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官人 > 第一百三十九章:秦都尉入宫

唐朝小官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秦都尉入宫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4:17 来源:笔趣阁

readx;这是一场旷古未有的大捷。

虽然贼军不过万余,可是这支贼军打着李唐的旗号,给予洛阳城里的武氏的打击却是极大。

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若不是今日覆没,甚至可能动摇到武则天的统治基础。

武则天目光幽幽地看着秦少游,这个家伙……带给自己的惊喜实在太大,以至于现在的武则天依旧还处在亢奋状态,一时回不过神来。

老半天,武则天四顾左右,道:“杨绍福谋反,已经伏诛,可是朝廷要面对的,还有山东之贼,诸卿以为如何平叛为好?”

武则天并没有把注意力转到秦少游的身上,而开始‘关心’起山东的局势。

这显然是别有几分深意的。

若说在此前,武则天一句如之奈何,这殿中的许多人,只怕多半都要陷入沉默,因为李唐和武周的较量,对他们来说,在未分晓胜负之前,实在不宜把身家性命搭进去做赌注。可是现在……拨云见日,大局已定,是该向胜利者表现忠诚了。

“圣人,臣以为……经此孟西之役,山东之贼已不足为患,败亡只在旦夕之间,只需下旨各州严防死守,命大总管陈景春徐图进剿即可,圣人现在关心的,理应是进剿之后如何恢复农耕,以免山东百姓遭受兵灾之后再饱受绝收之苦。”

武则天向说话的人看去,此人是太原郡公王方翼。

王方翼曾是先帝时期的名将,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只是王方翼乃是王皇后近亲,所以武则天对他早有猜忌,本来早就打算将他剪除,奈何李冲的兵变彻底打乱了部署,现在万万想不到,这个时候连王方翼都居然跑了出来。大谈朝廷必胜,李冲不过是秋后的蚂蚱。

由此可见,这朝中的文武,此时已经彻底对李冲不再抱有期望。

武则天莞尔一笑,然后道:“虽是如此,可是平叛不是小事,谨慎一些总不会错。”她的心情格外的爽朗,似乎还嫌不够,便对崔詧道:“崔卿以为如何呢?”

崔詧正色道:“李冲不过是宵小而已,不足为惧。郡公所言甚是,臣深以为然。”

武则天不由笑开了,道:“既如此,那么就请凤阁及早拟出善后之法,再命兵部催促各部及早进行,将这贼军一网打尽。”

说罢,她显得兴致勃勃,突然又道:“朕听说团结营草创至今,大多人浮于事。战力低下,天下各路团结营,善战者唯有孟西一营,秦少游。你来说说看,这是何故?”

满殿的人都知道,这时候,团结营再不可能是一个草台班子的存在了。

或许创建团结营的时候。不过是武则天的某次突发奇想,可是现在,一旦天子亲自过问。又立下如此大功,怎么还可能不闻不问。

秦少游打起精神,道:“其实各路团结营的症结所在无非就是两个,其一,团结营划归在州府之下,而州府负责的却是施政教化和刑狱,对这兵事岂会上心?如此一来,州府不知有团结营,而团结营有志难伸,自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被人放任自流,绝大多数人也就人浮于事了。臣的孟西营不同之处就是,州府虽是不闻不问,可是臣不愿看到营里的大好男儿虚度光阴,这才加紧了操练,这才有了一些模样。”

武则天认同地颌首点头道:“尽忠职守,这才是诸卿的榜样。朝廷这么多的官,既有吏部核查,又有御史台监督,更有上官盯看,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着许多的人照旧放任自流。反观秦卿,任事于团结营,无人理会,却能时时将尽忠职守放在心上,若是人人如此,何愁我大周不昌盛?”

秦少游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了,话说回来,被武则天这样的夸奖,颇有点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意思,只怕这满殿的大臣听了,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吧。陛下,你这是坑我啊。

不过虽是如此,秦少游却并不是个谨慎甚微的人,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系列,风头很盛,可能遭人记恨,可这又如何?当年你们这些王八蛋,压着我秦某人,将秦某人打发去孟西的时候,想来不会想到会有今日吧!

