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东山再起 529 时代变革

巨星 东山再起 529 时代变革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38 来源:笔趣阁

看最快更新

东山再起529时代变革

“什么叫做独立,什么叫做另类,又是什么叫做商业,什么叫做主流……其实这都是没有正确答龘案的,所有一切都是相对的,就好像没有邪恶也就不会有正义、没有黑色也就不会有白色一样。

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界线是什么?投资的大小还是思想的主次;独立音乐和商业音乐的界线又是什么?销量的多寡还是专业的高低。

摇滚在四十年代刚刚诞生时,这种音乐类型本身就是独立就是另类,但伴随着摇滚所引领的思想浪潮,在嬉皮士之后,摇滚也正式成为了主流,商业上的成功让摇滚成为了千家万户都爱不释手的音乐类型。

九十年代初,涅巢乐队、珍珠酱在崛起之前都被成为是另类摇滚的典型代表,珍珠酱的首张专辑‘十(Ten),更是在发行之初无人问津,涅巢乐队也经历了长达四年的蛰伏时期,他们的音乐都被大众所排斥,简单来说就是主流商业市场不接受,但是伴随着‘别介意’这张专辑的迅速崛起,所谓的‘另类摇滚’有了更加准确的名称,垃圾摇滚!而垃圾摇滚却不再‘另类”已经成为了主流,即使他们的风格与市场上的主流音乐格格不入,但商业上的辉煌也让‘垃圾摇滚’成为了所谓的主流。

现在,什么叫做另类摇滚?区别于金属摇滚、垃圾摇滚、华丽摇滚、朋克等人们广泛接受的摇滚类型,都可以被称之为另类、被唤之为独立。电台司令是另类摇滚,山羊皮乐队是另类摇滚,荣耀至死也是另类摇滚。

所谓的独立和商业,另类和主流……这种区分的本身,就已经带着市场导向的色彩了。

但问题就在于,人们会因为涅檗乐队是另类摇滚还是垃圾摇滚就对他们区别待遇吗?不会,因为涅檗乐队的音乐总是如此精彩,让人由衷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人们不应该因为音乐是独立还是商业、是另类还是主流就带上有色眼镜区别待遇,而是应该瞩目在音乐本身,探讨音乐本身的价值!

真正用来区分独立和商业、另类和主流的,应该是音乐本身的思想和灵魂。就好像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嬉皮士一般,成为整个社会小众群体所支持所向导所崇尚的文化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独立和另类。站在这个角度,其实涅巢乐队和珍珠酱,即使他们的专辑能够卖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张,但他们的音乐依旧是独立的是另类的,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所传达的思想,这才是最具有深刻意义的存在。

荣耀至死的‘几近成名’这张专辑就是如此,这支乐队勇于打破现今市场的主流导向,将自己的乐队风格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下去,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摇滚所倡导的精神之一:反抗社会,坚持自我,拥抱自由,敢于改变!如果说,乐队因为这种精神而被认为是‘背叛摇滚”那么这才是摇滚真正死亡的毒药。

当摇滚丢弃了自由和反抗,就好像战士抛弃了长矛和信仰,只剩下手中的盾牌,等着千军万马汹涌而来。也许摇滚还是可以像战士一样理由自己的盾牌守卫阵地,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城池保持辉煌,但没有了长矛和信仰,战士们又在为何而战,又有什么动力继续坚持下去?思想已经腐烂了,未来也就没有了。摇滚的末日,这才刚刚到来。

所以,荣耀至死的举动不仅不应该被谴责,相反还应该认真倾听,即使他们的音乐不堪入耳,即使他们的思想不值一提,但我们也应该敞开胸怀。因为,摇滚永远都是摇滚,即使奄奄一息,骨子里的精神依旧永远存在!”

这篇评论报道来自于大西洋彼岸的“Q杂志”这本创建于1986年的英国杂志,虽然创刊年份并不长,但是在英伦三岛却迅速荣登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音乐杂志,他们专业和敬业的报道态度总是能够赢得听众们的共鸣。

对于这一次荣耀至死横空出世所引发的讨论,“Q杂志”撰写了杂志专稿进行讨论,在“Q杂志”看来,其实这不仅仅是荣耀至死的问题,更是整个时代进展的问题。

摇滚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后,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再次抬头,并且在1991年推向了第一个**,大批的出色摇滚乐队让摇滚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以涅集乐队、珍珠酱、石玫瑰乐队、快乐星期一(Happy。Mondays)等乐队的迅速崛起将这一次摇滚复兴的浪潮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推向了顶峰。

