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453章 商队新资源

三国领主时代 第453章 商队新资源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绵竹,益州州牧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啪!”

一个精美的花瓶被掼在地上,碎片散落一地。

“赵部安敢自作主张?岂有此理!”

刘焉如同一只欲择人而噬的勐虎,目光凌厉,须发贲张,与他惯常在人前展现的温和宽厚形象大为不同。

一位平时总是笑脸示人的人发起火来,往往气场强得让人吃惊。屋内一众州牧府幕僚,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噤若寒蝉,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位青年,希望他站出来说几句话,以消州牧大人雷霆之怒。

吴懿感受着众人殷切的目光,心中也有些感慨。

吴懿,字子远,原是充州陈留人,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刘焉迁益州牧,吴家遂举家随他入蜀。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两家既是故交,又有姻亲之谊,吴懿深受刘焉信任。

实际上,吴懿之所以受刘焉重用,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吴家和刘焉一样,都不是益州土着,而是迁过来的外来者。

刘焉为牵制益州本地豪强的力量,大力提拔三辅、荆州入蜀的外地人,也就是所谓的东州士。东州士要想与本地豪强抗衡,就必须抱团取暖,陈留吴氏与刘焉是世交,又是累世巨商,家资巨亿,三国四大商家“糜卫甄吴”,吴就是指的陈留吴氏,只是现在已改为益州吴氏。

既有背景又有雄厚实力,吴懿顺理成章成为东州士首领。

见大家都不敢吭声,吴懿只得说话。

“恼怒无益,大人息怒。”

刘焉仍余怒未消,但吴懿开口相劝,他不得不给面子。此事相当敏感,不宜在众人面前议论,遂挥手示意其他人出去。

众人纷纷退下,只留下吴懿。

刘焉此时已平静下来,道:“子远,赵部这么做,是不是想让州府难堪?抑或……他想逼我出兵响应?”

吴懿明白刘焉的意思。

刘焉是益州牧,又是汉室宗亲,董卓进京倒行逆施,废少帝立陈留王,惹得关东诸侯群起而讨之。讨伐董卓保的是大汉江山,都知大汉天子姓刘,按理说,有能力的汉室宗亲都应该积极站出来保卫大汉政权,兖州刺史刘岱是那么做的,但益州牧刘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

州牧比刺史权力大多了,刘焉不出兵,显得颇有些不寻常。

与刘焉先后出任州牧的汉室宗亲,还有荆州牧刘表和幽州牧刘虞。

这两人也没与事,各有原因。

190年初,被表为荆州牧的刘表,刚刚才单骑入荆州,江南宗贼盛行,刘表正忙着与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共谋大事,想办法铲除宗贼,现在立足未稳,即便想举兵讨伐董卓也没有相应实力。再说了,刘表虽然没参战,却表袁术为南阳太守,支持袁术出兵讨伐;那长沙太守孙坚也是诸侯之一,北上鲁阳与袁术会师,两位荆州太守代刚上任的州牧出战,倒也说得过去。

幽州牧刘虞倒是比刘表上任更早,也掌控了幽州形势,但刘虞是文官,谦谦君子,治理地方是好手,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对异族都采用怀柔手段,想让他起兵讨伐董卓,貌似有些强人所难。幽州是大汉北方边陲,直接面对草原民族,为大汉守护北疆的担子很重,刘虞没有太多余力去讨伐董卓。最后一点,北平太守公孙瓒出兵了,谁都知道公孙瓒掌握幽州最强的部队,即便他与州府理念不合,这次也可视为代州府出战。

唯独刘焉,掌控着整个益州,没有任何表示。

刘焉对外宣称不出兵的理由是:益州刚平定叛乱,满目疮痍,无力举兵响应。可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心中那点小九九。

刘焉虽然刚到益州,却利用叛乱对益州政局大清洗的机会,大肆封官,拉拢了许多人。这些人切身利益与刘焉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倒也没用担心官员们说什么。

可悠悠之口,如何忽悠?

