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九州牧云录 > 第十卷『神京无处起龙蛇』第八章 把酒醺然,静听兵锋微语

忽闻挑战之语,大家一时都朝声音来处看去,却见大殿左侧文武群臣之中,有一个满嘴络腮胡子的粗豪武将,正歪歪斜斜地站起身,手里执着个酒觥,正朝牧云这边指着。

“原来是虎贲中郎将董文。”

一见这说话之人,众人尽皆释然。原来还以为谁这么大胆,却原来是这个粗莽中郎将!只见这董文满嘴喷着酒气,冲着张牧云叫道:

“小子,算你能唬人,却骗不了我董大将军。来来来,今日我老董与你会斗三百回合,你可敢比试?”

一边说着话,一边他已拨拉开众人,迈开大步来到殿中央。待到得殿中央,站定之后,董文扔掉手中的酒觥,又“唰”一声甩掉外罩的将军氅,朝牧云这边继续叫道:

“俺老董、最看不惯拿幻术哄人之徒。来来来!你就拿你那些‘法术’,与本将军放手一搏!”

原来这董文,虽然名一个“文”字,却是武人出身。他以军功累至中郎将,平时最恃武力,除了护国圣教的法师,他一般都不会把什么人放在眼里。今日多喝了几杯美酒,这位董中郎将见满殿的群臣君王都被一个少不经事的后生少年,拿个变白麻雀的障眼法儿便都给迷住,就觉得痛心疾首。

有人挑战,再说牧云。

见这位袍甲俨然的大将军指名跟自己挑战,牧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不知道在这御宴之上皇帝的面前,究竟适不适合跟朝廷位高权重的大将军放手比斗。

“董将军。”

正当牧云踯躅之时,却有人帮他解了围。

就在牧云所坐的这同一侧。在那些护国圣教众人之中,说话间已站起一位白袍的法师。、这位法师。一头的银发飘飘,在烛光映照下犹如神仙——他不是少师是谁?

这一位昨晚对牧云以白鹤相招的二国师。正站起身来,朝董中郎将叫了一声,便将这个紧盯着少年的鲁莽将军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来。

“哦?是二国师。”

饶是董文目空一切,见是二国师叫自己,也不敢骄矜。忙去了二分酒气,拿着礼教,客客气气地问道:

“二国师,本将军正欲和这少年比武。请问您有何见教?”

“嗯,我劝将军还是不要比了。”

“呃,为啥?”

董文不知道这二国师为什么这么仁慈好心。他便哈哈笑道:

“哈哈,二国师是怕我出手太重,伤了他性命么?哈!二国师多虑了。我老董这一身猛虎劲气,已经收放自如。待会儿只将这小娃震倒,绝不伤筋动骨!”

“哦。董将军误会本座意思了。”

少师冷峻说道:

“本座之意,乃是董将军若执意比武,恐怕这一身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了。”

“什么?!”

董文大出意外,转念想了一想,便大叫道:

“少师太看轻董某也!我董文一介武夫,以军功获皇恩。到得今日地步。今夜为了戳穿这骗人把戏,哪怕舍了一身荣华富贵,也要让圣上明鉴!”

“唔……董将军想哪儿去了?”

少师却是依旧平静如水。淡淡说道:

“本座问你,将军一身功力。比之本座如何?”

“……二国师这是何意?”

董文被少师忽然这么一问,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见二国师还在等他回答。他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二国师,我董文虽然莽撞,不过还是有自知之明。若论吃饭嘛,你恐怕比不过我;若论一身的功夫,那我老董在你面前,连给你提鞋都不配!”

“哈哈……”

这粗莽将军的答话,大大咧咧,直引得文武群臣哈哈大笑,连那一直在御座之上冷眼旁观的皇帝陛下,也忍不住龙颜莞尔。

不过少师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依旧冷着一张脸,沉郁若水地说道:

“将军知道便好。将军可知,昨夜本座与你口中‘张氏小儿’试招,尽展平生绝技,却依旧讨不了好?将军想和他比试,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不想要这一身荣华富贵了,还能是什么?”

“啊!”

一听少师此语,独立于大殿中央的董文,蓦地倒抽了一口冷气!而他身后那些刚才还在哄笑的群臣,顿时也鸦雀无声,偌大的文华殿里,安静得只剩下宫灯蜡烛扑扑地爆灯花的声音。

“难道是真的?”

