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一百四章 声名传四方(下)

人道天堂 第一百四章 声名传四方(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一夜没睡,通宵码字,两章出来陪罪,然后睡觉去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方信突然之间莫名其妙的想到这句,他笑了笑,就准备离开。

“阿弥陀佛,施主,有礼了!”这时,和尚似是已经念完,微微颔首,口宣一声佛号。

“有礼。”方信淡然说着。

“施主请入内奉茶。”和尚说着。

“也好!”方信迟疑了一下,也就回答的说着。

到了里面,却是一个小和尚上前奉茶,方信注目看去,只见这小和尚,身材不高,然呼吸绵绵悠长,动静之间,就自有着气度,却不知道修炼何种法门了,方信也不以为意,接过,喝了一口,清香入脾,心下暗赞,不由赞着:“好茶!”

“三平山不高,不过,也有几颗茶树,老衲就也照顾一些,到时采些喝来,以招待贵宾。”和尚说着。

“贵宾?我哪是什么贵宾?而且,佛门之前,众生都一,论得贵低就不好吧!”方信也是随口说说而已。

“施主说的是。”这和尚平淡的说着,也不解释。

这一句话一出口,方信不由看了他一眼。

方信再端茶品了一口,见屋中,一壁悬了一副,就起身而看,内容录的就是一部《金刚经》,这时,已是处处可见,只是这一笔字,甚有古拙之意,又带着飘逸之风,却是名家之作,心中暗赞,就上前细细观看。

话说,到了这等功夫,这细看,就几等于临摹,只觉获益良多。

直到细细看完,也是半个小时了,一转身才又见得和尚,和尚却又在闭目静思,没有丝毫焦急不满之意,当下失笑的说着:“还问和尚法号?”

“和尚释智!”这和尚回答的说着。

而那个小和尚,又在外面廊下,生着红泥小炉,重煮清茶,淡淡的茶香漂在房间之中。

这时,下午阳光灿烂,又是九月,风光淡爽,方信笑了笑,说着:“和尚你还真有些根基呢!”

说着,就出去了,外面应该有人等着了,走在了小径上,一路欣赏周围景色,就在这时,一声悠然钟鸣,袅袅奏响,空山钟鸣,远播四野。

“师父,您为何如此礼遇此人?”透过窗口,看方信真的去远,小和尚,再也按捺不住,开口问着。

“你不明白?刚才,那人问着,何以贵贱,你又有什么想法?”和尚看了看这个深得自己期望的徒弟一眼,微微笑着,将眸子投向远处,那里,白光冲天而起,又有紫气其中。

“本性是空,何来贵贱。”小和尚合十说着。

“自性是空,但是喝茶的,并不是自性,自然有高低贵贱,佛法都有兴衰之运啊,不然,佛祖,又何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而末法一万年?”和尚淡淡的声音充满着房间:“一教一宗,兴衰还在,是故才有贵贱。”

闻言,小和尚苦思,问着:“佛法说尽性,度众生,大德多有,为何还有兴衰?”

“成住坏空。都复如此,这法既然落在世上,就自然受世上所束。”和尚的话语虽淡,但听在小和尚耳中,却顿时使他亮起神采。

“就算是无上法,凡是所出,必有所灭,所以神通不及业力。”

“那如何世间传法,又如何延其寿,而广为众生听?”小和尚猛然问着:“我也见得白光笼罩,紫气凝聚,然非本性,又有何重?”

“着依大力,普施功德,自有气数。”说完,这和尚闭目,再不多说。

方信淡然处之,而仁礼本意论,却已经传播出去。

……鲁府……

门开处,严敏进了房间,稍加请安,却见鲁侯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沉吟,见他进来行礼,就自说着:“有了消息了没有?”

严敏见他神态平合,就说着:“已经到了。”

“说吧!”

