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333 突围(二合一)

三国领主时代 第333 突围(二合一)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绵竹。

马相黄巾最早起事的地方。

朱率领朝廷平叛部队,从汉中一路南下,沿途收拢广汉郡北部县城,风尘仆仆地赶到绵竹境内。而这个时候,马相黄巾已经攻占整个蜀郡地盘,麾下叛军膨胀到十余万,益南叛军在江阳郡的行动也相当顺利,几乎已经占领江阳全境,下一个目标就是巴郡。

朱推进速度之快,出乎叛军预料。

马相首当其冲,率主力北上,在绵竹摆开阵势准备迎击朝廷部队。

马相和益南叛军都以黄巾自居,面对朝廷的平叛大军,自然同仇敌忾。

益南叛军担心马相被朱轻易击败,剩下他们孤掌难鸣,五万南部叛军紧急赶往绵竹,打算与马相部一起,共同抵抗强敌。

绵竹境内,两军剑拔弩张。

朱是大汉名将,战功赫赫,威名远播,但他率部从司隶进入益州境,劳师袭远,进入益州境后,为尽早收拢广汉郡北部县城,继续急行军南下。赶到绵竹时,士卒疲惫不堪,且后勤补给困难,更重要的是,朱从司隶带出的部队仅万余人,一路收拢汉中郡和广汉北部县兵,兵力也仅仅三万出头,不到马相部三分之一。

朱一改此前高歌勐进的作派,让部队就地休整。

马相方面,虽然兵力占绝对优势,可朱的名头,对叛军有极大威慑,昔日黄巾最强盛的时候,三大主力被朱灭了俩,马相心里犯嘀咕。再者,马相虽然号称有十万叛军,可实际上大多都是些暴民,缺乏必要军事训练,部队战斗力有限,这些暴民对付人心惶惶的郡县守军还象那么回事,可要让他们跟朱率领的中央正规军打,貌似还有些不够看。

得知南部叛军正赶来绵竹,马相有充足理由按兵不动。

别看大家都是造反派,都自称“黄巾”,可毕竟是两股势力。

马相所部多是汉人,南部叛军多是夷民,前者嫌后者野蛮且不通教化,后者认为前者不够勇勐,彼此间谁也不服谁。此时并肩作战,是因为朝廷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放弃成见,否则,一旦被朱击败一路叛军,剩下那一路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益南叛军也没忘继续抢地盘,三万叛军以江阳郡为跳板,打算攻巴郡。

一面与马相并肩迎敌,坚定马相抵抗朝廷主力的信心,另一面,遣偏师进攻广袤的巴郡,努力侵占地盘,益南叛军的算盘敲得非常响。

这个策略,又是出自朱提叛军首领黄义。

短暂的和平,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朱所部休整了没几天,南部叛军赶到绵竹。

叛军和朝廷部队军力对比,是15万对3万。

部队集结完毕,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黄巾联军主动出击。

官军和叛军的战斗,正式爆发。

最初几次小规模试探性战斗,朱率领的官军显示出素质方面的优势,占据一定上风。然而,随着叛军投入更多兵力,官军人数的劣势显露无遗。叛军兵力五倍于官军,大可轮番出阵,官军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开战时间越久,官兵的短板暴露得明显。

朱久经战阵,从司隶带来的一万多官军,大多参加过平定黄巾战斗,属大汉朝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因此,尽管叛军人多势众,朱仍能够与叛军大致保持均势,在绵竹一带与叛军对峙。

但朱自己很清楚,局势不容乐观。

益州地位神州西部,山路艰险,朝廷部队难以进入境内平叛。

朱是一支孤军。

为了尽快进入叛乱地区,朱放弃了重型攻城器械,武器无绝对优势。

近年来神州叛乱频发,朝廷焦头烂额,尤其是益州北部的凉州叛乱声势更盛,另一位平定黄巾的名将皇甫嵩,正率领其他精锐部队,试图打退凉州叛军对三辅的进攻,随后一段时间,朱很难获得朝廷支援。

益州叛军则不同。

叛军占领了益州大部分区域,拥有庞大战争潜力;叛军本就是益州人,拥有本土作战优势;通过与官军长期斗争,叛军军事素养在逐渐提升……

即便是打消耗战,叛军也能把朱耗死!

