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703章 703 声望台阶

巨星 第703章 703 声望台阶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38 来源:笔趣阁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舆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他们关注的焦点显然更加符合普通民众的取向,他们以“叛逆败类亦或者是个性英雄”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报道。

“雨果-兰开斯特在医院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甚至不惜用犀利的言辞与记者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从而引爆了这一次媒体与兰开斯特之间的攻防战,那么他到底是叛逆败类亦或者是个性英雄呢?这个问题显然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受众之中将会有不同的答案。”

从卷首语之中就可以看出,“纽约时报”这一次打算全面进行分析,事实也是如此,他们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制作了专题,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剖析报道,如此待遇绝对堪称雨果的演艺生涯首次,也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维护雨果的坚定决心。

“回顾兰开斯特在1992年以前的行为,有让人亮眼的瞬间,比如说‘死亡诗社’之前的脚踏实地和出众天赋,比如说耶鲁大学古典文学的学士学位;同样也有让人扼腕的时刻,比如说飙车导致车祸住院,比如说酗酒、吸。毒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1991年,所有人见证了兰开斯特的坠落,就如同瑞弗-菲尼克斯、詹姆斯-迪恩令人扼腕的离开一般,让人几乎以为又有一名天才要宛若流星一般快速坠落。

这也是至今人们都对兰开斯特缺乏信心的原因。

可是,回顾兰开斯特过去两年的行为,却充满了让人坚定信念的瞬间,电影事业的节节攀升,远离毒。品和酒精的毒害,带领乐队荣耀至死横空出世,正义、温和、阳光、绅士的言行举止……所有一切无疑都是巨大的转变,我们又亲眼见证了兰开斯特走向辉煌的历程。

但是在兰开斯特的骨子里始终都带着属于自己的个性,用负面观点进行解读,那就是桀骜不驯;可是用正面观点进行解释,却是自我坚持,这才是属于兰开斯特的真实面貌,有原则、不轻易妥协、有年轻、有气势,但却不冒进、不尖锐、不暴躁。

从迈克尔-杰克逊事件之中‘女巫审判’的雷霆一击,到荣耀至死音乐之中源源不断的正面能量;从‘辛德勒的名单’里搏命的演出,到对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坚持,雨果的个性在主流眼光看来就是叛逆,但是在历史长河里看来却是真理。

这一次的事件也是如此,兰开斯特在自己受伤进入医院接受检查的情况下,他没有因为记者对自己**的破坏而失去控制,要知道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控的爆炸,依旧没有完全排除生命危险;但他却因为记者的喧闹可能造成对病人的骚扰而大发雷霆,甚至不惜与所有记者进行对抗。

面对这样的兰开斯特,新闻媒体能做什么?污蔑他,抹黑他,转移焦点,转嫁怒火……这无疑是新闻媒体又一次耻辱的瞬间,也许没有女巫审判那么糟糕,但却比女巫审判更加可怕,因为媒体正在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的原则,他们为了利益而丧失了自己的原则,与兰开斯特一贯以来的坚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开斯特到底是叛逆败类还是个性英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不是随意听信媒体的言论,而是用自己的双眼做出正确的判断!”

虽然“纽约时报”在报道之中并没有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正在用这种方式将雨果的民众声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既然民众一直缺乏对雨果的信心,每一次有负面新闻出现时,人们的脑海都会浮现“故态复萌”的暗示;那么“纽约时报”这次就一次性根除,它要让人们真正意识到过去两年时间里雨果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雨果现在作为一名舆论领袖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影响力。

“纽约时报”的论点有着庞大的论据给予支持,特别是从去年年末开始,雨果和记者的每一次交锋都是如此清晰,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民众做出选择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当然,也许这一次医院事件还不够直接不够给力,没有办法一步到位,但“纽约时报”已经做出了铺垫,只要再有一个催化剂,雨果的公众形象就会发生真正的扭转,光明的未来就可以期待了。

“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不愧是目前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双方都有些相似的思路。“纽约时报”的想法其实“洛杉矶时报”之前就开始了,尼古拉斯-麦克伦那篇关于“生死时速”票房能否突破一亿美元的文章,就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洛杉矶时报”也正在努力扭转雨果在公众、在媒体心中的负面形象。

