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九州牧云录 > “长生久视,不必仙乡”——论仙侠文学

九州牧云录 “长生久视,不必仙乡”——论仙侠文学

作者:管平潮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9:01 来源:笔趣阁

提到仙侠这个话题,说来惭愧,因向来信奉“露巧不如藏拙”的座右铭,小弟业余创作仙侠小说将近二百万字时,却仍未写过什么与这个文学主题有关的思考文字。昨日与一位站受人尊敬的编辑闲谈,他说如果我有闲暇,不妨写写这方面的心得,比如仙侠文学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也好和那些热爱仙侠文学的同好交流。既得此言,我便鼓起勇气,不怕贻笑方家,来说说自己心目中仙侠文学的意义与未来。

说到仙侠文学的意义——我觉得它极有意义,几可提升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

仙侠文学,从广义上说涵盖了神仙志怪与武侠志异,《西游记》、《聊斋志异》是仙侠,《蜀山剑侠传》、《倚天屠龙记》也是仙侠,仙侠文学的传继与发展其实贯穿于整个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文字可考的仙侠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商周的鼎文、春秋战国的诸子诗文,有行吟屈子的“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也有梦蝶庄生“鹏击水而三千、抟扶摇以九万”的逍遥游。自秦汉以降,诸般依附于诗文宗教的神话志怪文学更是源流广袤,有飞剑千里的唐传奇,有神鬼妖狐为主角的明清笔记,也有贯穿于历朝文人诗歌中的游仙诗文。自近代以来,现今意义上的仙侠小说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佼佼者如环珠金古,大家已是耳熟能详。历数这许多仙幻武侠源流,只是为说明,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现今网络文学的仙侠一支,其实是一个一直与东方主流文化血脉相连的有机组成,它有着无比辉煌的过去。

只是,虽然仙侠文学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我们这些新世纪的读者可能要说,现在已是什么年代?满天的飞机火箭,遍地的火车汽车,那些在古老虚幻背景中的吟吟唱唱打打杀杀还能有多少前途?这问题如果从正面回答,也许可以洋洋洒洒写一大篇论文;我非学者专家,自然力不能及,在这儿我只能从个人角度用三点来回答“仙侠文学具备怎样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深受论文文体荼毒的理科生,请原谅我十分枯燥地条款式阐明:

一、世界上的文明,当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复苏之际,常常伴随着文艺的复兴;对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中国来说,重溯传统文化、包括仙侠文化的复兴运动,只是迟早问题。时下的汉服运动,正是基于这原因的一点端倪。

二、伴随着国力的增长,国民对民族身份自我认同必然出现一种焦虑感。“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人”就是“中国人”?在这样寻找自己民族特征符号的过程中,作为区别于西方文明最显著特征之一的东方仙侠文化,必然会被重新拾起。

三、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紧张的生活压力下反而更能催生仙侠一类的幻想文学市场。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性中总有些从不变迁的东西。比如,就仙侠文学而言,可为男性读者举一不太恰当的小例:即使社会已进入发达开放的二十一世纪,那古典仙侠文学的“荷花荡中恬静女”、“瑶池天上袅娜仙”,仍有着无穷的魅力。可以说,仙侠幻想文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幻丽缥缈的仙境,对舒缓现实压力有着十分卓著的效用,甚至能成为不少现代人心灵的归宿。

所以,正因为存在以上分析中的那些需求,即使按主宰现代社会的诸般经济规律,也可表明那些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仙侠文学,在新世纪中仍具备无比光明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虽然理论上前景光辉灿烂,内在也先天赋有强大的生命力,但请恕笔者直言,这仙侠文学,真不是随便谁随便写写就能获得预期前景的。什么样的仙侠才是好作品?什么样的仙侠才能有广阔的市场?这问题其实已牵涉到本文另一个主题:

仙侠文学今后的发展走向。

阐述过仙侠现实意义之后,我便来斗胆对仙侠今后的走向做一个十分个人的预测;与前类似,这预测依旧是条条框框,如下所示:

一、一个好的仙侠,必须具备真正地道的通俗古典文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仙侠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古典文笔自然必须具备。这一点无论对古典仙侠还是作为仙侠变生体的现代仙侠,都适用。具体而言,“地道”意味着如果行文必要,作者能随意自如地运用文言,不雕琢,不别扭;“通俗”则意味着语言半文之余还得半白,毕竟现在的仙侠是写给现在的读者看,无论文言还是白话,都必须遵循一个前提:

大部分读者看得明白!

既然提到作者“文言素质”,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当前接触到的仙侠作者可分四种:

1、不会文言;

2、会一手不地道的文言;

3、会一手地道但不知变通的文言;

4、会一手古雅地道且知道如何化入文中以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晓畅文言。

具备最后一种能力的,个人以为此人已具备写出经典仙侠的必要条件。

二、一部好仙侠的构思,必须与时俱进。

有关这一点其实无须我多说;所谓“流水不腐”,“不进则退”,和其他文学种类一样,仙侠如果不从外部新鲜事物中汲取养分,则结果不仅仅是原地踏步的问题,而是会完全被现在的主流读者群体抛弃。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仙侠中一种狭义文体“武侠”来说明问题。

自金庸古龙之后,武侠中鲜有广为接受的大作出现,对于这一点不少武侠爱好者包括读者作者,都在哀号“武侠没落”了。对于这,我觉得“武侠”若在天有灵,定然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什么叫武侠没落?引用一句论坛上的达言,“只有没落的写手,没有没落的武侠”;种种武侠没落的言论,究其根源,常会发现论者只是先把那些风格过时的或低水平低质量的武侠作品自行先定义为“武侠”,以偏概全,然后告诉大家,“武侠”没落了——这儿有个很好玩的事情,不知是否有意无意,他们说武侠没落时常安上“传统”二字,俺看了,常不由哑然失笑;唉,原来叫屈者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有心理暗示,用上个“传统”二字,有意无意地将“没落武侠”跟那些没没落的武侠区别开来——唉,冤,武侠真冤!