**没权,正常情况下议论一阵也就过了,谁知道赵部突然来这一出。**们一比较,赵部一个太守都知道起兵讨伐董卓,刘焉是汉室宗亲、还是军政一把抓的益州牧,他怎么就一点都不着急?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刘焉觉得自己躺枪了,有被赵部暗算的赶脚。

吴懿道:“让州府难堪或逼州府出兵,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我觉得他是不甘心被从巴郡拿下,借此机会自保。”

“自保吗?”

刘焉口中念念有词,皱眉沉思,很快意识到自己或许是当局者迷,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赵部在地方任职多年,哪有那么高明的政治斗争经验。

“不错,就是自保!这厮知道我决定把他拿下,走投无路,铤而走险。早知如此,前段时间我就该再果断一些,直接借巴郡县令贪腐问题,把他的巴郡太守给撤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当时想走得再稳一点,没想到夜长梦多。”

吴懿劝慰道:“赵部在巴郡经营多年,威望甚隆,平定叛乱又立了大功,大人步步为营,徐徐图之,的确更为稳妥。关东共讨董卓是突发事件,事前谁也不知道会闹成这样,大人不必耿耿于怀。”

刘焉默然点头,道:“事已至此,子远以为当如何应对?”

吴懿胸有成竹:“董卓行事天怒人怨,赵部响应关东诸侯讨董,顺天应人,州府倘若阻止,必在民间引发更多议论,于大人清誉无益。关东诸侯共讨董卓,动员那么多人马,每日粮草消耗就不是小数目,战争不可能打太久。依在下之见,不妨让赵部继续折腾,等此事结束,再拿下他也不迟。”

刘焉又道:“可赵部在招兵买马。”

“无妨。州府前段时间收到各郡县本年赋税,也包括巴郡。赵部在江州城招兵买马,扩充部队,没有州府拨款,花的全是他自己的钱,就算他为官多年有些积蓄,又能支撑多久?他再怎么扩军,也不是州府军的对手。扩军越多,反而会让自己越早吃不消,大人无需在意。”

“子远之意,默许赵部参加讨伐董卓?”

“正是。但赵部声称起兵讨伐董卓,还是会对州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还需让各郡县官员善加引导,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刘焉深思片刻,很快有了决断。

“默许赵部所为,未免太过被动。”

“这样吧,州府公开支持赵部义举,立刻发文通报各郡县:益州新定,需休养生息,本不宜动兵,然董卓为祸京城作恶多端,益州不应独善其身,特命受叛乱影响最小的巴郡代表益州府出兵,共襄义举。州府将为赵太守准备充足粮草,待新军编练完毕,即刻出兵勤王!”

“如此一来,各方面都交待得过去,民心无需担心。”

“赵部想借共讨董卓的名义自保,在那虚张声势,我们偏不让他如意。他不是说想去勤王吗?行,我就成全他,给他粮草,帮他把声势造得大点,如果他迟迟赖着不走,到时候,可就怪不得我了……”

刘焉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赵部以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以此要挟州府,州府借力打力,又把球踢还给了赵部。把赵部拱得高高的,逼他出兵。他去,前脚走,太守换人,毕竟巴郡不可一日无太守,最多宣布给赵部在州府安排个看起来了不得的虚职,明升暗降;不去,与先前信誓旦旦要讨董的表态不符,民心尽失,必将承受万民唾骂,州府趁机拿下他,那叫大快人心。

无论走与不走,赵部都不能继续赖在巴郡太守位置上。

搞斗争,你赵部还差得远呢。

吴懿心悦诚服:“大人高见!”

就在刘焉想好如何对付赵部的时候,一支商队穿过峡谷,进入飞鱼领。一名年青人走进飞鱼领办公室,正是刚刚从南方归来的苏三。

“哟,这么快就回来了?”

荀衍看到苏三,显得很高兴,招唿苏三坐下。

“谢过荀先生。”

待苏三坐下,荀衍又问道:“去了哪里?情况怎么样?”

