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九百三十九章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九百三十九章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14 来源:笔趣阁

第九百三十九章

宋铮一直都认为,在中国目前仍活跃拍片的所有电影导演中,宁皓是少数会讲故事的电影导演之一。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部《疯狂的石头》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的一匹票房黑马,为小成本电影开辟出了一条新路,中国电影观众也因此也记住了“宁皓”这个名字,之后,一部《疯狂的赛车》又将石头的疯狂得以延续,宁皓也顺势成为继张仪谋、冯晓刚、陈恺歌之后,第四位跻身于“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两部“疯狂”系列作品,均以黑色的幽默,多条线索的交叉叙事,凌厉的剪辑,动感的镜头等多种电影元素令观众为之疯狂痴迷。

《疯狂的石头》中围绕着一块石头,延伸出三条人物叙事线索,而在《疯狂的赛车》中人物的叙事线索更是多达六条。

这样一来,多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各色人物关系一并展开,各种情节线索齐头并进,最终多条人物线索汇聚成一流,这种多线交叉叙事所造成的误会矛盾,巧合冲突,极容易碰撞出强烈的戏剧火花,产生喜剧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成功,让宁皓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固定的印象: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就是多条线索的交叉叙事。

或许一直延续这种风格,会让人觉得老套,然而,一旦宁皓试图对于以往影片所建立起来的电影风格进行转变时,宁氏电影的疯狂便很难再续了。

《无人区》虽然不是标准的多线叙事,但是其中也穿插着众多人物的分支线索,勉强算是在延续着他的风格。

然而,在原版的《黄金大劫案》里,抛弃了最擅长的东西去尝试新事物,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将宁皓之前所擅长的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黄金大劫案》中,宁皓完全摒弃了之前所惯用的多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传统的单条线索进行叙事。

这种叙事方式会使影片因单条人物线索而造成人物关系单薄,戏剧冲突乏力,影片的悬念设置和紧张气氛的渲染不够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影片的喜剧效果,难以延续之前石头和赛车的疯狂。

影片围绕着抢黄金这一条线索展开叙事,观众本应该看到的是以主人公小东北为主的地下党是如何在重兵把守、铜墙铁壁的金库里将八顿黄金抢走的。

这其中关于抢黄金的巧妙布局计划,实施作案的精巧过程,悬念的设置,各种矛盾的化解等等都是影片所要重点刻画和突出的地方。

但是,宁皓却因为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和落入俗套,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故事以小东北的疯爹和爱人被日本人绑架为要挟,作为抢黄金过程中的矛盾障碍,而不是在抢劫黄金的过程中,如何巧妙布局,冲破敌人的层层严密防范,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未免有点儿落入俗套。

而最后突然出现的那辆装甲车和装有王水的大卡车轻而易举的便将敌人的巢穴捣毁,则更是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化为云烟,所有的悬念也都付之一炬。

当然,并不能说单线叙事就不能够制造出喜剧效果和紧张气氛,单线叙事依然可以制造悬念,营造紧张气氛,达到一定的戏剧效果。

在这一点上,《黄金大劫案》完全可以参照好莱坞的《十一罗汉》,两部影片在故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展开了一次完美的计划,最终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十一罗汉》也是运用的单线叙事,但是它却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上去大做文章,通过层层的故事布局,精妙的情节编排,矛盾的巧妙化解,节奏的准确把握,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化解得天衣无缝,可谓精心构思、妙趣横生,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很显然,《黄金大劫案》没能做到这一点,本应该是最精彩的部分,反而是蜻蜓点水一般,一带而过,宋铮前世在看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一脚踩上了香蕉皮,不是一个,而是一堆。

在影片的整体基调上,《黄金大劫案》也没有延续之前“石头”和“赛车”彻头彻尾的疯狂,将疯狂进行到底。

在影片的后半段,宁皓却给大家玩起了严肃,甚至将一种冰冷绝望的残酷展示给大家。小东北的疯爹为了将地下党从小日本儿的魔掌中救出,而不幸中弹身亡,以伪.满.洲.国影后芳蝶为首的地下党们在观众毫无预兆的前提下,惨死于日军的乱枪之中,那个很讨人喜欢的千金大小姐也在观众的一声叹息下,遭到了小日本儿的暗算,宁皓以一种冰冷残酷的死亡,一反之前作品中黑色幽默般的疯狂。

