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零二章 匹兹堡绞肉机(五)

“噗!”,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西奥多·罗斯福真的听到美国钢铁公司遭到毁灭性炮击的噩耗后,还是难免急怒攻心,一口鲜血登时就喷了出来,他手中的那份电报顿时变得斑斑点点、触目惊心。

这真不能怪罗斯福总统承受不住打击,实在是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战前美国超过一半的钢铁产量都来自于这里,战争爆发后新建的那些虽然已经考虑到分散风险而选择了别的城市,可是钢铁厂的建设周期很长,恐怕等到这场战争结束都不能完工,美国只能依靠着仅剩年产粗钢1000万吨(注1)的残破钢铁工业来支撑这次战争,而且不止要供应美国自身,还有一个简直就像是无底洞一样的盟友需要满足呢!

可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罗斯福总统就算喷再多的血也没办法让那些被毁掉的钢铁厂恢复原样了,不过听了自己智囊团的一些建议后,西奥多·罗斯福还是从中挑出了三条比较有建设性的补救方法。

首先是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钢铁消耗,短期内难以开源,那就只能节流了,好在美国浪费一向严重,这方面的空间还是不小的;然后则是进口钢材应急,虽然这会消耗有限的贵金属与外汇储备,还将让美国本就不轻的外债包袱进一步加重,但是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只能先顾眼前了;最后,虽然钢铁厂的建设周期很长,但一位比较了解这个行业的工程师却提出了一个听起来有些可行性的建议......

“你是说,全力发展电炉炼钢?”,西奥多·罗斯福只觉得眼前一亮,电炉建设周期短、而且所产钢材的品质也好,非常符合美国目前的需要。唯一让罗斯福总统有些头痛的是,电炉炼钢需要的是废钢铁,这可不像铁矿石那样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好在美国也算是一个老牌工业国(当然是跟中国日本相比),又进行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建,如今还在进行一场残酷的战争,废钢铁的来源本来就不算太少,何况就算需要从欧洲进口,废钢铁也比成品钢材要便宜多了......

这些措施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挽回匹兹堡钢铁工业被毁的巨大损失,而西奥多·罗斯福也终于忍不住明确向英国驻美大使提出了希望英国政府能够调停三国大战的请求,虽然就算英国出面也未必能够让双方握手言和,但至少可以帮助正在升级武器和战术的美国陆军多争取一点时间。

虽然心底里更多地将其视为缓兵之计,但匹兹堡钢铁工业被毁的残酷现实已经惊醒了西奥多·罗斯福,如果真有机会,这位总统先生已经不再抵触与中国议和,那个大洋彼岸的东方古国如今已经强得可怕,美**民就算最终能够将其打败,也必然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这代价甚至可能大得让美国掉出一等列强的行列。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割地赔款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但是无论如何,西奥多·罗斯福也不会放过天罚纵队,一是为了报仇雪恨,二是必须拿下一场胜利才有可能让中国政府降低要价。

更重要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已经看到了歼灭这支中国强军的机会,虽然匹兹堡的钢铁工业没能保住十分遗憾,但经历了如此惨烈的血战之后,就算这支部队的真正实力远超自己最初的预期,现在也必然已经伤筋动骨,而美军这边,罗斯福期盼已久的西海岸援军终于已经全部撤回了东部并且开始重整编制,等到这一步骤完成,美国东北部的正规陆军总数就可以超过150万,而且平均素质也有明显的提升,如此强大的军队组成的天罗地网,就算敌人还是齐装满员的状态,也别想逃出生天!

此时的天罚纵队的确非常困难,彻底摧毁了匹兹堡的工业区后,已经有美国两个集团军六七十万大军在外围形成了包抄之势,加上已经与其血拼了十余天的美国第12集团军,敌军总兵力几近百万,就算是在天罚纵队的全盛时期,他们也很难突出重围。更何况现在新增募的2万1级步兵已经损耗大半、李晖又因任务达成而不再允许“分身”浪费贵金属来招募更多的生化兵,这支一度让美国人闻风丧胆的可怕军队在其辉煌的顶点一下子走到了穷途末路......

不过生化兵不会恐惧,自然也就不会提前放弃,既然反正无力突围,还不如干脆就利用补给无限的优势,打防守反击来消耗敌人。对于队伍中伤兵已经超过了2万的天罚纵队,这样还有利于伤兵们的恢复,让部队坚持更久。不过巷战肯定是不行的,对于枪法炮术出色的生化兵来说,交战距离越远,他们的优势就越大,主要打近战的巷战无疑会极大地削弱这一优势,若非如此,天罚纵队也不至于要牺牲一万多名战士才能完成李晖下达的任务,明明匹兹堡城区并不算大、需要攻克的还只是一小部分街区。而如果被敌人四面围攻的话,那可以说是最恶劣的战场态势,甚至足以抹平生化兵军事素质的优势,那该怎么办呢?

注1:市场经济下一般多少会有一些闲置的产能,特别是钢铁这样的上游工业,战争爆发后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再加上工人们也被动员起来加班加点,在匹兹堡战役前,美国的钢铁年产能已经超过了2000万吨,几乎是中国的两倍。当然,这也因为中国至今尚未进行总动员,不过就算总动员了,因为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中国钢铁工业的产能本来就已经全开了,提升幅度也不可能有美国这么大。说到底,还是中国的工业基础不够雄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