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二百零八章 二龙论政说千古(下)

人道天堂 第二百零八章 二龙论政说千古(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朝廷享国日久,皇室、贵族、大臣子孙繁衍,他们必优先占有仕途空间,久久,上层滴水不漏,外人难以进入,上位空间越来越狭小。”方信摇头叹息的说着:“虽然有科举制,名义上,以才录人,可是你看列朝本朝,原本官员子弟,总比寒庶子弟要有许多优处,久久,有志有才之士,不得伸展,士不得仕,必有怨恨,而生离心,一旦皇朝有变,这等人就是造反骨干。”

“这是一处,还有一处,既然粥少僧多,那为了争夺上位空间,就算朝廷三令五申,严厉禁止,也禁止不了结党而争的事。”

“所谓党争,就是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这争权夺利,不是一人一门之事,更是牵连数以千计的人员,以及后世子孙的仕途空间,所以必惨烈无比。”方信说到这里,想起宋明的党争:“一派如是跌下,不但当事人罢官贬职,连带一大群人,更是祸及子孙,以后子孙都难以在仕途上有大的发展,这争,就不以一人一心而改变,而缓和了。”

宋的党争,断送了变法,并且延续到南宋,祸端百年。

明后期,东林党与浙齐楚党,以至发展到后来与阉党的纷争,为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这场几十年间的战斗,无论举什么为国为民大义凌然的牌子,其实上就是为同党,为后世子孙,争夺仕途空间,这从日后东林党控制南方科举,非东林党人难以中举,就可以清晰的表现出来了。

方信非常看不起的,就是当时在地球上,有种叫“肾人”的作者,就写着党争,全部是为国为民大义凌然,只是路线不同罢了,本心还是一样,这实是可笑之极,小资之人的才学,几如萤火,不足以论政。

一旦党争,就是争夺生存空间,在最宽容的宋朝,这失败,也要祸及数代子孙,这是何等惨烈?那容得几分仁慈和大义在里面?

明宗皇帝到底受到时代局限,听着方信解剖如流,决千古事于掌握之间,不但变色,而且也大起敬心,问着:“既然如此,那有什么办法解决?”

“其实中策也很简单,国寿之事,无非空间,若能夺得一片新的国土,迁移过去,下可解决大批黎民生存,上可安置大批官员,这是开源之法。”方信平静的说着:“如能控制,实可延寿,只是国土如是太大,就无法控制,要不分封,要不就鞭长莫及,也大有弊端之处。”

“天地之大,只此一片陆地,何处寻新土?而且就算有着新土,分封疆土的话,虽当时人口稀少,但是数代之后,只怕成为朝廷祸端。”明宗皇帝出于集权皇帝的本能,却是否定了此法。

方信暗中一叹,就从这点,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自唐以后,历代皇帝就不再开疆辟土了,中国大帝国,本已经达到技术有效控制的极限,再远就鞭长莫及,处于皇帝的本能,宁可荒芜不取,也不肯让人封疆裂土威胁朝廷。

但是,你不取,你不封,也自有人崛起,这也是唐后金、辽、元、清胡族崛起入主中原的原因之一。

而西方却无处弊端,大航海大殖民,一时间,无论上至贵族国王,下到百姓,都获得了空前的空间,而奠定了数百年西元大盛的气数。

方信知道如此,就对中策开疆辟土不说,而且,此世界也没有地方再开辟了,因此就说到上策:“上策,朕已经实行了。”

“太祖神武英明,儿孙却是不知,还请明示。”明宗皇帝恭谨的说着。

“《春秋王制》有言,自古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农为国之根本,大是不错,可是若是农土有尽,无地可耕,却可使之多工民,商民,也可糊口,这使下民有空间安身立命养家,有此,可多增国寿也!”方信说着:“仁者,利之大也,朕之六书,也曾有记录。”

“原来如此,太祖高瞻远瞩,立意却在此处,不知这工商二民,可容多少百姓?”明宗皇帝问着。

“一倍。”方信含有深意的说着。

虽然心中还有些怀疑,明宗皇帝还是恭维说着:“此策就可再延国三百年矣!”

