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1459章 1459 话题效应

巨星 第1459章 1459 话题效应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38 来源:笔趣阁

就好像去年“阿甘正传”、“低俗”和“肖申克的救赎”一般,今年的竞争也让人们难以取舍,特别是雨果和尼古拉斯-凯奇之间的对决,从“死囚漫步”上映之际就成为了话题,连绵到了各大颁奖典礼之上,随后又因为金球奖而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柏林电影节更是将话题的争论价值推向了巅峰!

而学院给予雨果演技双提名这一举动更是让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起来,原本就无法确定的答案现在更是变得难以捉摸、无法预测。

不要说普通观众了,就连身在圈内的娱乐记者们也是争论不休,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可以想象,学院评委们在投票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也让明晚的颁奖典礼更加具有看点了。

尼古拉斯看着眼前争论得越来越激烈的记者,哑然失笑,转头看向了詹姆斯,“他们就算争得再厉害,那又怎么样?投票的又不是我们。”

詹姆斯也笑了起来,“说明这一次的话题效应足够强劲。”

一般来说,娱乐记者们代入感是不会那么强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行业是如此运转的,奥斯卡小金人也不是依靠媒体记者的嘴皮子就能够左右的,拥有超过五千名成员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很难一言命中的,这也是奥斯卡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好像提名阶段意外掉队的“狼与情感”,着实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所以记者们一般都会用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不是当做一个荣誉来看待,这只是一个盛宴、一个派对、一个新闻话题。

不过,这一次却有些不一样。

雨果在第六十六届奥斯卡上,凭借着“辛德勒的名单”一举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成为了影史上仅次于蒂莫西-赫顿第二年轻的得奖者;次年,雨果又依靠“低俗”里令人赞叹的细腻幽默表演赢得了舆论界的一片掌声,甚至许多人都认为他可以一举称帝,但结果却成为了汤姆-汉克斯创造历史的陪衬;今年,雨果迎来了演技大爆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属于雨果的年份。

但金球奖却对此说了“不”,这刹那间让整个颁奖典礼的走势变得有趣起来,以雨果为核心所产生的话题效应,迅速席卷了整个北美大陆:到底是选择“七宗罪”的无名氏还是选择“死囚漫步”的马修呢?雨果和布拉德-皮特的正面对决最终会走向何处?雨果和尼古拉斯-凯奇的竞争又是否会出现意外的结果?雨果能否在最佳原创剧本里一举夺魁?

最重要的是,赢得了三项提名——其中演技双提名的雨果,能否继“辛德勒的名单”之后再次夺得小金人,将过去数年的强大声势推向巅峰;还是会过犹不及,最后反而是空手而归?

如果错过了如此精彩绝伦的一年,雨果还能否再次复制这样的奇迹呢?如果今年没有拿奖,是不是意味着雨果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是否会盛极必衰,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重复当初“死亡诗社”之后的道路呢?

无数个悬念、无数个问号,将人们的期待感完全牵动了起来。

此时虽然颁奖季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但此前各大颁奖典礼的结果还是成为了人们的参考依据,雨果拿下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和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头衔,而尼古拉斯-凯奇则在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和金球奖称雄,可以说,两个人是齐头并进、不分高低,难分胜负。

严格来说,尼古拉斯-凯奇还略微占据了上风,因为雨果在柏林电影节摘下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虽然说雨果从柏林载誉而归之后,金球奖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起来,但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柏林和奥斯卡的口味是截然不同的,相反,金球奖的品味才是最接近奥斯卡的。

截止到1996年为止,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所有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的得奖者,最终在奥斯卡上顺利问鼎的演员只有三位,分别是1963年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Poitier),1965年的李-马文(Lee。Marvin)和1994年的汤姆-汉克斯。

由此可见,奥斯卡对于柏林电影节的审美观念并不赞同,许多人甚至戏言,二月份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得主就可以直接宣告与奥斯卡无缘了,虽然这只是戏言而已,但却可以由此看出这两个协会的取向截然不同了。

金球奖却是另外一个面貌,他们的得奖名单与奥斯卡重合率十分高,过去五年时间里,金球奖和奥斯卡影帝得主有四次保持了一致,影后更是百发百中保持了连续五次同步。

这也是金球奖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所有人都认为雨果今年是占据上风的,绝对堪称是得奖良机,但结果却是尼古拉斯异军突起,称雄金球奖,再加上今年金球奖其他五个部门也都是方寸大乱,这才制造了千夫所指的乱局。

后来,伴随着雨果勇夺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虽然审美契合度不高,但还是让悬念重新回来,雨果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吗?

