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巨星 > 第1085章 1085 艺术电影

巨星 第1085章 1085 艺术电影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3:38 来源:笔趣阁

对于公映的商业电影来说,次周票房跌幅至关重要;而对于点映的艺术电影来说,扩映策略、扩映节奏、扩映成绩则维系生死。

“日出之前”首周在七间院线点映,取得了单馆四万三千美元的出色成绩之后,哥伦比亚影业并没有盲目地展开扩映,依旧固守洛杉矶和纽约两地,并没有在其他城市进行放映,仅仅只是在这两座城市的五十三间院线进行了第一轮的扩映。

由此可见哥伦比亚影业的策略十分清晰,他们并不想把扩映脚步放得太快,首先在美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把口碑完完全全传播开来,然后再来谋求下一轮的扩映。

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得益于“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追捧,“日出之前”在这两座城市显然拥有先天优势,而洛杉矶附近的旧金山这一次也力挺“日出之前”,纽约又发生了“纽约邮报”的炒作,可以想象,这两座城市的“文青们”十分乐意走进电影院,为最近最为火热的讨论话题之一寻找一些灵感。

在艺术院线没有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大部分艺术电影为了抢颁奖典礼截止时间,都在圣诞节之前上映了,“日出之前”依靠着强大的话题性和炙热的口碑,轻而易举成为了艺术院线最受欢迎的作品。

二月第二周,“日出之前”再次拿下单馆两万四千美元的亮眼成绩,周末三天抢下一百二十七万美元的票房,一举跻身冷清冬季档的本周北美票房前十名,将将挂在了第十名!两周累积票房更是直接攀升到了两百零八万美元的位置。

仅仅两周,“日出之前”距离账面成本的两百五十万就已经近在咫尺了,当然,没有人会忘记哥伦比亚影业支付给梦工厂的一百万美元版权费,所以,可以说,至少账面成本是已经回收了。实现盈利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如此结果着实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的,虽然不少媒体都猜测“日出之前”能够回收成本,依靠着雨果的号召力实现盈利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两周时间?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特别是“日出之前”的圣丹斯出身,就更加显得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日出之前”打破“疯狂店员”的票房记录,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纽约邮报”声势浩大,科林一心一意想要看到雨果遭遇滑铁卢,但这一次也仅仅持续了两周,希望就正式宣告破灭。但幸运的是,这一次科林加了保险,话没有说得太满,不至于像“生死时速”那次那般难堪。可是,这个结果还是让科林大失所望,“纽约邮报”又再一次落了下风。

当然,好消息就是,得益于“日出之前”的强大话题性,“纽约邮报”的销量开始回暖了。这也让科林越发坚定了自己的策略,即使没有办法战胜雨果也无所谓,他就是要利用雨果来完成“纽约邮报”的突破,顺便恶心恶心雨果,这就知足了。

于是,目睹了“日出之前”在两周时间内获得的成绩,科林又心生一计,这一次他把目标放在了更加长远的地方,“‘日出之前’的票房走势已经可以一些不妙的迹象,‘低俗’的强势崛起已经将雨果的号召力消耗了大半,显然,‘日出之前’不可能复制‘低俗’的奇迹。也许,这一次雨果就要为他的选择付出代价了。”

其实科林的话题选择角度十分有趣,他悄悄地将“日出之前”放在了“低俗”的同一水平线上,以此来讽刺“日出之前”目前成绩根本不足为奇,相反还需要担忧。

虽然说科林的说法在圈内人眼中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圈内人都知道,如果所有人都盯着最终票房,而不是考虑收益的话,那么几乎所有演员都不要混了。简单举例,一部电影投资一万美元,结果拿到了一百万美元票房,那么这是成功还是失败?

按照科林的方式来说,自然是失败的,一部仅仅只有一百万票房的电影,放在影史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所有圈内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撇开分红比率等附加因素不说,这就相当于将成本翻了一百倍,如此收益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偷笑了。

但这就是新闻媒体报道的艺术,有不少媒体报道了“燃情岁月”票房破亿的新闻,让所有观众都觉得这部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事实上“燃情岁月”北美票房仅仅六千多万而已,破亿的是全球票房,同时还不能忽略电影三千万美元的投资。这样说来,“燃情岁月”的票房只能说是表现还算可以而已,这部电影更多是因为其艺术价值而在1994年取得了一个席位。

