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1119章 风云突变(上)

三国领主时代 第1119章 风云突变(上)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兄长听说了吗?长安欲用兵西域,重新打通与西国商路!”

“贤弟消息过时了,最新传闻,长安城的那几位还拉上鱼镇东一起干。”

“谣言!”

“有人专门为此问了鱼镇东,镇东将军虽未承认,却也没有否认此事。坊间普遍认为,双方应该的确有接触,暂时还没谈好而已。”

“鱼镇东怎会跟那几位合作?”

“我也纳闷……估摸着以为打通商路利国利民,没有计较凉州军名声,要不就是被凉州军骗了。鱼镇东是【拓土英杰】,这种事找他算是找对人了。”

“兄长高见,定是如此!”

“个人臆测,愚兄只是不信鱼镇东会与逆贼同流合污,认为定有隐情。”

“那是,鱼镇东对大汉的忠诚,天日可鉴!”

……

流言风一般传遍大江南北,举国热议。

打通丝绸之路,重开与西方诸国商贸,对大汉朝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

大汉主要出口的丝绸、茶和陶瓷,要么是手工制品,要么属于农产品,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换回西方各国各种特产不说,还能赚回大量真金白银,一匹丝绸换回等重黄金,这么好的买卖哪找?朝廷获得大量收入,百姓也能从中获益,毕竟出口品多来自民间,相关产品从业者可分享丝路红利。

从商业角度看,重开丝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民间对这个消息的态度,呈现两极趋势,很多人希望这件事能做成,还有很多人持坚决否定立场,不希望成功。

为何如此?

做这事的人不对。

大汉国祚延续近四百载,近些年来虽颓废,认同汉室的人还是很多的。

长安被凉州军掌控,若能重开商路,最终必然是凉州军得到最大利益。然而凉州军得位不正,在忠于汉室者眼中,实与叛国逆贼无异,无数人恨不得凉州军早日垮台,还政于天子。等商路开起来,凉州军手里更有钱了,岂不是将手中权柄握得更稳,啥时候才能完蛋?

鱼不智可能参与,很多人其实持保留意见,不认为他该趟这浑水。

好在鱼不智过去名声极佳,暂时没人说他被凉州军拉拢,因此而责难。

重开丝路毕竟对国家有利,要打通丝路,势必得先控制西域三十六国,将整个西域再次置于大汉管制之下,是宣示国威、强化国族认同的好机会。至于大汉朝如今的体质,是否适合做这些事,实话说很多人心里也没有底,但近期鱼不智以一郡之力,接连在倭岛和高原拓土成功,极大提振了大汉朝野对外战建功的热情和信心,人心思外战。从民间角度看,由朝廷牵头,【拓土英杰】参与,横扫西域诸小国,想来应该没那么难才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欢迎或期待。

有人激烈反对鱼不智与长安合作。

换作一般人跳出来叫嚣,恐怕会招来无数冷言冷语,诸如“人家郎(狼)才(狈)女(为)貌(奸),你个妖怪凭什么反对”,能把人喷得怀疑人生。事实上,民间已有不少质疑者因此被喷,灰头土脸中。

但这次不同,举国上下,没人因此对这反对者口出恶言。

因为这个人是朱儁。

大汉老臣、宿将,对汉室忠心耿耿,年近花甲,仍在为还政天子努力,甚至不惜挥师进入先前被羌胡盘踞的河套。朱儁对汉室的忠心,毋庸置疑。而他在朝野间的号召力依然很强。更重要的是,朱儁的资历和辈份相当高,这东西有时一文不值,有时却又千金难换,际此时,朱儁资源显然是后者,再加上朱儁“忠臣”光环护体,即便认为开通商路对大汉有益的有识之士,也不敢轻易在这件事情上跟朱儁唱反调。

朱儁反对的原因,是因为此举可能壮大凉州军,更难让朝堂恢复正常。

凉州军自然很生气,但他们不方便反驳;朝中百官暗中抱怨朱儁多事,你在上郡过得不轻松,好歹还是一方太守,可知我等在长安城是何等艰难?但这些话百官没法说,一是容易被人误会跟凉州军穿一条裤子,二是关系自身利益得避嫌,也只好保持沉默。

长安对朱儁的反对表示沉默,关东诸侯呢?

总体保持沉默,持默许态度。

有人认为丝路打通不仅扬国威,还有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乐见其成,传统丝路外销畅销品产地的那些诸侯,对重开丝路尤其欢迎;非产地诸侯,对此事也缺乏抵触意愿,要重开丝路,凉州军重心势必西移,这是件好事。关东诸侯不是打不过凉州军,而是暂时没空,等到关东诸侯分出谁是王者,倾关东军力挥师西向,拨乱反正,易如反掌,还可以摘丝路重开的果子;至于那些辖区无重要产出、争霸亦无望的诸侯,则认为重开丝路长安有钱,地方诸侯拒绝往中央输送税赋,大概能多些合理性,象朱儁这么强烈反对,把事情搅黄了,朝廷哭穷催税赋算谁的?

