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最强武者 > 第二章 抱朴子三气说

最强武者 第二章 抱朴子三气说

作者:西襄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1:30 来源:笔趣阁

吃过午饭后不久,林旭便兴冲冲地拿着两本《气功》杂志,上了自家平房的房顶,打算在上面练功。

这也是他在武侠小说里面看来的,练功要找一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而他家院里,父母、妹妹还有爷爷奶奶经常进进出出,却是并不算安静没人打扰。院子又不大,在哪儿都能让人瞅见。

他想了想,自家院里也就平房顶上还算安静。这平房顶上,主要是夏秋两季收割了麦子、玉米等农作物后用来摊开晾晒的,平日基本没什么用。现在这大冬天的,又是将近年关,家里人也不会谁没事上这房顶上来。

除了安静外,这房顶上也够宽敞,而且又修得平整,一色的水泥抹平,却是正适合他折腾。

前几天下过了一场大雪,地面许多背阴处还有着不少白皑皑的积雪未化。但这平房顶上没有什么遮挡物,太阳一出,积雪却是早已化水流得干净了。而雪水混着浮尘流净,却像是专门洒扫了一遍似的,这时也显得很干净。

那篇红砂手的练法上,在结尾处还写了注意事项,说是练功的时候,最好安排在早晨,于林间等空气新鲜处练习。练时要面向东方,吐出浊气,吸入生气。

但林旭却是有些迫不及待,等不及明天早上了。而且那注意上只说最好是早上,却也没说别的时间不行。至于林间,他家只有院子西北角处有一棵柿子树,独木难成林,可算不上。这时节叶子又早已落得干净,只剩光秃秃的树干。而且那里还挨着牛圈,空气可实在算不上新鲜,还不如房顶上通透,空气流通性好。

上了房顶,林旭将书翻到红砂手的那篇上,又仔仔细细研读了一遍,觉着全部理解后,便将书放到一旁。然后面向东方而站,从第一式开始练起。

这红砂手只有很简单的六式,如果不算预备式的话,那就只有五式,而且五式的动作也都非常简单,并没有太过复杂的招式动作。他想这应该只是练法,并不是用来对敌打斗的招式。

其实两本《气功》杂志上,也都很少有用来对敌打斗的招式,有相应配套动作的,也都是很简单,并不复杂,都是用肢体动作来配合体内行气导引的。他想,这应该都是属于内功的范畴。唯有他选的另一套打算学习的《旋转乾坤掌》,稍有些对敌之效。这旋转乾坤掌只有四式,更加简单,不过他看了介绍,其动作要领很像是太极。如果用的好的话,应该能有些借力打力的作用。

不过红砂手没有配套的对敌招手,让林旭很有些可惜,这可是他打算主练并且期望值很大的一套武功。好在他还有《三路华拳》与《三十二式太祖长拳》这两门外功招式可练,倒也能稍作弥补。

当下不作多想,以红砂手的预备式站好。这预备式很简单,首先面向东方,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然后含胸收腹,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思想集中,以鼻呼吸。

凝神默立片刻,集中思想,调匀呼吸后,他开始了第一式的练习。

第一式也很简单,首先两臂下垂,抬起手掌,掌心向下,手指朝向前方。然后吸气,吸时要缓慢,意想进入腹下气海丹田,这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吸气的同时,两臂上收,提起手掌。然后是呼气,呼气的时候,要脚趾抓地,提肛收腹,意想气从丹田升起贯彻双手掌。最后,两手掌慢慢下按,回复到之前的位置。

做为一名武侠小说爱好者,林旭当然知道丹田在哪儿,何况《气功》杂志中也有专门的介绍,就是在脐下三寸处。

这一式的动作是很简单的,就是把手掌提起后再落下。需要注意的是意和气,意即是自己的意念。气在体内怎么运行,就是需要用自己的意念来引导,所谓以意引气。而这里的气,暂时还不是内力和真气,就是自己的呼吸之气。

换个说法的话,可以称之为粗气。这也是是林旭从《气功》杂志中看来的,是在第一期后面一篇的“《抱朴子·别旨》浅释”中找到的一个说法。他之前已把这两本《气功》杂志都大略通看了一遍,感兴趣的地方则细看了看。

《抱朴子·别旨》中把人身之气分为三种,乃众气、粗气、元气。众气乃众物之气,来自于日常饮食摄取所得。粗气即呼吸之气。元气则是人身的先天精华所化,也可称为先天之气。

“夫人用力者,皆用众气也,众气只能举重致远运体而已……用气之术即粗气也,可以移山岳,决河海,制虎豹,缚贼盗……夫保气者,元气也,非众粗二气。若服元气满藏,则粗气自除,即自以粗气运动,不必须众气也……”