“是,明文十八年八月十六日,固明县破,固明县令郑永泽被俘,后被绞杀,固明县县丞乔杰颖临阵脱逃,已被布政使逮捕,削了官位。”

“恩,此人死定了,崔寒的性格我清楚,到了那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杀这些人以敬军法。”鲁侯平静的说着,顿了一顿,又说着:“你说下去。”

“是,固明县县尉齐志青当场战死,其它县中官吏,也是如此,和李大人有关的那四人,却已经逃离,正在向从江府而来。”

“这四人,你查了出来了吗?”

“查了,都是附近的子弟,却是奇怪,集在一起,以戴姓称之。”严敏恭谨的回答的说着:“缘由却是不清。”

鲁侯放下文书,说着:“罢了,那就这样吧,还有,这书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回鲁侯,书已经传了出去,受到了诸多士子的观注,只是这书,直提仁礼,不提忠恕,这就是缺陷。”严敏想了想,就说着。

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曰:“其恕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忠恕,就被历代朝廷称赞,称之圣人的根本之理,其实,重点还是忠,这忠,就是服从朝廷和皇帝的利益和法律,其实就是服从法家之理,服从君主意志。

不过,从话中来说,其实孔子并没有直接说忠恕——“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但是并没有说忠恕)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其实只是曾子的意见

恕就是仁的一部分,并且,这实际上,也不能直接引用,关键是,孔子当时的背景,几和流民一样,没有任何权力,因此他终身行之,就是这个恕,而不是大仁——非不愿行大仁,实是不能行大仁!

讲经讲义,在古代经典中,差之毫厘,就可以谬以千里,而历代治世,却故意如此,因此经常就有儒家大家来号称:“只要离了忠恕,也就离了仁字!”

这自然就迎了统治者的心意,到了后来,甚至不提仁礼,只说忠恕了——当然,对统治者来说,忠本身就是法,就是礼,至于仁嘛,这个恕字就很对胃口,宽恕这个意思,本质上说,就很有建立在高低的等级基础上。

我愿意宽恕你,是恩典,不愿意,也是国法,自可随心所欲,无论雷霆,还是雨露,都是天恩,杀你全家也是恩旨——但是你如不忠,这万万不可。

而现在《仁礼本意论》紧扣“仁礼”,虽是正道,但是士林界,自然是一时沉默——有些不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在皇帝没有发话前,那些聪明的,谁敢大声议论?

这个,鲁侯自然清楚,他笑了笑,说着:“是缺陷,不过,就看他的运道了,不过,听说现在此子运势正盛?”

严敏听了,应了一声:“是!”

心中却也是暗暗奇怪,按照道理来说,这书已经早就送到了帝都,朝廷为什么迟迟,没有一个说法出来?传书立传,著书立说,朝廷一向非常重视。

“那就看他走到哪步罢,虽说有缺陷,但是毕竟是正理,问罪还是没有的。”鲁侯淡然说着,他笑的说着:“无非流传多广罢了——好了,这事就这样结束,走,我们出去走走!”

严敏怔了一下,这种上位者心思变化无从揣测,但是作下属就必须辛苦了,当下,稳着步子,跟了上去,走在了鲁侯侧畔,又后退了一步。

鲁侯有点漫不经心,缓缓移着步子,就在庭院中走过,最后,在石阶上站定了,然后就笑问着:“严先生,你来我府,到底有多少年头了?”

“啊,已经有十一年了。”

“十一年了,也不算短了。”鲁侯似是有些感慨,凝视着下面说着,许久,他叹了一声:“你跟随我以来,也办了不少事,吃了不少苦。”

他带着难以形容的笑容,徐徐说着:“有着功劳,也有着苦劳,你说,本侯应该如何赏赐于你呢?”

严敏的心一下子沉落下来,他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口气,似是夸奖,又带着不祥的气息,连忙回答的说着:“侯爷对我恩重如山,我作些事情,也是应该的,哪敢侯爷夸奖和赏赐?”

“恩,你有这心,也是不错。”鲁侯眼神幽暗,等了一会,说着:“那你下去吧,好好办事。”

“是!”严敏冷汗渗出,应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