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地基计划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三十八章 地基计划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而经济体制的选择,又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而影响到了李晖对于所派生化兵兵种的选择。

不考虑诸如水兵可以在修船厂工作,装甲兵可以修理车辆这类特殊的情况,能够胜任工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兵种只有技师和特工这两种。

前者的优势是专业,技师嘛,自身肯定技术过硬,而且他们的领导力也主要体现在生产管理上,所以用他们管理企业,产品质量绝对能够保证,成本控制也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还要他们摸准市场脉搏,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后者的优势则是全面,会管理、也懂技术,甚至还能懂销售,但是技术能力上比技师要差不少,用他们管理企业的话,产品会比较贴合市场需要,但是质量就没那么值得信赖了。

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企业,那么特工显然是厂长等高层岗位更加合适的选择;但李晖既然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那么技师的优势就是压倒性的,何况唐山钢铁厂是要作为将来中国钢铁工业的样板来建设的,注重效率、精益求精的传统显然要比紧跟市场、开拓思维更容易推广复制,在国家层面上也更有价值。

再说了,技师是专业的生产管理者,而特工只是半调子的企业领导,价格还比前者更贵,即使只看表明,这“投资效率”也明显差了老大一截。事实上,李晖会选择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工业化路线,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唐山钢铁厂的投资巨大,但她其实只是李晖“地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仅仅在唐山一地,不算开平煤矿扩建工程、同样已经开始扩建的清末中国三大金矿之一的迁西金厂峪金矿和即将开始建设的司家营铁矿,也还有唐山机械厂、唐山第一化工厂(煤化工)、唐山化肥厂、唐山火电厂、唐山水泥厂、唐山精盐厂、唐山第二化工厂(盐化工)、唐山砖瓦厂这八大工厂,另外还有唐山港和几条联接唐山港与九大厂的短程铁路,总投资额折合白银的话,高达8000多万两,其中向系统采购设备资材所花的银子就接近3000万两,而为此招募的生化兵技师总数竟然超过了5000人,招募费用和需要不断支付的月饷自然也不会少。

由此,李晖几乎将中国的第一批重工业全部集中到了唐山,唐山也因此迅速崛起,几年之后就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工业中心,在一战之前,其对中国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与上海相比,反倒是邻近的天津在其对比之下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至于并不靠海、后来也没能成为首都的北京城,长期只能靠旅游业和采矿业来支撑,就更不能与唐山在中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提并论了。

好在因为李晖这个穿越者的干预,这个时空关于地震预报的研究比历史上早得多、进展也大得多,否则以唐山远比历史同期大了许多的城市规模,大半个世纪后的那次浩劫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遇难,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与历史上苏援156工程不同的是,“地基计划”当中轻工业也有不小的比重,因为现在的中国就连轻工业的企业也没多少,同样需要有个样板以供推广和复制,虽然系统的科技树覆盖面有限,但至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技术水平也远不是如今国内的轻工企业所能相比的。

虽然很可能不久之后,李晖就要跟西方列强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但因为目前世界上的科技和工业水平还远不能与二战时期相比,就算是世界霸主英国也很难在远东投入太多的力量,因此未来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与历史上解放后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至少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亡国的风险,因此也就可以更多地照顾民生。

这也促使李晖对轻工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仅以投资额而论,比包括军工在内的重工业都还要略多一点。

只是轻工业的分布就不像重工业那样集中了(地基计划里只建设唐山和青岛这两座城市),由于胶东是起家地盘多少会受到一点照顾,而且莱州已经建成了深水港,占比最大,但其他一些沿海城市也都或多或少地分到了一点。

不过要说“地基计划”中投资最大的,还是以电话、公路、铁路和海港(包括海军基地和造船厂)为主的大规模基建,特别是铁路和海军基地。

好在李晖制定出“地基计划”的目标只是利用系统的便利、以最快的速度搞出一个最基础的可以自成循环并推广扩大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以后要建新厂就全靠这些老厂支持了,不再依赖系统。),基建只是配合计划中那些工厂的建设、顺便搞几个样板,要不然就算起义军拿下京津之后的缴获再多,也未必吃得消......

军工企业也是“地基计划”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虽然系统产品物美价廉,但是考虑到贵金属消耗的不可逆性,李晖早在还没有自立门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发展军工的打算。而在胶东开辟了根据地之后,李晖立即就调集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在平度附近的大泽山中建设他的第一个兵工厂,类似军舰这样的高技术武器可以暂时全靠系统生产,普通的枪炮、特别是弹药这样的消耗品总不能也一直依赖系统吧?

只是让李晖多少有点意外的是,由于大泽山兵工厂短时间内无法建成,而他又中途更改了革命路线,结果李晖真正接管的第一个军工企业竟然还是他事业的起点——天津机器制造局。由于起义军的进展太快,李晖在这里又有不少熟人方便劝降,津局并未遭到什么破坏,员工也没有逃散,立即就可以恢复生产,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