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茫(下)

人道天堂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茫(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这十三年来,方信若是有什么作为,未必

没有积蓄精兵骨干,没有积蓄治政骨干

若说什么也没有作,那也未必

读书、写字、锻炼,都是少不了,并且陆续传出点名气来

府里也养着上百人,有几个算得上心腹,还开了一家小商行,利用郡王的帽子和人家专业的人才外出赚钱

不过,也仅仅如此罢

过上数日,却是舅舅谢云川过来

若是论贵,谢云川只是父亲出了二任知府,自然远不能与郡王家比,但是论富,这谢家有二百顷(2万亩),又有着六家商行,家财估计在三百万银圆左右

当年父亲建此王府,由朝廷赐予,父亲是皇帝的亲儿子,皇帝一次赏了二十万银圆,但是还经过了舅舅家投资十万银圆,才建成

舅舅谢云川年三十五左右,见了面,稍行礼,方信也就与他一起散步

王府花园,走廊用木制,内隔有矮墙,使之一览无余,眼下梅花开尽,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取的是那种冬去春来的生机

而桃花,却是吸吮着满慢的春意,才会以俏争春,争齐斗艳,远远望去,好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方信先是和舅舅闲聊,不住含笑点头,这谢云川就笑的说:“我到过许多地方,这样多年来,见过的园林不计其数,但是你家还是别具一格……”

“家学罢了,话说当年太祖也是醉心园林之艺,我父亲也是极沉迷这个……”方信说着,他没有穿着王袍,就一袭青袍,腰里系着淡黄腰带,面如润玉眸如幽星,年才十四,让人一见难忘。

看着,谢云川心中赞叹,到底是太祖的子孙,朝廷的郡王,那种充充满满的大气,温温润润的气质,是常人花一辈子养气功夫也未必获得

今天,天气晴朗,一丝云也没有,太阳洒落下来,却也不觉得热,只是树木、草丛、爬藤,都对着太阳吐出了绿意,一丝丝清寒的花香袭来,涤洗得浊气全无,心旷神怡,两人都很享受。

“听说你现在搞的商行,生意还行?”谢云川终于说到了这个。

“嗯,这还行,这赵雪若还算是个人才。”方信应了一声说着。

“既然要办商行,何不和舅舅打招呼,请什么外人呢?”谢云川有些埋怨的说着。

方信抿了抿嘴说着:“我是郡王家,总要自己立得根基,靠舅舅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过,若是适当的合伙作些事,却也是应该的,我总不会去找别人。”

这二段意思,毫不掩饰,说的是谢云川是一惊。

第一段意思很明确,我郡王家立业,总不可能靠你谢家,再是至亲,也要自己立足立鼎,以后才可长久

第二段意思更是明确,我知道舅舅想借我郡王家的朝廷许的一些权利,这我肯定会和舅舅家合作,不会流给外人

二段话说的平淡,但是那语气之间,当真是神采过人。

谢云川凝视着外甥,心中不知道何等感觉,但是这也达到了这次来的目的了,就说着:“如此甚好……哎,若是我家亦书能有你一半就好了。”

方信这十几年来,又趁着时光对笔墨文字的功夫下了点时间,文章中反朴归真,流露出去的文章,那是朴实又不泛精彩,仔细读来越来越有味道——不惊人,不妄言,不绚烂

郡王不需要也不可能科举,但是那些周围郡府学官老儒评价:“这郡王,气静神闲,思沉力厚,考一个举人绰绰有余!”

这当然是方信要获得的效果

要知道,这“气静神闲,思沉力厚”的评语,实是罕见之语,外人觉得不稀罕,但是久读书的人,才知道唯有明了圣贤微妙大义,心中安定,不妄不浮,才能得此文气

方信听了只是一笑,说着:“亦书表哥已经是秀才了,再进一步也是可以,只是读书这事贵细,当从防微杜渐处着其心,又至诚心实意之处见工夫,过上几年就可以成的。”

说完,谢云川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忧郁,说着:“的确如此,你如不是郡王,这进士是逃不了——只是现在世道多变,就算考上了举人,也不知前途怎么样啊!”

科举考试,以圣贤经书为纲,以六书为目,这考了二百年了,可是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工商业发达,贵族势力越来越膨胀,整个社会已经超越农业社会的范围,因此出现了无数的新情况

这朝廷这世界,日新月异,有识之士早已经意识到,原本的学术,就算强调了世上法——利者仁之大矣,也很难追上复杂的情况

这科举,似是越来越衰退了,并非是朝廷的问题,而是学术跟不上时代,自然出现沉幕的气息了

比如说百年前,方信当这郡王,那舅舅见了要磕头,还要回禀,那容得现在这样有失尊卑的气氛,可是现在,这也成了某种常态了

天下总有着有识之士,这谢云川也算一个,方信对他的担忧只能哑然失笑,说着:“舅舅,你太担心了,谢家有着万亩良田,商行也开了六家,亦书表哥已经是秀才了,再进一步也是可以,就算不中举不当官,当个太平学者也是不错,难不成就养不活了?”