这篇文章中摘引了《抱朴子·别旨》的一段原文,然后是对这段原文的一些解释、看法、观点与议论。不过这也只是写这篇文章之人对原文的解释与看法,林旭看后,却对其所持的一些观点不大认同。

按他自己的理解来看,人用力皆用众气,就是说人的力量是来自于日常饮食所摄取的众物之气,也即是单纯**的力量。只能够做到些举重物、掷远,运转身体做出各种动作之事。

而用气之术,就不是单纯的**的力量,还有气的力量。这气也不是单纯的呼吸之气,而是以特殊的呼吸方法再结合肉身之力也即是众气,所锻炼出来的内气,或称之为内力。这就像那首现在正流行的《中国功夫》里的歌词所唱的,内练一口气。众气是外练筋骨皮,粗气是内练一口气。同时这内练,是结合了众气所练成。众气是日常饮食的五谷、菜蔬、肉类等精华所化,所以这内气的形成,也可以称之为是炼精化气。

这气练成,逐渐壮大后,就可以做到单凭肉身力量所做不到的种种神奇至不可思议之事。如移山岳、决河海、制虎豹、缚贼盗等。不过林旭觉着这里的描述似乎是有些夸张,制虎豹、缚贼盗也就罢了,这就是武侠小说中内功的能力,可移山岳、决河海就太夸大了,这要能做到,简直就可称为神仙了。

而后面对于元气的描述,也是令林旭觉着有些夸大,难以置信。这元气在文章作者后面的释义中,也称为原气或真气。这个真气,又跟小说里面对上了。武侠小说中,对修炼内功所产生的气,有的是称内力、内气,有的则是称真气,看来指同一种东西不同称呼罢了。

但按这《抱朴子》所说来看,这内力与真气却是不同的。真气比粗气所炼的内力又高一层境界,这是元气所炼,是先天之气。那到这一步,就可以对应小说里的先天境界了。

《抱朴子》中所说的炼气理论,元气并不是最开始就能接触与炼到的。而是需要按照众气、粗气、元气一步步来,先把众气结合粗气练成内气,然后等内气修炼积蓄到一定程度,才能以内气导引调出人身体里面先天而生所带来的先天之气,也即元气。

林旭觉着,把这元气炼化后,那内力就可以发生质变地进阶称之为真气。接着再通过不断地修炼,将内力尽数转化为真气。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元气满藏,则粗气自除”。

接下来“即自以粗气运动,不必须众气也”,也就是说人到了这一步,只需要呼吸就可以维持生命运动,而不需要进食吃东西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辟谷”,也是神仙中人的手段了。

不过想想《抱朴子》的作者,林旭倒也能够理解。这《抱朴子》乃是东晋的葛洪所著,此人的道号就是抱朴子,其著作是以他的道号来命名的。葛洪据传最后就是成仙了,而在道教的神话传说中,葛洪也是位列仙班之辈,而且身份不低,还是天庭的四大天师之一。

“《抱朴子·别旨》浅释”这篇文章中倒是并没有提及葛洪的事迹,关于葛洪的事迹,林旭是从他父亲书架上的另一本藏书中看来的。那本书是专门介绍古代的一些奇人异士的,葛洪的事迹便收录其中。

林旭看书很杂,涉猎广泛。除了喜爱武侠小说外,其他一些书他也很爱看。他父亲书架上的藏书,他基本都翻过,除了那些思想理论类以及一些专业性的书籍之外,他大部分也都看过。不过论喜欢的,还是小说故事类,其次是带有故事性、趣味性的,还有他感兴趣的一些方面。无书可读时,平日那些不喜欢的也能看看打发时间。

他不光喜欢看书,记忆力也很好。凡是曾仔细读过的,虽称不上过目不忘,但也能记得个大概。若多读几遍,基本就能记下来。

就像这篇红砂手的功夫,他连续仔细研读过几遍,此时已能记住全部内容,从头到尾背下来都没问题。

葛洪既然是传说中成仙的人物,他的著作对于修道成仙之类有些记述,自也是情理之中。不过以林旭眼下的理解和见识来看,却对此还是很抱有怀疑,不大相信。炼气之术能够练成远超常人的武功也就罢了,还真能成仙做神,白日飞升不成?

不过,不管能不能,现在想这些都太远了。他未必能练到葛洪所说的元气那一步,他现在所求的,只是想能成功练出些内气来。粗气太高深的都不敢想,什么移山岳、决河海、制虎豹就算了,能够练到拥有缚贼盗的能力,他就觉着已是烧高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