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1128章 不欢而散

三国领主时代 第1128章 不欢而散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向永恒de璀璨通风报信的,是襄阳蔡氏。

割鹿盟失败后,永恒de璀璨率浮沉军团远走荆州,奇迹般的没有衰落,反而在荆州混得风生水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浮沉得到襄阳蔡氏的帮助。

蔡氏为何庇护一个外来玩家军团?

这说来就话长了,简单讲跟逐鹿领有直接关系,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确切地讲,蔡氏一开始没把逐鹿领捧到对手高度,当时的逐鹿领还很弱小,远未成长到能够让蔡氏认真对待地步,要不是燕姬定居逐鹿领,蔡氏必欲得之而后快,蔡氏未必有兴趣多看逐鹿领一眼。碍于游戏规则,拥有官方背景的npc势力无法随意对玩家出手,蔡氏不得不借助玩家或非官方力量,通过为浮沉军团提供庇护,换取复仇者联盟在擒拿燕姬事宜上的合作。

蔡氏原本以为,跟浮沉的合作属于一锤子买卖,很快就能完结。

然而,逐鹿领的难缠程度一次次刷新蔡氏认知,多次出手都未能搞定,蔡氏和浮沉的合作也就变得长期化。而且,随着逐鹿领的实力一天天增长,蔡氏与浮沉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深入,以应对逐鹿领令人惊讶的成长速度。

到如今,浮沉跟蔡氏渊源已是极深。

寂寞惹人摸下巴,问道:“刘表什么态度?”

“还能是什么态度?”永恒de璀璨冷笑着:“愤怒,却还得虚与委蛇。”

寂寞惹人点头:“果然……”

刘表单骑入荆州,之所以能迅速掌控大局,便是靠当地世族倾力支持,其中,尤以襄阳蔡氏居功至伟。蔡瑁深得刘表重用,在荆州府内担任要职,连前武陵太守曹寅都愿私下听其调遣,率领部队悍然进入巴郡攻打逐鹿领,事败后惨遭灭口,蔡瑁仍岿然不动,不难看出蔡瑁在荆州府是何等地位。

于公,刘表不可能不保蔡瑁。

于私呢?

蔡瑁二姐嫁作刘表后妻,说起来,蔡瑁是刘表小舅子……

于公于私,刘表都不可能办蔡瑁。

退一万步,即便要办蔡瑁,也只能是刘表本人,鱼不智一个外州太守,跑到荆州要求刘表办蔡瑁,哪有这道理?漫说蔡瑁是刘表姻亲重臣,即便刘表看蔡瑁不爽,也断无可能应外人的要求,把自己心腹干掉。往轻了说,鱼不智的作法叫不懂官场规矩,往重了说,这是要干涉荆州内政乎?

刘表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

以刘表身份地位,完全可以不给鱼不智面子。

【拓土英杰】又如何?

堂堂荆州牧不比你巴郡太守牛气?

但刘表硬是压住满腔怒火,耐着性子倾听完鱼不智的控诉,最后表示,荆州府会彻查此案,若是蔡氏所为,自己必定秉公执法,还燕氏一个公道。

刘表何以如此克制?

原因很多。

第一,鱼不智风头正劲。民众心目中众望所归的英雄人物,自带“谁跟我掐架谁是坏人”光环,刘表不想毫无来由地惹一身骚。

第二,公理。鱼不智不是以太守身份告状,而是以逐鹿领主身份陈情,燕姬是逐鹿人,弱女子一枚,领主出面代她讨还公道,情理上完全讲得通。尤其是后来鱼不智告诉刘表,燕姬是自己心腹部下、巴郡都尉徐庶的义姐,关系非同一般,正当性相当充足。

第三,心虚。刘表入主荆州好歹已有几年,跟蔡氏又有姻亲之谊,蔡家近两代迅速崛起,中间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刘表多少有耳闻,真翻旧帐,蔡氏过去那些肮脏事迹怕是很难遮掩牢实,偏生鱼不智这厮一根筋,刘表若断然拒绝,天知道这厮搞出什么妖蛾子,不如先应下,后续慢慢拖。

第四,刘表需要判断鱼不智的真实意图。刚跟益州府干过一仗,搞得刘焉灰头土脸,余波未平,便马不停蹄杀到荆州,怎么看都象是另有目的。益州吃瘪,是因为先跳进逐鹿领挖的坑,内有鱼不智激化派系矛盾,外有凉州系当帮凶,刘焉内外交煎,没办法招架,不得不低头认怂。考虑到逐鹿领先前手段,刘表对鱼不智突然东来着实有点怵,这厮准备了什么阴谋?

