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逆天 > 第123章 汴京动荡

五代逆天 第123章 汴京动荡

作者:未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3:18 来源:笔趣阁

攻陷河中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大汉朝廷下齐齐的长出了一口气。虽然还有永兴今西安附近的赵思绾在,可是毕竟赵思绾只是区区一个牙将,实力微弱,全靠有李守贞在前面顶着,他才能苟延残喘的混到今天。现在李守贞挂了,想来这赵思绾的好日子也基本到头了。

皇帝刘承佑非常高兴,接连下诏,诏令郭威回京献俘,受封。到了汴京城,刘承佑立刻赏赐了他一条玉带。

在这里郭威就显出极高的情商,他并没有趾高气扬,摆出一副老子功劳最大,这都是老子应得的,反而极为谦虚的说道:“臣侍奉先帝多年,见过的功臣也很多,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被赏赐过玉带。而现在我能够率领着军队打败这些个叛贼,靠大汉的赫赫威名,还有陛下的英明领导,中靠将相贤明,能够安定朝廷,抚慰天下,按时输送军粮军饷,安定军心,下靠士兵们不怕辛劳,奋勇争先,而我自己呢,只是借用了这大好的形势,才得以缴平反贼。臣建议陛下重赏这些有功人员!”

刘承佑年纪不大,正是处在一个根据别人的话语来判定这个人好坏的阶段,听到郭威的话是这么的谦虚,这么的为国家考虑,他心中大喜,当即就招来了王章、史弘肇、杨邠、苏逢吉、窦贞固等人,全部都赏赐了玉带,郭威见了之后,这才扭扭捏捏的接受了玉带。

这几个人心里明镜似的,只看看了刘承佑和郭威的样子,就知道自己能得到这玉带,十有是因为郭威的推荐了。于是,他们当下投桃报李,一直建议在郭威枢密使的基础,加授检校太尉兼侍中这样的一个荣誉头衔,郭威当场又一次推功,他非常谦虚的说道,这次能胜利,平章事杨邠参赞的好,三司使王章运输粮食及时,亲军指挥使史弘肇军队调拨得当,吏部尚苏逢吉人事调度的好,刑部尚窦贞固大后方治安维护的好,总之是人人都用功劳。于是,刘承佑就在一次扩大了赏赐的范围,窦贞固做了司空,苏逢吉做了司徒,杨邠、王章做了左右仆射,都加了一些续弦。

接着,郭威又说道:“我们这些人不过是陛下亲近臣子罢了,这次能够大胜叛军,军中将士,地方的官员以及藩镇、属国都算是出过力的,这些地方都没有得到赏赐,只有我们这些人得到赏赐,恐怕有伤陛下的圣明!”

刘承佑对自己的圣明看来还是挺在意的,于是,他又一次从谏如流,开始遍赏天下了,就连远在金陵的马云都加了尚令的虚衔,这位楚国八千岁到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刚刚来到金陵的九千岁对这个赏赐不屑一顾,老马对太皇的头衔是越来越渴望了。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些封赏完毕之后,王章等人毕竟是心怀国家的大汉重臣,讨论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几个人便开始讨论大汉北方边境的问题了。

自三年前耶律德光在中原死了之后,他的侄子兀欲利用跟随在耶律德光身前的有力机会,笼络住了南征的契丹军队,花费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击败了自己的奶奶耶律德光的老娘,耶律阿保机的老婆也是一个猛人,为人多智而又残忍,听说兀欲当了皇帝,她带领军队从京南下,想废掉兀欲,可惜战败,被兀欲囚禁,彻底的掌控了契丹。这家伙就渐渐动了念头,想南下找找大汉朝的晦气。

商议边境的事情,无非是攻防的问题,可不管是攻是防,总要派遣通晓军事的大将才行啊,于是,郭威就再次被派遣出去,驻守邺城,统一指挥河北诸州人马。郭威刚刚才表态,要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大汉朝,怎么好意思立刻反口呢,于是,他爽快就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郭威的官职了,王章、史弘肇跳出来,建议郭威以枢密使的身份驻守邺城,全权负责河北战时。刘承佑当时有点含糊,这枢密院有点类似于大汉最高统帅部,这枢密使就有点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意味,这种官衔一般都是要留在京师的,征讨李守贞的时候,毕竟是有战争,可是驻守邺城,这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仗啊,刘承佑拿不定主意,他转头就问一旁的苏逢吉是什么看法。

苏逢吉对王章他们几个心里是有怨言的,一样的顾命大臣,为什么你王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苏逢吉就得靠边站呢?再说了,苏逢吉虽然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可他还是以一个读人自居的,看王章他们这么作践读人,苏逢吉还是很不满的。王章为什么这么有势力,无非是这四人帮要政权又政权,要财权有财权,要军权有军权啊,现在有机会把郭威给整出去,这枢密使的位置空下来,说不定就能安排一个自己人,到时候自己不也是要兵有兵,要权有权嘛。

出于这种考虑,苏逢吉说道:“枢密使掌天下军务,轻易不授外镇。可以让郭大人以北路行营总管来管理河北诸州。”苏逢吉这话是正理,天下兵马大元帅天天在外地呆着,这不是造成了一种二元制了吗?显然是不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吗?

这事事关郭威自己,他当然不好说什么话了。

见刘承佑有点同意的意思,史弘肇不干了:“陛下,郭枢密才干不世出,现在天下动荡,以枢密守大镇,可以震服诸道。陛下不要听别人的闲话。”

这话刘承佑听了以后,也觉得在理,毕竟这时节大汉刚刚建立不多久,如果郭威带着枢密使的头衔驻守邺城,河北一旦有个叛乱,他就可以便宜行事,不用坐等中央的指挥,耽误了军事。于是,耳根子比较软的刘承佑,就同意了。

这话说到这,其实已经算完了。可史弘肇见刘承佑听了自己的话,不免洋洋得意,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道:“陛下,我们都是太祖皇帝跟前使老了的人了,忠心耿耿,苏大人也未免太过于多事了。天下间对大汉最忠心的,还不就是我们几个人嘛!”

虽然史弘肇的“我们”包括了苏逢吉,可是那埋怨的口气,却让苏逢吉一肚子怒火:“史公!中央控制地方,这是王道。现在地方权重,对皇家权势威胁极大,史公不晓前朝故事么?”说完,这话苏逢吉拍拍屁股竟然扬长而去了。

搞的史弘肇等人登时脸就有些挂不住了。至于刘承佑心里到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动,毕竟这些人都是他的叔叔辈的,这几个家伙平时在刘知远面前也不是很拘谨的!可矛盾毕竟是加深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