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九州牧云录 > 第八卷『一身烽火拜妙华』第十四章 坐怀不语,曾与美人同住

事后想来,上委羽山拜访妙华宫的过程,牧云觉得并没有当初去时想象的那样激动和不平凡。到了那个座落于妙华台上的妙华宫里,他们几人才知道妙华宫主晴羽仙子,现在正在净室中修行。洛灵岚向一位道号“修竹”的女师叔禀明了此次下山的行踪,并跟她说明牧云几人是她在山下结识的朋友,希望能在山中淹留一段时日。言语之间,洛灵岚因怕师门不必要的担心,便把此次下山和那关外侯夏侯勇有关的种种惊心动魄,略过不提;她只大略说了说与牧云几人结识的过程,言语间对牧云的人品和能力大加推崇。

不过,初次见面,牧云在那修竹眼中不过是个还未长成的少年。即使能为再高,能高到哪儿?尤其听说此人是洞庭门的弟子,见多识广的修竹便更是淡淡然。不过,虽然对牧云几人毫不在意,但修竹向来对洛灵岚师侄十分宠爱。既然是她提出收留这几位朋友一段时间,当然没有不允之理。当即,雍容庄重的修竹想了想,便对牧云几人说道:

“几位少侠,既是岚儿贵客,妙华宫没有不接待之理。只是近日左近州县又送来新一批进学的舞姬,随从吏员也甚多,故而宫中赤城峰上容纳外客的乘风院已经堪堪住满,只剩下一间斗室。我看,只容得这位东方师侄居住。至于张少侠你们这三人,思来想去,尽是女弟子的玉女峰上,并无合适的居处。如果你们愿意,可去玉女峰东南边的坐忘峰居住。那坐忘峰上。有不语崖;不语崖前,有本宫产业‘无定草堂’。不过那无定草堂多年未有人居住。恐怕有些不堪,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听得修竹此言。牧云正要回答,却不防洛灵岚有些失望地道:

“师叔,那草堂果然荒僻。便没有其他住处了么?”

“岚儿,真地没有了。”

修竹神色颇有些歉意。

见她们如此,张牧云倒是欣然应允:

“多谢恩惠,其实我们本就是乡俗之人,有什么艰苦地方住不得?”

于是,就在这草长莺飞的暮春四月,牧云带着义妹幽萝和亦友亦仆的龙鱼之妖碧奴。就在委羽山麓坐忘峰不语崖前的无定草堂中居住。此后他们便在洛灵岚的引领下,前去那无定草堂。

云影淡相照,松风幽自吹。自玉女峰而下,绕妙华宫药圃“香草院”,沿小径约行二三里,抵石犀岩,此后转南而行,复又攀山四五里,便至坐忘峰上。坐忘峰上多叠石。多松竹,竹树交映,翠碧滴衣,山色颇为清奇。

此后便遇数亩松林。在松林中择小径而行。又上行一二里,便出得林来,得一石板小径。这石板路约二百来步长。甚险峻。其尽头沿陡峻的赭色孤峰直上,没于白云之中。据言那处便是不语崖。

行此石路之半,有一松木段铺成的木径蜿蜒岔出。平绕着褐石丹岩的不语崖向东南延展。沿此松木小径行不到片刻功夫,便到了修竹师叔口中的无定草堂。

翻山越岭,才到落脚之地,牧云本有些疲惫。但等看到这四间修竹口中简陋不堪的草堂时,他却是眼前一亮,倦意顿消!其实无论修竹还是洛灵岚,都高估了少年之前的生活条件。他那张家小院,虽经近年翻新,那厅堂的气派景象却比眼前这四间屋子差得远。虽曰草堂,大概只是附庸风雅,取其清简意味;其实实地一看,乃是石木混合的架构。否则若真是茅草屋,在这云山高崖上早就被风刮跑了。无定草堂的墙壁,皆用石砌,屋梁皆为松木,应是就地取材了。草堂顶上覆盖的秋茅,也都用草索固定。

这四间的石屋轩敞大气,最东一间为厨房,其中有石橱石灶宛然。东边第二间为厅堂,有石桌石凳,北墙上悬挂着三清祖师的画像,两边各有一块长石版刻着一副对联,写的是:

“茅舍烟痕初过雨,晚山云势欲生风”

这句对联非儒非道,却是刻画此间自然气象,已得道家个中三味。这间厅堂乃是草堂主体,在它门面上方悬着一块古色斑斓的松木牌,上面用毛笔黑墨书写着“無定草堂”四字。看其笔势,沉凝朴拙,疑是出自大家手笔。

草堂西边的两间便是卧室,其中雕花木床及妆台镜匣水盆等物一应俱全,且并无多少灰尘。据洛灵岚说,妙华宫中常会派仆妇过来定期打扫,虽然长期无人居住,也不容其中邋遢脏乱。看得如此,牧云便在心中感叹:

“果然是女子门派,天性甚爱清洁。这草堂如此整洁,还有人定期洒扫,却还跟我说简陋。”

草堂已令人满意,周围的风景也出乎牧云的意料。虽在险峰,但草堂石室背倚着巍峨耸峙的不语崖,附近又多松竹林木,因此横来的天风并不十分大。高天上的日头在草堂前洒下灿烂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十分温暖舒适。居于此间,毫无“高处不胜寒”之感。

