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九百七十章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九百七十章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14 来源:笔趣阁

冯晓刚家的小院,过了五一之后,燕京的天气也开始渐渐回暖,老冯家重新变成了聚会的首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要说还是冯晓刚精明,当初放着楼房不住,非要住四合院,可没少被人笑话,可是放到现在,当初笑话他的人可都傻眼了,放眼整个燕京城,除了几处被当成文化古迹保留下来的四合院,像老冯家这么完整的院子,可着燕京市都少见。

宋铮房产有不少,燕京,魔都,杭州,长沙,福州,深圳,到底有多少,他自己都不清楚,这些大多还是当初林欣如置办下来的,可是所有的房产无论单独把哪一处拿出来和冯家的四合院比,都远远不如。

宋铮之前曾听徐凡说起过,他们家的四合院,之前曾有个土大款打算花六千万买下来,冯晓刚都没答应。

酒喝的差不多了,众人的话题也从最开始的闲扯淡,渐渐转入了正题,1 1公司打算拍冉闵,这件事外界知道的不多,可圈子里却有不少人都听到了风声。

“华谊兄弟那边好像也打算动了!”冯晓刚呲牙咧嘴的闷掉了半杯酒之后,话说的已经有点儿飘了。

宋铮听了,也没觉得如何,随口问了一句:“他们也打算拍这个题材?”

冯晓刚仰躺在藤椅上,道:“好像有这个意思,前些天小磊来我们家了,打算拉我重回华谊兄弟!”

张国利一听这话,忙道:“老冯,你可别动歪心思!”

冯晓刚笑道:“那边我可是不打算再回去了,心累,还是跟着哥几个一起混好,我就一门心思的拍电影,省心!”

一旁的王硕插话道:“刚才你说华谊兄弟也打算拍冉闵?”

冯晓刚有点儿晕了,身子栽歪着:“也就是有这个意向,不过我看他们的意思,也就是打打擦边球罢了,动真格的,老王估计没铮子那么大的胆儿!”

众人闻言,全都笑了。

笑过之后,王硕突然对着宋铮挑起了一根大拇指:“铮子!你牛逼。”

宋铮被王硕夸得有点儿懵,熟悉王硕的人都知道,这厮很少夸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你有钱,我不服你,你拍电影拍到了好莱坞,我不服你,可是你敢拍冉闵,牛逼,你真牛逼!比我们这些人,强的太多了!”

“我没你夸的那么好,我就是觉得有些事儿得有人去干,这件事要是在没有人去干的话,再过上几十年,怕是人们真的该把那段历史给忘了!”

人只有熟悉历史,正视历史,才会知道在所学的教科书里,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多么的糟糕。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总是一种茫然无知和冷漠的态度,那是因为,教科书里只告诉人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告诉人们是怎么的与少数民族融合,似乎,在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只对于历史前进的车轮赞美,却不知道这车轮之下有多少血腥,多少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以至于人们对于那些特殊年代的英雄们只字不提,就好像他们不应该赞美似的。

在人们眼里,只有诗人和艺术家可以进历史书籍,就像如今只有明星才是人们的偶像一样,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忧郁的事情。

关于五胡乱华这段历史,现在的教科书里是没有的,即便是有,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南北朝时期有个“十六国”,然后说这些少数民族怎么冲破士族的门阀主义,怎么注意与汉族的融合,以至于后来有了魏文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于是乎,这些都是值得赞美的,那些关于杀戮压迫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至于抵制这种民族融合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那么,冉闵在那个时代,搞出个灭胡令来,更是反.动至极的。

因此,这样的人实在不应该被铭记,因为他破坏了民族大团结,破坏了作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的风范。

甚至所谓的“五胡乱华”很多人的人眼里,是个非常值得赞美的事情,甚至,有些人经还挺崇拜其中的一个人,后赵的石勒。

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这段历史,才会知道现实是多么的令人作呕。才会知道,冉闵是中华民族史上罕见的大英雄,他的贡献,绝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华民族中的伟人,可是这么一个英雄,竟然在2000多年里,几乎是被人遗忘的。

许多人都读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面对中国的几千年封建道德以“吃人”两字概括,这种“吃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人。

但确实也有把人杀了吃的,吃人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做成了菜给齐桓公吃,唐时的张巡守睢阳,粮草用尽时吃过人,黄巢造反时也吃过人。一些城池被围,人饿得受不了,就易子而食,但这些事情都是极个别的,或源于少数统治者的疯狂,或者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但在“五胡乱华”这一华夏与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却有许多人被大规模地宰杀烹食。

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几乎所有的胡人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十分野蛮,许多胡人还保留着食人的兽性,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所谓胡人,基本上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野蛮部落。历史总是和人在开玩笑,文明谦和的民族总是被野蛮落后的部落武力征服,然后大肆蹂躏。从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中国来看,往往都是这样。

可是可笑的是,最终历史过去之后,这些野蛮的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个干净,他们最终依然被文明所消灭殆尽,这不是光用屠杀的方法可以做到的。

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

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

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更是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载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便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羯族对汉族的血债实在太多,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还要令人发指。

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只能以变态来解释。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刀乱窜,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干净血放到盘子里面做成工艺品和部下观赏。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恶魔竟然还tm笃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掳掠的汉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就把这个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来和牛羊肉混着煮,还把这种食品赏赐给部将吃,让他们猜测是什么原料做的。

冉闵灭后赵后,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

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都堆成了小山。

到了南北朝,拓跋鲜卑的拓跋焘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宋国,居然不带一点儿粮草,如果掠夺的食物不能解决需要的话,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发生过这样大规模吃人的事件,同一时期在西方,是匈奴人阿提拉进攻罗马帝国,他残暴是残暴,但并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记载。