最后,荆州府需要评估,逐鹿领对燕氏公案调查的决心。是随口说说,还是矢志讨公道?是兴之所至,抑或谋定而后动的认真行为?这些细节,未必会改变荆州府应对危局的方式,但至少能让州府心中有数,减少误判,以便作出更及时精准、更有针对性的应对。

刘表表示燕氏公案已过去多年,且燕氏几乎族灭,仅余一位孤女存世,重新查案恐耗时良久,想拖时间搞所谓“初步调查”,时间起码一个月往上。但鱼不智显然没那么好糊弄,据理力争,最终初步调查期被缩短至半个月。

半个月一到,鱼不智准时飞到襄阳。

荆州府的“初步调查”,显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无非做做样子。

理由也充分:事情发生在八年前,燕氏庄园被武陵寇突袭攻破,家主一脉青壮当场被杀,虽说其他家族及时赶到,迫使贼寇退走,燕氏小一辈活下来的也没几个。找不到有力人证物证,蔡氏又矢口否认,州府能怎样?

实际上,除燕姬被视为不详之人远走,留在襄阳的还有三名家主后裔,前几年先后因病或意外夭亡。由于看着都是自然死亡,蔡氏家主又曾被逼得立誓,不得再用阴暗手段对付襄阳家族,众人纵然有疑,也不好说什么。

换句话说,昔日燕氏家主一脉除燕姬还在,其他人都死绝了。

后来接掌燕氏家主的旁支,便成了受益者。新家主本该推动调查真相,但继任家主比较懦弱,忌惮蔡氏势力,且蔡氏受到襄阳家族联手仇杀报复,支撑不住,主动设法对受害家族变相补偿,那继任家主自认为拿了人好处,死的也不是自家这一脉,真追究也不会有结果,便认了命,不再追查真相。

事发数年,燕氏现任家主缺乏报仇意愿,荆州府调查结果自然不理想。

刘表不愿跟鱼不智有太多交道,而且查案子这种事,也轮不到州牧来,负责调查燕氏公案的是蒯良。半月之期满时,也是由蒯良负责接待鱼不智。

蒯良知鱼不智来者不善,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也只得硬着头皮周旋。好在他是豪族名士,待人接物极有礼数,说话更是滴水不漏,以三寸之舌,将荆州府敷衍的调查,吹成穷尽洪荒之力,意思是查不出来,不能怪州府。倒是武陵寇犯下恶行,荆州府必不姑息,已向武陵发出公文,严令近期调派郡兵对武陵寇发起征剿行动,以彰国法,以祭燕氏。

末了蒯良说,刘表对燕氏遭遇很同情,愿对燕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燕氏复兴。很明显,这是荆州府作出的妥协姿态,但这份妥协不白给,蒯良暗示,希望燕氏放弃对蔡氏的追究。

鱼不智耐着性子听完,冷冷道:“也就是说,燕氏讨不到公道了?”

“查无实证,如之奈何?”

蒯良语气依然谦恭平静,眼眸深处却掠过一抹愠意。他好歹是蒯氏当代家主,州牧帐下重臣,秩比不如太守,也没有在太守面前矮一头的道理。既然发现鱼不智不打算和平解决,蒯良也不会逆来顺受,弱了荆州气势。

鱼不智起身:“既如此,告辞。”

蒯良微笑如故:“不送。”

商谈不欢而散。

鱼不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蒯良独坐皱眉沉思。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见刘表和蔡瑁从侧厅屏风处转了过来,蒯良赶紧起身,对刘表作礼:“主公。”

刘表点头:“子柔,怎样?”

蒯良面色凝重:“有备而来,无斡旋可能。”

蔡瑁嘴角微微抽动,心情糟糕到极点。

荆州府内部同样有派系之争,襄阳蔡氏最大竞争对手,便是中庐蒯氏,为各自代表的利益团体,两家没少明争暗斗。但平心而论,蔡瑁对蒯良蒯越哥俩的眼光和识见是认可的。蔡氏通过联姻,陆续与太尉张温、沔阳名士黄承彦、以及刘表建立亲密联系,在荆州,外势无匹,却一直未能斗垮蒯氏,不难看出蒯氏兄弟能力多么出众。

蒯良认为无斡旋可能,对蔡氏显然是坏消息。

蔡瑁并不认为蒯良借机坑政敌。

首先,荆州府对鱼不智要求彻查往年公案之事定性,表面是蔡氏的事,但联系益州府刚经历的遭遇,有理由认为蔡氏只是借口,一如那陈留吴家,逐鹿领的最终目标可能是荆州府。既然如此,这次就不再是襄阳蔡氏私事,而是荆州府公事。上升到如此高度,政敌间如果再互相拆台,那不叫机灵,那是找死,以蒯氏的眼光和谋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其次,蒯良这人讲究仁德,道德值很高,不象其弟蒯越那般喜欢用诈,藐良的话具备相当可信度。刘表让蒯良负责与鱼不智接洽,而不是蒯越来,附带说明刘表不愧是富有经验和智慧的政治家,权谋之术运用娴熟。

“观鱼镇东神情,恐不会善罢甘休。”蒯良担忧道。

刘表冷哼道:“兵来将挡,老夫可不是刘君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