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人道天堂 > 第二百零四章 杀贼(下)

人道天堂 第二百零四章 杀贼(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09 来源:笔趣阁

次日清晨,满堂文武百官,已经去掉了三分之一,其它人等,都跪伏在地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魏虚成和邱枫皆国之大獠,欺君妄上,结党营私,与社稷不利,今唯仰仗列祖列宗之灵,将其诛除,以正国本,此是天意,御史大夫朱新忠诚体国,晋为相国,周元昌勇猛精忠,宜于太尉之职,钦此!”上面太监宣读着旨意。

朱新和周元昌听了,顿时磕头谢恩,说着:“谢圣恩,臣等领命!”

下面群臣才经过大变,个个胆战心惊,一时没有主意,见此,只得也跪下说着:“臣等领命。”

当场,朝堂上有人捧出了太尉和宰相的服装、金印、配剑,两人顿时去了侧殿,换了衣服,片刻之后,上了朝堂,向王上领礼之后,到了王座之下三公座位上坐下。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时朱新得了丞相位,顿时气数就有了大器。

丞相者,国之重器,相府自己就可设衙门,下面有长史、少史、征事、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司直,统领百官,位高权重,连王上也不能不敬上三分,在朝堂上,也有座位,这是坐而论道。

丞相总理朝廷大事,九卿都在其管辖下,对于地方官有考课、黜陟、诛赏的大权,甚至对一些地方军队有着调遣之权。

丞相月俸八百石,附带白银一百两,布匹五十卷。

崔国少年王上(崔王)见了,不由心头一震,他见得已成宰相的朱新,面透白光,自己虽位居其上,但是面对时,竟有几分心神浮荡,心中就有几分猜忌和后悔。

就见朱新拱手说着:“陛下,臣有本奏!”

崔王镇定心神,说着:“相国有何要奏,尽管说来。”

“王上,今诛除二獠,实是国之大幸,然固本归源,二贼能此乱者,实是朝廷不能无主之故!”朱新恭谨的说着。

崔王不由一喜,以为他要自己提前亲政,但是下面的话,顿时使他立刻生出寒意,只听朱新说着:“然而,列祖列宗之法,王上要年二十才可亲政,此法不可违也,如祖宗之法都可改,何事不可改?”

崔王只得勉强一笑,说着:“那依相国,如何是好?”

“王上既然还未到亲政之年,可请太后垂帘临政,以决乾坤,臣率百官,恭谨请命,如此,才可得社稷安康。”

这一话一出,本来是朱党的,立刻跪下来,说着:“臣等附议!”

太尉周元昌,本是太后哥哥,全靠太后才得此位,更是站了起来,按剑而说:“相国不愧百官之首,所言极是,臣附议!”

说着,目光狠狠的扫过群臣,他的一派,顿时也跪上前:“臣等附议!”

而一些看风靠墙的官员,顿时也纷纷跪地,也喊着:“臣等附议!”

还有一些中立派,觉得也是,王上年幼,太后代表王室临政,也属应该,因此犹豫了一下,也说着:“臣等附议!”

这样一来,顿时朝中,十之**都附合,而其它十分之一二的人,迫于这种情况,不敢特立独行,也附议。

崔王见此,虽力作镇静,但是脸色顿时变成苍白,手脚直颤抖。

他的近臣见王上神色有异,暗吃一惊,便忙奏的说:“相国,这是国之大事,可否容其稍缓,再行论证?”

朱新恭谨拱手,却说着:“此事干系重大,如何容得拖延?百官也在此,又何必拖延?还请王上速速决断!”

崔王咬着牙,目光在群臣上扫过,前些日子他下决诛杀二贼,但是却想不到自己身为王上,事后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更使朝堂出现一党——当日,是两党相持不下,自己身为王上还可在其中周旋谋划。

现在,宰相和太尉联成一党,又请出太后,这简直是驱走了狼,迎来了虎,不由气的少年君王一阵晕眩,但是,这情况也不容他拖延下去,他狠狠的看了朱新一眼,说着:“相国所言甚是,朕还年幼,当托付朝堂与相国和太后!”

“臣等奉诏,有请太后垂帘!”朱新顿时拜了下去,此事就成定局了,立刻派员通知太后,出来临朝决事。

数个大臣,见此情况,肃然而立,默默沉思,半晌不发一言,朱新气定神闲,一切均在他计算之中,已稳操胜券!

诸国林立,世家世爵,君权天授,如果是王上,具备最大合法性,对相国揽权极为不利,比如说先前相国和太尉,说杀就杀了,虽然事后麻烦不少,但是毕竟是事后了。

相国再权倾朝野,毕竟受制于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不过,受制于人,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太后可以代表王室,但是太后毕竟和王室,有着分别,特别是太后一族外戚。

太后的合法性建立在王室上,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生杀予夺,要想控制朝政,还必须和一些大臣合作,既然如此,何不索**出一些权力,而与太后形成利益联盟呢?

如果朱新想独揽朝政,那必和太后形成尖锐冲突,但是如果分享,却是双赢之事,朝堂世家林立,非比儒家独大后一盘散沙容易操纵,这太后想踢掉朱新独揽朝政,非十几年时间不能有些希望,而且这还未必是福呢!

这时,外面细乐声起,侍卫太监执仪仗前导,浩浩荡荡出现在殿上,一个太监快步上前,高喝了一声:“太后驾到!”

“恭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群臣一齐叩下迎接。

太后威仪自生,含笑向这群大臣点了点头,这时,崔王也不得不迎接,此时在朝堂上,他为君王,无需向母后跪拜,但是也要行礼。

朱新见母子已经见了礼,就大声说着:“有请太后垂帘听政!”

