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九四二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九四二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14 来源:笔趣阁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九四二

作为冯晓刚的影迷,这部《一九四二》,宋铮当然看过,尽管他之前非常抗拒,因为那段历史没有几个人愿意提起,哪怕只是一丁点儿,撕开之后,都是血淋林的疼。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九四二》就是这么一部让人感觉冰冷而绝望的电影,说的直白一些,这部电影就是在讲述在历史上的那个时间点,三百万人如何活生生饿死的过程,这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开心起来,在看的时候,犹如看见变成人间炼狱的河.南,以及那些坠入地狱的苦难大众饱受煎熬的历程,总之,冯晓刚的这部电影,看得让人无比沉重。

对于某些历史小白,大概也就只是知道一九四二年河.南有旱灾,但这仅仅只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

具体灾情如何,当年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宋铮也是如此,还是后来翻看一些历史资料,以及刘振云所写的《温故一九四二》,才对那段被尘封了的历史有了逐渐清晰的印象。

大多数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国人,都是通过冯晓刚的这部《一九四二》,重新审视这场悲天悯人的天灾**。

中国人这一百多年来受过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而当权者在这当中因为不作为,甚至反作为使得灾难更加凝重,更是罄竹难书。

虽然《一九四二》描述的是抗战时期某党的不作为,但是由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建国后的那三年的敏感,因此也使得这部电影从90年代起筹备的时候就很敏感,一直过不了。

前世,剧本改了一稿又一稿,这部电影终于可以被普罗大众所看见,宋铮当时得知冯晓刚终于开始拍他这部野心之作的时候,首先是非常期待,紧跟着就是担心几易其稿之后电影会显得支离破碎,精气全无,但看完之后他觉得自己多虑了,它比他想象的要出色。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国.民.党忙于与日本人作战,无暇顾及数千万灾民,灾民只好自己逃难,成为被国家遗忘、抛弃的一群人。

《一九四二》的视角从一个河南的地主展开,张国利饰演的这位地主小奸小滑,不怎么坏,但心眼也不少,藏着粮食和其他居心叵测的灾民们对峙,但终究躲不过已经饿得失去理智的众人。

于是,这位地主在被一番烧杀抢掠之后,也变得一穷二白,儿子被人捅死了,他带着家里的长工、临盆的儿媳妇、女儿与母亲,开始了“躲灾”,他不承认这叫逃荒,因为穷人才逃荒,他至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躲灾的人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灾害,在饥饿、疾病、冰雪,还有日本军队的轰炸之下,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让张国利饰演的这位地主陷入了无止境的绝望当中。

他身上的灾难以一见百,代表了那个年代河.南受灾的千千万万的民众。

伴随着这场灾难,一九四二年的众生之相缓缓揭开,有来自《时代周刊》的美国记者,为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和普利策奖,而深入灾区,有在灾区的神父,为了让灾民信教而安抚众人,有兢兢业业的公务员,虽已身居河南省主席高位,但仍为了民间疾苦而奔走,却不得不面**透顶、处处流脓的国家,更有着用军粮来“赈灾”的日本高官,目的是为了让灾民们吃了饱饭,充当炮灰,以及,听到河南死了三百万人时,流出“鳄鱼眼泪”的老蒋。

《一九四二》无愧于这个名字,它让人们知道,除了丘吉尔感冒之外,一九四二年的中国承受过如此沉重的灾难。

更难得的是冯晓刚的视角,相较于《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的轻重失衡、以及后半段沦为苦情戏的叙事问题,《一九四二》做得成功许多,几场用imax规格表现出来的轰炸戏都显得极其震撼,也极其重要,并非仅仅为了商业考量去吸引观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凸显出了残忍的战争屠杀之下普通人的无助。

这几场轰炸戏里,既有对逃难路人的屠杀,也有针对铁路运输线路的轰炸,还有一场重.庆城区中的大轰炸。

这当中又得称赞这部电影的美术执导,还原出了40年代的重.庆老城区样貌,如此大气的在银幕上表现出战时陪都,过去并不常见。

当然,作为编剧的刘振云也应记一功,这部电影的对白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对白。

为了吃饭,为了活下去而可以出卖一切的人,他们说什么话,似乎是不重要的。

但越是那些听上去让人哑然一笑的对白,听完之后却让人感到十分沉重。

最值得深思的,大概是扮演河南省主席的李雪剑老师的那些对白了,这位悲天悯人、尽职尽责的公务员,却无奈的看着自己管辖的省份里,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却又无能为力。

找这位曾经扮演过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的演技大家来饰演这个角色,着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当影片里的李培基,也摆出焦.裕.禄的那个标志性动作的时候,这几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焦.裕.禄去世之前,那三年里所发生的故事,他们,都无法力挽狂澜,只能随波逐流。

当然,这种隐喻也许并不是刻意而为之,但《一九四二》之所以难产这么多年,关键原因也不就正在于此吗?

宋铮相信冯晓刚作为一位电影工作者,是有这样的责任感,至少,他用《一九四二》去填补了这一段空白的历史。

而什么时候,才会有人拍《一九六零》呢?

宋铮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因为那道伤口要是被撕开的话,只会让人觉得更疼。

“晓刚哥!你真的想好了!?”

刚才冯晓刚说的遮遮掩掩的,还说什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事实上,宋铮很清楚,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冒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