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逆天 > 第5章 契丹灭晋(上)

五代逆天 第5章 契丹灭晋(上)

作者:未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3:18 来源:笔趣阁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大晋开运三年。这年六月,晋臣孙方谏在狼山反叛,依附契丹,契丹雄州刺史由此侵犯边境,石重贵任命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义成军节度使今河北滑县皇甫遇为副都部署,将兵易州,击溃契丹。

七月,大雨连绵不断,黄河在先渔池县决口,接着又在杨刘、朝城、武德决口,河北山东之地,房屋被冲垮,田地被淹没,饥荒发生之后,晋廷在赈济事宜,国舅、平章事冯玉和枢密使桑维翰观念不一,最终以军粮最重为理念的冯玉战胜主张养民桑维翰,桑维翰心灰意冷闭门不出,晋廷正式开始实施有限救济,能救就救,救不了就各安天命,结果导致饿殍遍野,盗贼丛生。

在强台风的作用下,八月份下雨范围准备向黄河游移动,导致黄河中下游水位再次暴涨,九月初黄河在孟州洛阳北、滑州、卫州等地再次决口,黄河中下游彻底陷入一边泽国。

九月天,秋风一起,草木枯黄,大水消后,田地里的尚未收割庄稼已经彻底汤了,百姓缺衣少食,面黄肌瘦,走的动得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沿途乞讨为生,一路南下;走不动的就只能吃些树皮、观音土,盼望着朝廷的救济,很多人到死都没看到朝廷救济的一粒粮食。水灾过后,瘟疫又起,整个中原大地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道桥毁坏,都原来人口较为密集的怀州等地,十数里不见一个人影儿。据考古统计,在黄河决口之前,怀州一县有700多户人家,等水灾彻底过去之后,余下的不足90户,户户挂白幡,家家停棺椁。

与中原水灾不断相比照,塞外大草原遇到了罕见的大旱灾,不少地方,草木彻底枯死,契丹人的牛羊马匹,饿死的不计其数。同样缺衣少粮的契丹,以其特有的强盗思想,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原。雄州、应州等地驻扎契丹人的不断的南下骚扰试探。

这个时候在北方驻守边疆的李守贞的等人本着立功就要行赏,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不断的将所谓的胜利战报传到石重贵的手里,索要粮草财务。本来,这事儿石重贵想给就给,不想给就拉到,可是他偏偏就将赏赐的粮草交给了北面行营都招讨姑父杜威来酌情下发,杜威打仗的本事不咋地,可是雁过拔毛的手段还是很熟练的,若是送给刘知远的东西,他或许不敢动,既然是赏赐李守贞的,他就毫不客气的从中扣下了不少。李守贞闻之大怒。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充分保证在北方边境驻扎的军队的军粮,石重贵在水灾地区只是减了一半的赋税,在非水灾的地区却加了一倍的赋税。从北部的易州、定州到南部的安州、复州,整个晋朝的统治区域民怨沸腾。即便是这样,军粮的储备也是在极具下降,到了9月的时候,黄河以北的军队最多就有三个月的存粮了。

事实,到了这一步,大晋已经是空中走钢丝、悬崖边跳探戈,玩得就剩一个心跳了。局势的恶劣,让石重贵也无心游玩了。他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大舅冯玉,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一个直接导致晋国灭亡的主意——拉拢早已投降契丹的赵延寿等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冯玉挺聪明的,他也看出来晋国现在内部矛盾重重,如果咱们大晋要是在和契丹耶律德光这老小玩下去,估计大晋就玩完了。可是耶律德光是自视甚高,要是去年、或者前年的战争,耶律德光赢了,那么晋国还有可能和契丹议和,现在偏偏是晋国赢了,那么耶律德光是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面给找回来的。

现在大晋的形势如此恶劣,耶律德光南下,要是硬碰硬,大晋说不定还能赢,要是打起消耗战,大晋的军粮估计就支持不住了。可是今年契丹的日也不好过,契丹南下恐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冯玉想到了个以汉奸制契丹的馊主意。

这个汉奸指得就是赵延寿。赵延寿是后唐的一员大将,官拜卢龙节度使。石敬瑭反唐时,赵延寿奉命征讨石敬瑭,走到半路,听说石敬瑭投降契丹了,赵延寿脑一转,也派使者向表忠心,他和石敬瑭一样,也认了耶律德光做了干爹。只不过,石敬瑭为了表孝心,崽卖爷田心不痛,生生的将燕州、云州等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石敬瑭这招挺狠的,一面讨好了自己的干爹,另一面把赵延寿也给彻底的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赵延寿是卢龙节度使,管辖的地方就在燕云十六州里面。耶律德光立了石敬瑭之后,估计感觉有点对不起孝顺儿赵延寿,所以就把赵延寿,也给带回了契丹,封为燕王,当了契丹的幽州节度使。

