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1818章 1818 编剧灵感

巨星 第1818章 1818 编剧灵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38 来源:笔趣阁

雨果绕了一大圈,来到日落广场时已经就要十一点了,他估计至少比恩斯特迟了半个小时,可是沿着那熟悉而陌生的小道拾级而上,远远地,雨果就看到了恩斯特那蹒跚的背影。这让雨果不由就愣住了,下意识地想要迈开步伐追上去,但仅仅只走了两个台阶,脚步就放缓了下来,然后就这样站在了原地。

恩斯特那佝偻的身影在奶黄色的路灯之下拉得老长老长,清冷的月光宣泄而下,在他那整齐干净的黑色西装上勾勒出一道银色的边缘,显得庄严肃穆。恩斯特的脚步很慢,慢到几乎是在挪动,依靠着拐杖慢慢地迈着步伐,彷佛是在躲避着地面上繁忙奔走的蚂蚁。但,这样的恩斯特看起来一点都不可怜,相反,他的脊背挺得直直的,脚步缓慢却稳健,就连支撑着拐杖的右手都丝毫不颤抖,看起来只是一个正在散步的老人而已。

可是,看着恩斯特的背影,雨果却不由鼻头一酸,因为那狭长的楼梯之上,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在缓缓地行走,身后不远处日落广场的喧闹似乎已经彻底消失,这里就是被隔离出来的另外一个世界,静谧,安详,缓慢……但却孤独。只有恩斯特孤零零的一个人。

雨果一直都是一个害怕孤独的人,他渴望着有朋友的陪伴,乐队是如此,剧组是如此,生活里也是如此。这是雨果的弱点,他总是把朋友看得太重,总是把一个“情”字看得太重,即使是独立行走的道路,内心深处的牵挂依旧是他的动力来源。

可是,恩斯特却只有一个人,他的内心深处甚至没有牵挂的对象,唯一陪伴着他的,只有剧本。雨果不知道,恩斯特到底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他却知道,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尊严。

暴躁,愤怒,生疏,孤僻……这些都是恩斯特的保护伞,他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内心的孤寂和牵挂。独自一个人在枯燥无味的生活里继续前行。

看着眼前的恩斯特,雨果内心五味杂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甚至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他。突然,恩斯特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就这样僵硬地站在原地,原来是因为他已经走到了楼梯顶端的平台上,往前走几步就是公寓大门的所在地了。恩斯特站在原地调整着呼吸,他就那样停了下来,彷佛时空都静止了一般。

雨果脑海里忽然就闪过了一丝光亮,他知道恩斯特需要的不是同情,更不是怜悯,因为恩斯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弱者,他不需要这些消极的感情;恩斯特需要的是认同,是激情,是内心深处重燃的热情。雨果想到了那个剧本。

去年雨果见到了恩斯特之后,有感而发,想到了一个剧本灵感,可是之后就进入了“疾风骤雨”的漫长巡演之中,他也没有继续在剧本的框架结构发展下去。但是现在,雨果脑海里的思绪却再次翻涌起来,他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剧本呢?一个以恩斯特为原型的剧本?不见得是写实,但却是以恩斯特为灵感发展出来的剧本?

他可以写一名编剧——或者是一名作者的故事,这名作者曾经经历过无比的辉煌,他攀登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后来跌入了谷底……

不,这样太俗套了,而且太过灰暗了。雨果看着恩斯特的背影,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相反,也许他可以创作一个喜剧剧本,不仅仅因为恩斯特,也因为他自己,他可以写一个轻松惬意的故事,来解读眼前的这位老人。

那么,这名作者应该还是处于事业的巅峰,他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浪漫爱情,但事实上,他本人却是一个十分讨人厌的家伙。他口出恶言,总是习惯用狠毒的话语去攻击别人,甚至不惜扯开对方的伤疤,但却不是因为他本性如此,而是因为……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和他人相处,他习惯于说真话、说实话、说白话,他不懂得幽默,不懂得客套,不懂得社交,所以话语之间往往就容易伤害到对方,以至于他开始排斥社交,拒绝融入社会。

但,这一切的开始是什么呢?