量变引起质变,雨果过去两年时间的累积已经有了足够的分量,现在“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就是在进一步推动量变,期待催化剂到来时,能够一口气完成质变。

这一次的事件,“洛杉矶时报”关注的视角没有站在“纽约时报”那样的高度,他们将焦点锁定在了格莱美上,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报道。

“荣耀至死错过了一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唯一的一次获得格莱美年度最佳新人的机会,但这不是荣耀至死的遗憾,而是格莱美的遗憾,就好像当初格莱美错过了涅槃乐队一般,这一次格莱美又错过了荣耀至死。显然,格莱美正在愚蠢地错过整个摇滚翻天覆地的过程。

站在历史的高度,这势必将会成为格莱美漫长历史中最为致命的一块缺陷:当人们回忆起九十年代摇滚重新复苏的经典年代时,人们赫然会发现,在摇滚全面复兴的潮流之中,没有属于格莱美的位置。这对于自诩为全球最权威音乐颁奖典礼的格莱美来说,是她的损失。

荣耀至死没有必要遗憾,他们也不会遗憾,当他们拒绝出席颁奖典礼的那一刻开始,第三十六届格莱美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提名与否无关紧要,得奖与否也无关紧要,这从来就不再荣耀至死的行程清单里。

所以,雨果-兰开斯特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年度最佳新人奖而失去自己的节奏,他甚至不会因为一次爆炸的意外而暴跳如雷,但是他却因为记者们的喧哗而大声训斥,这才是最真实的兰开斯特:他痛恨记者。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回想一下记者是如何对待雨果的,就可以知道这些待遇都是记者自找的。远的不说,单说这一次事件,当记者们因为急于采访雨果而失去分寸,导致了医院混乱时,他们选择了将责任推卸到了雨果身上,甚至没有提到雨果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进入医院的,也没有提到他们在医院到底制造了多少噪声,更没有提到雨果的退让和容忍,只是提到了雨果的糟糕脾气。

面对这样的记者,雨果很难露出笑容。这样看来,雨果的确是有着糟糕的脾气。

当所有人都在质疑雨果的脾气时,却没有人注意到雨果是为了电影搏命演出而受伤入院的;当所有人都在讨论雨果错过格莱美而悲痛欲绝时,却没有人注意到雨果正在全心全意投入电影的演出,只希望奉献出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当所有人都在讨论雨果的新作品有多么糟糕多么不值得期待时,却没有人注意到雨果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多少心血,还有整个剧组团队都在为拍摄一部作品而付出努力。

即使‘生死时速’是一部烂片,我们也应该向辛苦工作的剧组表达敬意,这是他们的心血,哪怕我们咒骂它,我们痛恨它,我们鄙视它,但我们也不能无视它。这不仅是电影行业需要得到的重视,也是社会里每一份工作都应该得到的重视。

更何况,‘生死时速’的成品质量到底如何,我们谁也没有办法预测,因为我们不是制片人也不是导演更不是演员,我们只能等待,等待电影上映之后再做判断。至于电影的票房,则交给北美市场交出答卷。”

“洛杉矶时报”这篇报道依旧是出自尼古拉斯之手,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一贯风格,独特的视角然后以小见大,他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整个医院事件进行了解读,然后直接反驳了“芝加哥论坛报”的荒谬言论,进而对“纽约邮报”、“国家询问报”进行了鄙视。

从这一点来看,“洛杉矶时报”确实是比“美国周刊”高端,当然,尼古拉斯比詹姆斯-拉特也是出色一截。

另外“洛杉矶时报”还对约瑟夫进行了采访,双重作用之下,尼古拉斯的这篇报道也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威力。

先有“美国周刊”,后有“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媒体力量对比的巨大差异,这次事件很快就分出了胜负,“纽约邮报”的脏水依旧没有能够达到目的,反而是让雨果接着这次时间声望再次上扬,而因为“女巫审判”而重伤未愈的“纽约邮报”又再次遭受打击,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