虎贲中郎将依然难以置信。不过,当他偷偷瞧了不远处那位傲然独立的二国师脸色,毫不似作伪,再一想,这二国师平时为人冷峻孤僻,绝不可能说半点假话,董文也只得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就如大夏天一瓢凉水浇下顶梁骨,董文顿时酒意全无;再回想刚才自己那些话语,不禁面色如土。到这时,也不管丢不丢人,董文猛地一转身,腾腾腾几个箭步,便跑回到刚才自己席中,躲在众臣之后,再也不敢吱声。这时候,与他相好的那些武将,个个替他捏了一把汗;而也有少数天生就看不惯武夫的文臣,忍不住幸灾乐祸。

董文的惧意,还没有完全消除。他现在的酒意已经完全清醒,再细细回想今晚的事情,猛地想起一事,便又似三冬着凉猛然打了个寒颤,吓得浑身发抖。原来他想到,刚才那“张氏小儿”倒是喊得高兴,可自己偏偏忘了,这张氏小儿,还是殿上那位天香大公主的好朋友!

“完了,完了!”

这天香公主,可是比自己还要残暴一百倍;今日对她朋友出言不逊,恐怕……威震三军的中郎将,着忙在前面人缝中。偷偷朝圣上身边一看:却见那绝美如画的公主殿下,并没有在看自己。

“神佛保佑。神佛保佑……”

这时候,坐在他身侧席位上的那个散骑校尉胡勇。见董中郎将面色如土,便将他心意猜出个十之**。胡校尉平素与董文相善,这时见他惊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也不好意思袖手旁观,忙扯了扯他衣袖,小声地安慰他道:

“老董,老董,且安心。公主殿下为人是嫉恶如仇了些,但从来处事公正。你莫担心她会因为这小事。拿你怎么样。”

“真的吗?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且不说董文如何在席间压惊顺气,再说这御宴,至此气氛也渐渐变得平和。该吃的也吃了,该喝的也喝了,该闹腾的也闹腾了,既然在场的都是当今朝廷政要、天子的肱股之臣,最后免不得还是要说到军事政务上来。

“诸位爱卿,”武烈帝先开了口。“虽然朕在此处饮宴,与诸位同乐,心中却仍牵挂西北战事。”

“陛下,不是夏侯小侯爷已经报捷了吗?”

见陛下提起此事。左丞相刘光远忙接话道:

“今日上午,臣还见到凉州的军报。凉州来的军报上依旧说,自从有玉石宝贝‘血魂石’相助。凉州军如有神助,个个不仅力大无穷。还能施出刀光血影般的异术。借此奇石,夏侯勇所统凉州军。不仅解了敦煌数日之围,还一路反击,一月之内便收复鱼泽障、昆仑障、冥安、渊泉、池头、干齐等诸城隘,还在十日前,收复了酒泉郡的大城玉门。六日之前,已围了酒泉郡城。九幽异族叛军,一路节节败退,我看,不日便是它们覆灭之时!”

这刘光远,不愧为干练之才,在这酒酣耳热之际,还能将那西北总体战事,如数家珍般随口道来。

听刘丞相说得清楚明白,武烈帝抚了抚颔下胡须,也不置可否。沉思片刻,龙目微睁,扫了殿下群臣一眼,武烈帝沉声说道:

“西北战局反复,世袭关外侯之爵的夏侯勇一路奏凯,确已收复小半个西凉州。听此捷报,朕本应欣喜,只是不知何故,心内仍似颇有隐忧。诸位爱卿,可有人能替朕解开心中疑惑?”

“这……”

听武烈帝这么一说,殿下诸臣工,不少人顿时升起一个念头:

“这有什么难解?那夏侯部所向披靡,建功无数,照此下去,最后不免拥兵自重,皇帝担心的,自然是忧心他将来尾大不掉、割据一方罢了!”

只不过,虽然心中很快想到这答案,却没一个人敢说出口。

朝廷的重臣们,个个世故,那些护国圣教的高人们,也缄口不言。毕竟说到朝堂之事,圣教之人向来有所约束:除非皇帝亲自下令,否则朝廷军政之事,圣教中人一概不得插手。大殿两侧席中尽皆静默无言,于是就和之前中郎将董文挑战之事的尾声一样,这偌大的文华殿之中,又陷入一片沉静。

“夏侯勇……哼。”

这时候,却是坐在皇帝旁边的定国天香公主,轻轻地提了下关外侯的名字,哼了一声。显见公主对这位夏侯勇侯爷,颇有不屑。

听到她这动静,武烈帝微微侧脸,意味深长地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却没跟她说什么。等他转回脸去,龙目再次扫视殿下众臣之时,目光却忽然在一人的脸上停住。

“牧云小爱卿,不知你对朕之忧心有何看法?”

毫无先兆的,这武烈帝放着满殿久经风霜的臣子不问,却偏偏开口跟这个半大的少年讨教军国看法。

“咳咳!”

