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1033章 帮一把

三国领主时代 第1033章 帮一把

作者:懒猫不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43 来源:笔趣阁

益州府的公告字斟句酌,措辞非常严谨。

否认指控是必须的,但否认指控的同时,并没有显露对鱼不智的敌意,字里行间反倒透出几分对逐鹿领誓死保卫飞地的尊重和赞赏。这就是刘焉,心知逐鹿领的牺牲和付出无法抹杀,朝野均感念逐鹿领的不易,益州府绝不能在这个时候悖离民意,不能让公告措辞再次激怒民众。表现些许善意,较容易平息民间怒火,对改善益州府的处境或有帮助。

另一方面,强调尊重朝廷的必要性,称当今天下大乱正是因王令不彰,刘焉乃汉室宗亲,牧守一方,位高权重,更应以身作则,以尊王攘夷为念。这当然是偷换概念,但听起来却有相当的说服力,更凸显出刘焉忠君爱国。如果大家接受了州府的解释,那么刘焉就是忠臣,拥兵自重割据地方什么的自然不成立!鱼不智质疑州府不接管飞地,顶多是大家对程序和规则的认知有差异,谁都没有错,大家都是好人!

最重要的是,益州府始终在强调自己“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所以随便鱼不智怎么折腾,益州府大可坚守既有立场,拒绝接下烫手山芋,谁都不能从程序层面说益州府做得不对!

一招连消带打,绵里藏针,端的厉害。

玩弄权谋之道,刘焉的功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大招放出,无懈可击,刘焉终于放下心来。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任外面浊浪滔天,益州府始终坚守立场即可,直到风头过去,尘埃落定,时间会慢慢地冲淡一切。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刘焉的声誉多少会受到影响,那是没奈何的事情,不过跟身败名裂声誉扫地比起来,这已经是刘焉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刘焉端起几上的茶杯,移到嘴边,却久久没有饮下。

他的目光望着茶杯,心绪却早已不知道飘到哪里,眸中掠过一抹阴冷,紧接着嘲讽的笑意在唇间浮现。

院子里起了一阵风,风中隐约传来轻声呢喃。

“靠这种歪门邪道就想斗倒老夫,汝还嫩了点……”

“今已回应,能奈我何……”

“此间事了,要汝好看!”

刘焉端着杯暗自放狠话时,遥远的河套,也有一位老人端着茶杯沉思。

这位老人自然就是朱。

一位中年文士悄然走了进来,径直走到朱面前:“公伟,找我何事?”

朱点头:“君荣,可知晓刘焉发的公告?”

君荣是表字,中年文士复姓士孙,名瑞,右扶风平陵人。士孙瑞本是朝中大臣,素有才谋,献帝时担任执金吾,王允引为仆射,与之谋诛董卓,可以说士孙瑞是诛杀董卓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

然而,董卓伏诛后,王允将功劳全归于自己身上,士孙瑞既没有抱怨,也从没有对外夸耀自己的功绩。因为没有功劳,士孙瑞错过了封侯的机会。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依,凉州军打破长安城后,诛董卓有功的官员尽皆被杀,有的连家小都未能幸免,士孙瑞却因无功无侯逃过一劫。

按照历史轨迹,士孙瑞会继续在长安为官,直至几年后董卓余党李、郭汜交战,为乱兵所害,走完自己的人生旅途。但游戏中的历史轨迹走歪了少许,朱鬼使神差地进军河套地区,领上郡太守,虎视长安的凉州军,士孙瑞的人生轨迹也跟着转了弯。士孙瑞和朱都是朝中大臣,私交甚笃,再加上两人都忠于汉室,志趣相投。见朱有了根据地,士孙瑞顿时觉得有了盼头,果断抛弃官位,携妻子逃到上郡辅助朱。

以士孙瑞的资历和地位,顶上郡郡丞的位置实在有些屈才,但士孙瑞志不在官位,只盼合他与朱二人之力,在有生之年讨破叛军,兴复汉室。正因如此,士孙瑞名义上是朱下属,实则是上郡的二当家。

朱如此讯问,士孙瑞当即笑了起来:“举国皆闻,岂能不知?”