故事没能通过电影的手法讲好,另外,电影上映之前,宣传的大场面也让人有些失望。

原版的《黄金大劫案》投资5000万,比之《疯狂的石头》的300万元,《疯狂的赛车》的1000万元,属于中等制作影片。

从演员阵容上来看,《黄金大劫案》几乎是启用新人作为影片的主角,新人在影片中挑起了大梁,而之前在宁皓电影中所熟悉的演员如黄博、刘晔、石头他爹等人都为新人充当起了绿叶。

可以想象,5000万的电影投资花费在演员身上的比重占少数,很大程度上影片的投资都花费在了电影的制作上。

这一点,可以从影片中的场面规模能够看出,相比之前的两部作品,《黄金大劫案》中的场面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前两部,片中有着多处战争爆破的场面,飞机轰炸,机枪混战等无疑为影片增加了许多亮点,使得影片看似更加的疯狂,然而,这般看似表面上的疯狂,并不能弥补因故事的缺陷而造成的不足。

宁皓之前的作品基本不沾动作片的边儿,《黄金大劫案》打斗场面密集,说是宁皓首次尝试动作片应该不算离谱。

可遗憾的是,即使当新手作品看,《黄金大劫案》的动作戏也只算是差强人意。

第一场深夜追逐就十分敷衍,救国会与追兵不过数米之遥,几步跑进教堂后,竟能好整以暇的挨个钻进暗格,小东北还能抽时间来个cosplay,期间居然不给日本人半个镜头。

宋铮看的时候,都不禁犯嘀咕:日本人虽然腿短,可也不至于跑这么慢吧。

糟糕的开端是失败的一半,随着大规模枪火一场场铺开,宋铮对这部电影的信心就再也没能恢复。

宋铮还记得《黄金大劫案》上映之前,宣传中曾说:5000万投资,大部分都花在了特效上,可喜的是,这并非虚言,好钢确实都用在了刀口上,可悲的是,要磨利这口大刀所需的好钢远远不止这些。

比如电影的最后一场,那炮火横飞的大殿中,墙壁柱子被肆意摧残,可一眼扫向那缺口,怎么总有一股纸片和泡沫的材质感,那被枪林弹雨围攻的大卡车横冲直撞,车身上火星四溅后,留下完美无瑕的表面,是日军都拿玩具枪参加实战呢,还是给某品牌防弹钢材和防刮油漆做了植入广告呢?

把大笔的投资派给特效组的同时,演员组难免要吃点亏,堂堂“救国会”看似名头响亮,开头影院交换情报也做得煞有其事,仿佛最不济也是《色.戒》中某党特工组织的实力,谁知正式亮相后,统共就五个骨干,从侦查、招募、渗透、伪装、抢劫、购买军火,到刺杀政要全部包揽,白天还得维持剧组表象照常拍戏,真叫人佩服他们的精力旺盛和多才多艺。

更有甚者,这五人小组团结无间,不但每次任务都倾巢出动,不留后援,连听到诱捕广播后赶回聚集地,也是坐着豪车堂堂从正门驶入,尽显影后班底的范儿。

就是这么一群“精英”,居然能一次次轻易混入伪.满.洲.国高层场合,一次次将日军耍的鸡犬不宁,看来伪.满.洲.国统治者的智商,与他们在《地雷战》和《举起手来》等片中的同胞相比,也真是不遑多让。

军火贩子出场不多,但气场很足,谈买卖时,手下人丁兴旺,到了武装支援时,就成了光杆司令,仗着自己有大杀器压阵,带着两三个跟班就杀入敌阵,被一阵乱枪完爆,简直是意料中的事。

这听来有点吹毛求疵,但少炸几辆汽车,少打烂几堵墙,就能多雇几个演动作戏的龙套演员,总比让一个前两天还是坑蒙拐骗大老千的街头混混,瞬间变身不会中弹,且人挡杀人的小马哥来的通顺。

影片中这几段气势不凡的重头戏,除了特效捉襟见肘,其实每段单独看来都不算逊色,但在编排上没有一点起伏,从点题的“大劫案”到“叛徒出卖”,从孤注一掷的刺杀,到装甲车战役,除了高.潮,每一次都做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最后一战”架势,可偏偏又都只是过场,几番情绪拉锯下来,令人筋疲力尽,审美疲劳。