“哈哈,说的也是,亦书是我儿子,我看的明白,他就算不能发展,也守的住家业,既然守的住,那我谢家就算坐吃五辈子都吃不光……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惜的是你才对了,哎,堂堂一个郡王,年俸才三万银圆,而且拿到手还要打个折扣。”谢云川惋惜的说着。

身为郡王,勉强能让府内开商行,科举、当官、出将,都是不行,在谢云川看来,这个聪慧的外甥就这样浪费了,实在可惜——如果他是我的儿子就好了,他这样想着。

方信淡然一笑:“天下享国二百六十年,这太祖传下的子孙就有三百万之多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虽然有着一代只有一代铁帽子王的制度,又有着嫡子减一等,其它减二等的袭爵制度,但是朝廷负担也很重,有这三万银圆拿,已经不错了,以后总要我们自立才是了,有着世袭郡王的帽子和权利,富甲一方难说,但是满足府邸需要还是有的。”

“说的也是!”谢云川感慨的说着,看了看天色,发觉又快上午十点了,不禁失笑说着:“一转眼就聊了一个时辰了,我就先回去了!”

“那我送你到二门。”方信说着

谢云川也不推辞,这郡王府,现在也就这样了

闲适散步,花园里开了小湖,柳树垂丝如雨,绿色新嫩。

但是才走了几步,突地外面一阵喧闹,方信才一皱眉,突见一人匆忙而进,说着:“王爷,王爷,有天使到!”

方信一惊,一喜,心中浮现出一丝丝又苦又甘的味道

谢云川却是变色,这天使前来,本应该早早通知,如此行事,不知何意

方信就吩咐说着:“请天使在二门稍等,等孤换了正服摆了香案再出来受旨!”

说着,就转身而里,自然连忙有人伺候着

方信匆忙换过了蛟龙袍,戴上郡王的三颗东珠,到了二门,就见得外面甲兵一批,而且还持着火枪,想必是朝廷新换上的火枪兵了

中门上已经摆了香案,府邸里的人都跪了一片,正常旨意,都有预告,这种突然其来的旨意,按照惯例,要不就是大凶,要不就是大吉,可是自家的王爷已经是郡王,还有什么可加恩的?

而且还有大批皇帝侍卫军前来,莫非是抄家的?就这一想,所以跪着一地的人,个个脸色大变,冷汗淋漓,全身颤抖

片刻,二门大开,方信穿着王袍,到香案前跪下,这太监就正中面南站定,口称:“圣旨下,昌图郡王接旨!”

众人急忙山呼万岁,三呼之后,闭住了呼吸,就听这个太监读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昌图郡王李维元,谨法祖德,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封为皇太孙,受旨之日立为国之储君,立日上京——钦此!”

这道旨意一出,所有人顿时傻眼了,个个呆如木鸡

这公公却不理会,放下代表天子的旨意,他连忙上前,向着方信笑着:“太孙,您请起,哎呀,小臣内监八品冯峰拜见太孙。”

说着,手一挥,后面一对对侍卫、侍女上前

奏着细乐之中,捧着紫炉焚着御香,拥戴着黄金御伞过来,又捧着太孙的御冠玉袍上来,后面值事太监也捧着各式仪仗,一队队过来拜见,最后面,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黄御舆,这正是太子的礼舆。

方信瞟了一眼谢云川,再是怎么样聪惠从容,这时他也怔怔的跪在那里,似乎如在梦中,方信也不理他,回去扶起了自己母亲

一扶上去,母亲死死抓住他的手,说着:“我不是在作梦罢!”

“母后,这是事实,不过您还是先去回去休息一下。”方信幸亏母亲年轻力壮,现在才三十,不然一时激动出了事也可能

方信从容的回过来说着:“圣旨说立刻起程回京,不知可容我一些时光?”

“太孙,圣旨要当日起程,我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太孙在日落前起程,哪怕上了船上就可,我等恭侯就是。”冯峰恭谨的回答的说着。

方信点了点头,跟着回去,到了里面,先命人上了茶,也不说话

太妃喝了茶,才渐渐的定下神来,她不时望着儿子,似乎在确认是不是事实,等了片刻,才叹的说着:“当年我生你时,就感觉日月投怀,金龙在体,你父亲叫我不要多说,也免不测之祸,想不到今日应了。”

方信安慰了半小说,等母亲平静下来,也说了些话,才说着:“母亲,时间不多,容孩儿先把府第安排好。”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太妃终于镇静下来

方信就一一安排下来,等安排好了之后,外面传来声音:“太孙,时间不早了。”

方信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母后,孩儿去了。”

太妃突地流下泪来,说着:“去吧!”

方信再磕一个头,起身,才出门,外面奏起大乐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