冯玉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异想天开的以为写封信,就能把赵延寿给感化了,让赵延寿做大晋的北面长城,替大晋顶住契丹的攻击。在奏章递去了之后,石重贵看了半天,也犹豫了半天,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同意了。前年,石重贵开除了自己的军师景延广,今年,又气走了自己老叔石敬瑭的军师桑维翰,朝廷下,已经没几个能够掌掌舵、替大晋把把脉的老臣了。石重贵现在就是想听听不同意见,都很难了。

赵延寿接了石重贵的信,看了一遍,就笑了。你石重贵也太幼稚了,我和你老叔可是死敌手啊,你家的江山可以说是从赵某人手里硬生生夺走的。现在混不下去了,想起我老赵来了,早点干嘛去了。

赵延寿立刻就将这封信交给了耶律德光,表示自己是忠心耿耿。耶律德光看了这封信以后,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为了让赵延寿出死力,他还答应了,一旦灭亡了大晋,就立赵延寿坐中原的皇帝。

九月底,在冯玉望眼欲穿之际,赵延寿的回信终于来了。在信里,赵延寿首先回顾了自己和石敬瑭当年在后唐明宗帐下为将时的革命谊,又表达了自己叶落归根,希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拳拳游心,最后,他声情并茂的阐述了自己的悔恨之心,希望石重贵能不计前嫌重新接纳他。冯玉屁颠屁颠的将回信,拿给了石重贵看。石重贵一时也是难以置信的喜出望外。

经常有人说好事成双。赵延寿的回信刚到了两天,契丹雄州燕云十六州之一,临近定州、易州刺史高牟翰也偷偷表,表示自己想献雄州城南归大晋。晋廷下是一片欢呼声。双方议定,由大晋派遣以杜威、李守贞为首,出动万大军,到雄州接应赵延寿,回归祖国大家庭,随便占领雄州。

杜威、李守贞各领一路人马,兴致勃勃的赶到了雄州,他们以为这次就是随便活动一下,就等着石重贵的赏赐了。谁知道,到了雄州城下汇合之后,两人发现情况不对,这雄州城还在,可是大门打开,既不见赵延寿,又不见高牟翰。大军在外,偏偏碰到了这么奇怪的事情,这两人虽然互看对方不顺眼,可还是走在一块商量了一下,正在两人商量的时候,有探马来报,说是在雄州北面50里地外,发现一支5000人的军队,打着高字旗竟在向北前进。

杜威是吃打不吃记,他沉思了一下,居然准备派人追去看看是不是高牟翰,随便问问高牟翰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守贞脑袋要的像个拨浪鼓似的,他忍不住劝道:“大帅,赶紧下令撤军,这地方邪行。恐怕契丹有埋伏,再不走,等会伏兵四起,后悔就来不及了。”他本来就对这接二连三的投诚事件感到怀疑,现在再一看雄州这样,心里就打起了退鼓。

杜威主要觉得雄州四门大开,又发现了高牟翰的军队,这事儿挺奇怪。评心而论,他心里应该也是有点怀疑的,可是李守贞这么一说,杜威反而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没事儿,派人去看看,去年咱们四万人,不还打败了契丹的大军吗?今年咱们可有足足万人呢。”说着他瞅了眼李守贞。

李守贞眼睛一耷拉,也就不再搭茬了。你是都招讨,老是都部署,官比你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在这件事儿和你较真。再者,杜威说得也不错,我们怎么说也有近十万人呢。

李守贞不吭声,杜威就派了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带兵000人,找高牟翰聊聊。结果梁汉璋领命而去,是再也没有回来。他中了伏兵,从中午厮杀至傍晚十分,被射死在了高阳城下,全军覆没。

事实,梁汉璋中伏兵的时候,如果杜威举兵北援助,在高阳与契丹大军决战,还是有可能把梁汉璋给救回来的,甚至击退契丹的。可是杜威退兵了。从雄州城下,一路南逃到了大晋冀州的武强县。

雄州本是一个圈套,因为雄州地势平坦,最佳的埋伏地点只能是雄州今河北河间西北的高阳县。耶律德光欲射一虎,误中一獐,而且这一獐还咬的他肉痛。于是,他改变了进攻策略,开始两路夹击恒州石家庄——

今天出去实习,要一周时间,不过更新不会断的。咱有定时更新设置……

本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