事情闹大了,很难收场。赵部之前离开,对外宣称是响应关东诸侯号召,讨伐董卓,共赴国难。这个时候私入巴郡,很容易被扣上“里通董卓、戕害同僚”的帽子,成为关东诸侯的敌人,也必然被庶民百姓痛骂。

赵部猜的很准。

得知袭营者是赵部时,曹寅想死的心都有了。

此时曹寅的心情,就象一个闯入别人家的小偷,原以为主人没有在家,可以为所欲为,没想到主人临时返家,手里摆弄着一把宝剑……

不需要思想斗争,曹寅果断决定闪人。

赵部不会凭空出现,这个时候现身说明早有准备。巴郡是赵部的地盘,即使不考虑一应后续事宜,在这里与巴郡军交手,也纯粹是自讨苦吃,根本不可能有胜算。既然如此,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撤退为妙。

武陵军一撤,联军更是人心惶惶。

袭营部队是赵部的巴郡重步,玩家部队和佣兵难以抵抗,本指望武陵军的重装步卒力挽狂澜,不想曹寅毫无节操地直接开溜,让大家如何是好?

曹寅刚退,沙狼的武陵寇也毫不犹豫地出奔。

武陵军和武陵寇,两个原本应该对立的npc势力,此时意见出奇一致。与事npc势力不约而同地敲起了退堂鼓,把玩家势力扔在一边,等到玩家们回过神来时,巴郡重步已杀近,他们成了曹寅和沙狼等人逃跑的挡箭牌。

要知道,现在正在前线攻城的,皆是玩家部队。

事到如今,他们想全身而退已不可能。

戴高乐泪流满面。

寄生面色铁青。

巴郡重步袭营成功,联军阵脚大乱,攻城部队不敢久留,纷纷鸟兽散。鱼不智看得分明,逐鹿城城门洞开,守城将士们一吐先前苦守城池的被动,昂然杀出城外,与巴郡重步一起,对联军展开严厉打击。

磐石营杀了出去。

白杀了出去。

人佣兵杀了出去。

各附属领地的白虎义从得到天下众通知,也冲了出去。

白、重步、人战力皆远在普通领主部队之上,磐石营受魁塔加成,实力也更胜一筹,可以说除了白虎义从之外,出击部队对上普通领主部队都能占据上风。更重要的是,攻守相易,巴郡重步突然出现,直接改变了整个形势,联军再无裹众击寡之优势,心理落差巨大。

武陵军和武陵寇的退走,更是让联军士气大挫,军心浮动。

联军兵败如山倒!

逐鹿军被围攻数日,将士们心中不忿,如今反守为攻,追杀不遗余力。

赵部恼怒外郡部队擅入郡境,更不满玩家势力与外境诸侯势力相勾结,于私要帮逐鹿领出一口恶气,于公要让越境诸侯脱一层皮,眼看武陵军果断退走,巴郡重步急于追赶,对那些挡路的联军部队下手也是极狠。

一路追杀,联军死伤惨重。

曹寅的武陵军跑得很快,然而还是未能全身而退。

联军大营在逐鹿领正北,巴郡重步是从北面和西面发动袭营,南有逐鹿城阻挡,败军唯有向东面逃窜。武陵正好在巴郡东面,曹寅要逃回老巢,也该向东面走。但是,赵部之所以如此布置,就是吃准了敌军不愿意与巴郡军硬拼,故意网开一面,以免敌军走投无路,从而狗急跳墙。

如果一开始就把路全都堵死,敌人为了自保,只能拼死杀出一条血路。

以两军实力对比,倘若真象那样死战,杀敌一千,自损也得有八百。

赵部久经战事,逐鹿军统帅徐庶更是王级谋士,两家联合发起的行动,不应该出现那样的失误。

三千巴郡重步,埋伏在十里以外。

武陵军退至彼处,巴郡重步出,严阵以待扼守住官道及周边密林区域。曹寅不愿与巴郡军交手,令武陵军绕道而行,走了几里地才发现桥梁被人毁坏,明显是巴郡军提前做了手脚。曹寅大骂赵部无耻,其实他骂错了人,毁桥的是巴郡军不假,但提出这个馊主意的却是逐鹿领,在战区毁桥打劫颇有心得,马上就在巴郡学以致用。

武陵军无奈,就地伐木修桥。

木桥将成,追兵已至。

逐鹿军和巴郡军一路追杀联军至此,见武陵军在修整桥梁,也不进攻,在不远处停下歇息。曹寅暗自庆幸:武陵军威武,追兵必是不敢过为己甚,看来追击无非是做做样子,赵部和鱼不智都不傻,知道逼一支诸侯部队死战必两败俱伤,虚应故事罢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礼送武陵军出境。

心照不宣,便是如此!

