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官人 > 第三百一十一章:都已经疯了

唐朝小官人 第三百一十一章:都已经疯了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4:17 来源:笔趣阁

眼看着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王琚已经从人群中退了开去。

他心里清楚,为了等这一日,天策府必定做了许多准备,猛地,他想起前些日子,秦少游托他负责甄选一些官吏,除此之外,就是核算好钱粮。

而接下来,该是好戏登场了吧。

这一手厉害啊,诚如那秦少游所言,动强,会惹来天怒人怨,不但可能偷鸡不成反而会蚀把米,在庙堂上周旋,人家人多势众,压根就不怕你,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可是这一手砸钱的好戏,当真是够狠的,因为对于士族来说,名望、土地、人脉、粮食缺一不可,而秦少游,直接就挖人家的根了。

接下来,会怎样呢。

王琚倒是很期待起来,他当然清楚,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庄子能一直维持下去吗?钱粮的事,他很关心,于是飞快往天策府,想再核算一遍。

………………………………………………………………………………………………………………………………………………………………………………………………………………………………………………………………………………………………………………

弘农郡震动。

一时之间,有人先是不信,可是当神策府的选官交接了官府,旋即又在各县、各亭各里张贴了文榜,大量的‘生员’被委托下乡去开始按着地契丈量土地,这些生员,都是免费的劳动力,俱都是算学还有太平学府里的人。

秦少游和算学学府关系匪浅,直接从算学里拉了人出来,给了不错的筹佣,这些人也肯来卖力,至于太平学府,那就更不一样了。直接一个命令下去,这些已经能读书写字,已学会简单算术的生员便下乡‘实习’了。

往往是一个算学生员带头,下头七八个太平学府生员打下手。负责负责一个村里,他们和寻常的胥吏不同,他们胥吏往往和地方上有很深的瓜葛,所以往往会徇私舞弊,而这些洛阳人或是孟津人。却与本地人没什么牵连,因而也不怕得罪人,至于想要行贿,且不说要行贿要买通七八个人,而这七八个人俱都是生员,还在读书嘛,往往有那么点儿洁癖,即便有一二人贪财,也总有人发觉不对,敢于揭发。在以往。往往你只要能买通一个班头也就足够了,下头的小吏即便是发觉出什么,要嘛就是去分赃,要嘛就是闭上嘴巴不敢说话,毕竟怕招致报复。可是这生员之间的关系却相对单纯一些,察觉不对,绝不肯干休的,毕竟就算你是算学生员,是领头之人,却也不畏你。这件事之后,大家各奔东西,更不怕来日不好相见。

这些人纷纷下了乡,并且大量的农具和耕牛、马匹开始往各县送。

如此一来。想不当真都难了。

于是乎,许多田地不足三十亩的纷纷拿着地契,请人来丈量,确定了之后,果然有牛马进村,此外。还有成套的农具相赠。

这农具,在这个冶炼水平较低的年代,是十分值钱的,有一些偏僻的地方,用石器来耕种的也是不少,至于寻常的百姓,往往一个农具补了又补,实在用不成了,便拿着去铁匠铺里重新锻造,虽然也要花一笔钱,但是购买全新的农具却是不敢巴望。

而孟津所造的农具,用的钢材都是极好,明眼人一摸,便晓得是真正的好东西,这一下子,再没有人质疑神策府文榜的真伪了,毕竟见到了实物,既然农具是真的,那么其他的东西,应当也真的不能再真。

而就在此时,一场风暴已经酝酿。

神策府开始在各县设粮市,紧接着开始疯狂的倾销,五文钱一斤的白米或是麦子,统统两文销售,有人不信,当真去买,果然如此,而且这米麦没有掺杂一丁点的杂质,米是好米,麦是好麦,一车车的粮食,无数的车马就这么运进城。

这一下子,米商们是最先跳脚的,这是要完啊,这样的卖法,不是要人命吗?这个时候,若是再不出货,那就是等死了,他们的米未必有官府的好,赶紧把价格标低,也有人在看风向,却也不急着出手,想看看神策府能坚持几日。

可是过了半月,价格依旧如此,反而是一些小米商,急着脱手,和神策府同样的价格,反而无人问津,因为大家更愿意去神策府,那儿不会缺斤少两,也没有什么杂质,小米商已经吃不消了,不得已,只好把价格再压一压,如此一来,米价又开始新一轮的暴跌,其他米商终于还是等不急了,因为现在还有传闻,说是神策府那边还想把价格在压一压,天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价?