“一路南下,本准备从兖州、豫州南下,最好能将上品战马运到荆州,就算到不了江夏,最起码也得到南阳。但走到兖州陈留郡,关东诸侯开始讨伐董卓,各自招兵买马,战马行情大涨。”

“陈留太守看中了我们带的战马,明言求购。在下寻思着蚂蚁商队准备跑南北长途,与沿途官府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就卖给了他。陈留大丰收,我们顺便从当地采购了一批粮食回来……”

荀衍静静听着,不时点头。

苏三出生商家,精通商事,经营之道,荀衍自认为不可能比苏三更好,遂乐得放权给苏三,任由他在外面闯荡。

但荀衍不是完全放手不管,他会抓重点。

蚂蚁商队是一个新兴商队,最重要的是尽快打开局面,上品战马卖到南方固然能增值不少,可仅仅靠有限的战马,蚂蚁商队想在诸多商队竞争中异军突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说,南方可以靠贩马打开局面,可是北边呢?仅靠有限的上品战马,就算有苏三运作,商队发展也不可能太快。

思前想后,荀衍认为应该给苏三更多资源。

领地现在没有办法给商队更多启动金,却有好商品。

譬如说,巴乡清!

巴乡清是人特产,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大部落方能酿造。收青谷部落为附庸势力后,逐鹿领也掌握了巴乡清制造技术,产量比任何一个人部落都要高,但游戏中逐鹿领并非唯一能售卖巴乡清的玩家领地。

人部落很多。

鱼不智投资人部落,别的领主或军团也能。

虽说因为投资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大多数人部落发展程度还不够,却总有少量人部落满足了条件,开始出产巴乡清。其它领地没能独占市场额度,象逐鹿领那样垄断经营,但有额度就能买东西,包括特产,市面上渐渐也有了其他玩家势力卖巴乡清,只是数量非常少。

少量出货,无法对逐鹿领带来价格冲击。

人部落全在益州,新卖主的出现,并未改变巴乡清产地集中格局。

正因如此,巴乡清还是一如既往地昂贵,东方、北方价格也居高不下。如果蚂蚁商队掌握巴乡清资源,对苏三拓展商队生存空间会大有帮助。

从技术上讲,逐鹿领掌握了巴乡清酿造技术,飞鱼领是逐鹿领一部分,同样有能力生产巴乡清。在离原产地遥远的渤海郡生产巴乡清,坐享产地距离带来的利润加成,单位收益比主据丰厚很多!

技术上没有障碍,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避免别人通过巴乡清,联想到飞鱼领和逐鹿领之间存在联系。这个其实也不难解决,因为卖酒的是蚂蚁商队,表面上商队独立运营,飞鱼领只是商队途经的一个贸易据点,外人没机会知道巴乡清是飞鱼领所出。

蚂蚁商队跑南北长途,最南到荆州,荆州离巴乡清原产就近了。

在逐鹿领买酒的商队,不少往返于荆益之间,荆州买到巴乡清较容易。蚂蚁商队大可宣称是从荆州买的酒,运回北方贩售,只要控制好出货数量,相信谁都不会武断地认为有问题。

北方卖酒,南方卖马,蚂蚁商队的生意全盘皆活。

在飞鱼领少量生产巴乡清,不仅能帮助蚂蚁商队拓展业务,也能实现自我造血,缓解对主据的资金依赖,可谓一举多得。

战役开始前,荀衍回了一趟逐鹿领报备。

他的设想,获得鱼不智和徐庶一致认可。

徐庶还想到另一个好处:成立蚂蚁商队的初衷是保证飞鱼领粮食供给,目前粮食缺口不大,商队核心使命反而成了陪衬。在飞鱼领酿造巴乡清,粮食消耗加剧,正好可以让商队加大粮食采购规模,能帮助商队提升在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段时间,飞鱼领已经组织厨师在城市一角悄悄酿酒。

现在,是时候告诉苏三这个消息了。

“苏三,告诉你一件事……”

“此话当真!”

苏三激动地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