曹寅很快发现,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桥成,武陵军开始鱼贯过桥。

就在这个时候,追兵悍然发动进攻。

桥未成,攻之必死战;待桥成,武陵军有路可走,抵抗不会那么强烈。追兵趁这个时候发动,就是要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杀伤,摆明了割对方肉。

曹寅下令一部断后,掩护其他部队过桥。

两家重装步卒实力相当,武陵军依托地形节节抵抗,倒不虞很快败退。但是,还有一支逐鹿军参与追击,这支部队就是白。

军团技开道!

长矛阵冲杀!

数百支超长长矛,将武陵军断后部队战阵冲得七零八落,巴郡军跟进,合力杀散敌军,生生打乱了武陵军撤退计划。大量武陵军没有来得及过桥,就被追兵追上,不得不返身交战,被如狼似虎的追兵打得节节败退,很多人慌乱下被驱赶到河中,或被枪矛捅刺,或死于乱箭之下。

脱离险境后清点损失,曹寅悲从中来。

五千武陵军入益州,最终跟随曹寅活着逃出生天的仅两千余人,折损大半。所有攻城器械尽数失落,损失极其惨重。更令曹寅不安的是,这样的战斗武陵军难免有人被俘,严刑审讯,他擅自率部进巴郡之事势必东窗事发,将来是否有麻烦、会遭遇什么样的麻烦,殊难预料。

曹寅肠子都悔青了,惶恐不安中。

武陵寇则比较好运,追兵主要目标是曹寅的武陵军,没把贼寇部队放在眼里,再加上沙狼毕竟是贼寇头子,不敢与曹寅照面,出逃时刻意选择了不同路线,幸运地没有遭受更大损失。

至于联军中的玩家势力,被迫替武陵军挡刀,在巴郡重步和逐鹿军联手打击下被揍得哭爹喊娘,大半被歼灭在逐鹿城外。若非后来逐鹿领和巴郡军全力追杀武陵军,玩家部队和佣兵能活着离开的不会太多。

结束追杀,赵部率部先回到逐鹿领。

鱼不智邀赵部入城,在城主办公室小坐。

“多谢赵兄出手,逐鹿领得保无恙。”

“不智,你我之间无需客套,即使我不出手,你只需召回徐元直等人,逐鹿领依然无事。我伏兵白虎山,逐鹿领暗**应粮草并为我掩饰,免被州牧府发现端倪,顺便为逐鹿领外援,约定之事,何谢之有?”

鱼不智笑了起来:“话虽如此,若无赵兄八千重步,逐鹿领之围难解,且必须放弃战役,赵兄帮了我大忙。”

赵部回想起前事种种,心生感慨。

“要说帮忙,若非不智提醒,我很难想到响应关东诸侯号召这步妙棋。”

他当时尤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朝不保夕,是鱼不智的灵机一动让他看到了破局的一线希望。

事态的发展也象鱼不智先前所预料的那样。

益州府改口支持巴郡府讨伐董卓、催促巴郡府出兵,都已经一一印证;赵部悄然率部潜伏在逐鹿领境内,刘焉至今不敢明着染指巴郡府内政军务,也在意料之中;逐鹿领可能被强敌攻击,同样应验。

联军兵临城下,鱼不智始终没有召回出击军团,底气就在于赵部在侧。

唯一没料到的是,武陵军涉及此事。

诸侯部队卷入,使赵部帮逐鹿领解围风险更大,但赵部还是果断出手。所幸的是,一切顺利。

鱼不智突然道:“曹寅是个好人。”

赵部瞥了鱼不智一眼:“我知道,他送了你一些攻城器械。”

反击开始后,逐鹿乡民兴高采烈地往城里搬攻城器械,赵部是知道的。

“一点点。我说他是好人,并不是因为攻城器械,而是给了赵兄机会。”

“给我机会?”

“赵兄,你有不离开巴郡的正当理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