“有何感想。”

“巧言令色,析辩诡辞。”

士孙瑞为人向来低调,说话如此直接,说明对刘焉印象坏得无以复加。他和朱都是忠于汉室的肱股老臣,朱对刘焉割据地方的做法十分愤怒,士孙瑞和他投契,对刘焉评价可想而知,说这样的话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鱼太守乃是忠直之士,为国征战,满腔热血,行事也不乏圆滑玲珑,可终究不及刘焉那样老谋深算。益州府放出这公告,逐鹿领怕是很难翻盘。”士孙瑞苦笑着,末了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

朱默然,他认同士孙瑞的看法。

益州府以“尊王攘夷”做挡箭牌,明眼人都知道这纯粹是刘焉在扯蛋,却难奈他何,总不能傻乎乎地跳出来说“尊王攘夷”是假的吧……

没办法打掉挡箭牌,自然也就没办法迫使益州府承担应尽的责任。

最后的结果,无外乎鱼不智怒刷一波声望,同时收获大量同情,刘焉的形象会有一定程度的坍塌,但益州府仍然不会向飞地派兵。鱼不智要么继续死守飞地,将逐鹿将士性命置于险境;要么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弃飞地,相信经过本次事件后,肯定会有相当多民众理解鱼不智的苦衷,但也肯定会有部分民众难以接受弃守国土,对鱼不智粉转黑。

无论如何,逐鹿领都讨不了好。

搞权谋斗争,鱼不智跟刘焉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朱胸中郁闷难平,不只是因为他跟鱼不智私交,还有心目中的公义。

“帮一把。”朱道。

“嗯?”

“我们帮一把。”

“如何帮?”

“公告。”朱沉声道:“刘焉公告蒙蔽世人,我们也以公告晓示天下。”

“跟益州府公告打擂台?恐怕不妥当。”士孙瑞皱眉:“刘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他毕竟是宗室,又是先帝任命的三牧之一,你我非在朝为官,出身职位均在刘焉之下,我等公然指责刘焉,将大汉朝纲置于何地?再则,公告代价高昂,百万金,不超过五十字。这种事当面舌战都难辩出个明白,公告隔空论战难有结果……”

“不用论战,发一条表明我方对此事态度,让大家明白公道自在人心,如何?”朱说。一条全国公告百万金多少有点肉疼,但为了心中一直坚持的公理,为了让忠直之士不至于孤立无援,朱不在乎付出这样的代价。

他唯一担心的是士孙瑞反对。

朱虽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但他其实更擅长打仗,多以宿将身份示人。初到上郡,身边无可用之人,朱军政一肩挑就颇为辛劳,曾找鱼不智借冯鸾帮忙了一段时间。士孙瑞来到上郡后,领郡丞,朱从此不用理政务。上郡刚刚光复,财物远不如正常郡国充裕,为让上郡尽快恢复繁荣,士孙瑞对资金抠得极紧,豪掷百万金只为出口怨气,怎么看都会被否决掉……

出乎朱意料,士孙瑞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是正视听的机会,不过措辞最好含蓄一些,点到为止。”士孙瑞说。

朱点头:“你把握吧。”

很快,上郡太守府的公告传遍神州,公告只有一句话。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朱。

看到朱的公告,刘焉鼻子都气歪了。

这句话出自《申鉴杂言上》,翻译过来意思是: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就算大家不知道鱼不智和朱的交情,单拿高原飞地这件事客观评论,公文虽说没指明道姓,不过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刘焉一张老脸被打得啪啪的。

“朱公伟,与你何干!”刘焉气急败坏地怒吼着,象一只受伤的野兽。

刘焉对朱多管闲事愤怒到极点,却也惶恐到极点。

朱盘踞上郡,兵甲钱粮捉襟见肘,却是名满天下的名臣宿将,威望罕有人能及,世人皆知朱对汉室的赤胆忠心。朱居然跳出来指桑骂槐,旗帜鲜明地站鱼不智那边,对民心所向会有超强引导作用,对刘焉很不利。

怎么办?

还没想明白呢,又一则全国公告横空出世。

还是一句话,只是更短,仅五个字:【恨不在益州!】

这句话什么意思?见署名大家就明白了,打击异族最积极的白马将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喊出一句“恨不在益州”,代表什么意思还用说吗?当然是支持鱼不智,鄙视益州府。高原飞地攻防是神州西南的事,远在神州东北的公孙瓒居然也忍不住发声,不难看出此事引起多方关注。

游戏世界一片沸腾。

刘焉发出公告,本以为事件将就此平息,毕竟益州府的道理也能成立,顶多各自解读不同,分不出对错。没想到,居然有两位诸侯公开支持巴郡,实在是太有戏剧性了。

还有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