但是这一批乐队的成功同时也将摇滚对于技术的要求推向了新高,乐手们执着于对演奏技术的捶打和精炼,编曲的走势也越来越繁杂、越来越华丽,吉他手的地位更是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在音乐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伟大的吉他手都是来自于这个时期。

这不仅直接导致了许多歌迷甚至无法区分出吉他和贝斯的差异,他们认为吉他才是乐队的灵魂,但却殊不知贝斯的重要性才是乐队的关键位置;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跟风乐队,现在不是摇滚黄金年代的六零、七零时期,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在整个社会心态都变得浮躁、忐忑、不安的情况下,有许多乐队只是想要依靠模仿涅巢乐队来获得成功、赢得瞩目,这也就使得整个摇滚音乐缺乏了更新的动力,只剩下不断堆积的粗制滥造。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摇滚音乐就必须有一个势力来打破这种封锁,否则摇滚音乐只会逐渐没落。所有新生代乐队都朝着吉他手位置投奔,根本没有人重视贝斯的关键程度;所有后来乐队都只是简单劣质的模仿前辈,根本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摇滚精神——要知道摇滚最核心的意义就是它的精神,那么不久之后,摇滚才会真正的死亡,然后逐渐被时光消磨得一干二净。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正如“Q杂志”的坚持,摇滚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不被束缚、向往自由、渴望独立,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走向,也是摇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从1992年下半年,其实这种打破垃圾摇滚固定思维的乐队就开始慢慢冒头了,这种走势在美国、英国的地下乐队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并且越演越烈。

荣耀至死的出现就是在这样背景之下的,“Q杂志”认为荣耀至死其实就是变革者中的一员,只是他们的动作更多大胆,信心更为坚定,执行也更为透彻,长达五个月的公路巡演,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即使扣除中间在纽约停留下来的一个多月,荣耀至死也经历了一支地下乐队、一支新人乐队所无法完成的宏伟目标。

“几近成名”这张专辑之所以引爆了如此激烈的讨论,甚至引发了支持派和反对派在电台节目上的口水战,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除了上述背景之外,荣耀至死这支乐队对于焦点的吸引能力,特别是被放在了“辛德勒的名单”积蓄能量爆发的时间段之中,更是将这种改变无限放大夸张,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各式各样的极端反应立刻爆炸开来。

但是在“Q杂志”看来,荣耀至死的举动本身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不仅不应该打垩压,相反还应该提倡,这才会让摇滚重新焕发活力。但另一方面,“Q杂志”也认为他们不应该因为荣耀至死的摇滚精神就不断吹捧,还是要把注意力锁定在乐队的音乐本身,实力和才华是永远的重点。

“Q杂志”的这篇评论是在“另类选择”和“自转”冰火之歌的战场爆发之后一周正式发布的,这种观点也成为了这段时间里中立派的集大成之作,并且作为第三种观点强势崛起,其声势丝毫不逊于“另类选择”和“自转”。

虽然“Q杂志”是英国的杂志,它在英国本土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在美国则略逊一筹,但在专业领域里,“Q杂志”之于摇滚的专业形象在北美大陆也是得到认可的。所以,此时“Q杂志”就好像旁观者第三人一般发表了看法,迅速就得到了美国本土的激烈反应,这就好像一吨汽油直接砸到火山里一般,引起了遮云蔽日的惊天大爆发,彻底将“几近成名”这张专辑所带来的争论推向了极致。

不同于起源于“辛德勒的名单”的争论是带有政治利益的,所以事情看起来热闹无比、棘手非常,但解决起来也就是利益分割的问题,从犹太人极端团体的抗议到整个事情的落幕,前后也就两周时间而已;但是荣耀至死所引发的激烈讨论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忠诚歌迷对弈音乐的单纯拥护而已,这种争论甚至可以上升到信仰的层面,所以讨论只会越演越烈,短时间内根本就不会结束。

专业乐评人们分为了支持派、反对派和中立派,争论不休,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不管音乐如何,最终都还是要交给听众来做评判,音乐是好是坏,由乐评人来评价;但是音乐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却是由听众来评价。

摇滚之所以需要变革,就是因为它正在失去活力,迟早会被听众所淘汰;那么,代表着变革的“几近成名”这张专辑,听众们又是什么反应呢?

(未完待续〖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中文网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