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逆天 > 第89章 马作的卢飞快

五代逆天 第89章 马作的卢飞快

作者:未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6:44 来源:笔趣阁

虽然亲征诏下达了,可更多的只是表明新皇帝的一个态度:老子不是好惹的,你敢来,我就奉陪到底。至于出动大军,到底要调动那些军队,要使用那些将领,这些都是要进一步商议的。

就像刘崇看不郭荣一样,郭荣也没有把刘崇当成一回事儿。在郭荣的心里,能够和他掰掰手腕,论论斤两的,南边是兵强马壮、船通四海的大楚,北边是号称“拉弦控弓六十万众”的契丹,至于偏安一隅的大汉小朝廷,郭荣还真的没有放在心里面。

自从在关中击溃蜀军一来,关中的八万白衣军,先后进入中原。虽然在宋州、泗州、毫州、宿州等地溜了5万人马,可只凭借在汴京的3万白衣军,郭荣已经认为可以对付万的河东军队了。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刚刚提出来,李谷第一个反对道:“陛下,白衣军虽然精锐,可是毕竟连日奔波,不仅军力疲惫,恐怕军心也是厌战的。臣以为可以让带一万白衣军扈从,这主要军队,还是从河北调集才好。”

虽然郭荣登基之后,就免了李谷的汴京都指挥使,可是对李谷这个人,郭荣还是信任的。李谷也好、王溥也好,这两个人文臣,都是郭威简拔于州县之间,骤然升任国家宰相之位的。虽然提拔的速度犹如火箭一般,可事实证明,郭威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这两个人在宰相的职位,竟然毫不逊色于古之名相。比冯道那样的琉璃蛋子更是强了无数倍。

郭荣瞟了眼坐在下首的信任兵部侍郎王朴,虽然李谷素有“知兵”的美誉,可是就军事,郭威打心眼儿里,还是信任王朴、赵匡胤、张永德这些个老兄弟的。

王朴见郭荣的眼色,就知道皇帝陛下的心事,他略略沉吟了一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李相言之有理啊。京畿兵马乃天下之重,万万不可倾动。更何况,河东刘崇不外跳梁小丑,用河北兵马足以对付了。而且,也便于陛下了解全国的兵马。为将来扫平四合打下基础。”

到底是用白衣军,还是用河北兵,竟然被王朴拔到了“扫平天下”的高度,虽然让在座的李谷、王溥等人纷纷侧目,可是郭荣却暗暗点头。他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绝对不愿意仅仅割据一方,比起煌煌盛唐来说,现在的大周,真是小的有点见不得人。那后世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大周王朝,仅仅有安徽的三分之一、山东省的全部、河北省的三分之二、山西的三分之一、河南的五分之四、陕西的大部分、甘肃和宁夏的一小部分。这点地盘和也就比数千年前的夏、商略大了一点点。

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不是修身养性就能治平天下的。要扫平天下就要用军队,而且还要精兵才行。王朴这么说,事实是想让郭荣趁着这个机会,实地了解一下河北的军队。毕竟,现在的河北军,和几年前连败契丹的河北军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支河北精兵事实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王殷手,另一份在砀山之战中灰飞烟灭了。

这还真是一个机会,郭荣赞许的看了眼王朴,却见王朴古波不惊的脸,似乎还挂着点点的笑容。郭威一愣,陡然间一个想法窜入脑海中,他脑子转了转,陡然明白了王朴的真正含义。

这调兵的建议,虽然是李谷提出来的,可是李谷最大的想法恐怕是想把这支战无不胜的白衣军,留在汴京震慑四方,毕竟,郭威刚刚去世,人心未安。而王朴想的什么,他是想让郭荣通过对刘崇这场必胜之战,来牢牢的掌控住黄河以北的大周军队,收服军心。

怎么样才能收服军心呢?

前提当然是打胜仗了。将军们图的“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然要借着打仗来赏罚分明,军士们想的则是“利”,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要借着打仗多赏财物。在河北,没有王殷那样的强权人物,可是让向训、韩令坤这些老将去打,所不定他们就成了下一个王殷。可是,郭荣御驾亲征,就可以通过封赏将领,来抓住了军队的人事权,多赏财物,则抓住了军队的财权。在不动声色之中,将河北彻底的掌控起来。这才是王朴真正的想法。

郭荣笑了,他显然想到了这么做好处,控制了河北之后。下一步就可以扩充禁军了,这么一来,河北没有阻力了,单单一个王殷,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郭威在地方让郭荣、向训、韩令坤、王殷、郭崇威都督军队,而在中央则用刚愎自用、傲气凌人的王竣执掌枢密院,由于王竣的傲气,让他和地方的统兵大将都有矛盾,而统兵大将之间又互相牵制,这么一来,大周就安定了下来。郭威是求稳,这样布置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现在郭荣要求变求新,要奋发图强,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掣肘。所以,就靠这次北征,来掌控河北。

当然,郭荣心里也明白,王朴之所以出这么一个主意,也是因为在河北的老将向训、韩令坤为人低调,不太爱揽权,对郭威感情也颇深,是属于比较好控制的类型。如果是王殷那样的人在河北,王朴恐怕就不会这么出主意了。

当下晚,郭荣就再一次颁布诏令,命令邺城留守向训统兵3万人,安国节度使韩令坤今邢台、彰德节度使樊爱能今安阳、义成节度使今河南汲县何徽各率领2万人五日之内赶到晋城今山西晋城,与皇帝的亲军汇合,然后北,解救潞州之围。

对汴京,郭荣也作了安排,留下王朴、王溥、魏仁浦,总理朝政,留下拜汴京都指挥使,率领4万人马镇守汴京。他自己带着李谷、慕容延钊、王彦超、石守信等文武官员北。

消息传来河北各镇,这些河北老将们纷纷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按照郭荣的约定,按时来到了晋城。而河北刘崇也不顾李廷儒的竭力劝说,不仅不退兵,反而率领大军,绕过了潞州,直扑晋城。

与郭荣的想法一样,刘崇也想一战而定天下。

刘崇就有点像《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延,普天之下就怕郭威一个人,郭威一挂,这小子登时就牛逼起来了,胆子也大了,身子也哆嗦了,就一心想进汴京过过真正的皇帝瘾。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楚国在这个时候战败,不但不是坏消息,而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自己战胜了郭荣,那么中原唾手可得。而楚国也因为自己战败,短时间之后,万万没有余力和自己争夺中原。这么一来,劝谏刘崇退兵的李廷儒,就有点不受待见了。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你劝老子退兵,显然不是在替大汉考虑,而是在替你大楚考虑啊,你生怕大汉昌盛起来,生怕楚国占不了便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