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府记事(上)

人道天堂 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府记事(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大范二百五十三年.长治二十一年.春

成田府,说起来也算是名城大郡了,城外白江而流,坐望山林,以梅花而绝艳天下,沃田千里,稻米一岁三熟,又濒临海疆,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其它大陆,但是海运也是极方便,一些沿海岛屿也给予开发。

中午时分,方信在一处楼阁上,下面是霏霏细雨,就见得一条船,带着冒出浓浓黑烟的烟囱,靠上了岸来。

码头上一个船员,长长一声:“搭岸啰!”

船速减慢,铁锚放下,几个商人出来,在甲板上,各色货物垛堆如小山,压的水面很沉,到了码头,有一个中年人迎接,稍说了几句,一指挥,码头上的工人,就吆喝着在货堆上

下忙碌卸货。

“蒸汽机都出现了。”方信感慨的想着。

蒸汽机的出现,必会引起工业革命,这点已经用在了纺织、船只、矿业上,可以说,这三十年,生产的煤和铁比过去二百年生产的还多。

唯有铁路和火车,尚没有出现,蒸汽机船,但是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水上运输。

电报还没有发明,但是看这情况,随时出现都不稀罕

这时代变迁,对大范皇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的确,由于产业的发展,朝廷收入,据说已经膨胀到一亿两白银的规模,但是这些钱,却没有带来好运气

长治皇帝登基时,年二十九岁,距今已有二十一年,水旱蝗风灾年递连绵,各种各样的教派,各种各样的土匪层出不穷,累累迭起,这还罢了,却有着二场相当有影响的起义

第一场,是相对传统的农民起义,陈永贵造反,与长治四年起义,大战连打了八年,造成两千万人丧生,花费了朝廷二亿两白银才围剿了下去

这还罢了,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叛乱,更是使皇帝心中充满了忧愁——长治二十年,一夜之间,二千名叛逆,攻进了皇宫,竟然攻打到了皇帝寝宫附近。

长治皇帝一夜无眠,凌晨时看罢汇报,泪流满面,当日一病不起,这是有组织的叛逆还罢了,竟然是“长工”(就是工人)临时组织,而帝宫防卫竟然如此松懈,实在是不可思议,充分显示了帝国腐朽的气息

皇帝病重,方信却也没有好感慨的,对他来说,这些很是明了

第一场起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与贵族结合,势力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蒸汽机和纺织机的配合,使强烈的资本商品经济冲击农村。

全帝国范围内的农民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或者转为工人,这是历史的阵痛,一些破产农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

而由于一开始,方信就建立的是贵族商业制,因此经过二百年的发展,贵族阶级已经掌握了庞大的经济实力,奉行**主义和高压政策,可简单概括为垄断,负作用,渐渐充分暴露出来

这种资本和权力的结合,使工人受到了严酷的压迫,因此工人一夜起义,与帝都内进攻皇宫,虽然出于预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下,帝国政府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而穿越者,虽然都已经明白,必须顺应本世界的潮流,但是也暗中加以推波助澜,在他们的暗示下,一些关于自由和人权的思想,由帝国人发明出来,并且暗中传播

方信降临在这世界上,已经十三年,虚岁十四,对这些情况却已经摸的相对清楚了

不过,这毕竟是长远的事,眼下,就是一件关系国本的大事——帝国太子

长治皇帝,有四子三女

长子李卓熙本是太子,却自小不甚聪明,最重要的是,体质蠃弱,不但不能练武,而且还不能长久读书,自然使皇帝大为失望。

次子就是方信的父亲李纲了,就封世袭昌图郡王,但是早早去世,留下李维元(方信)和弟弟李东德

三子李阳庆,仅仅活了十四年,未成年就死了,皇帝追封平园郡王

四子兴台郡王,年二十一,却是相对英才,立太子呼声最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来和方信无关,李纲已经世袭昌图郡王,出去到了这成田府就藩,虽然有着王府和田地,但是一旦出京,那就再难回来了。

而且李纲去世,年十三李维元(方信)世袭昌图郡王,成为了第十七个铁帽子郡王,只能参与田宅买卖,并且经商,不能参与政权

但是方信却敏锐感觉到一些东西,这不是他的人为,或者能称之天意,不过,这心意自然不必说

就在这船货物卸下来,一个中年人上得了楼上,见了方信,“啪”的一声行跪礼:“王爷,小人赵雪若拜见!”