朱思之再三,唯一的机会在巴郡。

巴郡,是除汉中郡以外,唯一一个叛军未能染指的郡,还是一个大郡。

论面积,巴郡大约占益州北部一半;论地理位置,巴郡东连荆州,倘若被叛军占据巴郡,朝廷从荆州方向提供支援的希望将彻底破灭。朱已经知道,部分夷南叛军正向巴郡境内进发,朱心急如焚,但他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没有余力分兵在巴郡开辟第二战场,只能派人向巴郡县府传令,要各县府整军备战,务必死守城郭,不得予叛军可乘之机,否则必遭严惩。

朱自己也知道,期望地方县府阻挡叛军,是多么不切实际。

他只是希望,巴郡各县能多拖些时间。

苦苦支撑战局的朱,接连向洛阳派出使者,目的都只有一个:求援。

朝廷现在已经无兵可派,但朱此时管不了那么多,他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援军赶到,仅凭他手中的力量,想平定益州叛乱无异于天方夜谭。朱唯恐援军赶到前自己已战败,他在奏章中请求,从正在三辅与凉州叛军作战的皇甫嵩帐下,立刻派出援军进入益州作战,以免益州全境沦陷。

这个要求比较过份。

凉州叛军比益州叛军更难缠,且正在进攻三辅地区。

三辅一失,洛阳告急,天子和朝中百官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朱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别无选择。

朱并非贪生怕死。

他无惧兵败身死,可如果益州被叛军占领,益州和凉州叛军连成一片,朝廷将尽失西面的土地。自那以后,司隶和荆州将不得安宁,后患无穷。

绵竹的战斗,官军明显处于劣势,只能苦苦支撑防线。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出现。

失陷柯郡三年多的巴郡太守赵部,冲破封锁返回巴郡,重掌大局。

随后几天,本次事件的一些细节,渐渐被外界知晓。

赵部能奇迹般的返回巴郡,是因为有小股精兵接应。

接应赵部的部队不到两百人,来自逐鹿领!

这支精锐小部队,自然就是白兵。

逐鹿领遭遇朱提叛军、武陵寇和木角领围攻,徐庶分析了益州乱局后,认为逐鹿领处境不容乐观。如果不能改变朝廷势力的颓势,任由益南叛军拿下巴郡,朱率领的平叛官军难逃失败厄运,而逐鹿领由于处于敌占区,很可能不等朱落败,就被益南叛军攻破领地,神州除名。

徐庶告诉鱼不智,领地必须做点什么。

鱼不智深以为然。

徐庶看得很清楚,郄俭已死,朱势单力孤,扭转朝廷阵营战局的希望就在巴郡。巴郡各县互不统属,没有一个能振臂一唿的人能立刻站出来,唯一的办法,是让赵部回归,唯有赵部能整合巴郡各县战力,戮力拒敌。

徐庶随即策划了营救赵部的全盘计划,并成功组织实施。

外界以为逐鹿领需要时间舔舐战争疮伤的时候,白兵已悄然南下。

这支不到两百人的部队,刚刚从司隶返回益州,仅休整了两天,便再次踏上征程。策划了这一切的逐鹿军主帅,和白一起行动,徐庶的“开路”特性,是营救巴郡太守行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开路:移动速度不受地形影响,皆视同道路。

在开路特性帮助下,白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直奔柯郡而去。

当徐庶率部队绕过封锁线,出现在赵部占据的县城城下,道明身份时,巴郡将士还以为又是叛军的诡计,用弓箭迫使白兵退后。徐庶无奈,让白退后,表示愿意独自进城,才顺利见到赵部。

徐庶曾随鱼不智到郡守府办事,赵部对气质不凡的徐庶印象深刻。

赵部见到徐庶,百感交集。

他被困此地已经三年多,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去,然而归路被叛军封锁,无法脱身,进退两难,度日如年。县城物产和府库物资有限,支撑到现在,已经无以为继,自忖必死,没想到还能见到郡中故人。

