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逆天 > 59

五代逆天 59

作者:未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6:44 来源:笔趣阁

第59章

现在的局势就犹如一盘棋一样,下对步骤,那就一劳永逸了,强大的伪周很有可能就在楚军的冲锋号角下灰飞烟灭了,可是,如果下错了棋子,这大好局面,很可能就断送了。这两天赵普最担心就是马云志高意满、骄傲自大,担心他在胜利面前不冷静,可是听了马云这一席话,赵普彻底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八万楚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宋州,直扑汴京而去。

于此差不多的时间,关中地区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军事部署。

西风漫卷,黄沙扑面。长安城外,秋韵十足。十里长亭处,站着一队达官贵人,正翘首北忘,仿佛正在等着什么人似的。这群人为首的一个就是晋王郭荣。自从砀山大败的消息快马传来之后,郭荣的心就一直沉甸甸的。和朝臣议论纷纷的汴京相似,关中的文官们也在不断的向郭荣进言,有的主张立刻出兵救援君父,解救汴京的危局,而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管楚军是不是要进攻汴京,汴京的防守力量总是薄弱的,将关中军队西移到汴京,也是必要的。有的则主张先破蜀国,如果楚军进攻汴京,就让他们囤积在汴京坚固的城墙之下,等我军击败蜀国之后,在出关解救汴京危局,那个时候,楚军也已经师老人疲了。有的则秘密的献言,锁潼关以自守,让出河南、河北之地,让楚国和河东的刘崇已经契丹人狗咬狗去,我们退居于一偶之地,这么一来天下争斗的焦点就从大周的身,转移到了楚国的身。而楚国不仅没有理由继续号召天下,共讨我大周,而且楚国组建的这个联盟,也有彻底倒塌的趋势。

在这众说纷纭之中,郭荣一方面命令军队的将领,尽兴军事动员,另一方面则命令文官们加快关中的屯田计划,同时筹措军粮、军械,这么一来,文武官员都被这几道命令能到政务、军务繁忙,也就没有谁有闲工夫跑来聒噪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王朴随军返回长安。、

虽然郭荣内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可是他对王朴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信任,等王朴回来之后,立刻就找见了这位风尘仆仆的心腹重臣,而王朴也早就猜到郭荣会有这么一问,他笑道:“王爷,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以’,眼下看起来咱们大周陷入危局,其实以在下看,我们大周安如磐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国家实力犹在,咱们大周精兵三十多万,砀山虽然败了,可是还有二十多万虎贲二郎,而楚军呢?他们出动的精锐军队,充其量不过十五万人,嘿嘿,这么一算,咱们两国其实还是势均力敌的。可是,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咱们大周危机重重呢?其中的关键在于,徐州掌控在了楚国的手里,徐州距离汴京实在是太近了,砀山一败,宋州登时就无险可守,楚军的兵锋就直趋汴京了。”

“王先生,如果我是马云,就会立刻出兵包围汴京,趁势攻取,如果不能攻取则围城打援,总之在汴京附近和咱们大周决战。这么有力的形势,楚国又不是没有人才,他们不可能看不出,马云不可能看不出啊。你说砀山之败对军力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点我信,可是你说咱们大周安如磐石,我……可有什么理由吗?”郭荣忧心的说道。

“王爷,您觉得出兵汴京对楚国是策,而我却觉得是下策,不……是下策中的下策。只要怎么调配得当,楚国必败无疑。”王朴为郭荣打气道,现在局势有恶化的可能,楚国里面能人不少,战争瞬息万变,谁也没有胆子打包票,楚国必败。可是,如果不这么说,郭荣心中的压力相比更大了,万一他动摇了,那么大周可就真的完了。

“这……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水土不服。这水土不服不是真的衣食住行。楚军多是步兵,这在砀山、徐州这样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可是汴京却是一块大平原,您不会不知道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有多么大了。楚军的实力和当年后晋的河北军相当,可是面对契丹人的铁骑,河北军可以说败得是一塌糊涂。只要我们用骑兵冲锋,楚军是万难抵挡的。”

