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五百零六章 用事实来打脸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五百零六章 用事实来打脸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14 来源:笔趣阁

《血色浪漫》的拍摄重新进入了正轨,为了赶进度,剧组没日没夜的赶工,拍摄,宋铮也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关注剧组之外的任何事情。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就在此时,终于完成了后期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纪实》在燕京卫视播出,这部纪录片不像以往的纪录片那样,只是堆砌历史文献,再经过旁白叙述出来,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以及众多依旧建在的当事人的亲口讲述,真实的为人们还原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一段往事。

坐在镜头前的那些老人都是住在云南腾冲的抗战老兵,之前《我的团长我的团》在腾冲拍戏的时候,宋铮还曾带着剧组的演员去拜访过他们。

原来不了解,真正见到这些老人的时候,宋铮不禁对这些老人肃然起敬。

他们曾经在祖国的热土上和日本鬼子拼过刺刀,曾经在缅甸的丛林中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这个国家的英雄,应该享受国家给于的福利,社会给于的尊重,他们应该享受着更加负责的生活,安度晚年,可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默默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这样被自己曾经为之奋战过的人民所遗忘,在风烛残年拥着用生命博得军功奖章,却忍受着贫困和孤独的侵袭。

甚至在病床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为得到这样一句认同:“国家终于承认我们是抗日的了!”

此情此景,每个人难道不该扪心自问,难道不该感到羞愧,难道不该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毕竟,老兵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凋零。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人们忙着为我党领导下的部队歌功颂德,称赞夸耀他们历史功绩的时候,也应该想到这些同样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流干了最后一滴鲜血的英雄们。

《中国远征军纪实》播出之后,立刻引发了轰动,虽然也曾对这支部队有过那么一丁点儿的了解,但是像现在这样,真正去认识这支曾在抗战时期真实存在过的部队,却还是第一次。

深刻,震撼!

这是人们在看过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最深切的感受。

特别是播到第三集,讲到翻越野人山这一段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不禁潸然泪下。

之前两集所讲述的中国远征军千里扬戈,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受到沉重的打击,可是到了这一集,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盟军配合不力,导致战斗失利,远征军不得不撤退。

可残忍的日军欲置远征军于死地,切断了远征军的归国通道,远征军的将士们只能被迫选择了一条无比凶险的回归之路,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返回国境。

所谓的野人山,其实就是中印缅交界处一片方圆数百里的原始森林,是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狭长河谷,这里山岭纵横、河流密布,传说有“野人”出没,当地人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胡康河谷。所谓胡康,在缅语当中就是“魔鬼出没的地方”。

可就是在这里,因为疾病流行,缺医少食,再加上瘴气弥漫,这短短数百里的丛林之路,竟变成了吞噬生命的死亡之路,最终数万名中国远征军战士惨死在这片危机四伏的“绿色魔窟”里,这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其悲惨的一段往事。

而导致这一惨事发生的原因,并非远征军自身,而是因为盟军,原本远征军最初的战斗打的不错,中国远征军38师拼死救出处在重重包围之下,危如累卵的西线英军,然而忘恩负义的英军却决定放弃缅甸,寻求而后再战,英军基本上一夜之间突然走得干干净净,顺带着炸掉和丢弃那些死也不给远征军用的装备和物资,这一举动,刚好在第二批中国远征军接收侧翼防线的时候,英军的撤退把远征军的侧翼完全披露在日军的刺刀阵中。

不出意外,日军抓住了这样的机会,然而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日军56军团,势如破竹的占领了中国远征军的后路,就在中国远征军以为可以在日军追击英军中的夹缝中逃生的时候,日军却果断放弃对英军的追击,反而占领了中**队逃亡的主要路线“密支那”。

一场让远征军开始丢盔卸甲的追击战开始了,据非官方统计,当时能保存建制撤退的就只有孙.立人部及戴.安澜部,然而,二部加起来,也不超过50000人,剩下仓皇撤退的几万人在日军小建制的追击中基本阵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被追击的死啦死啦部。

先抛开其它逃亡部队,就这一部零散的逃亡部队,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到达中缅交界的惠通桥,等着和难民一起回国时,阴险的日军斥候500人已经潜伏在了难民中,而难民的身后,就是等待已久的饥饿的日军主力,在巧合之中,为阻挡慌乱的难民而开了枪的的中国宪兵,却让日军以为计划被发现而提前进攻,幸运的是时任宪兵队长的张.祖武下令果断炸桥,把日军阻拦在了怒江对岸,而不幸还留着对岸的难民和余下残兵却被日军当着宪兵的面屠杀干净,《我的团长我的团》之中,南天门一战便是由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来的。

而当仅存的这寥寥无几的官兵奇迹般走出“野人山”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人们,此时无比惊讶地发现,这其中竟然还有一位女性,在所有生还者的名单当中,他们第一次在性别那一栏里填下了一个女字。

当初宋铮也曾带着剧组的演员拜访过这位依然建在的女英雄,这位作为远征军抗日的“活档案”和“活化石”的老人,对方在向宋铮等人讲述那一段经历的时候,曾经几度哽咽。

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制作组再一次拜访了这位老人,老人的一番话,让每个在唱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现在回想起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当年竟然能够活着走出野人山!翻越野人山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国的土地上去死!”

战争早已结束,硝烟早已散尽,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如今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当初,宋铮联合张园,楼烨等人,拍这么一部《中国远征军》的纪录片,诱因或许是为了打那个刘观楼的脸,可那个老家伙的脸面又能值几个钱。

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些同样为了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献出了生命的英灵。

在腾冲拍戏期间,宋铮曾听到过一件事,一些依旧建在的老远征军将士曾联名向缅甸国家秩序建设委员会提出申请,重建远征军烈士墓。

那封请愿书,宋铮看过之后,都不禁深感心痛:吾辈亲历战斗,幸而生存者亦垂垂老矣,实不忍令维护国际正义保卫人类和平之神圣史绩就此湮没,浴血奋战壮烈捐躯之忠魂无所归依。

何其可悲,远征军将士的遗骸尚且不能入土为安,而宋铮却听说,就在缅甸一条繁华的大街上,一个远征军老战士住所的不远处,就是日本人修建的大佛寺,每年,那位老战士都会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日本人来到这里,这个在密支那打败了日本人的中国驻印军老兵,难掩内心的失落,扪心自问,到底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

同样,英国每年的四月份复活节之前,都有一战二战老兵的大型活动,连首相和所有政府官员都会参加,这是对曾经为国流血和捐躯的人的最起码的尊重。

再想想那许许多多暴尸荒野的远征军将士,心里岂会没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这部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远征军当年的战争故事,并且把这些故事传播歌颂下去,让后代子孙知道要纪念他们,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英雄。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英雄儿女,每一个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都是后世儿孙永远不应该忘记的,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现在。

历史的真相不会永远被埋没,千万不能让年轻一辈忘记这段历史,忘记那些为了民族兴旺而流血牺牲的老一辈。

《中国远征军纪实》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根本就不需要宋铮他们去联系媒体,就有众多媒体自发的参与了进来,在报纸的重要版面刊登着关于远征军的正面评论,并且众多历史学家也纷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给予了远征军极高的评价。

到了这个时候,宋铮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谁再去关注刘观楼这个微不足道,厚颜无耻的小人物了,自然有很多人将他之前发表的那些文章重新翻出来,大肆批驳。

根本就不用宋铮他们做什么,刘老头儿就已经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疼了,本来这老东西还想着还击,结果文章还没等写好,就接到了上面某一位的电话,电话里都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老家伙都很自觉的消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