舆论的风向、观众的想法就是如此被新闻媒体所引导的。

“纽约邮报”这一次的关注焦点也是如此,观众不会像圈内人士一样去分析“日出之前”的“低迷”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只会看到结果:“日出之前”的票房确实说不上成功,不要说和“低俗”比了,也不要说和雨果过去三年的作品比了,就连和“死亡诗社”比,都逊色不少。

于是,科林这一次的如意算盘得逞了,“纽约邮报”这一期的销量居然直接暴涨了三十个百分点,只自从去年票房赌局之后,八个月以来销量最为出色的一期。

第一时间就察觉了对手动静的里克知道,“纽约邮报”是甩不掉了,科林-迈勒就像是附骨之疽一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雨果的。

不过这些事对于里克来说,他倒不同担忧,应付媒体本来就是他的工作,更何况,身为雨果经纪人的一个好处就在于:他总是能够挺直腰板、底气十足地说话,“日出之前”的票房成绩就是最好的事实!

“日出之前”上映两周之后,累积票房迈过两百万门槛,引起了无数讨论,“纽约邮报”所引导的担忧也在逐渐发酵,成为了纽约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宣传电影,大卫-格芬带领着“日出之前”剧组出征德国柏林,参加了第四十五届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并且成功入选竞赛单元,加入了最终金熊奖的角逐。

远在欧洲征战的“日出之前”再次传来捷报,艺术电影大行其道的欧洲土地对于“日出之前”爱不释手,赞誉之声远远超过了北美媒体,欧洲各大媒体的综合评分居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九十一分,悍然迈过了九十分门槛,可见欧洲专业人士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

在群星云集的柏林,“日出之前”依旧抢走了无数目光,理查德-林克莱特、查理兹-塞隆和雨果-兰开斯特还是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片赞誉。在政治、军事、信仰、社会问题等冷峻风格洋溢的柏林土壤之中,“日出之前”这样一部内敛、闷骚、深刻的爱情电影显然是赢得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喜爱。

一时间,关于“日出之前”在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等奖项上的前景,喧嚣不已;而对于这部作品进一步取得突破,争夺金熊奖的讨论也间或可以看见。由此可见柏林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了。

最终,持续了十二天的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电影“毒胭脂(Appat,L’)”力挫群雄,拿下了金熊奖,成为最大赢家。德国、美国和日本合作的作品“烟(Smoke)”则拿下了评审团特别奖,而在银熊奖的三个奖项争夺之中,分别隶属于三个不同的得奖者。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最终颁发给了老而弥坚的保罗-纽曼,这位在美国电影、世界电影历史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优雅绅士,依靠“谁也不是傻子”的精彩演出,拿到了他的第一座柏林影帝奖杯,同时也为即将拉开帷幕的奥斯卡争夺增加了砝码。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则归属于香。港演员萧。芳芳,她依靠电影“女人,四十(Summer。Snow)”里精彩绝伦的表演问鼎该奖,同时也开启了该作导演才女许。鞍。华在国际电影节上披荆斩棘的漫长旅程。

而最佳导演银熊奖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最后理查德-林克莱特依靠着“日出之前”这部实验性质格外强烈的独立佳作脱颖而出,拿到了属于他的第一个重要奖项,可谓是一举惊艳了欧洲电影市场。

虽然雨果和查理兹错过了影帝、影后的争夺,而由于柏林没有单独设置编剧奖项,“日出之前”收到无数赞誉的原创剧本也没有能够表现力挫群雄的戏码;但是“日出之前”拿下了最佳导演银熊奖还是收获了诸多目光,也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出色,从圣丹斯开始到北美媒体,现在又蔓延到了艺术电影百花齐放的欧洲,得到了欧洲媒体和柏林电影节的认可,刹那之间,“日出之前”的关注度又更上一个台阶。

本来,柏林电影节对北美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不仅因为柏林电影节举办的时间距离奥斯卡太近,而且还是在寒冬二月;同时也因为柏林电影节的审美标准一向太过冷峻、偏僻,与北美没有太多契合之处。所以在柏林电影节上赞誉而归的作品往往会被北美市场无视。

但这一次却有些不同,“日出之前”出身于圣丹斯,由雨果挂帅,从一开始就云集了诸多关注,现在柏林电影节的嘉奖就完全是锦上添花,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在艺术层面的赞誉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于是北美电影市场就“勉为其难”地给予了相对应的回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