呵,以上忽作刻薄之言,并非我失态,而是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武侠仙侠拥护者,还是该少怨天尤人,多从自身水平找问题,真正从文学素养的厚实积累、通达情理的留心训练两方面着手,踏踏实实把写作事情做好;刚才所言,与其说为刻薄,不如说是鞭策自勉。

说到这儿,作为武侠没落一说的反面,当然可以提到一些金古之后的杰出武侠作品;比如风行网络的《武林旧事》、《英雄志》,还有以凤歌、沧月为代表的新生代武侠写手群的作品。我想,如果不苛求完美,这些作品都很不没落,它们的作者也都很厉害,丝毫没什么没落倒霉之气象。事实上,相对网络畅销作品,在主流领域武侠文学更主流。

三、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好仙侠,必须从中国传统的神鬼仙怪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关仙侠积累下来的文学经牍,几可以“浩如烟海”形容;如果能从这些丰富生动的资料中深刻挖掘神鬼传奇文化,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则这样的作品至少也在水准以上。

四、一个较好的仙侠写作方向,便是“仙”“侠”并俱。

从前文种种所述,大家也许可以看出笔者有意无意已将当前的仙侠文学至少分成两种:

1、拘泥神鬼剑仙一类的狭义仙侠文;

2、拘泥于尘世江湖的狭义武侠文。

个人认为,这样的定义其实已涉及近现代仙侠的发展轨迹历程;自民国之初被视为武侠发轫之始的环珠系列,到发展成以卧龙生、柳残阳为代表及至后来成为武侠文学顶峰的金古梁温四大家的通俗武侠,其总体轨迹可以归结为:

从狭义仙侠的兴起到狭义武侠的一统天下。

而现在,这仙侠文学整体范畴内的发展,似乎又走到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一部分才子佳人继续探究金古之后的狭义武侠如何发展时,另一部分网络写手,包括笔者在内,已开始了新仙侠的探索。而后者这样仙侠文学在网络时代中的探索,个人以为,绝不是向环珠仙侠的简单回归,而是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里中外各种文化现象、文艺种类进行全新的创造和探索。比如,现在仙侠作品中已出现新的种类,比如都市修真,比如现代仙侠。当然,在仙侠求新求变的同时,也不妨碍有部分仙侠作者仍在为完美再现环珠风骨的仙侠作品而奋斗。

说到这个,我们或许要问,在这么多头绪纷繁的仙侠武侠新种类中,以后究竟哪一类仙侠形式能占据主流?对于这一点,我并无多少高明的想法;出于共同探讨的目的,也许我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

今后,哪一种仙侠能获得较为长久的发展?

这问题我的答案是: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现代人感兴趣的营养,并同时有机融合武侠与仙侠的仙侠作品,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仙侠作品,“仙”“侠”并俱,便是我对这问题的答案;作为一个仙侠写手,我自然要身体力行,因此这儿为解释自己的看法,便可顺便拿自己作品举例——

比如本人已出版的仙侠作品《仙剑问情》,为什么自己拟定的网络版原名叫《仙路烟尘》?那就是因为想融合一些东西,既可以有人间烟火、街坊小事,又可以恣意想象,描画那些仙丽瑰玮的神奇幻境;而文学中“仙侠”之名,个人认为只不过是定义这类作品需具备内在的特征特性,“仙气”与“侠意”,而不是表面上有些号称“神仙”自称“侠客”的人物就行。

我想,如果我们能自然而然的结合尘世仙幻之事,至少可以让作品具备更多的时空感,具备更大的写作发挥空间。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如果原来尘世“武侠”是一个筐,狭义的“仙侠”是另一个筐,则我们如果既仙且侠,则至少自己这筐容量大了一倍。

闲言少叙;以上这些便是我结合个人的写作阅读实践总结出来的仙侠文学前景展望;其中个人色彩较浓,写出也只是与各位交流。到得此处,这篇很个人的仙侠心得文也将结束。最末说一下为什么主标题取作“长生久视,不必仙乡”,理由依旧分条列出:

1、这长生久视不必仙乡,喻意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唯有著者留其名;要想为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较长久的烙印,一个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写些能够流传的文字,比如本篇鼓吹的仙侠文。想要长生久视,全不必在那些描摹出来的虚幻仙乡中;多少年后等俺们的子孙们捧起这些文字,就知道这世上我们曾经来过。嗯,正所谓“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不是死门风”,让我们都来写书写小说吧!即使过程会十分寂寞。

2、在以上高尚高古鼓吹大家投身写作的理由之外,最直接的标题取名理由就是,这样的标题,挺酷。

好,此文到此结束。管平潮勉力写于2007年6月12日,与各位仙侠同好共勉、交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