本以为没自己什么事,张牧云正专心致志夹着一块金黄脆嫩的烤乳猪肉,偷偷地往嘴里送。没想到皇帝这么一发问,却暴露了目标,他只好讪讪地放下烤肉,示意幽萝吃了,然后站起身来,躬身向殿上施了一礼——此时此地,也由不得他细想,便开口尽快回禀皇上的问话:

“依小子的看法,怕是陛下担心夏侯勇这人罢!”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见这少年如此胆大,说出真相,无论是朝廷的高官还是圣教的高人。个个脸上表情顿时凝结,心中不约而同想道:

“唉。纵使有一些法力,这少年果然还是村野鄙人。他以为这皇宫之中、陛下面前。还能和那些市井江湖一样,出言无忌么?”

众人腹诽,不过皇上倒似乎对张牧云这急切间说出的话语,比较感兴趣。威严的帝王放软了语气,和蔼地问牧云:

“依小爱卿之言,倒似是颇有看法。那你不妨细细道来,不须有甚顾虑。”

“嗯,禀陛下,”张牧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加上心中确有想法,便毫不畏惧,娓娓说道,“小子并非信口瞎说。皇上,还有诸位大人,恐怕你们都不知,我还曾和关外侯夏侯勇大人有过数面之缘。”

“哦?”

牧云这么一说,倒出乎大多数人意外。于是不少人收起鄙夷之心,开始侧耳细听他说的话来。只听少年朗声说道:

“数月之前。小子代表云梦洞庭门,出赛杭州的武林鸳侣大会。这夏侯小侯爷,也带着宠姬前去。其中的细节曲折,在此不再细说。只是经过这一番接触,请恕我斗胆直言——这夏侯勇大人,杀伐果断。确是杀伐果断,但这杀伐之中。还是失了一点仁心。方才也听得一些西北战局的情况,便请恕小子直言:那血魂石情状颇为古怪。只恐怕夏侯大人一心求胜,做出些违背正道的不测之事来。”

张牧云这一番话,听在不知真相的人耳朵里,自然觉得他有些妄下断言。但这些人所不知的是,牧云这么说,其实已经是留了口德。他思索之后,并没有把夏侯勇心胸狭窄、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设伏谋杀自己的阴私之事说出。

自然,听了他的话,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这时,那天香公主却开了凤口,脆生生地说道:

“牧云,本公主自是知道那小侯爷可恶。不过,那还只是些私怨小事;他不至于如此无良吧?”

从少女的这句疑问,便看得出,这定国天香之名并非虚得。纵然此刻一颗芳心都系在少年身上,但在这样的国家大事上,月婵却并不盲从,依然有自己的独立看法。

再说牧云。听月婵如此疑问,牧云苦笑一声,又不好将那件钱江荒滩杀伐之事和盘托出,便只得找了一个托辞,说道:

“禀公主,我出身罗州乡野,并不知道太多大道理。只是平时我多看戏文,对照我所知道的夏侯大人行径,却与我常看的这些戏文里的忠臣良将,并不相同。”

“噢,也有道理喔。”

月婵毕竟与少年心意相通。听了他的话,看他此时的表情,便想起他平时为人并非挟私妄言之人,便也接受了的说法。

只是,牧云抬出戏文一说,却更加说服不了别人。于是,众人毫不在意,之后三三两两地陈说自己的看法,渐渐便把牧云刚才对夏侯勇的评价,给慢慢地揭过去。

只不过,就在过了一时,正当大家几乎已忘记牧云刚才所说的那些不经之言时,那位银发飘舞的二国师大人,却霍然起身,声音朗朗,压倒众人,朝殿上御座的方向大声说道:

“禀陛下,少师以为,宜召夏侯勇速回京述职!”

“你说什么?陛下——”

顿时少师的这言语,便被那些文武群臣们当作过度反应。很快以左丞相刘光远为首,一众文臣武将你一言我一语,转眼便把少师的提议淹没。毕竟,说起来护国圣教的国师们法力虽然强大,对维护社稷稳定有莫大的作用,但历来的惯例和训诫,都是他们不宜插手国政。于是在文武群臣们有心地压制之下,刚才这句少师不知为何所发的惊人之语,便也渐渐被遗忘,暂时再也无人提起。

时间渐渐流逝;当这御宴快进行了一半多之时,就在这众人纷纷扰扰、七嘴八舌的闲聊声中,忽又有一个声音叫道:

“那张家小儿,可有胆与我比试否?”

“呃?”

正在闷闷喝酒的少师,闻言讶然,忙抬起头朝四下望望,想看看是谁还会出言挑战。很快,他就从众人扭脸观望的方向,找出那说话之人。本来按常理,他依旧想出言打消这人的念头;只不过,当他看清说话之人时,那些已到嘴边的话儿,便生生地咽了回去。

“有意思。”

在其他所有人都不注意之时,孤绝傲然的银发国师,拿右手指节轻轻地叩击食案。击节声中,他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说道:

“好,好,这下却真有戏文瞧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