草堂前有五六亩方圆的空地,中间是石坪,周围是泥土,十分敞阔,在此高峰之上,简直便像一个广场,十分出奇。除去中间石坪,周围阔大的泥地此时正是芬芳浪漫的青草花坪。应是花籽常被山风吹来,又得此间温暖避风的天候,草坪上山花盛开,五色烂漫,正将石坪和草堂包围在一片花海里。

牧云大致看去,这片烂漫之极的山花中有蝴蝶兰,有风信子,有金盏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拥拥簇簇,迎风如笑,十分生动。花坪的最外围,还有花枝如黄锦的迎春和雪蕊紫绶的紫荆花,盛开的花枝如垂髫般俱在岩边垂下。人立石坪之中,一阵风来。四围花海便此起彼伏,阵阵的清香随风催送。沁人心脾,令人身心俱澈。

这只是近处的景色;而草堂位居高崖。坐北朝南,从此地向南边望去,只见风涛乱滚,云海苍茫,白云在浩大的山峦间翻卷,或缥缈如烟,或飞卷如浪,随山风的吹拂变幻万端,云下遮掩的山色时时离合。正是气象万千,十分壮观!

一路行来,早就心动;此时看得这样云飞花舞的雄壮奇景,牧云一时喜得忍不住一声长啸!那个中气十足的“好”字迸口而出,霎时间山鸣谷应,鸟兽惊奔,乱云飞动!正是:

山云飞动山花红,

亢声长啸荡春风。

俗事回头君莫看,

不如沉醉此山中!

此后。张牧云为避风头,便暂时隐居于委羽山中这不语崖无定草堂中。

此后的日子里,他与幽萝逗笑,与碧奴谈玄。与白云问气候,与花草问四时,正是悠哉游哉。享尽清平之乐。期间他又审问幽萝几回,欲探明其身世。细究其法术源流。谁知稚女懵懂,一问摇头。只好就此悬疑搁下。而那位美貌鱼妖,不知何时悟得一条歪理,眼见水灵仙法通天的少年,每日竟真地表现得像一位俗世小厮(其实就是),她便尽心参悟,最终认定:这是牧云仙人亲身点化,言传身教地告诉她,欲得飞升、欲想化龙,须得身体力行,身心合一,发自内心地实践这红尘俗世。

于是本就妩曼婀娜的妖精愈加娇娆,妖族的本性袒露无遗。虽不及于乱,但整日里与少年耳鬓厮磨,不顾忌任何俗世礼法。对自己心目中崇敬之人,碧奴将世俗之心发挥到极致。起居饮食,一力侍奉,铺床暖被已属寻常,常常还在牧云疲惫之时,无比温存地捶颈捏足,涂涎呵气,种种婉娈低伏的姿态,毫不顾什么男女大防!

起初,牧云常被她这样的举动弄得面红耳赤,心神摇摇,不堪其扰。不过后来细细体察,见美鱼妖所有举动只是真情流露,出自天然,便也肃然端念,见怪不怪了。不过那幽萝,每见漂亮鱼妖过分热情,始终忿忿,只觉得这女子处处讨好自己的哥哥,每次都抢自己风头,真是十分气人。

于是山间这样的日子,虽简单也生动,虽清淡也不俗。但总体上,此时算是出世。正是:

红尘不向门前惹,

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

更哪堪竹篱茅舍。

入住无定草堂,约过了七八天,那东方振白便携洛灵岚前来道别,这两位情深意长的道侣,又结伴去人间仗剑江湖了。相比他们的不甘寂寞,牧云此时仍心忧大王庄杀人之事,倒安心呆在山里,显得更有道心了。

又过了六七日,就在五月的一天,牧云忽然想起,这妙华宫名头甚大,门派中肯定有不少神妙好玩的典籍,自己岂可入宝山而空回?好学之心一起,这天中午,他便离开那两位正在花坪上侍弄花草兼且斗嘴的女孩儿,一人独自往玉女峰上的妙华贮书之地“藏幽阁”而行。

妙华藏书之阁,位于山间一片桃花林中。人间五月,芳菲已尽,深山中的桃花却正在盛开。宛若云霞的桃花林中,有殿阁隐现。走到近前,见五层飞檐的高阁掩藏于周围连绵的粉白墙垣里,一条山溪流绕墙外,溪上有一座很简单的青石板桥,横跨溪水之上,正通向正门。

当牧云来时,那两扇黄花梨木的正门一半虚掩,一半洞开,并无什么人看守。牧云作客山中半月有余,常在别处行走,也自熟了,便不以为意,迈步跨上石桥,不须几步,便走进藏幽阁的院落里。山房清幽,耳中只闻鸟鸣,眼前只见落花,一时并看不到什么人迹。

“有人在吗?”

礼节性地问了一声,牧云见无人回答,便举步穿过落花庭院中间长长的甬道,径自往那悬着“藏幽阁”匾额的主楼走去。

只是,正当他走到藏幽阁近前,刚要抬脚迈上那几节石阶时,却忽听得身后有人蓦然娇声怒喝:

“何处小贼?敢来藏书重地偷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