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推恩令(上)

人道天堂 第二百五十三章 推恩令(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七月十七日,秦浩中上“宜宏仁孝广普其恩奏折”

这奏折转眼之间,就传遍朝野。

方信批阅“朕知道了”,将其奏折还于内阁

七月二十日,秦浩中再上,方信再退

秦浩中第三次没有立刻上,沉思了数日,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发动朝野,联名内阁,卷天下千余官,一起上折

几乎同时,五大新闻报纸,开始连绵刊登,版面激烈,一时间,似乎天下百万读书人,全都鼎力支持一样,与朝中官员呼应

一时间,洛阳纸贵,话说,既得利益者都是受到仇恨,贵族也是一样,特别是原本高高在上的士大夫阶级,对此耿耿于怀

七月底,全国有三百多秀才、举人,发文在报纸上刊登,支持首相变法

八月十一日,举人施云利著“论贵爵无道”,矛头直接指向贵族,把贵族视为千古罪人,要求皇帝尽废贵族特权

八月二十一日,新闻连连刊登贵族不法之事,几使舆论一面倒,大批商人、地主、甚至还弄了一些平民发出声音

贵族在短暂沉默后,立刻雇佣枪手进行反击,报纸也一一刊登,使两大阵营的关系迅速恶化和表面化

八月二十九日,举人施云利被暴徒袭击,幸有人救之,他怒而上报官府,并且在新闻中暗示这是贵族派人进行生命威胁,大批举人和秀才兔死狐悲,怒而联合起来,笔诛口伐,舆论和形式,顿时进入极热化,几如炸药桶

九月一日,万名举人秀才联名上书

九月四日,方信下达上喻,说要作出裁决,非得允许,不得再论

九月五日,方信召见内阁

九月六日,方信私下召见首相秦浩中

“秦相,您请进!”太监恭谨的说着。

秦浩中素不与太监搭讪,他只是略点头,跟着这太监进了内殿。

却见殿外太监、宫女、侍卫站着屏息待命,禁卫森严,才进了去,秦浩中一眼便瞧见方信专心致志的在案上批阅奏章。

秦浩中就要跪下行礼,方信就放下一本奏章,摆手说着:“起来吧,不必行礼,先生请坐,容朕批完这些再和卿说话。”

秦浩中就谢了恩,坐下了,这次心情又是不同。

现在情况,已经如火如荼,整个士大夫阶级都卷了进去了。

这时,再推行“推恩令”,就水到渠成了,因为贵族面临着整个士大夫阶级的压力了

贵族如是因此造反,只有身死族灭的下场,毕竟军队还在皇帝掌握中,虽然二百年来,贵族和士大夫,都有着盘根错节的渗透,到底在这个时候不成气候

思之,甚是心惊,这就是帝王心术了

不知不觉,方信就批完了今天的奏章,舒了一口气说着:“方才户部上奏统一货币之事,卿怎么看?”

秦浩中想不到皇帝问这个,但是这也是国之大事,他略是思考了一下,说着:“皇上,回皇上,由于采取了铸造机,因此铜币和银圆都已标准化,只是各省皆自行开模铸造,各行其是。宜是统一收归朝廷户部才是。”

方信默默的点头,又问着:“现今煤炭、钢铁、铜银矿产多少?”

“回皇上,各地都已经开得煤矿,以供应天下之用,只是南北不平衡,南方却是少煤,各作坊工厂,蒸汽机所用甚多,都不得不运输,有水路可通的地区,尚可,无水路可通,却也难也!”

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能源运输,已经极大束缚了各省发展

“钢铁产量,仅户部统计,年产生铁15万吨,钢3万吨。”秦浩中回禀的说着:“至于铜,户部已建立十七家矿厂,年出铜币六十亿枚,已经能满足百姓需要。”

“那民间化钱为铜之事,还有多少?”

古代一向是,铜钱的质量差了,百姓抵制,铜钱质量好了,又被百姓改铸铜器来谋利,这本是历代朝廷的难题。

“回皇上,现历年铜产甚多,铜在市场上流通,价格已经降低,化钱铸造铜器之事,现在天下已经少了,这是我大范能完历代不能之事!”