更叫人无语的是,几乎每一场冲突,都以俗套之极的挟持人质作结,主创很明显想不出别的招儿,典型的黔驴技穷。

情感线更是整部戏的另一处薄弱点,影片在抢黄金的主线上还增加了两条感情线,宁皓在《黄金大劫案》里,对于亲情和爱情的初次涉猎,倒也令人耳目一新。

小东北和疯爹俩人的父子关系一开始并不是很融洽,影片通过对于疙瘩汤的铺垫,使之赋予情感内涵。

在疯爹临终之前,一碗疙瘩汤便使俩人之间的亲情得到升华,更是赚取了观众的热泪。

亲情线处理的勉强合格,但是爱情线就彻底崩了,这本应该成为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在线索上,宁皓做的也的确不错,通过一个简单的道具一一一把叉子折成的玫瑰花,作为两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当影片最后茜茜中枪倒下,手里还拿着那只带血的玫瑰花的时候,观众不禁为影片中的爱情惋惜。

但问题是,太单薄了,大概是因为社会上流行吊丝逆袭,《黄金大劫案》顺应潮流本无可指摘,但吊丝翻身也需合理铺垫。

而《黄金大劫案》在这方面显得诚意缺缺,只是因陋就简的复制《泰坦尼克号》的模式,不懂爱为何物的高帅富不得青睐,有情调的小吊丝以玫瑰攻势化解女神心防。

你有世纪船难,我就有空军来袭,患难中凸显爱情,再加上同样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誓要挤爆观众的泪囊。

但受过《泰坦尼克号》熏陶的观众,有几位能被这个复刻版感动呢?

至少宋铮认为这段爱情远,不如那义和团老团员的牺牲来的催泪。

以至于很多人看完《黄金大劫案》后,觉得宁皓退步了,也认为影片远远低于他们的期待。

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现象,《黄金大劫案》之所以“退步”,是因为影片从“疯狂”的系列中转型了,并没有完全延续宁皓以往的风格,套用郭班主的一句话,宁皓此前两部影片中的角色基本都是“鸡贼王中王”,而在《黄金大劫案》中,只有小东北依和鸟山幸之助依然部分的延续了这个特点,同时影片格调也在此前一搞到底的基调上,玩起了感情戏。

因此观众再也看不到固有的疯狂,但总的来讲,《黄金大劫案》还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片子,相比于其他大多数国产电影,已经是很讲究了。

首先从剧情上,《黄金大劫案》虽然没有石头和赛车一般有着丰富的多线叙事,但从头到尾,剧情发展还算顺畅,也很清晰,不像某些影片剧情存在较多问题,或者完全没有剧情。

而且整个剧情的起承转合做到还是比较到位,只不过反转性上,比起前两部疯狂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会有观众觉得相对平淡。

同时,在笑料上,因为影片更多的设置了一些情感因素在里面,所以没有那么足,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影片开始的时候,小东北扮演耶稣的桥段,让人依稀看到了以往宁皓影片的影子,这也是导致大家普遍认为宁皓退步的原因之一。

宋铮也觉得,如果没有前两部的比对,也许观众对这个片子的评价会更高一些,当然,也得承认,影片在搞笑到煽情之间的承接还不够好,有点生硬。

再从演员选择和角色设定上来看,《黄金大劫案》依然启用了较多不知名的演员,虽然很多人冲着黄博去看的,但黄博着实是一个大龙套。

角色上,同前两部一样,人物较多,但只有小东北最突出,有点独角戏的感觉,当然,他演的也确实挺好。

其他角色没有石头和赛车的配角那样出彩,这也是影片风格转变所决定的,不过,即便如此,每个角色还都有自己的角色特征,还算是比较鲜明,并不是很空虚的人物,可以看得出,宁浩在这些方面还是很用心的,并没有随便糊弄观众。

尽管有人不买账,但单从票房来看,也能看出电影的娱乐性还是挺不错的,宋铮觉得如果不考虑那些漏洞的话,单纯的以一部商业电影来看,《黄金大劫案》还算是一部比较妥帖的电影。

首先,宁皓通过电影表达了自己认知,这是一种与观众坦诚的创作态度,在当时作为工业的电影行业并不多见。

其次,相对于并不算大的投资来说,票房已是大胜,虽争不过好莱坞的大片,但在市场竞争中起到了正常阻击作用。

最后,观众可根据需求各取所需,所以也别老想着要一直笑到散场,电影还有别的话要说。

但是,很显然宁皓拍《黄金大劫案》并不至少想要单纯的做一部闹哄哄的商业片,从宋铮看过的剧本里,他能感觉到,宁皓明明有很多想法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出来。

