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官人 > 第二百六十二章:与邻为善秦上尉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六十二章:与邻为善秦上尉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7:31 来源:笔趣阁

();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箱的书信,无疑是临淄王对自己的背叛,而背叛往往是不可原谅的。

那些忠肝义胆之人,或者接触临淄王,只是怀着一股子对李氏的忠心,可是结果,人家一转手就把你卖了,这教人情何以堪。

至于那些投机之辈,自不必待言,有了好处,他们便和你套近乎,现在因为和套近乎,却惹来了这样大的干系,对于本来就自私自利的人来说,此时不由对李隆基暗恨起来。

此时的气氛, 真是肃杀到了极点,武则天显然已经震怒。而这一箱子的书信,就好像一柄柄刀剑一样,大臣们恐慌了。

谁都明白,一旦这箱东西一旦让酷吏们去查办,谁能保证不会牵连到自己。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干净的,而这种不干净,就意味着一柄悬在头上的利剑。

可是偏偏,没有人敢去做声,因为他们就是当事人,难道他们能站出来,请陛下将这箱子里的东西烧了吗?

武则天怒道:“这就是朕的臣子吗?尔等到底是临淄王的党羽,还是朕的文武官吏,临淄王谋反,诸卿不知所踪,可见平日,有许多奸贼党羽与这李隆基牵涉很深,李隆基谋反,难道就只是昨夜浮出水面的这些党羽?朕看哪……不见得吧,朕若是对此视若无睹,岂不是轻易的放过了那些私通乱党的贼子?一定要杀,要杀一批党羽,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四个字,听的人心都寒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绝对没有人会认为武则天不敢杀人,这位则天大帝,哪一次不是杀的血流漂橹,当年李敬业谋反,株连到的人多达万人,此后断断续续。酷吏四处出没,更不知多少人枉死。

“来人……”

这个时候,终于还是有人坐不住了。

李显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道:“陛下……儿臣……有事要奏。”

武则天凤目带着杀机,狠狠的瞪了李显一眼,李显吓了一跳,差点没一屁股瘫下,最后千言万语。俱都化为了灰烬。

“你要说什么?”

“儿臣……儿臣……哎……”李显长叹口气,最后道:“儿臣忘了。”

他沮丧的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李显不喜欢杀人,可是他对于自己理念的坚持,抵不过武则天一个满含杀机的眼眸。

“陛下,臣有事要奏。”

当李显退下的时候,一个高亢的声音,却是响起。

所有人都抬眸看过去,却发现要说话的竟是秦少游。

此时许多人心乱如麻,也没心思去管顾秦少游要说什么了。

“爱卿也要话要说吗?”

秦少游神色如常。长长做了个揖,道:“陛下,今日之事,让臣想起了一个典故,想当初,曹操与袁绍对垒时,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于是曹军内许多人成了袁军的奸细。但是,后来由于曹操用兵得当。打败了袁绍。胜利的曹军在袁绍的营地里发现了大量的曹军将领通敌的信件。这些信件被拿到了曹操的面前,谁都以为曹操会按信捉人,没想到,曹操一把火将这些信件烧为灰烬。既往不咎,于是曹操大得人心。陛下,这个典故和今日,岂不是同理?陛下早年,因为疼爱李隆基,而将其暂留在宫中寄养。又将他过继给了先太子,文武百官,本以为李隆基要克继大统,于情于理,都不免有将他视作是太子的心思,暂且就算许多人只是攀附李隆基,可是真要说他们与李隆基SI通,要图谋不轨,大逆不道,依臣之见,只怕太过言重了。人都懂的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理,陛下,臣以为,这些书信,理应烧为灰烬,如此一来,既显示出陛下的宽容之心,也免使百官人人自危。”

秦少游一番话出来,让所有人都诧异了。

因为这番话他们倒是想说,却是不敢说,唯一能说的人,除了李显,怕是只有秦少游了,李显是太子,这一次临淄王反,触动最大的就是李显的地位,所以李显是这箱书信里的局外人。只有秦少游,天下人谁不知道,他和在李隆基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一次平定叛乱的又是天策军,显然这位秦上尉的功劳不小,作为局外人,他来说这些话最是公允不过了。