秦少游想罢,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通快感,继续道:“陛下,这其二的问题就在于食户,朝廷有规矩,十五户抽一丁,这十五户也供养一丁,按理,孟西营有丁近两百,食户三千,可是实际上,孟西县却只划拨了八百,八百户养丁一百七十六人,这团勇连吃喝都成问题,就更别提刀枪剑戟、战马的给养以及操练的问题了。可问题就在于,臣的孟西营,若是向孟西县索要三千户,那么第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因为朝廷不闻不问,又因为州府不予理会,县里的人见状,自然也是上行下效,于是各路团结营几乎是穷困潦倒,苦不堪言。而孟西营之所以有今日的战力,只是因为……臣……自己掏了腰包。”

秦少游是个很现实的人,胜仗打了,兵也给你练出来了,按理来说,总该报销了吧。

所以他开始掰着手指头,算道:“就拿孟西营来说,臣刚刚到孟西营的时候,单单购买兵器和盔甲,还有战马之类,就花费了近三千贯,此外将士们还要吃喝以及各种给养、马料所需,每月至少两百贯上下,如今算起来,只怕花费不下于四千贯……”

四千贯……

你一个两百人不到的营,几个月居然花了四千贯。

这一下子……武则天有点傻眼了。

她只得抿嘴笑道:“秦卿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朕……”

秦少游见她打断自己,心猛地一哆嗦,卧槽,我跟你谈钱,你居然跟我谈感情,这谈了感情,还能再谈钱吗?

秦少游这一次来,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接受封赏,另一个当然是讨薪,不管怎么说,花费了这么多钱,朝廷总该报销一点吧,毕竟立了这么大的功,就算只是报销一半也好。

不过秦少游显然对武周的税制涉猎不多,武周的税收,沿袭于唐初颁布的均田令,而主要征收的税赋,其实并不是钱,而是租粟、绢、棉、麻、纳布等等,至于商税,也不是没有,只是这个时代征收商税十分麻烦,所以单单是钱的话,一年的岁入也不过数百万贯而已。

数百万贯看上去很多,可是对于朝廷这么一个大家子,可就是杯水车薪了,你养两百不到的兵,几个月就是数千贯,傻子才给你报销。

秦少游很纠结这个问题,在鼓足勇气后,他决定继续打断武则天,道:“陛下,臣的话还没有说完,除此之外,此次……”

武则天显得有些尴尬,虽说秦少游没有直接伸手要钱,可是意思很明显,当着这么多人面,你好意思谈钱?

武则天淡淡道:“秦卿家实在是功不可没,你方才所言之事可谓字字珠玑,直指团结营的弊病,有道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因而这兵事决不可荒废,孟西团结营为天下各团结营树立了典范,朕既知问题的根源,也唯有披荆斩棘,革除弊病,如此,朝廷方能高枕无忧。”

她故意开始沉吟,一副当机立断的样子,继续道:“从即日起,团结营再不受州府辖制……朕要在洛阳设团结总营,效仿南衙,分列武骑团营十五团,辖制各道团结营。至于你所言的食户之事,朕也务求尚书省,必要落实清楚,该食户三千的就是食户三千,少了一户都不成。秦卿以为如何?”

秦少游真是哭笑不得,他终于明白,为何历来讨薪都是个巨大的难题了,他只得苦笑道:“圣人圣明。”

见秦少游愁眉苦脸状,武则天不由哂笑,不管怎么说,人家可是自掏腰包的大功臣,天底下只听说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哪里听说过自掏腰包消解君忧的。

武则天抿抿嘴,道:“至于孟西团结营上下,都立了大功,朕岂可不赏,不妨如此,卿等所虏之物,无论是刀枪剑戟又或是战马、船只,尽皆分赐团结营上下诸卿,此外,凡立功者,都要颁发永业田,功小则赐田五十亩,若是功劳大,赐田两百亩,秦卿以为如何呢?”

封建王朝里,直接赏钱的事确实是少,一般是都是给地,当然,也有更丧心病狂的,直接拿布匹和粮食当做你的薪水,你不但得负责做官,为朝廷效力,发了工资还得投身于商业活动。当然,其实这不算狠,真正狠的,是直接给你发宝钞,而且还是津巴布韦的那种,让你一家老小全部吃糠咽菜。

现在授田,对于秦少游来说,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某种程度来说,其实……秦少游觉得自己挺幸运,还好这个时代没有出现交子、宝钞,否则以武则天这性子,还不满世界的印面值一千贯的宝钞出去发工资,秦少游和他的将士怕是真要做好去啃树皮的打算了。

…………………………

好吧,再顺便求点票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