得知逐鹿军是来助他北归,赵部感动得差点没掉下泪来。

白进城,赵部才知道白不到两百人,大失所望,但与徐庶深谈后,赵部仍然决定听从徐庶的劝说,率部返回巴郡。赵部也是没有法子,他已经穷途末路,县城的粮食都快吃完了,部队只剩下两千多,再不走,不等叛军攻城,部队要么饿死,要么被城内的饥民给卖掉。

逐鹿军这一百多号人,成为赵部脱身的救命稻草。

徐庶能免除地形影响,提升全军移动速度,顺理成章获得最高指挥权。

仅凭这点部队,没可能与叛军硬碰硬突围,偷偷开熘是唯一的办法。当天夜里,巴郡军在夜幕掩护下,悄然离开盘踞的县城,进入了茫茫群山。在开路特性加成下,望山跑死马的山路不再那么令人绝望,部队全速北上。

天亮后,县城附近叛军准备例行“慰问”巴郡军时,才发现情况不对。

巴郡军弃城而逃的消息,很快通过柯郡的叛军阵营玩家扩散。

各地叛军纷纷行动。

不仅在要道隘口加强封锁,还展开拉网式搜查。

叛军阵营反应迅速,让巴郡军逃亡之路更加艰难。如果没有玩家掺和,叛军即便发现县城已空,也不可能那么快把消息传遍整个柯郡,更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严密的阻截和搜索网。

玩家的加入,让这一切变得很容易。

对逃亡军团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南部叛军,而是几乎无处不在的玩家。玩家军团撒网式搜索,想完全躲过他们的眼睛并不容易,派尖兵灭口对玩家也没有任何意义,复活后同样能指出巴郡军所在坐标。

但逐鹿军也不是孤军奋战。

行动前,鱼不智找到天下军团,请天下派出十名绝对可靠的骨干玩家,作为徐庶等人的耳目和通讯员,在各个指定地点待命。直到行动开始,那十名天下玩家才知道逐鹿军的目的。

入选的天下众欣喜不已。

参与营救巴郡太守?

好过瘾!

够刺激!

在天下通讯员提醒下,逃亡军团连续避开了两轮拉网式搜索。

但是,两千多人的部队行军,即便总是挑那些非常难走的道路,也不可能避开所有人的耳目,难免留下蛛丝马迹。

当天傍晚,逃亡军团被发现!

被发现时,逃亡军团已经离开赵部原先盘踞的县城上百里,直线距离!多山地带,一个白天在众多叛军阵营围捕下跑出这么远,绝对是一个奇迹,让叛军阵营许多阻截扑空,但柯是叛军地盘,拦截网铺得足够大,外围叛军很快向逃亡军团聚拢。

突围战很快打响。

赵部的残军物资匮乏,突围前基本口粮都难以保障,很多人面黄股瘦,能在群山中急行军跑这么远,全靠一股求生意志在苦苦支撑,已精疲力竭。叛军围过来时,赵部的军队根本没有余力抵挡。

生死关头,陈到率领的187名白站了出来,负责断后。

白离开大部队,准备阻击大队叛军的追杀时,赵部和他手下的将士,都以为这群逐鹿将士必死无疑。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徐庶带领下,咬牙继续向北方进发,向巴郡进发,不让逐鹿将士白白牺牲。

那一晚,星月晦暗,一如赵部等人的心情。

听着身后山林传来的厮杀声开始、高亢、平息,逃亡军团陷入沉默。直到杀退追兵的白,快步赶上大队。

那一刻,死气沉沉的队伍勐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唿。

叛军的追杀并未停止,每当敌军逼近,白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或冲阵突围,或殿后阻敌,他们用手中长矛和腰间雁翎刀,给予叛军迎头痛击,保护巴郡逃亡军团继续前进。

不到两百名逐鹿精锐,护着两千多精疲力竭的巴郡军残部,奔向北方。

徐庶的开路特性,让逃亡军团在山野间来去自如,让叛军难以阻截。

即便能追上,山中难展开兵力,小股叛军部队根本不是白对手。

逃亡军团经过三天艰苦行军,与叛军交锋近十场,终于回到巴郡境内,奇迹般完成突围。

益州战局,随之发生变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