这名作家是一个很难伺候的人,他有着……强迫症,以及严重的洁癖,这是他所没有办法控制的。

他必须让所有物品都整整齐齐地按照一定序列排列,他必须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双手消毒——第一遍一种肥皂第二遍另外一种肥皂且都只使用一次,他关门时必须连续反锁五次开锁五次,他走路时必须避开任何线条格纹——所以砖块小路是致命伤,他吃饭时必须使用自己携带的餐具,他每次点餐都遵循着严格的菜单要求,他拒绝和陌生人有任何的肢体碰触——包括握手,他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他有严重的过敏症状所以对于任何毛发都格外敏感……

正是由于他无法控制的强迫症,所以他不仅难以伺候,更加难以相处,他似乎有一种能力——轻易惹怒周遭任何一个人的能力,但同时也因为这些强迫症而闹出了不少让人无可奈何的笑话——身不由己的情况。

在旁人看来,他就是一个超级难伺候的怪人,而且惹人厌烦,几乎可以轻易地让任何一个人在见到他的三分钟之内对他深恶痛绝。但事实上,这也是他无法控制的,偶尔他对自己也痛恨不已,但却依旧没有办法改变这些习惯。

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无法理解、也不愿理解他,所以他逐渐开始和人群疏离,变得越来越孤僻,孤僻之后,又越发不知道应该如何和人打交道……如此一来,形成了没有办法解扣的恶性循环,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孤单,也越来越麻烦,即使他总是在说服自己,“让我自己一个人,我独自生活更加方便,也更加幸福。”他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没有人能够窥见。

虽然在遥远的未来,以这种讨人厌的个性当主角的作品着实不少,电视剧“生活大爆炸”都是其中典范,收获了大批影迷;但其实此类型的作品依旧不能算多,更不要说在1997年的现在了。

一方面是用一个讨人厌的家伙做主角,让观众很难有代入感;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社会情况下,人们对强迫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认识依旧不够全面、深入。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立场去排斥、拒绝、讨厌甚至是责备这样的人。所以,这对剧本的深厚底蕴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想要把这样一个讨厌的个性讲述的让人接受,甚至是讨喜,这绝对是几乎不可能的挑战。不仅要求编剧能够把主角的个性讲清楚,却又不能太过刻意、太过煽情;同时还要求编剧把故事情节融会贯通,将主角内心的脆弱巧妙地与故事结合起来,真正让故事的主题得到升华,而不仅仅是“粗俗喜剧”。

这对于雨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他目前为止的编剧作品仅仅只有一部“日出之前”——他从来不把“肖申克的救赎”的提名当真,雨果对于剧本故事的框架构建、细节润色、节奏控制等方面都有太多不足,所以对于雨果来说,掌握这样一个剧本,其实是十分困难的。

本来以讨人厌的男人作为主角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了,而且雨果还想要写几乎是编剧黑洞的喜剧——逗人发笑永远比引人热泪困难,更重要的是雨果还希望以恩斯特为原型,讲述一个真实而不夸张的故事,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故事真正地讲述一点什么,一点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这几乎就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麻烦。

那么,这个剧本雨果到底想要讲述什么呢?讨人厌男主角的寂寞内心呢?这听起来着实像是哥伦比亚狗血肥皂剧的故事设定。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偏执,一直在试图追求着完美,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却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来自生活也来自命运,每一个人都没有批判别人的资格,因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追求着完美,却导致了那无法弥补的缺陷。所以,每一个人也都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可以倾诉的孤独,即使是最诡异的讨厌鬼,他也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人包容他的怪癖和他的偏执,在他的身边陪伴着他观看夕阳的壮丽。

也许,我们不是不愿意改变,只是还没有遇到一个足以包容自己、足以让自己改变的那个人。所以,我们依旧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完美,不是自己的完美,而是让自己变得完美的另一半。

“你让我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男人。”

楼梯尽头的恩斯特再次迈开了步伐,独自一个人,孤寂的背影一点一点消失在那一片黑暗的视线尽头,雨果依旧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抬起头看着二楼那个熟悉的位置,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盏灯缓缓亮起来,那朦胧的光晕驱散了黑暗,宛若在漆黑夜幕之中的一只萤火虫,试图用微弱的光芒去点亮世界,但力量却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