神策府那边,才卖了半月的米,那些米商就已经开始自相残杀起来,其中有不少的米商,其实背后都有世家大族的身影,有人不急,想要稳坐钓鱼台,可是回过头一看,哇,你们恒源行居然价钱有压低了,这时候,恐慌就好像传染一样,一下子蔓延开来。

………………………………………………………………………………………………………………………………………………………………………………………………………………………………………………………………………………………………………………………

华阴在弘农郡中并不起眼。

可是这儿的士族却是不多,倒是有不少地方地豪强。在汉时,豪强多为豪富,不过到了现在,豪强却是土包子的代名词。

柳家的柳冶便是这么个豪强,他的地不多,才五百亩而已,起先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不过认为是笑话,可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这一点都不好笑,粮价暴跌。

本来预计要来收粮的米商,现在居然一个都没有看到,虽说这米可以储存,可是现在谷仓都满了,来年的时候,可怎么办才好?他又不是什么豪富之家,难道还要营建新仓。

再到后来,各种坏消息纷沓而至,一下子,柳冶有点坐不住了,米价暴跌,现在根本就没有人来收粮,相熟的几个米铺,接二连三的关门,这一下子,柳冶开始慌了,不只是如此,许多的生员开始下乡丈量土地,一些人已经开始抛地了,最先抛的是村里的一些中等之家,他们往往有田产四五十亩,多的也不过六七十亩,这些人地少,多余的土地也没有用,于是有五十亩地的,便卖二十亩,有四十亩地的,就卖十亩。

别看这些要兜售的地少,可问题就在于,现在没有这么多买地的需求,可是卖的人急着售出,买的人却又是不安,谁敢出手。

一夜之间,地价暴跌,柳冶的儿子急了,忙是寻了柳冶,道:“爹,不好了,出事了,地价跌了。前几日还是五十三贯一亩的地,昨日已到了四十三贯,今日更惨,只有二十九贯,那些家伙,纷纷在抛地呢,都在算账,说是地留着也没用,留着种出来粮,也卖不了几个钱,放在仓里也没人要,不如索性留三十亩地,其余的尽皆卖了,现在人人都在抢着卖,可是没人买啊,地价这是一日一个价,县治那儿,都围满了要卖地的,有人怕和人谈妥了反悔,直接到县治那儿去蹲着,连保人都直接请了去,谁要买,当场就交割。”

柳冶心情烦躁的很,这种粮不值钱啊,据说现在养蚕、种茶、种棉倒是值钱,可是种出来,神策府也是不要。

现在加上米价暴跌,地价又暴跌,这不是要命吗?

柳冶急的热锅蚂蚁似得,一时不该如何是好。

他儿子仰着脖子:“陈家的人据说也开始卖了,爹,反正这地不值钱,不如我们也卖了吧。”

柳冶急了,上去就给他两个耳刮子,打的儿子脸都肿了,柳冶大骂:“卖,卖,卖……要卖也卖你这个逆子,这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柳家的本业,能卖吗。”

“可是……可是……”他儿子想要解释,最后却还是畏惧看他一眼,不敢说了。

柳冶急的有些跺脚,索性把儿子打发了走。

他是打动主意,是都要撑下去的了。

只是他想撑,不想撑的人却是更多,这卖地的风潮已是风靡整个弘农,两日不到,地价暴跌到了十三贯。

十三贯,若是换做以前,可能勉强能买到半亩的劣田,可是现在,却能买到一亩的良田。

柳冶吓呆了,他是昨夜听人得知的消息的,一宿未睡,忙是将自己的儿子找来商量。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