“金银呢?”方信问着

“皇上,历年来,金银产量虽比前朝大有增长,民间却已经出现银荒金荒,银圆铸造每年只有二百万,远远不足所用。”

“恩,朕知道了!”方信沉吟的说着,随着一系列技术的改进,铜和铁还可满足需要,但是金银如果作为硬货币的话,越来越出现贫乏的现象

如果在前朝的环境还可,毕竟民间铜钱已经能满足需要,但是随着资本的发展,大量金钱来往,用铜钱绝对不足,金银需求日益增长

其实纸币已经在民间出现,这就是各个钱庄的银票,就是为了应对这事,方信仔细想了想,知道这事不能现在推行,就说着:“这事重大,却不是一时一日的事,再议罢——你的折子,内阁已经讨论过了,先生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回皇上,折子是老臣上的,又经过内阁讨论,臣要说的话,都已经完备,还请皇上明见之!”秦浩中回答的说着。

“那就好……这件事重大,朕独力都撑不住,必须先生和内阁合力才行,朕寄厚望于你!”方信说完这个,许久不作声,目光幽幽。

片刻之后,才又说着:“先生你可知道,七月十七日到现在,朕才批了?”

“皇上,这事重大,本应该多议议!”秦浩中说着。

“你这是体惜朕,但是你为首相,总理阴阳,朕却不能不告诉你,这些日子来,朕对各地军将进行了一次调查,什么人应该进,什么人应该退,都心里有数了,明日就会一批批下旨而下,别的不说,侍卫十二卫朕就要调整一下,朕刚才就下旨,任高世明为三品侍卫大臣统领——你说,九门提督和三大营主事人选,还需要动吗?”

这段话一出,秦浩中立刻冷汗渗出,皇帝既然防备到了这种地步,一步步调整帝都军事,他不由字字斟酌的说着:“九门提督蔡彤翠,一向忠于皇上,与诸侯家并无多少来往,还是可以信任。”

“至于三大营田凌、方雁、房锦雨,依老臣看,观望有之,但是要是密谋造反,万万不敢,毕竟皇上并无失德之处,帝三大营又是朝廷主力,都是历代军户,不会跟着。”

“嗯……先生把事说得明白。那朕就放心了!”方信虽然有着打算,但是却也不会完全说出,见他如此说,就一笑,取出了那个折子,取出朱笔,上批:“准奏!”

就这二个字,顿时定了乾坤,方信说着:“把折子拿下,内阁立刻拟旨上来,朕阅后无误,就颁圣旨,以示天下!”

“吾皇万岁!”秦浩中匍伏跪下:“老臣遵旨!”

秦浩中拿着折子快速而下,方信起步,凝神思考着,这次为什么拖到现在,当然是军事上未雨绸缪,但是实际上,也是逼着士大夫表态

如果在士大夫没有和贵族划清界限时,就出此诏,实是愚不可及,那是方信一人承担,现在这种情况,反而是士大夫跳出来,皇帝反而转暗了。

贵族阶级在经济上很强大,但是一直被限制着不能直接控制军队和行政

因此只要皇帝和士大夫真正联手,彼此并无退路,那贵族还是不能反抗大势的,若有,也是螳臂当车了

但是方信的意思,却不是单纯的削弱贵族阶级

事实上,他考虑的是能量迁移

六百家的产业,变成六千家产业,别的不说,就单是收税,朝廷就能获利多少?稍过几年,起码也有上亿银圆吧,这还罢了,这产业分割,制造了六千家中型产业公司,就终于和普通小作坊小工厂连接了,能量就发生迁移了,这迁移才是真正的社会晋升之道,不知可多容纳多少普通工人来工作?

以及无形中,使多少产业、技术、人员、资金,开始流向社会中下层

不单是贵族子弟,社会上,凡是有产业的人,都要享受这待遇才行,这多了,爵位也就不值钱了,何必拼命想办法削之呢?

不过这时机,还要把握好,必须等六百家变成六千家,分割成功,再也无法扭转时,再出平民按产授爵令才可。

议事殿中,空旷寂静,只有方信一人度步思考

望向玻璃,又下得秋雨,打在了玻璃上,水珠流下,真是高处不胜寒……方信略有一丝失神,怔了一会,才哑然失笑。

圣旨草拟在内阁(方信自己当然也可亲笔手喻),这圣旨怎么样写,其实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皇帝批准了,因此稍过片刻,就听见了脚步声

“皇上,臣等奉上。”不但是秦浩中,内阁诸大臣,都来了。

一卷圣旨贡上,方信拿来,仔细读过,点了点头,就在最后写上二个字:钦此!

这表示皇帝同意了,又令的说:“取玉玺来!”

这事重大,必须用传国玉玺,有专门的掌印太监上前,请出玉玺,方信取来,上了印,端端正正的盖了上去

继元二年九月六日,方信下达推恩令,颁布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