后来女真,蒙古,满族虽然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纪录,如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

这样的历史在教科书里是绝对没有的,当年小日本儿对中国进行的屠杀是华夏民族永远的伤痛,可五胡乱华这段历史,更是令人不可思议和无比的沉痛。

也许有人又会说,那些历史书都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对于少数民族有不公平的记载,甚至是对于异色种族的歧视才说的这么夸张。

照这种逻辑,那任何一本历史书都不用看了,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都不用去相信了,更何况,记载冉闵的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史学家,而当时的所谓南朝,汉人的封建政权下的文史家们,对他完全没有提起,甚至在后世的正史和小说里,往往还被污蔑了。

那么在当时那种几乎灭绝种族的危难时刻,冉闵实行“灭胡令”,完全是拯救民族危亡的关键。

所谓灭胡令,就是对于羯人,不分男女老幼,冉闵的政策也许矫枉过正,可对于一群野兽,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也正由于冉闵如此,才被现在的史学家不尊重,甚至有人会嗤之以鼻:这样的杀戮,跟野兽有什么区别?何况当时不是还有东晋在吗?不是还有后来的谢安在吗?人家的“魏晋风范”的谢安不是同样在淝水之战赢了吗?没有了冉闵,难道中华民族就真正消亡了不成?

对于这样的人,宋铮只能无语。

如果没有冉闵在北方对胡人报复性的屠杀,所谓的东晋,所谓的南朝怕是早就被胡人蹂躏的连渣渣都不剩,也就更没有谢安什么事儿了。

冉闵起兵之后的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相互为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

正是因为冉闵,当时的汉人可以和胡人“无月不战,互为相攻”,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汉人并不好战,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冉闵这个史学家眼里的暴夫,让那么多人民宁愿月月打仗的?

冉闵去争粮,却把自己的军粮分给百姓,才导致被鲜卑人活捉,这样一个暴夫,为什么要这么这么做?他干嘛要把粮食给老百姓?

冉闵被俘就义,据说“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站在科学的角度,这也许不值得相信,但是,他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

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因为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既然冉闵是被千夫所指的暴夫,是几千年来被所谓的史学家谩骂的败类,那当时他那些臣子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投靠鲜卑人的政权,就连几十万老百姓也纷纷逃亡东晋,而东晋将领只因为未能及时接应一个暴夫手下的百姓,导致他们被鲜卑人拦截,死亡殆尽,他又何必自杀?

历史的真相已经不得而知,因为书写历史的人,往往是一些无耻文人,所以真实往往被扭曲,一些本来是这人间的英雄,往往成了人们眼里的败类,比如三国人物曹操,比如唐朝名将苏定方,比如宋朝名将狄青,比如明人袁崇焕,而冉闵更是一个比他们更悲情的英雄,至少,那些人只是在小说里被写成反派,而正史却留下他们的功绩。

可冉闵用他的方式挽救了中华民族,却一直在这个民族不受尊重,无论正史,还是小说,都只对他辱骂,污蔑,甚至都不愿意去提及,以至于今天,很多自以为通晓历史的人,居然都不知道冉闵这个人。

历史,原来都是可以被改写的,这就是华夏民族为什么经常会遭受不幸,这也是华夏民族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悲情的英雄,这也正是华夏民族的悲哀。

宋铮要拍《危城》,从来都没想过为谁去树碑立传,他只是想要让现在的人们知道,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汉民族几乎到了亡族灭种的地步,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几乎靠着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拯救华夏民族于危亡之中。

他不是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无耻文人眼中的独.夫暴君,他不是阻碍狗屁的民族大融合的罪人,他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

历史不该被人们遗忘,英雄也不该被人们遗忘。

王硕听着宋铮寄养慷慨的说完,突然苦笑道:“人们忘的还少吗?”

宋铮看着王硕,有点儿明白他的意思了,就像他心心念念的想要让人们知道冉闵的豪气干云,让人们知道五胡乱华那段惨痛的历史一样,王硕他们也有希望能够呈现出来的历史上的某一个片段,而且,那个片段正是他们的情怀所在。

特殊时期,那个时代是他们这些大院孩子最为飞扬,最为难忘,也最为感伤的一个时期,时间过去还没有多久,可是人们对于那个时期的记忆几乎淡忘的差不多了。

和两千多年前的五胡乱华一样,那个时期同样被某些人当做洪水猛兽,触碰不得,甚至说不得,写不得,更别说拍成影视作品了。

叶敬之前拍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也不过涉及了一点皮毛而已,姜纹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被禁是因为拍了不该拍的,可是在王硕等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眼里,也不过触及的稍微深了一点儿,真要说震撼灵魂什么的,那纯属扯淡,真正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要深刻的多。

“不说,不说了!”叶敬见王硕又要打开话匣子,赶紧拦道,“老王!说那么多干什么,说多了,徒增烦恼,有意思吗?”

王硕歪着脑袋,看着叶敬:“你这是要堵我的嘴啊!?”

宋铮看出来王硕是喝多了,忙道:“硕爷,叶导没那个意思!”

王硕脾气也上来了:“没什么意思?叶敬,我说说话还犯忌讳了!”

叶敬也知道这个时候和王硕说什么都是错的:“老王,多了!”

“多什么多!”王硕突然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指着叶敬吼道,“老子的小说都被你拍成什么德行了!”

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电视剧版,王硕显然不满意,之前就曾和朋友们抱怨过。

叶敬也不是个没脾气的:“我拍的不好,那是你不敢写,你有本事就别打擦边球,把那个时代发生的事,都写出来。”

“写就写!”王硕说着,转头看向了宋铮,“铮子!我敢写,你敢拍吗!?”

我艹!

我tm就坐着都中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