顿时,早已经准备的一批人,应声而出,抬着太后的宝座,放到了崔王之后,又以珠帘垂了下来,群臣恭请入座,又行大礼。

等一阵煽动结束,崔王到底年轻,脸色已经铁青,问着:“诸臣还有何等事,无事,就退朝罢!”

当然没有大事,于是这年轻崔王便拂袖而去!

别看太后只坐了几分钟,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她微笑的说着:“哀家也自回宫,相国新任,想必也有许多事,相国可自处理。”

等太后也离朝了,顿时,属于朱党的一派人,向前贺着:“恭喜丞相了,恭喜丞相,我等拜服!”

这时,相国府,已经清理出来了。

一群人从正门进入,就见得这相府果然巨大,原本朱家的仆人子弟甚多,但是放到这府中,就显的少了。

一走过去,穿过二门,走到相府平台殿,请了朱新上坐,群臣又自按照品级坐好,殿中早已经点了异香。

朱新见得殿内群臣林立,而外面肃立着两行仪卫,的确是相国威严。

这时,不必细说,论功行赏,宰相有着任命相府属官的权力,一一安排就是,又把先前开发的良田,还剩的部分,一一分赏,这些都有底稿,没有半刻时间,当是人人升官,人人发财,顿时人人拜服,相笑颜开。

而其它官员都是羡慕之极,当下,召开了宴会,宴请群臣。

外面热闹之极,而朱新心腹等人,以及核心幕僚,已经到了内室,进行盘算着计划。

一个姓高的幕僚,就说着:“主上,二贼之前车之鉴,这林羽卫,必要控制得宜,奉太后登堂,虽是妙策,也必恶于大王。”

“恩,你说的不错,诚升,这兵权,关系我家生死存亡,你可要为我看好才是。”朱新对着一个青年武将说着。

“叔父放心,我心中明白,这五千兵权,我必为家族控制住,外人谁也染指不得!”朱诚升是朱家的人,严肃的说着。

朱新点头,这侄子精明能干,精于武略,治军森严,就算离名将差一些,也不失为良将,有他在,这林羽卫,他放心。

“主上,林羽卫固是如此,可是本府之兵,也要精兵才是,只是相府只允许三百亲兵,而主上伯爵,也只允许三百兵,加起来才六百,似乎还少了些!”

“是少了些,不过不要紧,没有几日,晋升我家为侯爵的旨意,就会由太后颁下,侯爵可领五百亲兵,加起来就有八百,如果其它以仆人来算的,一千上下就差不多了!”朱新点了点头,说着:“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样把二贼的人,以及不合我们的人清算掉,但是要注意,尽量请太尉出手。”

“恭喜主上晋爵,至于后族之事,主上放心,太后周家,不过小族,势力不大,他们比我们还要急功近利,要清除朝臣,安插心腹,只要稍加引导,就可让后族为其先锋也,这非是阴谋,实是阳谋耳!”

然后具体细节,这些人都是一时之选,没有多少时间,就算盘而出。

“你们说的不错,但是我认为还可以更加彻底一点!”朱新说着,示意诸人,继续说着:“我们先在王都,安插人手,等属于我们的,已经拿到手,而且一切稳定了,我就要出京!”

这话,顿时使人一惊,有人就说着:“主上,您是宰相,你出京了,这天下事又如何是好呢?”

朱新笑了,说着:“当今朝堂之上,世家林立,个个官员后面有根基,汝等可说,如是太后垂帘掌政,就算我等旁观,又能独揽朝政不?”

这一话一出,诸人都若有所思。

“你我都是心腹,我就直说,如今王上虽然年轻,却不是软弱之主,这几年中,只怕就有祸端,上天欲使人灭亡,必使其疯狂,要断未来之祸端,必使王上和太后尖锐对立,毕竟离王上亲政的时间不多了。”

“要使后党有胆子有实力与王上对抗,必先予之——哼,谅这后党,也没有本事把这朝中这国内,数百年盘根错节的世家拔取,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担心呢?”

说到这里,顿时人人眸子发亮,说着:“主上英明!主上是宰相,就算离了王都,还是有足够的名分和权力,而朝堂之上,要使太后与王上发生冲突,必使太后独揽大权才可,让王上和太后纷争就是,到了最后,还需主上来平息大局。”

“主上之策果是英明,虽然太后主政,但是毕竟离王上亲政的时间只有五年,这五年中,就算是我们,再怎么样发生揽权,都是根基不稳,断断作不得这最后渔翁之事,何况是太后呢?一旦五年一到,就是大限,必有一方胜出。”

众人顿时对朱新谋略,产生高深莫测之感。

王上还有五年时间亲政,就算放手让太后揽权,也没有办法真正控制局面,但是五年火红发展,必使太后有进无退,使王上和太后作不死不休之战。

那时,朱新再插手,从容占领死斗之后的空白地,有进可退,的确是良策!

“我退出王都,却不等于什么都退出,应该争的,还是要争,应该守的,还是要守,如果五年后,我们在王都,没有根基,那就是为人作嫁衣了,明白不?”朱新说着。

“主上放心,我等明白!”

顿了一顿,又有人问着:“那主上以何名义出京呢?”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本官之心,就要大修水利,使这崔国,变成天府之国,这个名义如何?”朱新淡淡的说着,心中涌现出无限的豪情。

太后就是先锋,她的气数实际上是王室一部分,无论是与王上对抗,还是诛除世家,都是有伤王室气数,有伤阴德的事,有她代劳,何必自己染上鲜血呢?

退而治水,不但可以引得两狼内斗,还可以赢得天下士民之心,当年临江治水,已使自己享名诸国,名声传出国外,不少士族纷纷来投,这仅仅是工程的一部分,如真全部治成,当是天下之士,与世不朽。

得名得利得功德,就在这退而治水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