“新出的书带上来了没有?”方信喝着查,问着。

“回王爷的话,带上来了,整个三箱。”

“恩,起来吧,货物怎么样?”方信这才说着,这个赵雪若一笑,起了身,说着:“回王爷的话,若是利润的话,八千块银圆肯定有的。”

银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蒸汽机压制机所制,现在是社会的标准货币。

“八千银圆一船利润!”方信起身,站在窗口沉吟着,用略带迷惘的眼神眺望着下面的世界

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也是陌生,雨雾浓重,整个城市带着袅袅暗暗的雾气,隐隐之间,见得大批烟囱滚滚浓烟而上……真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片刻,方信回过头来,盯着这个男人说着:“很好,按例,你送一半到王府,你自己抽一成,本王再多赏给二百,凑足了一千银圆,还有的是归入成本,不过,若是你犯了规矩,孤也不吝啬家法!”

“回王爷的话,小人怎敢,小人本是街上混着小商贩,王爷提拔出来,授我权管这商行,那敢怠慢了,更不敢捞手坏了规矩。”这赵雪若一笑,没有直对着这个少年王爷冷峻的眼神,垂下眼,拱手说着。

方信一声冷笑,这人内心的狡黠已经洞察在眼,不过这也是例行的敲打——方信当然识人,知道他命数格局还可以,一个百万银圆家财少不了

只是,现在他还没有到地步,这回答虽然还算恭谨,却也嫌淡了些,时至今日,王爷的威严却也不复以前了,想当年大范开国时,别说眼前区区一个商人,就是官员也要在王爷前战战栗栗

这种区别,既是时代进步,也使他淡然产生一种惆怅,他摆了摆手说着:“这船货色是什么?”

“回王爷,都是北货,人参、貂皮、鹿茸角,还有一些岛屿上采集的珍珠。”赵雪若向前跨一步回答的说着:“要禀告王爷,小人早已经和苏记行联系,就是今日送货……”

方信还没有未及答话,后面一个中年带刀侍从就怒呵说着:“大胆,王爷叫你回话,你竟然还敢借故推迟,苏记行再大,大的过王爷嘛?”

赵雪若一怔,心中一惊,他退后一步,说着:“不敢,全由王爷吩咐。”

“罢了,商业信誉还是要的。”方信不咸不淡的说着:“你就下去交货罢!”

“谢王爷,小人这就下去了。”赵雪若再行礼说着

等他下去,在窗口中就见得他吆喝着伙计,一批批货运了出去,沿途,到处是各色各样的货店,弯弯曲曲形成长街。

方信起身,下楼,不理会店伙计的吆喝,就在街道上缓缓踱着,感受着街道上淡淡的雾气,心中泛出一种淡淡的苦涩

走了下去,跟在后面的高世明说着:“王爷,这赵雪若,是不是太桀骜了一些?”

方信扫过一眼,发觉一处新修的住宅,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别墅的味道,这不要说,就是穿越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想了想,发出叹息一声,说着:“这个赵雪若,才干是有,用了他才一年,就打开了局面,进贡给府内三万银圆,你也知道,有这钱,府内就宽裕了许多了。”

时到今日,太平二百年,天下哪有多少田地可分,昌图郡王铁帽子王,就藩时,也只得了一千亩地,其它的由朝廷宗人府补足——法定俸禄也只有三万银圆,打些例行的折扣,只有二万三千到手,这点钱,还是看在铁帽子王的份上,却也只有养得王府罢了

昌图郡王世袭铁帽子郡王,按例可有六百侍卫,如今只养了二班六十人,高世明就是侍卫统领,按照道理来说,也是正六品武将,现在就管着这六十人,甚至是落魄,当然,好处也有,那就是朝廷对宗室管制放松了许多

早上百年,铁帽子郡王那能如此随意出入,那是要出门也要通知当地知府

“就算如此,也由不得他这样猖狂,王爷,若是他起了异心!”高世明有些担心的说着,但是方信知道,商行办起,多有红火,府内老人就开始眼红了,他只是想安插自己的侄子去商会。

“异心?孤提拔他于街头商贩,拿出白花花的一万银圆给他,而且还许他分得一成,总管大事,这事满城上下,谁不知道?真要起异心,你不能取他人头?”方信冷笑一声,盯着高世明就是一眼:“孤有王命令牌,就算当场斩了他,也是合情合法合理,你说谁能说本王半个不对?”

缓了一口气,方信说着:“你的侄子,若是能进商学毕业,孤也不吝啬一个商行管事。”

高世明顿时心中一凛,说着:“王爷说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