方信摇头,说着:“虽说如此,能延寿百年就了不得了,先前,朕说过,皇室、贵族、大臣子孙繁衍,他们必优先占有仕途空间,而朕立家法,使贵族和王族多蓄商产,虽然这少不了豪取强夺之事,但是却有着士大夫阶级的制约,虽官僚资本血泪斑斓,但是也可使进程,大体进行下去,前后或许能延寿百年。”

“再说读书人日多之事,士以仕为天,这官府朝廷,却无论怎么样也容不得日益增多的士子,这不是什么贬低士族就可以解决,朕希望,在皇族和贵族多掌商业之时,能改变一些商人低贱之气,而能使一批士子,转为商途,这贵字没有,富还是有的,也可缓其怨望,以解燃眉之渴。”

方信最后总结说着:“以上绸缪,或许可延寿到五百年天下,再多也难。”

其实读书人日多,争取当官权利或者争夺不到,但是争取“见官不拜”权利,实际上与后世公民权是一样的,这也是人到趋势所在,当人人都读书时,能开智时,就是龙气回归万民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人道进程就清清楚楚,再无丝毫迷惑。

万民无知,才可长统

如民有知,必争其权

仅仅如此罢了,这不是个人的意志,是整个社会阶级的意志,可推迟,不可改变,浩瀚大流,人道之争,唯利是图。

不过,明宗皇帝虽是他的子孙,但是也只可说到这里了,这五百年国运,也许能争取到,也算是龙脉中,前五甚至前三之列了,也无憾之有。

至于君主立宪,说实际的,方信却也不敢担保这世界的子孙,有此福缘了。

眸光清亮,方信淡然说着:“明宗皇帝,朕已把天机赐你,日后,若朕不在,就由你来主持本脉龙运,三分天意,七分人为,这三分天意,就是你主持的龙运气数了,朕却是要离开了。”

说着,方信就不再说话,清光一闪,明宗皇帝就在阳世立不住,龙御回天,而再向下望去,却不见方信半点影子了。

位面洪流,世界隔膜,方信在穿越其中,他已经感觉到了召唤。

这虚空之中,空间上似是无边无际,时间上似是无始无终,而存在着无数的世界,在空间的各个层次中存在。

仙道世界,顶尖存在,别说大罗金仙了,所谓的大罗,就是一切时空世界都自在永在,所谓的金仙,就是一得永得,永不退转,这种境界,方信估计,按照主世界的划分,就是九阶存在了。

可是,这又能怎么样?

主世界的人类文明,不但已经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并且开始从太阳系扩大到银河系。终有一天,人类会走出银河系,探索河外的星系、星团以至乎总星系。

这是平面来说,对层次来说,上下探索无数层次的世界,曾经的文明终会一一重得。

如果说,现在主世界的文明,是黄金时代的早期,那总有一日,会有着举族进入圣道的时代,那才是真正的人道天堂。

在时空跳跃的瞬间,方信感觉到自己的思感往无限扩展。

时至于六阶境界,他已经感觉和看见,无数的世界,它们都在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这是宇宙的神迹,是永恒之下,那造物的深不可测。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此言尚是大如鼎,用酒还需青杯祝

持道而行,滴水不漏

生灭造化自有主

这是他目前领悟的道,在此时,却如此清晰。

当突破时空,重新降临水府的一瞬间,两柱功德如彩虹一样落下。

一束金黄,一束七彩。

此时世界,却是深秋,方信飞出水府,居高临下而看,只见苍莽大地,三江浩荡,彼此连接,源源不断引入平原。

益水治理已经完成,是以有三百万金黄功德。

方信原本就有二百八十万,取其八十万,至三百六十万功德圆满,清光一亩,徐徐而化,清亮胜于日月,其质胜于琉璃。

余下二百二十万功德,入得世界珠。

东水阴面工程也自完成,得三百六十万天地功德,也入得世界珠。

世界珠中,本有六千五百万功德,自此,已达到七千五百万功德规模,清光凝聚,不分阴阳,是以一元之转。

在一处平地上,一处大祠已经建立,方信注目而上,却是为朱新供奉。

宽大宏伟,众人专心,众志成城。

此时,朱新的功业,几达于顶点,人生于世,如白驹过隙,不过弹指挥间而已,如能有得些微功绩,造福于人,也不枉此生矣!

何况如此盛境,这浩浩数千年,享此殊荣者,能有几人?

方信淡然一笑,造化弄人,天地玄黄,白云苍狗,再进者也复问,能有几人哉?

离此方圆满,还有五年,不过弹指之间。

终于赶上两更了,没有破得记录,看在偶辛苦的份上,投月票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