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国大战(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国大战(上)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话说墨西哥那个在位已经超过30年的总统迪亚斯还真的在内阁会议上提出要加入亚盟、对美开战收复失地,不过美国大西洋舰队一大票主力舰开到墨西哥沿海耀武扬威了一番之后,这个人精立刻就萎了,美国的处境再怎么困难,也绝不是国力弱小的墨西哥能够趁火打劫的,至少现在还不行......

但是震慑住周边的宵小并不能够扭转整体战局的颓势,考虑到美军现在急需时间来升级武器和战术,很多人都向总统罗斯福建议假装向中国求和作为缓兵之计以争取时间,但西奥多·罗斯福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俄国政府应该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如果我们这时向中国人求和,那俄国对华宣战肯定也会随之推后,甚至可能夜长梦多,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变数。与其这样,还不如再咬牙坚持几天,等到俄国人参战之后再实施这条计策,要更加稳妥一些,而且那时中国人中计的可能性也更高......”

其实,由于中国政府一直都不肯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沙皇俄国早就决定要对华开战了,而西伯利亚大铁路都贯通了三年多,怎么可能还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沙皇尼古拉二世之所以迟迟没有对华宣战,一是因为从心底里畏惧中国的强大,毕竟就连俄国最畏惧的大英帝国也被中国打败了;二嘛,则是那位因为奇迹般地治好了皇太子血友病、并展现出诸般“神迹”而深得沙皇夫妇信任的神棍拉斯普廷坚决反对,他以神神叨叨的预言的形式劝阻沙皇,称俄国如果对华开战,轻则赔款割地,重则朝廷颠覆,让尼古拉二世愈发心虚。

但在拖了两个月后,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开出的条件太过诱人,更由于此时沙俄国内的矛盾已经极为尖锐,不找个外敌转嫁出去的话,只怕革命就难以避免了......

由于英国慷慨的经济援助,在十年大萧条来临时,沙俄反倒成为了西方列强当中唯一的亮点,而“风景这边独好”的沙俄又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一样,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者将找不到好去处的资金投到俄国,使得俄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十年大萧条行将结束的时候,沙俄的国民总收入较大萧条前足足翻了一番,工业总产值更是一度跃居世界第四,仅次于英美德这传统三强,比飞速崛起的中国都要略胜一筹,尽管其中重工业占比还不到两成,但漂亮的经济数据还是引来了西方媒体的广泛赞誉。而由于城市劳动力就业率提高、平均生活水平也多少有些改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率也上升到了登基以来的顶点。

然而,在这样的繁荣景象之下,却隐藏着莫大的危机。良好的经济形势让沙皇政府完全没有了改革的动力,旧的腐朽落后的制度还在延续;而贵族和官僚们的胃口也因为高速发展的经济而水涨船高;就连尼古拉二世本人,也因为这样的顺境愈发忘乎所以,更难正视自己的低能......

十年萧条的结束让西方各国普遍松了口气,但是沙俄这座黑暗中的灯塔却反而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正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怪异现象,其实原因倒不难猜,之前国际游资都集中到了俄国,其实主要是因为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很糟糕,现在各国经济回暖,这些资金自然纷纷回流,毕竟沙俄就算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当前的问题更大,制度落后、官僚**、领袖无能、劳动者素质也不能与西欧相比,只要有别的选择,聪明人还是更倾向于那些先进工业国。

而英国当初给沙俄经济援助是为了遏制中国,可是老张伯伦上台后,中英两国关系迅速改善,这样的动机已经不复存在。反倒是因为老张伯伦希望沙俄将重心调回欧洲,而在中俄领土之争上站到了中国那边,以便让沙俄放弃对远东不切实际的妄想,却遭到了沙俄政府的坚拒,导致英俄关系恶化,结果英国给予沙俄的经济援助也就给了前两笔,还逼沙俄政府按期还债,进一步加速了沙俄国内的资本外流......

从名字就看得出,资本大量外流对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造成多么可怕的打击,而经济的急速衰退又加剧了那些国际资本的恐慌,外流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导致沙俄经济出现了近乎断崖式崩盘的惨象......

不到一年时间,之前还是一片繁荣的沙俄国内就到处都是末日景象,特别是在城市里,有无数的企业破产倒闭,就算还能坚持的也纷纷大量裁员,导致工人失业率急速飙升,生活水平自然是直线下滑。

说起来很有些讽刺意味的是,之前的好日子让财政收入大增的沙俄政府习惯了大手大脚,贵族官僚们捞钱的胃口也变大了,即使现在俄国民众百姓已经贫困不堪,他们也没有减轻剥削和压迫的力度,极度的贫困加上社会的不公,开始迅速唤醒俄国贫民、特别是俄国工人的反抗意识。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之前的经济繁荣,沙俄现在的工人数量比历史同期要多得多,几乎可以跟一战之前相比,因此大衰退后失业的总数也多得吓人,而且俄国工人的分布又集中在彼得堡、莫斯科这两个大城市,大量失业之后就如同两个巨大的火药桶,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严峻的形势,不要说是有识之士了,就连能力平庸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都感觉到了不妙,他终于咬牙作出了决断,正式对中国人宣战,一方面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也不无藉此消耗那些“暴民”的想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