只是……秦少游居然有这样的见识,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许多人心里一松,如释重负。

而秦少游心里却是偷乐,书信当然是没有的,一开始武则天突然让人搬出书信来,秦少游还大惑不解,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一场好戏要登场了,而这场戏的主角只会是两个人,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秦少游。

武则天搬出书信,要的就是效仿曹操,一开始先给百官们一个闷棍,让他们惊惶不安,最后再将书信烧了,以示自己的‘宽容’,这叫示恩,况且这书信一出来,在让人惊恐不安的同时,那些本来对李隆基抱有同情的大臣,顿时对李隆基的好感荡然无存,那个小子,你要造反也就是了,居然还留着自己的把柄,怎么着,还想打自己的黑枪不成?于是乎,所谓的临淄王党,只因一个‘空箱子’,顿时烟消云散,此番平叛,对于大臣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狠狠的挫败了以李隆基为首的一群乱党的阴谋,实在是一件让人弹冠相庆的事。

对武则天如此,对秦少游,当然也有好处,他知道武则天不会当真的烧了书信,那么就肯定得有人来找个台阶下,自己因为和李隆基的斗争,而引起了相当多人的反感,现在秦上尉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跳出来要求烧毁这箱书信,一唱一和之间,就算有人起了什么疑心,不过这种事,任谁也无法知道真相,因为东西很快就要‘烧’了,大家这一次算是承了秦少游的情,即便他们没有感激,可是至少……往后不至于和秦少游过不去。

从前的秦少游,因为游离于李氏和武家之外,所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可是现如今,却终于以一个厨子的身份,彻底的融入了文武百官的大家庭里,这……显然是武则天的安排,她似乎不断的为秦少游的未来铺路了。

秦少游说完之后,感激的看了武则天一眼,武则天脸上依旧是冷若寒冰,却似乎有一丝促狭在她的眼眸里掠过。

武则天露出不悦之色,道:“秦卿,莫非以为乱贼不当严惩吗?”

秦少游假戏真做,正色道:“陛下……乱贼固然该严惩,可是书信往来,岂可定性为乱贼?臣在昨夜,倒是略略立了些许的功劳,宁愿将这功劳,请陛下烧了书信,以安天下。”

大家紧张的看着武则天,这位亲上尉固然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可是终究这么大的事,还得陛下来圣裁。

武则天显得有些恼怒,似乎又在权衡利弊,最后他冷冷一笑,道:“好罢,这是你说的,你昨夜确实立下了功劳,若非是你,只怕今日江山都要易主,这样大的功劳,朕本欲加封你为郡公,为天策将军,另赐河北千户给你,可是你既要拿这个来烧书信,朕也就成全了你,你可莫要后悔。”

秦少游义正言辞:“臣无怨无悔!”

武则天便道:“来,将这些书信,统统烧了。”她显得很是慵懒,起身道:“罢了,今日之事,朕不再追究,诸卿想必也是受惊,都散了吧,朕也乏了。”

…………………………………………………………………………………………………………………………………………………………………………………………………………………………………………………………………………

钟声响起,百官退散。

秦少游这些日子,怕还是要留在宫中值守,他随着大家一起出了万象神宫,刚刚出殿,便有人凑上来招呼:“秦上尉允文允武,如今又立了大功,实乃朝廷之福。”

秦少游看此人面善,不禁道:“不知尊下是……”

猛地,他想起来了,似乎是从前自己骂过的御史,当时秦少游巴不得有人说自己和公主有染,于是找了这个御史挑衅,这家伙被秦少游一通臭骂,差点没吐血三升,至此之后,但凡逮着了机会,这位仁兄就要弹劾秦少游一本,无论严寒酷暑,孜孜不倦,也算是毅力惊人了。

万万想不到,这个家伙居然跑来和自己打招呼。

秦少游……笑了,他一时想不起这个人的姓名,不过不妨碍他用一个如沐春风的笑容,来表达自己的善意。

………………………………………………………………………………………………………………………………………………………………………………………………

第二章送到,咳咳,求点月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