于是乎,朱儁期望的关东诸侯群起响应,终究只是在梦中出现,相反,要不是朱儁立身够正、资历又老,怕是早就有诸侯骂他多管闲事。好在朱儁多年威望不会说没就没,又的确是一片丹心,诸侯们也没敢公开反对他。

朱儁这么一表态,最尴尬的是鱼不智。

众所周知,朱儁看重鱼不智,视其为忠直之士,年青有为的国之栋梁,对鱼不智评价甚高,该提携该点拨的时候从不吝啬,两人关系良好。龙领暴露后,外间多认为昔日朱儁之所以进军河套,盖因鱼不智先落下了龙领,唇齿相依之局早已形成,最近又合伙开了胡市,两家联络前所未有的紧密。朱儁居然不顾和鱼不智的良好关系,站出来公然反对,实让众人大跌眼镜。

很多人默默观望着,鱼不智会怎么办?

鱼不智亲赴上郡太守府,向朱儁解释打通西国商道,对大汉利大于弊,试图说服朱儁改变初衷,转而支持巴郡与凉州军合作。

未几,有玩家看到鱼不智怏怏而出,显然两人不欢而散。

当日傍晚,鱼不智再次出现在太守府前,看样子打算跟朱儁来场夜聊。孰不知,这次直接吃到闭门羹,往日随时对他开放的上郡太守府,这次以“大人早睡不见客”为由,拒绝让鱼不智夜间进入。鱼不智不死心,请卫士帮忙通报,卫士勉为其难地进去了,好半晌才出来,无奈对鱼不智摇头,声称朱儁身体不适,鱼不智只能再次落寞地离去。

鱼不智在上郡太守府外苦等的一幕,落在很多人眼里,随便传向四方。

有人感慨惋惜,两位皆大汉良臣,因为理念分歧闹成这样,算什么事?

有人幸灾乐祸,这个群体主要冲鱼不智去的,让你娃妖孽,翻船了吧!

不过,闭门羹事件发生后,外间并不认为两人会真的因为这件事决裂,同是栋梁,彼此间既有长久情谊,又有现实利益纠葛,过段时间心火平了,心气顺了,矛盾自然会解决。鱼不智到现在也没正式承认愿跟凉州军合作,想来就是想先争取朱儁的支持,这份尊重,朱儁不该看不出来。

谁都没想到,数日后,形势急转直下!

时值上郡胡市开市后,应商户和羌胡部落代表请求,第一次召集大家,商议要不要调整开市频率,以减少部落等待时间,方便与汉商更好地交易。首次开会,议题又关系到经营状况,各方都重视,由于议题结果兹事体大,或涉及到后续一系列调整,还有人希望借此机会解决开市后暴露出的问题,譬如利益分配不公之类,很多商家主事者到场,龙领开的几家客栈大爆满。

开市频率若调整,安全保卫力量必须跟上,因此上郡太守府应邀参加。先前大家以为上郡会派华歆,顶多出动士孙瑞。开会当天一看,朱儁和士孙瑞竟然联袂而至,只是朱儁神情颇阴沉,脸上的冰渣子籁籁往下落。

有乐子看了!

胡市在龙领外,会议地点就在龙领,包了最大的酒楼。

鱼不智本不在列席名单,不过闻知朱儁亲至后,还是火速传送到龙领,以东道主身份出席,希望借此机会与朱儁和解的意愿显而易见。毕竟鱼不智也是要面子的,那次闭门羹后没好意思再去,朱儁来了,自然亲自接待。

可惜的是,朱儁今番明显是来砸场子的。

要不要提升开市频率?

总的来说,大家普遍倾向于做大胡市。

会议由苏三主持,苏三提前征询了商家和羌胡代表意见,普遍支持增加开市时间,只是具体方向上存在分歧。主要方案有两个:一是提升频率,由每月两市改为一月三市;二是每月两市不变,单次开市时间三天变五天。部落代表多支持前者,方便他们交易,即便错过交易日也不用等太久。商户多支持后者,每月三市会导致成本上升,人力姑且不说,物流成本起码增加三成,因为运输频率会增加。

大家原本以为,这次会议就是二选一,怎么选属于技术问题。

苏三话刚说完,朱儁便黑着脸发言,表示上郡不支持调整开市频率。

商人没地位,部落更没地位,众商户和部落代表面面相觑,不敢接话。

鱼不智无奈,在场的也就他有资格跟朱儁讨论,硬着头皮解释其利弊,哪成想朱儁压极不给他面子,咬定上郡不答应。不仅如此,朱儁显然对鱼不智愤怨颇深,当众指责他忘记身为臣子的本份,竟与乱臣贼子沆瀣一气,一个名号将军就将其收买,愧对【拓土英杰】之名,朱某耻与汝为伍等等。

骂完,朱儁和士孙瑞扬长而去。

当日,上郡驻胡市外围部队调动,撤走了一半。

逐鹿领与上郡的裂痕,**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消息传出,天下皆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