可以说,如此巨大的一个悬念,让即使身为参与者的媒体记者们也燃起了好奇心,他们是过去几年时间里雨果事业辉煌的见证者、参与者、奠基者,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热情更加激动更加亢奋,这让他们也加入了炙热的讨论之中。

不过,也正如刚才最后一个声音所说,提名者就拥有机会,不仅仅是雨果和凯奇两个人。

目前来看,“邮差”的马西莫-特罗西和“尼克松传”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是暂时落后的,但是理查德-德莱福斯却也展现出了不逊于雨果、凯奇的硬实力,只是由于话题性稍弱,所以才被淹没了而已。

今年四十九岁的理查德也是好莱坞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成名作是乔治-卢卡斯执导的“美国风情画”,而后他还担任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Close。Encounters。Of。The。Third。Kind)”的男主角,并且在第五十届奥斯卡上爆冷战胜了伍迪-艾伦和约翰-特拉沃尔塔勇夺影帝小金人,成为了奥斯卡影史最年轻的影帝——他在得奖时仅仅只有三十岁零一百五十六天。这一纪录一直保留到了今年奥斯卡即将拉开帷幕的今天。

众所周知,奥斯卡在最佳男主角部门,总是更加看重男演员的资历,男演员获奖的黄金年龄大部分都是在四十岁之后,在目前为止六十八届奥斯卡之上,三十五岁以下就获奖的男演员仅仅只有六位。

克拉克-盖博三十四岁时依靠“一夜风。流”首次问鼎,詹姆斯-斯图尔特三十三岁时依靠“费城故事(The。Philadelphia)”获奖,马龙-白兰度即将满三十一岁之际凭借“码头风云”封帝,马克西米-利安-谢尔(Maximilian。Schell)在三十一岁时以“纽伦堡的审判”夺得小金人,丹尼尔-戴-刘易斯以“我的左脚”封帝时仅仅三十二岁。再就是打破最年轻得奖记录的理查德了。

而且,进入六十年代中期之后,评委们对英俊潇洒的帅哥开始嗤之以鼻,像克拉克-盖博、马龙-白兰度、詹姆斯-斯图尔特这样三十多岁就能够拿奖的帅哥已经几乎绝迹,除非他们已经老去——比如说保罗-纽曼。

今年,理查德在“生命因你动听”里奉献了精彩的演出,迎来了表演事业的再一次高峰,虽然势头比不上雨果和凯奇,但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绝对实力。可以说,如果理查德今年打破桎梏,爆冷获奖,这也将是一项新记录,他加入马龙-白兰度、汤姆-汉克斯等人的行列,成为影史第七位两次夺得影帝的演员。

当然,如果是雨果或者尼古拉斯获奖,这就更将创造历史记录了,他们都可以加入三十五岁以下就获得影帝的行列,而雨果更将是打破影史记录地成为首位“二”字开头的获奖者。

特别是考虑到雨果仅仅才二十八岁的年龄,而且他还是一个帅哥,这也让整个格局披上了一层迷雾。要知道,第一次获得影帝提名的男演员小于三十岁的仅仅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八十年代之后更是加上了一个前提:他不能是帅哥。

可是就是在这一切不利条件之下,奥斯卡最看重的资历,雨果却又完全具备了,历史作品的成绩、历年演技的贡献等等,都绝对达到了要求,而且去年三部作品的强大声势更是不容忽视,这也让所有可能都开放,充满了无数未知。

雨果的挑战记录之旅完全可以说是“冲击不可能”的一个过程。再加上金球奖、柏林电影节这些因素,如此话题效应不要说记者们了,就连各大制片公司的管理层、顶尖导演和制片人、幕后工作人员,都对今年的奥斯卡充满了期待,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个结果。也许,就是见证奇迹的一刻了。

“不管是谁获奖,这都是创造历史的一个夜晚,不是吗?”尼古拉斯-麦克纳微笑地看着詹姆斯-拉特,笑呵呵地说到,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人群,朝“洛杉矶时报”的工作间走去。

但是其他记者们依旧团团围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今年奥斯卡的得奖名单到底会走向何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