但是很明显,宁皓高估了观众的欣赏能力,自顾自的迈着步子超前走,不用力粉饰,不加强装修,导致观众跟不上节奏,忘记了他们需要的是表面化的东西。

当年,宁皓用《疯狂的石头》惊艳中国影坛时,很多观影人都被多线叙事唬的一愣一愣的,以至于很多人后来看了因此扯出来的《两杆大烟枪》等片,都说外国导演终于也抄袭咱们的,傻逼似的摇旗呐喊膜拜鼓吹。

石头虽然是他山之石,不过放在混沌不堪的中国市场,宁皓的创作能力还是很超常的,步伐迈的也很大。

他是那种少数的尊重观众智商还不被观众骂的的导演,要聪明的伺候这么一群观众,难度奇大。

之后的《疯狂的赛车》基本是石头的加强版,更复杂的故事,更多样的人物,两倍于石头的路线居然被导演圆满的讲了下来。

当时甚至有人说:“应该让宁皓来教中国的编剧如何讲故事。”

这算是是对宁皓最准确的赞美。

可是到了《黄金大劫案》,少了之前狂轰乱炸似地剧情冲击,让观众有了思考和喘息的机会,各种短板就显露了出来,尤其是剧情,进入高.潮后便完全失去了理智和逻辑,自己怎么high怎么来,处处是不可思议,处处都是硬伤。

开篇极尽癫狂恶搞之能事,影院中笑声此起彼伏,但随着情节步入正轨就渐渐走向正剧,越接近片尾越是压抑悲凉,散场离席的观众大多默默,全然不像刚看完一部“喜剧片”。

这就是《黄金大劫案》最失败的地方,巅峰时期的港片,无论任何题材和类型,只要情节不是太黑暗严肃,大多有一定比例的搞笑桥段,有编剧专门负责添加笑料支撑片长,其娱乐效果往往是正面的。

这证明喜剧可以无往不利,“由悲入喜”很容易,但正剧和悲剧却需要观众做心理准备,当满怀对喜剧期待的观众遭遇突如其来的悲剧氛围,难免会无所适从。

更何况,前半段建立起来的所有情节预设,在后半段的写实基调中彻底崩塌,成为经不起推敲的荒诞逻辑,为了自圆其说,才被迫用大剿杀来终结一切。

同时,最擅长的剪辑也没发挥出来,环绕长镜头和快速剪切结合的乱七八糟,最后的死亡盛宴太刻意了,该死的死,不该死的也死,只为了烘托小人物的成长,突出悲剧结尾,这样观众很难有代入感。

如果真要说挑不出刺的地方,那当属音乐了,各种经典借用、黄金小调,从开头到最后的《迷失的季节》,音乐始终很够劲,而且和剧情结合的很到位。

再有值得鼓励的,就是宁皓的幽默还在,贯穿始终的东北方言居功至伟,中间的三分之一是本片最值得看的部分,密集的包袱、偶尔闪现的黑色幽默,会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影片充满幻想,结果当然很清楚,被一盆自以为是的冷水浇醒了。

夸张的肢体语言、人物对话和表演方式,让这部电影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港片,颇有种“尽皆疯癫,尽皆过火”的意思。

宋铮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是宁皓刻意为之的神来之笔,还是败笔之作,影片很多大场面被处理的像舞台剧,假模假样的。

难不成这是一种比较高端的表现手法?

如果真是这样,宋铮只能说,宁皓这次步子太大,用力太猛,扯着蛋了。

《黄金大劫案》中有句台词让观众笑了半天一一如果没有蛋扯着,你还不飞上天去?

说的也是这意思。

如“石头”般的疯狂很难再续,但是凭借着宁皓多年来对于电影叙事和喜剧效果的出色掌握,《黄金大劫案》仍表现出了极强的喜剧效果,不管是对于当今流行时尚词语的结构,还是情节设置上的巧妙编织,都尽显幽默本色。

当然,每一位导演的作品都不可能千篇一律,风格上的一点转变也是情理之中的,就如历经了“疯狂”之后,都需要静下心来平静一下一样,或许,现在正是宁皓需要平静下来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