“不见得,不见得,楚军当年可是曾将在南阳击败契丹军的,他们对付骑兵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他们的办法,不就是分流嘛。他们怕骑兵冲锋起来之后,冲垮自己的阵型,于是在阵型的最前面放了一些重甲军士,以他们为柱,像桥柱那样将河水分为几股,是骑兵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对这一点,微臣已经想好了对策。”王朴笑呵呵的说道。

听了王朴的话,郭荣的信心也增强了几分,而现在,郭荣则要等一个人,希望从那个人的嘴里面也听到同样的话。那个人就是赵匡胤。要说行军打仗,赵匡胤甚至比王朴还要厉害三分,只不过王朴是全才,不仅通晓军事,还善于理正,而赵匡胤仅仅是一个大将而已。

不大会儿功夫,极北的地方似乎变得有些模糊了起来,想必是马队经过时扬起的风沙。那马军速度极快,转眼之间就能看到军中高举的旗帜,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赵”,七弟果然回来了。

此时军情紧急,两人见面之后,再也不想次那么寒暄客气。郭荣抓着赵匡胤的手臂,亲自扶他马,然后自己也骑一匹马,说道:“七弟,咱们今天不进长安,去西郊的军营看看如何?”

赵匡胤点点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哪还有什么闲工夫进城和什么接风酒。如果他是马云,在砀山大捷之后,根本就不去攻打什么宋州,直接选派3万精锐军队,日夜兼程,秘密前往汴京,趁汴京刚刚接到噩耗,下不安的时候,突然攻城,现在的汴京城,说不定已经是楚国的了。马云虽然没有这么做,可是攻克宋州也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如果马云战场嗅觉敏锐,现在也应该兵临汴京城下了。一旦汴京失守,大周可就危险了。

在南下之前,史虚白就给他分析过形势:砀山之胜负,是一场战役的胜负,说白了也就是局部战争;而汴京能不能守住,则决定了全局的走势,一定程度,带有着大决战的意味,只不过这场大决战,大周输了就全完了,楚国输了,它还可以卷土重来。

而汴京能守住,则有下面几个情况,最理想当然是,楚军的主力集中在汴京,可是在短期内却不能攻下,等到关中援军到达之后,将楚军彻底击败,收复宋州等地。最让人担忧的则是,楚军一点都没有攻击汴京的意思,只是派遣少量军队在汴京附近骚扰,或者派遣其骑兵,在汴京一带趁火打劫,而主力则南下会同丁思瑾,在蔡州消灭王殷部。这么一来,大周在南线的军事力量,可就荡然无存了。而大周在河南之地,也就仅仅剩下汴京和洛阳两个据点了,大周就彻底陷入被动了,这样的打击绝对不是三五年能恢复的,更何况,到了那个时候刘崇和契丹会不会趁火打劫,都变得不可预测了。最让人无奈的则是,楚军的主力突然向东转移,进攻京东地区,因为京东的兵马不多,拿下整个京东只是时间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大周的河南河北都处于楚国的兵锋之下,万一楚国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大周可就有点吃不消了。

如果白衣军还没有到达汴京,可汴京已经失守了,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汴京一丢,洛阳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只要洛阳掌握在大周的手里,那么就可以以洛阳为基地,利用大周的骑兵,在中原大地往来奔驰,让宋州、许州、陈州、蔡州、毫州、汴州、郑州全部变为战场。楚国可以养活一个徐州,让徐州百姓不耕种,只备战,可是楚国难道还能养活整个中原的百姓,让他们不耕种,只备战吗?这还不算最差的,最差的,最不理想的,则是河北、河中也丢了,到了那个时候,单单靠关中,怎么可能对抗的了楚国呢?或许,河东的刘崇会和楚国有矛盾,可是契丹人却不一定会和楚国有矛盾。要知道,楚国和契丹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和睦,远交近攻嘛。

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要想从这场战争中建功立业,那么必须要赶在汴京失陷之前,将白衣军击溃,没有比击败楚军更大的军功了。楚军训练有素,将领们也比较明智,要想击败楚军的话,其实只有一条路,就像楚军抓住郭崇的心理一样,抓住楚军的心理。而楚军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如果楚军包围了汴京,那么他最想做的,肯定是攻克汴京了。如果让楚军认为自己能够安全的进攻汴京,那么白衣军的机会就来了。

5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